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紅磚與窯

帶着族人趕回部落,此時也是中午了。

“你們......”來到曬穀場,正好看到老祖母帶着三十多個柏皇氏人在這個三百多平米的曬穀場上,陳昊就覺得奇怪了。

“柏皇氏族的五個男人已經去了燒荒,我就帶這些人到附近走走,熟悉熟悉。”太陽有些曬,老祖母動了動頭頂上的草帽回道。

“原來是這樣啊,我們正好去挖完石灰石回來。”

陳昊又看着曬穀場旁邊的一堆沙子和紅泥,點了點頭:“等到秋收,這個曬穀場應該就能完工了。”

糧食種多了就需要地方曬,以前隨便在泥地上曬糧食,導致損失不少糧食,所以媧氏族準備建一個五百平米左右的曬穀場。

這個曬穀場在上年冬季就開始修建,只不過媧氏族人上年要忙着修地面、修房頂等事情,再加上進入今年後,大家又要種地,所以只能抽一些時間和人手一點一點地建設曬穀場,按照目前的進度,可以趕在秋收前完工。

拜別了老祖母,陳昊就回家吃飯。

下午時分,他又去看看柏皇氏男人開荒的地方。

他們在用石刀斧砍草,由於人手不多,所以進度比較慢,估計明天調派一些柏皇氏女人和老人過來幫忙,應該能快一些。

十二日後,柏皇氏族人就開始燒荒種植,因爲不用採集和擔心食物的問題,所以他們直接刀了好幾個山坡才進行火種。

“等到來年春季,這裡的葛和山藥應該能提供兩三千斤的糧食。”陳昊看着這一大片五六十畝的山地,粗略的計算了一下。

在野外刀耕火種,不施肥不澆水不滅蟲不除草,還要被動物糟蹋一下,畝產比起在耕地裡種出的糧食要少好幾倍,所以媧氏族的刀耕火種類型的田地比耕地就多好幾倍,足夠讓新族人先種!

對於現在的柏皇氏人來說,這些山坡都是很好的田地。

黝黑男子叫黑豹,是柏皇氏族的狩正(隊長),他現在就在賣地修整着隔離帶,這樣在燒山的時候就不容易把其它地方燒着,也方便種植。

“豹,你們忙吧,我們過去了。”

陳昊視察完他們的工作情況後,就帶着族人往西前進。

他帶着的這羣人中除了三個媧氏族的男人和兩個媧氏女人外,還有五個柏皇氏族的大肚女人和老人,另外還有十條警戒用的狗。

柏皇氏族人現在種的地是媧氏族原來在西面的葛地,之前在這裡割草的時候還挖到十多斤的葛。

陳昊他們來到鱷魚灣,又繼續往西前進了一公里,來到一條兩側都是紅泥的小河旁。

這裡便是上次發現紅泥的地方。

“前面,我們到前面一點。”陳昊帶着十人沿着這條小河往北行進,走了約幾百米。

進入到一片山地,他們很快來到了一個山坡前。

這個山坡的腳已經被挖了一個大洞,洞裡面滿是紅泥。

周圍有很多樹木,有些樹木的腳被環剝了樹皮,樹葉都枯了,在一點點地枯萎,而在大樹下襬放着幾棟已經陰乾卻還沒有燒製的紅泥磚。

在柏皇氏族人來到媧氏族的第二日,陳昊就安排柏皇氏族人和媧氏族人過來這邊挖山坡和制紅磚,以及收集木柴,和進去剝樹皮讓附近的樹木枯死作爲今後的燃料。

選擇的這個山坡不但靠近水源,附近還有豐富的紅泥,而且近山林多樹木。

“你們繼續造磚吧。”陳昊對五個柏皇氏族人說道。

“嗯嗯。”

陳昊計算過,可以讓柏皇氏族的老弱不去採集,而吃到秋收,所以他就讓部分的閒人過來造磚。

這個五個柏皇氏人和兩個媧氏女子便開始忙碌起來。

他們擁有部落唯二的兩把青銅鋤頭和兩把銅鏟子,之前陳昊挖溝渠挖井都是靠它們,一把金屬鋤頭的效率頂上三把石鋤。

兩個老人在一堆...挖山挖出來的紅泥堆裡鋤出碎紅泥。

不多時,有三個婦女挽着裝滿水的樹皮桶過來,她們把水倒入這些紅泥裡,將這些紅泥稀釋。

五個人就拿着工具跳入這些紅泥堆裡,不斷踩和用工具搓,將這些紅泥變成粘稠度比較高的軟泥巴。

做完這些簡單的工序後,他們就拿來幾個長方形的木格子。

在格子上撒上一些水防粘,又在地面上鋪上一些幹泥沙,接着把木格子放在泥灰之上,在格子裡面填滿混好的泥巴,壓實、抹平。

取出格子,就多了五個方正的泥磚。

太陽慢慢上升,陽光灑落在這些泥磚上。

這些泥磚只需放一日,刮掉泥磚邊緣的泥、修整一下,就能格起來晾乾,等待入窯燒製。

那邊,陳昊和三名男子混了一堆石灰泥沙漿,開始用未燒製的泥磚,依山坡砌磚。

這是一個五米乘以五米、高三米五的方形磚窯。

陳昊他們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把這個窯修好了。

這個窯的頂部呈圓形,是用石灰漿將一塊塊磚,一點一點地砌成拱形。

期間還下了幾場雨,他們拿了幾乎所有的蓑衣蓋在這個沒有蓋好的窯上面,才得以保護下來,但似乎沾了一些水後,這個窯表面的磚就變得更加光滑緊密。

“唉,終於修好了。”

“來,我們將窯的內外燒一遍,將磚燒硬。”

修好這個窯後,他們把木頭架在窯的裡外,然後點火燒製。

隨着大火熄滅,這些磚的表面都變硬了,雖然它們還沒有真正燒好,但今後在窯裡面燒磚、燒陶時,產生的高溫就能將造這個窯的磚慢慢燒好。

燒好窯後,陳昊他們又將附近散落的泥巴石頭等建築廢料堆在這個窯的周圍,但僅僅是堆了半米的高度,距離將這個窯堆滿土還差很遠。

“唉,算了,用來燒磚和燒石灰石,也不用太講究了,這樣也能用,等日後有時間再將這個新窯修結實點。”

燒製紅磚,如果不是太講究的話,一般七百度到八百度就能燒好,可以不用土埋,只是燒製出來的硬度有些影響。

如果把這個窯的周圍堆滿土,提高它的保溫性,就能用來燒出質量好的陶器,甚至是瓷器,現在,陳昊建的這個窯能用來燒磚、石灰石、木炭等所需溫度不是很高的材料。

視察完一遍,陳昊覺得沒有要改進的地方,就將晾乾的紅磚堆進去試燒。

紅磚的規格是長25釐米、寬10釐米、高5釐米,一立方有656塊磚。

這個5米乘以5米,高三米五的磚窯有87.5立方米,也就是說,就算空出一半左右的空間燒磚,也能一次燒出三萬塊磚。

“今年冬季節,我得用這種堅硬的紅磚製造一個重要的設施。”

陳昊拿着燒出來的磚看了看,覺得磚的質量還算不錯,可以用來建築。

“你們幾個留在這裡繼續造泥磚,一直到秋收。”

第228章 稅第3章 母系氏族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489章 騎兵突襲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350章 鹽山寨第333章 點兵出征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24章 占卜與刀耕火種第415章 風俗節日第409章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162章 養蜂大計第107章 水龍氏(下)第435章 麥與蕭關第58章 招攬第20章 建造雞欄第196章 糾正曆法第120章 陰康爲土龍氏第118章 男子出嫁第453章 借糧第370章 奴隸市場(下)第410章 獸林族的請求第249章 搖籃第449章 工業的糧食第155章 採山貨(下)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28章 背式籃第54章 狩獵(三)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459章 平叛(上)第237章 小賺一筆(上)第310章 第八年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551章第460章 平叛(下)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497章 騎兵襲擊第262章 各種的難題第22章 曬枇杷第444章 事故第432章 重農抑商政策第292章 攻伐戎人(一)第207章 女奴與春耕第123章 大建造第330章 廟算 (上)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555章第195章 首筆交易第537章第106章 水龍氏(上)第97章 皮靴、月相第438章 收編第117章 風溼關節炎第417章 私塾與姓氏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188章 授人以漁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131章 產後風第317章 形勢分析第256章 第一個礦第550章第461章 算賬第304章 司法體系第68章 不講衛生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140章 大漆(上)第469章第101章 曬河鮮第236章 房屋規劃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202章 你們是不是傻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74章 捕鱷第230章 幹塘第363章 展現實力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533章 風白城守衛戰第100章 換鹽第252章 你們是以風爲姓?第15章 “歷”的由來第246章 傳信之鳥第460章 平叛(下)第482章 奴隸大逃亡第200章 文化知識輸出第544章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46章 節氣與日晷第156章 小豹貓第104章 田地規劃與人口登記第67章 下水道第144章 西河灣第9章 吊腳套第42章 投矛器和窯第261章 城市規劃第55章 遇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