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一一 家族利益

這時趙君弘忽然意識到自己反應過激,帝室和門閥世家根本不會相互干涉內政。

雖說門閥世家的家主須經帝室冊封,可那只是一個程序,家主名單是由各世族自己上報的。以往曾經發生過一家報兩個名單上去的鬧劇,世祿府的反應是一起退回,纔不管你家裡鬧成什麼樣子。

果然,皓帝的原話是:

“說起來榮國公也是朕的外甥,自高邑皇姐下降,就與天啓聯繫少了,見面也都是在宗親大宴上。今見皇姐膝下佳兒俱是出類拔萃、人中翹楚,朕也十分欣慰。不知君度是否有分宗之意?天水大郡的那片封地雖不錯,卻不太適合你,帝室保留領的伏亦、大通面積小了點,可礦產豐富,應該也是好選擇。”

趙君度乍聽此話,不明所以,含含糊糊地先支吾過去。

皓帝又道:“趙閥家風勇烈,是帝國棟樑,朕本不用多事,不過皇姐的子女是宗室之列,從保留領裡劃撥也說得過去。君度想好了,告訴朕即可。”

兩人加起來就說了這麼兩句話,然後皓帝即離去,看他是從外虛空走的,當是直接離開了西陸。

趙君弘聽完後不由苦笑,不說他都想不起來,皓帝實際上是他們兄弟的舅舅,血緣甚至沒出三代,可比現在趙閥裡幽國公那一支都要近。以外家長輩身份,關心一下小輩第一次實地封土,按理說不出錯來。

但事情沒那麼簡單,高邑和皓帝說是姐弟,可從不親近。高邑是嫡女,母族貴重,帝血濃郁,當年在宮中時,估計都記不清皓帝模樣。

皓帝繼位後,有一段頗長的沉寂期。而承恩公一家還只是幽國公一脈裡的支系而已,高邑自己家事都顧不過來,哪會去管一個沒存在感的皇帝弟弟。

此時,皓帝將這層關係撿起來,無非表示他只是以長輩身份給出建議,與帝王乃至天王的身份無關。

而趙君度卻疑惑,皓帝爲何會說起此事。

帝國封爵和封地都有一套標準流程。虛封爵位速度最快,不管爵位高低,一個月內就能辦完所有手續。實地封爵就不一樣了,除非是從家族原有封地中再分配,否則流程都很長。

其中,如果是新開拓領地,需要丈量、測繪、空間定位,再劃出戰區部分,一般大半年可以完成。

如果涉及與帝國本土交換的,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本土疆域絕大部分已經是世族封地,少部分因各種原因無主,由帝國統一託管,這種土地往往是兩個極端,要麼是極好的,要麼是很不好的,所以常常得調劑幾年,平衡各方,才能最後確定。

趙君度打了兩次開拓之戰,受封世襲國公後,不但在浮陸上有封地,還會在帝國本土得到一郡。一郡之地相當於一個伯爵世家的封地了,可不是那麼好調劑出來的。原本趙君度對此毫不關心。

趙君度皺眉道:“我的實地封爵本來就不會這麼快確定,爲何如今連具體大郡之名都出來了,而且我記得天水是東陸名省,一般不應該給新晉國公吧?”

趙君弘已經隱約有些頭緒,嘆了口氣,無奈地苦笑道:“天水,原本是準備封給鎮國公林熙棠的。”

饒是趙君度再淡定,也不由吃了一驚,“林家後人雖然肯定要降襲,但封地爲什麼要收回?他的鎮國侯還是先帝封的,這些年爵位就沒升過,憑他的軍功怎麼都夠再封出一個公爵了。林家現在的封地是多大?”

事實上,自帝國定疆四陸後,實地封爵越來越難。尤其在本土承平日久的今天,大部分爵位的本土封地面積都不足。納入門閥世家品級計算的,除了封地,還包括軍功和飛地收益。

林家是下品世家,家族中多爲中下級軍官,在本土只有一郡之地,還是個小郡。林熙棠封鎮國侯的時候,同時兼任內閣首輔,正是受朝野攻訐最大的時候,他的封爵雖然是實爵,但沒有增加過封地。

林熙棠任元帥期間開疆拓土,在任時算是戰區範圍,卸任時候按律可以保留部分作爲封地,再加上他歷年軍功,交換本土一個大郡並不爲過。

想到這裡,趙君弘忍不住按了按額頭,沒有回答趙君度最後那個問題,只道:“聽說是林家上書,自稱沒有能力防守,要將封地交還帝國。”

趙君度精通軍務,政務雖比趙君弘稍遜,可也熟知帝國各項規程,聞言頓時將今天幾件事情都連了起來,神色沉了沉,道:“二哥,北府軍團爲何會一直滯留西陸?”

趙君弘比趙君度早一步想到這裡,只不知如何開口,見趙君度也發現端倪,不由重重嘆了口氣,苦笑道:“北府換防的時候,恰好異獸軍團入侵,是父親出面請北府留下協防。”

趙君度當時已去了秦陸主持前進基地,後又得知西陸的損失相對越陸來說好得多,就沒有關注細節。此時聽趙君弘說來,心中不妥感覺愈濃,道:“誰給父親出的主意?”

要知道趙巍煌和林熙棠比鄰而居這些年,關係可不怎麼樣。北府在換防真空期,名義上由西陸軍銜最高的西北大將軍趙巍煌節制,可趙君度能肯定他就一步都沒進過北府大營。

況且以趙巍煌的性子,外敵入侵,第一反應就是點兵殺去,怎麼會親自出面去找北府軍團?

趙君弘嘆息道:“不管是誰提出來的,都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趙君度明白趙君弘的意思,現在想來,就算是他本人在場,也不會意識到這個提議有什麼問題,帝國軍團爲守土而戰,本就是應有之義。然而,將視野再拉長些,趙閥的種種舉動,卻事實上將北府軍團滯留在了西陸。而事到如今,北府都沒能辦完手續,就格外顯眼了。

“那天水又是怎麼回事?”

“爲你去軍部辦理封爵手續,謀劃本土封地,是家族決議的事情。”趙君弘苦笑道:“事實上,並不是我們一家在謀那塊封地。天水郡邊界完整,市面繁榮,地處大陸腹地,是近些年少有的好地塊。鎮國公在世的時候,以他的軍功、資歷和地位,排序當在所有人之前,他拿了那塊地方,即使有人心裡不服,口頭也不會說出來。此刻嘛,凡是這段時間在排隊等封地的,甚至是有換地需求的,大概都想要謀上一謀,趙閥也不能免俗。”

本土封地是整個家族的大事,封爵者不可能親身去辦這種瑣事,任何一族的規矩都是先在族內商議好各種方案,然後派出得力之人,力求爲家族爭取最大利益。這並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決定,而是整個趙閥一平二主十八從府,連同所有附庸的家族利益。

趙君度也沒再費力問家族會議的細節,就像根本沒必要去找出那個最先給趙巍煌出主意的人。因爲若單從家族利益出發,許多人本就是這麼想的,要分辨出別有用心者,還得從其它地方着手。

趙君弘嘆道:“每一塊本土封地最終落定,背後都有無數博弈、平衡和交換,哪會是我們一家能做到的。陛下爲此事找上你,也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意思?”

趙君度淡淡道:“此事或許不是趙閥主導,可我們也不無辜就是了。”

趙君弘愣了愣,想要反對,卻覺得無話可說。就連他自己,都不能確定,在林家明顯保不住封地的情況下,若有機會順水推舟一把,是否就能放棄利益給其他世家佔去。君子慎獨這種事,說來容易,幾人能夠做到。

趙君度沉吟了一會兒,道:“我有些明白林提督的意思了,謠言之事,挑這種關頭興起,難免不讓人聯想。而且傳謠看起來簡單,查起來難。以趙閥和鎮國公這些年來的不痛快,很多人並不會把說句閒話當回事。”

趙君弘搖搖頭道:“我有些不好的預感。就算能查個水落石出,怎麼個處罰法?爲了說句閒話就殺人?從府肯定有人涉事,可那些叔伯、叔祖們根本不覺得罵鎮國公一句是錯事吧,他們可是連皇帝陛下都敢罵。而若牽涉到嫡系子弟,幽、燕兩公都不會支持我們。”

趙君度此時卻想起了皓帝那句貌似讚語,“趙閥家風勇烈”。

趙閥勇武傳家,子弟成年即上戰場,因此,如今身居高位的二十名元老,也即一平二主十八從府之主,無一人是尸位素餐之輩,像趙君度年紀輕輕就掌一府,並非因爲他是什麼天才,而是靠實力和戰功。

因此,這些元老中,哪怕武力稍遜者,都是功勞赫赫,極有威望。這也是爲何趙閥雖因不與士族通婚,被人詬病眼高於頂,又因多出帝后,常常在門閥和帝室之間不討好,卻仍能穩居門閥之列,傲視諸世族的根本原因。

然而,這樣也導致了閥內並無一家獨大的聲音。原本閥主之位由幽、燕兩公輪流擔任,主幹和支系保持着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但是承恩公的上位打破了這個平衡,事實上分散了主幹一主兩平府的權力。

尤其承恩公這一支,從幽國公一脈中分出來連四十年都不到,現任幽燕兩公比趙巍煌長一輩,從府之主中,除了趙君度,不是他的平輩就是他的長輩。在不違反燕雲趙氏祖訓的時候,各府自管一攤,誰都不好對誰指手畫腳,否則必會引來反彈。

當初趙冠偉事件始末,是最好的例子。

這時趙君弘說着說着,突然想起一事,神色變得有些不自然,道:“皇帝陛下突然向你問起分宗之事,該不會知道了前段時間……”

趙君度看趙君弘的臉色就知道他想說什麼,豁達地拍拍自己二哥肩膀道:“我真的沒有什麼,況且那些都是外人之言,二哥不要放在心上。”

趙君弘只是苦笑。

這事還要從浮陸之戰結束後說起,趙君度雖被海密救回,卻用盡藥石,仍久久不愈,最糟糕的還是原力品級明顯下降。

這對趙閥來說可是大事。之前幽燕兩公力排衆議,跳過趙閥歷代閥主選任的程序,將趙君度確定爲下任閥主人選,雖未公開宣佈,但已是通過了元老會。

而趙君度的傷情,當時一度被認爲神將無望。趙閥可是從立族之時起,都沒有出過一個不是神將的閥主。這個時候,有人提出推翻原議,再正常不過。

那時,燕國公孫輩中,趙風雷因浮陸戰事被禁閉兩年,首席資源轉到另外兩名年輕子弟身上,那兩人也爭氣,不管是自身修煉,還是後面參戰,都顯示出令人刮目相看的進步。而幽國公一系中,除趙雨櫻外,終於有幾名十多歲的年輕子弟展露天資。

於是衆人在欣喜主宗子弟解決了斷層心病的同時,不免要重新考慮繼承人的問題。其中一個折衷方案,就是提議趙君弘爲閥主繼承人。

當趙君度的光芒遮蔽了整個帝國年輕天才的時候,外界對趙君弘的評價是資質平平,趙閥內部對他的看法則是政務老成,軍略上等,用心修煉找尋契機,也有突破神將的可能。而趙君弘受封副帥的時候,已經跨過了十七級。

此事最後中止於趙君度火煉真金突破神將天關,以及高邑的大發雷霆,這位帝國長公主揚言絕不會容忍有人挑撥她的兩子相爭。緊接着就是異獸入侵、新世界之戰,重議閥主繼承人的事情就被暫時擱置了。

這時,遠處空中爆開數枚信號彈,那是趙閥的通用收營信號。

趙君弘道:“我們要回去了,否則可能會有人找。”皓帝和青陽王可以過門不入,他和趙君度還需要去安撫一下幽潼關守軍。

趙君度點點頭,道:“二哥,今天的這些事情先不要對人說。”

趙君弘嘆了口氣,道:“我正要勸你,此事先不宜告知母親。你也這麼想就最好,我們兩人先自己合計一下吧!”趙氏兄弟中,以他們兩人最爲親厚,趙君弘自然心領神會,趙君度這不要對人說,包括了不要告知父母兄弟。

趙君度皺眉,道:“怎麼又會和母親相關?”

趙君弘已經連苦笑都覺得累,“我想起一事,無論和眼前有沒有關係,都讓你知道一下比較好。當初鎮國公制造秘寶,送各世家子弟進入大漩渦的時候,小妹不知搶了誰的秘寶,也跟了進去。母親在追去途中曾經說了一句,要找鎮國公算賬。”

趙君度完全想不到有這麼一出,愕然說:“這是個什麼道理,鎮國公還能唆使小妹?”

趙君弘道:“母親心情不好,也就隨口一說吧,問題是被誰當件事傳出來,還傳得我都耳聞了。”

就連趙君度也只能嘆氣,這都是些什麼雞毛蒜皮的小事,然而連到一起,卻變成一個用心險惡的結果,趙閥還是其中那個反派。

趙君弘道:“我也想不到誰有這能耐做這麼多圈套讓趙閥鑽。”

趙君度搖了搖頭,“哪有那麼多陰謀,很多事情都是機事不密,自身不修,被人順手推舟而已。相比皇帝陛下那邊,林提督纔是我最擔心的。就怕有人自作聰明,去找他麻煩,然後不但被反殺,所做醜事還被公諸天下。”

趙君弘想起林無以往事蹟,覺得自己頭都開始疼了。林無還是方青空的時候,所遇刺殺數都數不清,非但一次都沒成功,還每次都恰到好處地被抖出醜聞,蓋都蓋不住。要知道,門閥世家大都要臉,對於有些事情寧可私下處理,都不願意被公之於衆。

可是就連趙君弘自己都承認,就方纔林無那說話的口氣,實在很想找他單挑。

趙君弘此時也想明白了,“若只爲謠言,林無不該說這樣重話,哪個門閥世家都不可能爲傳謠大舉清理門戶。恐怕閥內有人當真做了什麼要命的事,就不知道林無是已有實證,還是打算打草驚蛇來找實證了。”

趙君度道:“謠言之事總要解決,先從此事入手,要求各府約束族人,並且查找謠言源頭。你我兩人自行暗查,看看究竟是怎麼回事。”

趙君弘點頭應了,兩人就一起返回幽潼關。

章二一零 兇殘章一二三 隱憂章五十五 挑戰章八五 有些難度章二零八 親情大愛章七十八 不得不入的局章一零七 還等什麼章三十一 家章九七 去是不去?章二二九 羅勒的心理陰影章一二四 戰爭稅章二十三 貧瘠之土章四十八 戰局突變章一三八 戰鬥藝術章五十七 暴風雨前夕章二十五 中立之地 下章一二五 淬鍊章一五零 沒有盡頭的戰爭章二八九 上面的規矩章三零零 讓步章一六八 往事 上章五十三 未必無路章二零七 避難計劃章五十六 爲何是她?章八十八 血戰章 一一八 說客 下章一一六 漫長的戰鬥章一八四 青之鋒銳章三二二 這方天地章 十二 清場章二三四 煙血柱章四 收穫 下章一七九 不是隻有一個瘋子章 十三 對決章 一零八 訪客2章五十七 意外來客章一六七 乖,不要反抗章五十四 傳承章一二四 戰爭稅章一七九 不是隻有一個瘋子章二十一 自己人章一四三 教訓章二一五 背水一戰章三十九 必須贏的戰線章一 緋色之夜章 四十二 吾家有女初長成章十一 夜之瞳章二九七 長河盡頭章八十五 並肩戰鬥章四十七 新的危險章三十三 出擊章二四零 反制章六十八 硝煙四起章十二 最後一步章 五十九 陣列鎖章五十八 一見故人章四十四 傷章二九六 圖騰之戰章三十二 攤牌(上)章二一零 不被需要的犧牲章四二 先打第一槍 上章 六十九 黑之書:初始之章章六十六 意外章九十八 銘記章 七十五 新生的槍魂章二二九 羅勒的心理陰影章五十一 擦肩而過章七十 平淡生活章四十 衝突章一 緋色之夜章 四十三 紫晶章七九 出手章二四九 人質的價值章二十 未解之題章三十八 來戰章 六十二第二塊碎片章五十 家風章一五六 澎湃章 五十八 滅口章二十二 琪琪的指令章二四八 彼岸花開花謝章一七零 往事 下章二十九 巨獸之眠章二七七 天青水域章十一 發兵章四十一 競價章三十四 任務章 八十七 禁忌交易章四十五 消耗戰章 十九 新的戰鬥章五十三 漏網之魚章一三零 暗月之墜章一九零 交易的資格章十八 以力破局章八十五 論功行賞章三十六 第二波打擊章一五九 交換章二十八 蛛後的茶章六八 莫名的戰爭 上章十七 局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