華夏復興會的會議大廳中,繡着竹簡和古劍交疊圖案的會旗高高懸掛於面對着大門的牆上。會旗之下,一座神壇上端正的矗立着一尊由本地知名的能工巧匠親手雕刻而成的,一手託着竹簡、一手扶着劍柄的軒轅黃帝雕像。
現代意義上的政治信仰,對於陳文的這支浙江明軍集團的將士們來說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概念,那麼一個更爲實體化的偶像則更加有利於接受。
或許,孔子的形象對於普通人而言更爲熟悉,也更加容易接受。然而陳文卻無意將信仰與明末的儒家士人階級聯繫到一起,尤其是和那些只知空談,只知道最大化自身利益而不惜敗壞國事的那些自私自利到家的儒家士大夫聯繫在一起,所以軒轅黃帝便是最好的選擇了。
隨着一聲“全體起立,向會旗行禮”的號令,只聽嘩的一聲,會場中就坐的會員和預備會員們紛紛起立,與站在最前面的陳文一起向着軒轅黃帝的木製雕像行禮。
絕大多數的明朝人,尤其是像陳文軍中佔絕大多數的良家子對於一切關於祖先的事情都極爲重視,這不僅僅表現在祭祖上面,這些人評判行爲正確與否的價值觀中也存在着是否對得起祖宗的抉擇。
一個人與一個人之間的祖宗或許會有重合,但是絕大多數的人們之間卻是各自有着各自的祖宗,至少在有族譜可查的範圍內是不會重合的。
相比之下,軒轅黃帝乃是華夏民族的始祖,自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開始了大肆祭奠,到了明朝,則更是愈加的隆重而密集起來,這正是說明了人們對這位人文始祖的認同的不斷加深。既然如此,由祖宗延伸到軒轅黃帝的信仰,再進一步延伸到民族主義思想,在陳文看來也要比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對其更爲有利。
會場上,自陳文以下,包括十餘個如孫鈺、周敬亭、顧守禮和齊秀峰這四個第一批會員中的士人在內的文官和三十幾個軍官出身的會員,這些人乃是經過了七月初四建會和圍城期間的一次特別會議後發展起來的正式會員,另外還有與這個數字大致相同的預備會員。
這些與會者立於會場之上向會旗下的軒轅黃帝像行平胸禮,直到片刻之後,作爲會長的陳文率先放下手臂,捏起了三根香點燃後插在了香爐中,行禮纔算是結束。
這並非是第一次會議了,自然也無需宣讀開幕詞。向軒轅黃帝像行過禮後,陳文便開始了今天的第一個議題——會社章程和宗旨的講解。
民族主義是華夏復興會的主旨思想,不過卻並非是那等“非漢族皆沒有生存權利”的極端思想,因爲儒家“仁”的核心思想早已完美的融入到了華夏文明之中。只有蠻夷纔會單純的使用燒殺淫掠來展現自身所謂的強大,而華夏文明在武力擴張的同時從未落下過教化二字,通過華夏文明無與倫比的自身魅力使蠻夷心悅誠服的歸化。
當然,能夠得到包容,能夠得到歸化機會的並不包括那些殘害華夏子民的蠻夷!
根據孔老夫子的詮釋——“夷狄,禽獸也”那些蠻夷不過是披着人皮的畜生,殘害華夏子民的行爲足以證明其爲無可救藥的野獸,自然是得不到人類的包容的,更是要得到應有的制裁。
根據“諸侯用夷禮則夷之,夷進於中國則中國之”的理論,願意爲華夏戰鬥,爲華夏貢獻力量和智慧的蠻夷則可以按歸化論之;而漢人如果爲虎作倀的話,那麼就是自甘墮落成爲蠻夷,自然也是要進行懲處的。
這樣的理論更有利於加強明軍與滿清作戰的正義性,在思想上提升軍隊由內而外的榮譽感,陳文在大蘭山時曾借講述華夏英雄對抗蠻夷的故事進行過相關的洗腦,而會社的綱領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將其系統化。
只不過,今天陳文卻並沒有率先進行宣講,也沒有讓其他會員講述自身的理解,而是請來了一個年輕人,讓他講述其家學中側重於夷夏之防的內容。
“這位是聖人的第六十五世嫡孫,我大明前任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貞運公之孫,我大明下一任的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孔君衍楨。”
孔衍楨不過十七歲,對於儒家思想的理解能有多深實在很難說,至少陳文爲了此番特別和他討論時總覺得似乎還不如孫鈺、周敬亭這樣早已無意科舉的士人,更不要去和錢謙益、黃宗羲那樣的大儒去比擬。
然而,一個聖人嫡孫的身份,卻着實將在場的會員和預備會員唬了個不輕。至少在他們看來,儒家的學說就是人家老祖宗折騰出來的,理解自然跟普通人不大相同,總得有些“家傳”的絕學不是。
事實上,陳文也沒有讓孔衍楨講太多,只是發表了一些孔家家學中對於孔子讚頌管仲的那段“微管子,吾其被髮左衽矣”的理解,隨後他便接着這個話題講了講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的一些故事,諸如老馬識途之類的典故也很是吸引了軍官們的注意力。
儒家思想中關於夷夏之防的理論很多,不只是春秋戰國時的儒家,後世的儒家由於面對遊牧民族的侵擾,關於夷夏之防衍生出的理論和思想更是浩如煙海。陳文不打算一口氣灌個胖子,填鴨式的教育也不利於會員們的理解,每次會議講解一些,再由他們自行理解和討論,從而加深印象,對於思想的鞏固和會社的建設也是大爲有利的。
講解了理論和故事,陳文又將其與明軍與滿清作戰的意義相結合,從而加強了自身行爲的正義性。緊接着,就着這份正義性,陳文也將其結合到了“善惡到頭終有報”的傳統思想,展開了下一個議題——表彰。
對於不久前戰事的軍功賞賜還沒有下發,不過口頭的表彰卻早已在軍中開始了進行。這一番,所要表彰的則是會員和預備會員在大戰中的表現優異者。
拋開陳文,大戰中全權指揮軍隊臨陣破敵的李瑞鑫、吳登科和陳國寶,負責北線防務,將杭州駐防八旗牽制在那裡的尹鉞和林忠孝,這些人還都分駐在各地,無法返回,此間也是口頭表彰一番,給其他人一個憧憬的例子。除他們之外,同樣也有一些軍官還在軍中無法返回,自然也是照着前例進行。
大聲的宣讀着會員的功績,每讀完一個,便是一陣掌聲響起,哪怕得到讚頌的會員不在也同樣會響起雷鳴般掌聲。有臨陣破敵的軍官、有維護軍法軍紀的軍法官、當然也少不了默默在佔領區爲前線提供物資、人員的文官會員,他們的功勞同樣需要被銘記下來。
一個個會員的功績宣讀下來,由於華夏復興會的規模還很小,勢力同樣很小的浙江明軍對於這場戰事也同樣是竭盡了全力,在場、不在場的會員盡皆參與其間。良久之後,所有的在場與不在場的會員盡皆得到了讚揚,接下來便輪到了那些預備會員。
比起得意洋洋的正式會員們,預備會員更是渴望着這份表彰,因爲根據會規,預備會員在審覈期間如果得到了特別的表彰,自然更有利於他們晉升爲正式的會員,這對他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大門外的那副對聯上所寫的並非是妄言,但是在場的人人皆知,這華夏復興會乃是浙江明軍的核心圈子。進入其中,成爲正式會員就能進入升官發財的快車道,至少在沒有接受過民族主義思想洗禮和教育的文官、軍官看來就是如此。
正式會員的表彰已經結束,接下來自然是預備會員。衆目環視之下,陳文喊出了安有福的名字,並讓其來到他的身前。
有道是傷筋動骨一百天,預備會員安有福緩緩的站了起來,隨後便一瘸一拐的走上前去。
腿傷還沒有大好,走起來還有些微微的痛楚,使得他的跛腳更加明顯了起來。只不過,在場的衆人沒有任何嘲笑、輕視的思緒,因爲他的傷是戰場上血戰而至,對於軍人而言,身上的傷疤就是英勇作戰的鐵證。
看着安有福一步步走到近前,陳文拍了怕他的肩膀,繼而向在場的衆人說道:“神塘源之戰中,預備會員、千總安有福受命指揮兩個步兵局增援遭到韃子督標營夾擊之義烏營。面對數倍於己且複製我部編制之督標營,安千總親身補充戰陣,身負數創尤死戰不退,以至受傷之腿筋徹底斷裂。嚴守戰陣,數挫敵鋒,爲我浙江王師擊潰韃子做出了重大貢獻。”
“今天,我陳文以華夏復興會會長的身份,特別晉升預備會員安有福爲華夏復興會之正式會員。望其人不忘我會社之宗旨,奮勇作戰,爲驅逐韃虜、拯救斯民、光復漢家舊地、重建華夏文明之偉業再創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