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國的江山大業可以讓任何任何人崇拜,其中劉明遠就是關鍵,在大明帝國的,劉明遠就是至高無上的神,雖然劉明遠不太習慣個人崇拜,從來不見自己的任何喜好強加在國家上面,但是劉明遠在大明帝國的萬里的江山裡面依然是至高無上的神,到處都是劉明遠的畫像,百姓都在家**奉着了劉明遠。
大明帝國的領地幅員遼闊,可以說超越了歷朝歷代,就是前世的蒙元帝國也無法匹敵,蒙元雖然建立了一個龐大帝國,黃金家族成員也都是顯赫一時,但是他們很快就衰落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只知道武力,不知道什麼是進步,使用殘忍極端的手段來維持統治。
所以大明帝國的和蒙元相比,實在是強出了百倍,大明帝國的軍隊善戰絲毫不再蒙元騎兵之下,而且大明大明帝國的統治和法制更加健全,百姓有生存的權利和獲得財富的權利,普通百姓可以通過努力來實現自己的財富和仕途夢想,這是最大的公平,也是大明帝國纔有的。
相比較蒙元帝國的,明軍的戰鬥力更加兇悍,蒙元騎兵確實非常優秀,但是他們的戰爭方式完全不同於明軍,蒙元騎兵善於機動,但是他們以掠奪和屠殺爲主,使用極端手段對付對手,破壞性更強,同時打仗從來不帶補給,全部都是從敵人那裡掠奪,於是就讓整個戰場非常殘酷。
但是明軍絕對不同,明軍的補給非常健全,同時對於百姓也非常好,這是一個最簡單不過的問題,那就是殺雞取卵,還是養着雞下蛋,蒙古人選着前者,一時痛快,但是後世的子孫需要承受他們的帶來的苦難,短短不到百年,最後就成爲了一個覆滅的帝國,大明帝國讓蒙元帝國成爲了歷史。
劉明遠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帝國,萬里江山,讓大明成爲世界的主宰,但是這些還不夠,劉明遠知道大明帝國可以繼續偉大下去,劉明遠建立的大明帝國是一個文明自由的國家,和後世封建王朝相比,又是後世的大明王朝,老朱大理推進封建禮教,愚弄百姓思想,達到統治的地步,於是後世的明清兩朝最後導致中國的沉底衰落。
所以劉明遠知道要建立一個文明自由的國家,這纔是千秋萬代的基業,只有百姓真正地瞭解世界,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同時也清楚國家的現狀,這纔是讓整個國家進步的基石。
反觀歷史,獨裁的封建王朝是有着歷史規律的,那就是在建立初期,創業者勤勤懇懇,非常重視國家的運作和百姓的民生,於是往往都會開創一個超越之前王朝的盛世,但是隨着統治者的下一代,或者是幾代之後,國家越來越臃腫,同時隨着人口和百姓的增多,尤其是一些王朝對於人口流動限制非常高,人口大量增加,耕地有限,同時權貴開始大量圈佔土地,於是及導致大量百姓失去土地,成爲地主和權貴們的佃戶,甚至淪爲奴隸,於是這樣的人越來越多,直到有一天發生天災之後,頓時天下一片餓殍,然後隨之而來的就是四處狼煙四起,然後整個帝國隨之覆滅。
雖然一帶帶的統治者已近不知道多少次總結了這樣的歷史教訓,但是就是無法改變,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時代視爲財富的就是土地,於是權貴和地主大量圈佔土地,導致帝國覆滅。
劉明遠一概這些傳統的方式,對武將的賞賜就是錢銀,實實在在的金銀,沒有土地,也沒有奴隸,全部都是金銀,於是就漸漸地改變了這種思想,將土地視爲財富。
而且大明帝國的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法令,那就是任何人都要交稅,就是皇帝劉明遠也要想政府交稅,這就是大明帝國的最大的不同。
歷朝歷代很多權貴是不需要交稅的,他們圈佔大量的土地,然後圖集在府裡,非但不交稅,反倒是非常大肆圈佔土地,於是少量需要交稅的各地農戶承擔的稅收越來越多。
大明帝國所有人都要交稅,這就是最大的不同,同時大明帝國還規定一個人的土地在三百畝以上之後,就需要繳納高昂的賦稅,已經超越了土地的出產,於是這直接將大量圈地的地主全部消滅了。
後世的老朱在建立大明王朝之後,也制定了非常低的賦稅,同時令子孫後代永世不得加稅,目的也非常明確,就是讓大明王朝千秋萬代。
但是結果卻是大明帝國土地被權貴大肆圈佔,百姓雖然不需要繳納更多的賦稅,但是已經沒有土地了,同時還需要服徭役。
大明帝國的對於所有人都要徵稅,其中富人和權貴還是重要的賦稅來源,這樣的法令直接幫助了清苦的百姓。同時也控制了富人的財富和權利,讓他們知道他們不是特權階級,他們是納稅大戶。
大明帝國最大的不同就是讓富人承擔更多的責任,同時讓富人明白他們的財富不是他們自己的,他們需要做更多的事情來幫助更多貧窮的人。
劉明遠爲了表明富人納稅更多的決心,於是從自己做起,皇室的收入每個月都要詳細地對外公佈,然後在按照法令納稅,成爲帝國的表率。
皇室的財富來源非常過,其中很大一筆就是長廣的股份,同時還有一些遠洋貿易,還有皇家銀行,這些都讓大明皇室成爲大明帝國的最富有的家族,但是也是納稅最大的家族。
百姓們看到皇室都納稅了,於是也不再表留,很多富人開始納稅,按照財富的比例繳納賦稅。
大明帝國的萬里江山最大的問題就是行政管理問題,如何讓整個帝國高效地運作,克服廣袤土地的影響,讓大明帝國的中樞能夠時刻掌控帝國的事務,尤其是偏遠地區的事務,這纔是最重要的。
劉明遠知道這樣龐大的帝國,行政的健全是統治的根基,於是大明帝國的行政體制非常健全,將帝國的土地全部納入了統治,這也是最根本的問題。
然後就是權利的分配,這個也行政制度建立之後,最後重要的時期了,之前的歷朝歷代地方主政官員都是黨政軍一把手,於是就會行政權利巨大的地方官員,甚至叛亂也是從這裡面發生。
劉明遠將行政、司法和軍陣全部分開,互不干涉,行政主官雖然失去了軍事和司法的權利,但是行政的權利更加打了,同時也不再受更多幹擾,可以更加放手做事,將司法交給更加專業的人來處理,同時也不需要忙碌軍事,讓長官可以更好地服務民生。
劉明遠制定的將行政和司法,還有軍事分開的制度非常有效,不僅有利於地方民生的發展,同時軍隊自成一個體系,之前和民政混亂在一起,民政和軍事分不開,財物更是混爲一體,於是導致軍隊戰鬥力越來越弱,民政也處理不好。
此時軍政和分開了,明軍現在全部都是歸屬樞密院指揮調動,避免了不懂軍事的文官插手,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同時也避免了一些驕橫的武將干涉民政的事情出現,讓民政和軍事更加暢通高效。
劉明遠將司法分離,這也是一大創舉,地方主官失去了司法權,將很多腐敗行爲直接斬斷了,同時也增加了司法的公平。
劉明遠在儘量避免權利集中導致腐敗的出現,同時也是爲了更好的建設國家,將之前一個主官身兼多職的情況廢除,主官可以更好地治理民生,也讓百姓可以更好地申述冤情。
在人口流動上,大明帝國也非常重視,劉明遠要控制耕種百姓的人口,更具現有耕地數量,保證耕種百姓的人數,不免出現人口太過,一個地方土地太少,讓整個百姓沒有土地耕種,但是人口還大量地限制在土地上,這纔是最危險的。
政令的暢通非常重要的一個事情就是驛站的建立,大明帝國對於驛站的建立非常早就開始了,此時大明帝國的整個行政區域都已經納入了驛站之中,這讓政令可以暢通,同時也讓整個帝國的人口可以流動起來,驛站也擔負了運送物資的任務,於是整個帝國的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人口流通和通道,百姓可以出去,並且人身安全也可以得到保證。
劉明遠心中有一個偉大帝國的藍圖,是一個超越歷朝歷代的一個強盛的帝國,每當想起這個藍圖,劉明遠甚至興奮的無法入睡,他渴望建立一個強盛的帝國,最重要的百姓都可以活的有尊嚴,生活富足,最重要的是權利可以得到保證。
但是劉明遠此時也已經認識到了,他建立的帝國會和未來的中國非常相似,也就是明清的樣貌,這主要是是因爲劉明遠的思想是繼承了明清之後的思想,此時劉明遠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思想,他個人認爲自己是一個保守封建的人,雖然尊重人權,但是很多時候過於保守,甚至可以說非常謹慎,這也是劉明遠認定自己的做大的缺點。
於是大明帝國的雖然強盛,但是重來都是穩紮穩打,從來沒有冒險的朕略,劉明遠雖然可以憑藉自己的後世來人的思想將大明帝國的變的無比強盛,但是劉明遠心中還會非常敬佩一些朝代的君王的,就像是大唐王朝的李世民,還有李隆基,宋朝的一些皇帝,這喜人的思想非常開放,那是的中國也沒有被理學所困擾,思想的開放是劉明遠無法想象的。
劉明遠此時認定自己的也是繼承了理學和中庸的思想,這是後世過人的思想,但是相對於沒有受到理學困擾的漢唐宋這些朝代,劉明遠倒是非常好奇是什麼樣子,就拿李世民來說,死後盡然有人悲痛地爲他殉葬,這在此時的大明是絕對不會出現的,劉明遠認定自己做不到,同時後世我們共和國偉大的領袖雖然備受尊敬,但是也做不到這一點。
思想是決定一切的,劉明遠在努力讓大明百姓思想變的更加開明進步,消滅傳統愚昧的思想,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於是大明有很多詆報,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宣傳方式。
大明的詆報傳遞的都是進步思想,並且批判封建封建思想,並且在大明帝國的內非常受歡迎,而且在劉明遠的命令下,金陵詆報要傳遞到每一個村落,讓整個大明都要接受死刑的教育,對國家和世界有一定的瞭解,不要做井底之蛙,或者是被一些愚民迷信的思想所矇蔽。
劉明遠和歷朝的開國者一樣,都是想要建立一個鼎盛的王朝,然後往自己的王朝強求萬代,永世傳遞下去,但是這些不是劉明遠可以左右的,在劉明遠看來,就是被後世認定爲比較好的西方制度,此時在劉明遠看來也不是什麼優越的制度,羅馬帝國存在了六百年,但是還是滅亡了,所以在劉明遠看來,此時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可以永世流傳的制度,讓一個國家一直延續下去,然後鼎盛不衰,這是不可能的。
但是劉明遠要保證大明帝國的思想開放,這是一切的前提,不然帝國之後只能走向衰亡,尤其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在劉明遠看來,現在人類對世界的認識實在是太少了,就連一些風雨現象都無法解釋,所以這些都需要探索,大明帝國要在一些領域走在世界的前面,這也是保證帝國的鼎盛的基礎,同時也是讓大明保持思想開放的持續動力。
劉明遠在規劃着他的宏圖大業,但是他需要做很多事情,劉明遠唯一的一個優點就是他是後世來人,可以直達歷史的發展方向,這可以保證大明在正確的軌道上,同時也讓大明可以提前完成一些事情,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一樣,大明此時已經開啓了,要早於後世世界五百年之久,這就是劉明遠做大優勢,他知道路現在那裡,大明帝國要怎樣實現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