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技術革新

太陽當空照,花兒都在笑,鳥兒說苦苦苦。

“咻!”

一支箭,穿過茂密的蘆葦草,猛地射中水邊一隻長嘴秧雞的身體。

於是,這隻叫着苦苦的水秧雞掙扎了幾下就死掉了。

“哈哈,射中了!”

陳昊一手拿着木弓,十分迅速地擠開蘆葦,跑到河邊,撿起這隻水秧雞。

這是一隻白肚黑背的水雞,可它現在已經死了。

“苦惡鳥呀!”

“苦惡鳥好像生活在南方,但這裡應該是以粟爲食的黃河流域,屬於北方,爲什麼這裡會出現這種鳥......”

“不對呀,氣候是會變遷的,更何況是那麼久遠的年代,現在的黃河流域應該是亞熱帶氣候!這種鳥生活在亞熱帶氣候!”

陳昊提着這種鳥返回隊伍,他跟着隊伍回部落途,在思索着自己所處這個年代的氣候狀況。

“昊,你像石頭一樣硬啊,你學會用弓,能獵到鳥,你可以跟我們一起進山狩獵!”

狩正虎十分滿意地看着陳昊說道。

在好幾日前,陳昊跟他說想進山看看,他就說,不能隨便進山。

於是他給了陳昊一把弓,說只要陳昊能用弓獵到獵物,就准許進山,狩正虎是部落的狩正,就是狩獵隊長,他有責任保證每一個族人的安全。

“我們部落跟石頭一樣硬!呵呵!”

陳昊也是笑着回道,原始社會以使用石器爲主要工具,所以部落人會把石頭比作讚美人的詞語。

一行人沿着河岸行進,不知不覺就回到了部落裡。

緊閉的寨門,裡面連續傳出幾聲狗吠聲,緊接着寨門大開,一羣老人和半大的孩子在裡面笑呵呵地出來迎接漁獵採集隊歸來。

“爸,好多魚魚呀...給我拿...”

“媽,我幫你挽藤籃...”

...

那些留守部落的半大小孩看到各自的父母歸來,都興奮地過來迎接。

他們看到自己父母帶回來的魚和野菜都十分興奮,一個個張開口叫喚着,就像嗷嗷待哺的幼鳥。

陳昊靜靜地看着他們,部落人對父母的稱呼跟現代人一樣,他並沒有感到奇怪。

因爲語言學家研究過,嬰兒很可能將自己會發的第一個音與他們首先認識的人——父母聯繫起來。

第一個“媽媽”是最簡單的發音,是嬰兒張嘴吐氣的自然結果。

第二個最簡單的發音就是“爸爸”一種盡責的職稱,同時也是一種愛稱。

所以,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對父母的稱呼都大致相同。

...

衆人來到大樹下,便開始將今日採集回來的食物進行分配。

各家的男人都主動地把漁獲拿出來,而陳昊和女族長則在他們的收穫中取走一部分。

而女人們採集回來的葛根則是進行統一分配,這批葛根是上年部落人統一燒荒種出來的食物,所以大家都沒有產生獨自佔有的想法。

現在,除了老祖母和族長擁有分配權外,陳昊也擁有分配權。

將食物都分配好後,陳昊便帶着自己的食物返回家中去煮食。

還是跟耘嫂他們一起煮食,因爲藤嫂則負責部落的藤籃、地籠編織和修補的工作,當她不用幹編織的活的時候,就會外出採集。

部落對她這類半工半採集的人是額外的照顧,比如陳昊會將採集到的食物以及男人們上交的漁獲,都會分配部分給她們,而其它的族人也不會有怨言,畢竟工具是她們造的,食物分給她們也是很應該的。

“菜園的菜應該長得差不多了,我去菜園摘點菜和香蔥回來,煮魚!”

今日採集隊採集的蔬菜不多,所以分到每戶人的蔬菜也就不夠,陳昊和陸叔就打算到菜園那邊摘些菜回來吃。

當來到菜園的時候,就看到很多部落人也是過來這裡摘菜。

大家辛苦種的菜,現在可以收穫了,很多人都露出了豐收後的喜悅,用陳昊的方法種出來的菜,比起在野外撒種子自然生長的菜要長得更大更快。

此刻,很多部落人都意識到了“精耕細作”的優點。

精耕細作這種耕種方法萌芽於夏朝,而陳昊卻把這種先進的耕種方法帶給了部落,給部落的農業帶來了飛躍進步。

陳昊和陸叔是一起煮食的,所以共同種出來的蔬菜也是無分彼此,兩人在菜園這裡採摘到菜,便返回家中煮食。

陶鬲煮着蝦蟹螺貝等河鮮,而另一個鬲是魚肉煮野菜,另外是燉煮葛根塊。

這便是大家的煮食,部落種了葛,但完全是粗放式種植,跟野生的差不多,是上年的時候就種下的,今年粟吃完了,就去挖葛根吃,而葛的纖維也被族人用來搓制繩索。

人類定居的前提是周圍有穩定的食物供給,所以,像媧氏這種能建立原始村寨的部落就懂得簡單的種植,不用四處遷徙。

老祖母曾告訴陳昊,陳昊之前的部落是個一直遷徙的部落,每年會經過這裡一次,跟他們交換人口。

對於自己以前的部落,陳昊並沒有印象,意識中那個部落叫羲氏,前主在很小的時候就被交換到媧氏,而現在,他是媧氏部落的一員。

面前的食物被煮熟後,三家人便開始進食,滾燙的魚肉要用筷子來吃,他們都學會了使用筷子。

然而用來裝食物的器具還是那低廉的蚌殼,蚌殼盛着熱湯,拿起來的時候要很小心。

蚌殼的外形註定它不能平放在地面,於是一些人就會在地上挖一個小洞,使用蚌殼盛食物的時候,就會將蚌殼放在那個小洞裡支起來。

這是一個簡單的方法,卻充滿着部落人的智慧,部落人在之前因爲要忙於爲食物奔波,所以沒有時間製作陶器和其它工具,也因爲這樣,導致部落的技術發展很緩慢,但從今開始,這種情況將會有所改變。

“陶器...”

這個時候,陳昊覺得應該造一些陶器來解決當前的需求,部落人會燒陶,但陶器卻很貴重。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部落人大部分要忙於採摘,爲食物而奔波,能用來燒陶的時間不夠;二,部落人制陶的技術十分落後。

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卻是相互影響,沒法減少採集食物的時間,便沒法提升部落的科技。

但現在,部落擁有一塊未採收完的葛地,還擁有增加漁獲的蝦籠和地籠,陳昊覺得,是時候給部落再進行一次技術革新,比如說,先把部落的製陶技術進行革新!

第331章 廟算(下)第138章 新漁具第183章 進山第2章 純粹系學術性研究第554章第30章 搶收菘菜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495章 大反擊第139章 採鹽果第374章 殖民守軍第531章 扶風族人的陰謀第318章 防具 (上)第343章 圍城(上)第215章 後備糧倉和皁角第36章 私有制初現第433章 寒第433章 寒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413章 除虎第73章 水中惡獸第128章 長刺的豬第210章 這豬打架受內傷了第405章 縣鎮八部第276章 石器與豆製品第109章 嫁接果園第244章 居龍氏第507章 兇族危機第171章 秋季貿易(下)第268章 銅礦第431章 繁華的商業第183章 進山第15章 “歷”的由來第448章 木軌道運輸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544章第492章 奸細第180章 戒指第113章 春分日第115章 新飼料第470章第189章 強大的漁獵部隊第525章 破城第466章 新軍糧第204章 石灰場第193章 秋播第174章 穿牛鼻環第440章 大散關第13章 小溪抓魚忙第221章 困惑的柏皇氏第142章 灌溉農具第510章第313章 詭計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229章 出口農具第153章 香菇與樹莓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490章 援軍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365章 原始市場(二)第93章 挖蚯蚓第205章 紅泥與三合土第316章 兩難之境第184章 犁第296章 攻伐戎人(五)第496章 善惡第504章 特殊行動第193章 秋播第369章 奴隸市場(上)第540章第447章第489章 騎兵突襲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88章 有用的樹皮第280章 男人的地位第161章 採蜜(下)第69章 閒雜瑣事第54章 狩獵(三)第468章 歸屬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494章 守關第151章 賣女奴第483章 刺頭第211章 退“耕”還林第505章 兇族聖牙第194章 大豐收第338章 佔山爲王(三)第55章 遇豹第257章 五年秋收 (月票10張加更!)第305章 貨幣第525章 破城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165章 養魚業第360章 神秘來客第309章 外貿第255章 整合第193章 秋播第62章 爭論第361章 天下之主第372章 皮與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