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

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

正七品內閣大學士胡惟庸,此時心神全然不在伏案上擺放着的且攤開的一份奏摺上,雖然他的目光看上去似乎是盯着它看。

自大明淮王分封百官後,得知自己是內閣的成員,且職位七品時,說實話,他的心裡還是極爲憂慮的,爲自己的前程而擔憂。

不過,在得知內閣成員每日所做之事後,他的心裡是狂喜的。可是,這種狂喜並未持續太久,他逐漸地從內閣所做之事中,看出來了一些端倪。

愈是深思,他那失去的擔憂,又失而復得。

他心裡極爲害怕,內閣這樣新產生的辦事機構,作爲內閣的成員,在官位品級上,不會有太多的調整。

然後,他就日思夜思,甚至夜裡失眠,終於琢磨出了一點苗頭:那就是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對於他而言,人生第一等大事,自然是自己的前程是否遠大。

如果內閣之官的前程註定不大,那麼,他就要想方設法,儘可能地跳出這種泥坑,免得越陷越深,直至最終再也無法有希望跳出來。

這,也就是他現在心不在焉的原因。

胡惟庸緩緩擡起頭,他的餘光偷偷地打量着正坐在伏案上的淮王程德。

見到淮王並未注意到自己,胡惟庸觀察了一會兒,便沉思片刻。

爾後,胡惟庸決定不能坐以待斃,他想道:爲了自己的前程,拼了。

他準備提出一些治理地方的國策,從而順勢提出請求將自己從內閣這個機構中摘出去。

就當胡惟庸準備站起來的時候,胡惟庸沒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宋濂卻率先站了起來,胡惟庸見此,只好沉住氣,並順便看看宋濂想要做什麼。

宋濂的舉動,也引起了其他內閣成員幾人的注意,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宋濂,眼裡露出疑惑的神情。

宋濂並未理睬衆人的打量,而是先走出伏案,接着,規規矩矩地向着程德行了一禮,然後開口道:“啓稟淮王,大明初立,百廢俱興,大明雖已有八部,但人才尚少。微臣以爲當以大明國名義面向天下而首開科舉,一來昭顯淮王王者氣度,二來天下士子皆盼着能一展所長,併爲此苦等久也,若淮王重開科舉,天下士子必感恩戴德前來相投,假以時日,這天下英才,盡入淮王名下,而我大明將會一統天下。”

宋濂話音剛落,其餘衆人,紛紛詫異地望着宋濂,但轉而倏忽間,他們都將視線落在淮王程德身上。

宋濂提出來的這一建議,衆人心中雖然恨不能第一個提出來的人是自己,但他們還是感到有些慶幸,畢竟,此事必須要經過淮王程德的首肯才行,而且容易觸怒淮王。倘若淮王不點頭,這建議始終還是建議。

只是,令其他人所失望的是,程德並沒有因言下罪。

於是,其餘人都很羨慕地望着站着筆直的宋濂,他們都知道,這宋濂的建議,至少淮王未反對,而淮王未反對,也未表態,恰恰說明淮王也在思量間。

宋濂或是瞧出了這一點,立即趁火打鐵,連忙道:“淮王,天下英才投靠我們的多了,相應的,投靠陳友諒、張士誠、劉福通、元朝等勢力的英才就少了,久而久之,我們大明必然強於其他各勢力,此臣弱敵之言,還望淮王聽之納之。”

宋濂說完後,便立即站在一旁,默默地低着頭並目視地面。

他知道,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至於成不成,那就取決於淮王最終是否同意了。

宋濂耐心地等待着程德的抉擇,其餘衆人也在暗暗觀察着,他們都在想,這宋學士之言,還真是善言善策。

其他人也都屏息凝神,默默地等候着。

程德陷入了沉思。

眼下之際,若是重開科舉,會不會對前方的戰事有什麼影響?

而且,重開科舉面向的是全天下的士子,誰知道這些來南京城的士子是不是有各勢力所派出來的探子?

這不是把自己暴露在天下人面前吧?尤其是一些核心機密之類的事務還未做好轉移。

實際上,程德也深知宋濂所說的重開科舉帶來的一系列好處,但問題是,馮國用、李三七、耿再成三線作戰,對於大明財政來說,還是帶來了不少的壓力。

倘若在這個節骨眼上再重開科舉,那麼,就意味着這方面投入的物力和財力將會是巨大的,而這,與現有實際情況相比較,綜合衡量了大明財政開支,還是不符合大明國的利益的。

依照程德所想,以大明國的名義重開科舉一事急不得,得慢慢來,至少等馮國用、李三七、耿再成他們都再建新功纔是。

而且,這幾日,他也接到了馮國用給他寫的回信,馮國用告訴他,接下來一個月以內,他必定拿下整個廬州路,而且他已經針對徹裡不花布置了天羅地網,這一次徹裡不花大軍將會在劫難逃。

馮國用還在信中詳細地陳述了他的所有佈局,程德看完後,對於馮國用拿下整個廬州路的信心很大。

除了馮國用這邊,耿再成那邊,雖然取得了巢縣,但在攻打無爲州時,卻被無爲州那邊的元軍給拖住了,雖然耿再成再三表示定能早日拿下無爲州,但程德也通過耿再成的字裡行間知曉這短時間內,耿再成或許難以取得更大的戰果了。

至於李三七那邊,雖然拿下了當塗城,但程德寧願李三七沒有拿下的好。

不過,好在劉伯溫將此事給壓了下去,不然,程德都要親自前往當塗城去問罪李三七了。

思來想去,目前他所能做的事情,便是不拖馮國用的後腿就行,而不拖他的後腿,就是保證大後方的穩定,給馮國用足夠的底氣。

倘若真的在這種關節眼裡重開科舉,將會平生一些變數,也對大後方的穩定是一種巨大的考驗,而且,之前一封匿名的舉報信信中涉及的那些人,他都還沒有處理,錦衣衛還在暗中取證中,如果這些人不處理掉,就必然無法讓自己的大後方穩定。綜合考慮下,重開科舉並不符合程德心中的利益預期。

於是,程德的目光落在了宋濂身上,平靜地開口道:“重開科舉一事,本王思之再三,考慮到馮國用、耿再成還有李三七三路大軍在前線作戰,爲了避免出現一些變數,此事延後再提。目前的重心還是放在實施大明富國強民國策上,其餘不相關的就不要再提了,避免節外生枝。言而總之,就是大明要穩中求強。”

宋濂張了張嘴,最後苦笑道:“淮王英明,是微臣考慮不周。”

胡惟庸等人見此,則是紛紛暗暗思忖:淮王,究竟是如何想的呢?

程德見衆人都沉默了,便出聲道:“本王希望諸位能夠同心同力,這大明能否最終擊敗其他所有對手,還要靠大家的努力。不日,馮將軍必然能夠傳來大捷,希望諸位爲大明國強盛而積極獻言獻策,只要是有利於大明的,本王都會採納。還望諸位私下之餘,都能上一道奏疏給本王,時間期限最好是在半個月內。”

“微臣遵旨!”宋濂等內閣成員紛紛起身躬身應道。

“你們都繼續忙吧,本王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

程德說完此句後,便匆匆離開了書房,往羅燕屋裡而去。

胡惟庸望着程德離去的背影,目光陡然間有些陰鬱。

(本章完)

第50章 欲謀大事,需有謀主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199章 陳友諒欲建漢稱帝第94章 一個和尚,能造成什麼威脅第140章 溫馨相伴聊家常,李呂相爭鬧將軍府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17章 入世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184章 兵分四路第25章 賈魯退,圖魯亡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185章 心狠手辣的陳友諒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5章 狐假虎威第42章 臨別敲打,往橫澗山第217章 當塗城八百里急報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236章 分權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57章 淮安城半日遊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188章 真州大捷上架感言第164章 陳友諒:收我漢人之土,揚我漢人之第193章 詐城計策失敗第239章 呂不用的轉變第162章 驚現三十二個傳教士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125章 七萬大軍歸心第97章 才設軍機處,便有緊急軍情到第225章 天下何種人最爲快活?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6章 楊威投靠第157章 裡應外合奪鹽城,程瑩再奪清河城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32章 終得濠州,錦衣衛登場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8章 暗涌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194章 泗州軍炮火的可怕第14章 肅正風氣第161章 爲何丞相不將汝中柏留下,卻偏偏將第113章 羅茂贊程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第3章 我有個願望第219章 蕩雁磯預施毒計第280章 所謂君臣一心第19章 泗州軍第256章 黃州之戰(九)第160章 託身已得所,千載不相違第119章 你我有緣,十年後再見第74章 天作之合,賓主盡歡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249章 黃州大戰(二)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167章 程德認李文忠爲義子,郭天敘犯事出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40章 夜襲洪澤,勢不可擋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142章 方丈贈五徒,泗州軍再增五猛將第112章 馮國用的心病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196章 一日三捷第220章 暗謀十萬紅巾軍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22章 馮家寨收英才第39章 病來如山倒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45章 周七三叛變,圖赤魯憤怒第75章 施耐庵拜見上位第131章 拿下江都缺糧困境解,一番安排後返第43章 日月所照,皆爲漢人第33章 王霸之基第98章 整備衣甲器械與戰前動員第29章 鴻門宴借糧第218章 追封泗州郡侯第229章 攻佔安慶路之謀隔而不圍第69章 返回泗州前的安排第103章 洪澤湖決堤放水第41章 洪澤之殤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124章 鞏卜班中計慘死,七萬大軍來投第271章 藍玉之請,五年之後第223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165章 泗州城科舉試點選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