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場 作者農民在飛
第四十二章 冰釣
午宴結束後,鄉鄰先散去,繼而是鎮**和校友會的人員,隨後釣友在得到明天上午九點半在漁具店門前培訓的消息後也告辭離開。周家輝和劉小軍也走了,剩下京城的一班人馬。
劉美婷要去看養雞場和蔬菜大棚,其他人好奇,也想一同參觀。蔬菜棚沒什麼好看的,蚯蚓正在做第一次採收,只見工人將蚓牀上的蚯蚓和培養基一起倒入震動篩,蚯蚓隨即被分離出來。篩出的一筐筐蚯蚓被送往雞場,在那裡將被烘乾,隨即裝袋抽真空密封入庫。
蚯蚓幹已開始給598公司供貨,爲大棚帶來了第一筆收入。田川準備尋求給製藥企業供貨,一旦打開這個市場,可能還需要擴大養殖規模。
蔬菜棚中,青椒苗已有五釐米高,再過幾天就該定植了。棚內的小白菜已採收乾淨,這批小白菜價值太低,不值得花精力按無公害蔬菜銷售,最終賣給了批發商。
棚內在平整壓實土地,準備建培植牀,做離土種植。鍾老師訂做了幾個三層架子,準備在棚內試驗蔬菜蚯蚓分層種養。
在另一個準備種草莓的大棚內,還有一些小白菜,兩名工人正在拔菜切根包裝,棚內入口附近,一名工人正把粉碎的牛糞,豬糞,粉碎的玉米芯等物按比例摻混在一起,裝進育苗牀上的育苗鉢內,準備育苗。機械公司生產的種植牀鐵架子已經在組裝。
劉美婷很好奇:“爲什麼不直接在地上種菜,而花大力氣架起來種呢?”
田川說,架起來可以防止作物與土地接觸,這片土地曾連續多年大量使用農藥化肥,不利於無公害蔬菜生產。同時,架起來後能更好的提高土壤溫度,也更節省肥力。”
看完蔬菜棚,田川讓工人把包裝好的小白菜分別裝上幾人的車,送他們嚐嚐。
來到養雞場,樹林的葉子已落得差不多了,工人把落葉歸攏打包,運到辦公區後面的一個棚子裡存放。在棚子一側,一臺小型焚燒爐已建起,可以焚燒落葉,秸稈,枯枝等,一些郎教授師生使用過的試驗材料也會在這裡焚燒。焚燒產生的熱量會用來給雞舍和宿舍取暖,而灰燼則被密封裝袋保存,用作種菜必須的鉀肥。田川對這個爐子很不滿意,熱效率太差,大量熱量被排放到大氣中,造成浪費的同時也污染大氣。
現在是一天中最暖和的時段,雞棚在通風換氣,已長出部分硬羽的雞雛開始到室外的圍欄中放風。工人給放風的雞雛投喂一些鮮蚯蚓,小雞們興奮地爭搶着,看着生機十足。
雞棚內異味很重,衆人只在棚門口看了一下就來到辦公室。郎教授帶着學生安紅剛從田家赴酒宴回來,田川把他與劉美婷互相介紹了一下,聽說是農大的教授在此做無紅害養殖科研項目,婷姐很吃驚,看來川弟弟做無公害養殖是認真的。
接着田川把衆人帶到飼料間,看到了飼料的配製過程和配方,無添加的全天然飼料是無公害養殖的關鍵。
養殖過程的標準化程序正在建立,可追溯的標準養殖記錄也是一種保障措施。
田川向衆人介紹說:“我準備做真正的健康養殖,而銷售將採用直銷模式,靠可信賴的辦法進行銷售,你們知道,取證是不可信的,我只能自己想辦法,取得顧客的信賴。否則這種高成本高價格的生產是很難維持的。”
田川又指着後面的魚塘說:“這幾個塘將養殖一些常見魚類,不算完全的綠色養殖,但肯定不會喂激素類飼料。”
最後坐在辦公室裡,田川對衆人說:“做良心的健康農產品,送上人們的餐桌,是我長久以來的夢想。早期也許只能供應有條件的顧客,以後再逐步推到普通百姓家庭。最終目標是尋找健康高產的生產技術,代替現在靠化肥農藥堆積的生產模式,滿足社會需要。這也是我選擇上農大的原因。”
在座的都可以算是京城的高端消費羣體,大家對田川的說法還是很認同的,紛紛表達了成爲田川顧客的意向。田川特意點名問李濤:“濤哥,你現在調到了團中央,有沒有可能把我的無公害蔬菜和雞蛋,水產,肉雞推廣到整個單位內?做成單位福利的一部分或者固定顧客羣體?”
李濤說:“這一點運作起來比較困難,畢竟是**機關,要考慮影響。以後雞蛋上市了,我倒可以推薦給親友們。只是你一定要保障品質,千萬別坑我啊。”
劉美婷也答應自己的會所選用,並向會員推薦。她有意調整餐居的經營方針,把餐居改造成健康食材和理念推介俱樂部。現在的餐居有向高級飯館轉化的趨勢,她對此很不滿意。田川對此深表讚賞。
送走客人,田川回到別墅。午宴留下的痕跡已經收拾乾淨了,老媽和姐姐在收拾室內衛生,見到田川,老媽抱怨說:“房子大了,每天收拾衛生都成了負擔。”
田川笑道:“咱們已經是有錢人了,您還是沒有接受有錢人的生活方式啊。在村裡找一個知根知底的人,每天來做一下衛生,收拾屋子,擦地,洗衣服,做飯等等,每天做一上午,每星期再加一整天,怎麼都能收拾好了。一個月給七八百塊錢就行,也就是漁具店一天的收入。”
老媽覺得可行,當天就去找了原來的鄰居二嬸。二嬸是鄉親叫法,並不是真的親戚。她和老媽很談得來,做事認真又利索,家裡家外都是一把好手。原來和老媽一起上班,現在爲了接送孫子上學,已不上班了。二嬸聽老媽一說,就愉快的答應下來。用她的話說,每天閒在家裡,人都要生鏽了。來田家做衛生,掙的錢不少,時間又靈活,挺好的。
直到晚飯後,一家人才有時間整理今天收穫的禮物。
村裡人基本不送禮物,一般是登賬隨禮50元,這已是比較重的禮了,當前村人隨禮行情爲20元。親戚的禮物很有傳統特色,最傳統的禮品是發好的面和火柴,也有送白麪和餐具的,也有送牀上用品的,不一而足。親戚上賬的禮金多爲百元。
按傳統,村領導和鎮領導是不送禮的,到場就是給面子了。這次領導們彷彿商量好的,每人上了一百元禮。
最後是朋友的,薊縣農家院的老田送的是野雞野兔各30只,不知攢了多長時間的。
武洪建未到場,委託姜建兵送上了禮金兩千元。
姜建兵和丁廠長也沒時間過來,各送上禮金千元。
劉義南和連晶晶分別託劉美婷送了一千元禮金。
朱大成送了十箱海鮮,價值超過五千元,周家輝送來40箱帝王風範,價值超過十五萬元。周家輝和劉小軍還分別隨禮一千元。
校友會領導各隨禮金600元,劉天瑜,屈國棟和楊開義各送一幅書畫作品,價值都有數十萬。
太極拳界前輩孫振英和劉明堂二老各送了診貴秘藏拳技秘藉,價值無法估量。
李濤等三個***合送了和田玉擺件,田川估計價值超過20萬,三人還各送了一萬元賀儀。
劉美婷送的紫砂茶具是絕版,紫砂泥已絕跡,這一套茶具可能會達百萬元以上。
統計下來,禮金收了近五萬元,禮品價值更是超過了三百萬元,讓田父田母大吃一驚,沒想到一套茶具和那幾幅書畫如此貴重,一時有些不知所措。
田川安尉爸媽:“都是不錯的朋友,禮物收了就行。正好地下室修好了,這些物品剛好放在藏寶室。”
田川將幾件珍貴禮物送到藏寶室,卻把劉天瑜的書法掛在了客廳。最後取出兩位太極拳前輩送的秘藉,感嘆道:“兩位老師傅送的這兩本書,太貴重了,讓我受之有愧呀。”田母問道:“這兩本書很值錢嗎?”田川說:“如果賣,也許幾十萬就可以買下。但是誰捨得賣呀?這是他們祖傳的功夫呀。”
第二天上午,田川來到漁具超市,在俱樂部活動室爲趕來的釣友普及了一下冰釣技術,同時介紹了常見冰釣裝備。
機械公司的冰鑹,螺旋開孔器和冰釣雪橇都已送到,雪撬就是一個小冰牀,上面裝一個箱子,箱內可放釣具等物品,雪橇上可以支帳篷,還自帶架杆功能,人可以坐在上面垂釣。冰橇與冰面接觸面積大,不易發生壓塌冰面落水事故,並可作爲水上營救用品。若發生意外落水,冰橇可浮在水面上,作爲救生圈用。
威海生產的冰釣短竿,長度一米多點,帶線輪。冰釣短漂適合冰洞中操作,更爲靈敏。
紅蟲膠可拌合紅蟲,作爲拉餌使用,更適合冬天魚不愛開口的情況。
在最後,田川跟釣友們特別強調了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冰釣安全注意事項。最終,培訓在田川反覆強調安全事宜中結束。
培訓結束後,大家紛紛涌進店內,選購冰釣用品。一天下來,冰釣竿和漂各售出百餘支,紅蟲膠和小紅蟲賣了幾十份,打孔器和冰橇各有十五件樣品,已全部賣光,還有不少人詢問下一批貨到的時間。
漁具店早已開始蚯蚓和紅蟲餌的銷售,效果不錯。每天銷售額幾十元,成本幾乎沒有,關鍵是豐富了店裡的產品。
現在俱樂部的運轉已趨於平穩,一些骨幹會員活動很積極,田川準備將俱樂部的日常工作交給一些活躍會員,現在俱樂部佔用的時間有些偏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