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十四年秋

這又是一個秋天。

“這是我經歷的第十四個秋季。”

“我這副身軀也二十八歲了!”

陳昊此刻坐着王座之上,看到面前一份份竹簡上標註的年月日,就很是感慨,經歷了十四年,他終於算是統一了周邊的部落,而且把領土擴展到往南往北各五日的步行路程,以東七日的航程,旗下氏族多達十多個,

太昊族趕在秋收前完成新糧倉的加建工作,糧倉的總容量達到了四百五十萬斤級。

這幾年沒有大型戰事,太昊部族旗下各氏族發展良好,就是今年下令修築的南北兩大關卡需要花費一些人力物力,但也在各個氏族的承受範圍之內。

上個冬季經歷了一場不算嚴重的寒災,導致太昊族的農業經濟受到了頗爲嚴重的損失,大豆產量減少了一半,爲了避免今後又發生這樣的事情,陳昊把部落作物的種植做出了調整,大豆不再在秋季種植,並且把大豆的培育方向定爲早熟、耐寒的方向培植,也因爲這樣,部落的主糧粟的種植面積並沒有大的擴建。

“恭喜太昊,今年我們太昊本族的田產取得大豐收,粟的畝產平均達到三百斤,我們的粟種植面積擴大到五千畝,今年的總產量更是達到了一百三十五萬斤,按我們太昊族總人口兩千人(一年消耗八十萬斤)來計算,我們的餘糧達到六十六萬五千斤,我們將會得到六十萬斤餘糧入賬!”

陳昊正在看着部落今年的賬本,聽到戶部尚書阿倉的總結,頓時感到十分滿意。

接下來,阿倉又彙報說道:“今年徵收旗下附屬氏族進貢的糧食有二十二萬斤,與上年持平,這些進貢糧食的部落分別是犬戎三族、大容氏、有邰氏、赫胥氏,這六個氏族,還有驪畜族爲我們進貢牛羊,但熊貓族、竹族、雀族這三個篁姓部落和今年才加入的尊盧氏族,這四個氏族今年沒有進貢。”

“這四個氏族今年才加入我們,他們要遷到我們的領地,進行建築和開墾田地,這四個氏族我免貢三年!”陳昊回道。

畢竟這些部落在沒有穩定下來之前,也沒有多少物資可以進貢的,陳昊覺得倒不如免除他們三年貢。

其實雖然陳昊統治着十多個氏族,可這些氏族中跟太昊族和他有親關係的氏族是不需要向太昊族納貢的,比如大庭氏、朱襄氏、渾沌氏、昊英氏,這四個親族一直與太昊族通婚,他們以前可是跟太昊族平起平坐的,只是太昊族越來越強大,擁有越來越多的附屬氏族,這些親族才尊他爲聯盟之主,其實他們是不需要納貢的,就好像太昊族的親戚部落。

而牛族、虎狼族其實根本不屬於太昊部族,所以太昊族自然不可能向他們收取貢物。

所以,除了那些還沒有穩定下來的部落外,向太昊族納貢的部落只有七個,而北方的獸林部族這個外族雖然每年都會向陳昊贈送艾草,其實獸林部族也不是太昊族的附屬。

這個時候,阿倉繼續說道:“上年,我們出售化肥和其餘的商品得到的貿易總收入是六十七萬斤粟,而我們今年的貿易所得達到了九十萬斤,增長了近一半。”

“九十萬斤?”聽到這個數字,陳昊感到有些吃驚,太昊族現在貿易利潤佔了大頭,今年的時候,他就賣地就爲旗下的氏族和東方的牛族等部落推銷了化肥,甚至其它商品,尤其是今年陳昊被迫交出了鍊銅秘方,而人皇也答應了陳昊的一件事,那件事開始爲太昊族帶來豐厚的回報了,這樣想想,今年的商貿收入增長一半也是很正常的。

“沒錯,是九十萬斤,今年除了土化肥出口有較高的出口量外,我們的漆器、陶器、木桶、車子等產品都取得了不錯的出口量,同時,我們的銅礦石進口儲備也達到了一萬斤,粗銅一千斤。”

太昊族掌控着錫礦,其餘旗下的氏族要煉製青銅就必須跟太昊族做貿易,現在的太昊族不但省去了人力去開採銅礦,還有用不盡的銅礦石,這將會大大地推動太昊族的鍊銅產業和技術提升,這樣更能夠讓太昊部族內的各個氏族的綜合實力同步提高。

“很不錯,我們現在有足夠的銅材,就能夠擴大青銅的生產規模。”陳昊點了點頭,“今年,冶煉工場的工人數量增加到一百人!”

“什麼?增加到一百人?”聽到這個氏族,負責管理部落冶煉工作的阿冶頓時吃了一驚。

就連王殿上的各個大臣也是有吃驚。

現在太昊族工業園裡的工場,擁有最多工人的工場紡織工場也就只有五十人規模,對於族人來說,五十人的工場的規模已經很大了,而冶煉工場也就只有十個人的,現在陳昊一下子就讓冶煉工場的工人數量增加十倍,達到一百人,這足足佔據了部落兩千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太昊,我們現在各個工場的工人沒有工作的時候,就會到其它工場去幫忙生產的,你現在是說要把冶煉銅器的工人數量增加到一百個?”

冶煉青銅不同於其它工作,冶煉金屬的時候需要計算冶煉材料的配比,而且冶煉青銅屬於部落最重要的部門,對工人的要求非常高,現在太昊族從其餘氏族那裡得到源源不斷的銅礦石和銅材,換句話說,就是冶煉工場根本不會停工,冶煉工場的阿冶想到了冶煉場以後的規模,就覺得很不可思議。

用一百個工人去冶煉金屬,這個規模得多麼龐大啊!

“沒錯,我準備把冶煉場擴張到一百人規模,今後的冶煉工場就只管生產銅器!”陳昊堅決地說道。

他很明白,青銅器與石器的差距,現在太昊族擁有大量的糧食,更有十多個附屬氏族,而且也快要建設好邊防關卡,現在擁有大量的銅礦石,基本上工人只需冶煉就好了,現在不大力發展金屬冶煉產業,讓太昊族快速進入青銅文明,還等到何時呢?

第434章 關口第168章 秋收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386章 備戰共工部族第458章 遇襲的大庭族人第341章 夜襲第168章 秋收第101章 曬河鮮第78章 割禾第247章 產鉗的應用第541章第527章第512章 埋坑與談判第26章 二十四節氣、餵雞第3章 母系氏族第69章 閒雜瑣事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291章 左右兩難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329章 車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351章 困難第58章 招攬第312章 相遇第148章 野蠻的行爲第381章 傳術第213章 原始“化肥”廠第35章 地籠第315章 河道圍殲(下)第466章 新軍糧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67章 下水道第301章 國庫與餘糧第146章 血親復仇第3章 母系氏族第178章 建窯第250章 訓練與遊戲(上)第8章 捕蛙(已簽約,放心收藏)第271章 增稅第111章 健康教育第125章 部落的新生命第380章 送糧第325章 瞠目結舌第163章 蠟燭、酒、醋第526章 軍事決議第381章 傳術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225章 糧食問題第52章 狩獵(一)第264章 陰康氏族搬遷計劃第255章 整合第140章 大漆(上)第400章 息壤第474章 抽絲、調絲第343章 圍城(上)第436章 第二關第521章 能人第251章 訓練與遊戲(下)第96章 食物的難題第244章 居龍氏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60章 慄陸氏族第366章 原始市場(三)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23章 修菜園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468章 歸屬第352章 水源之爭第396章 女媧失利第114章 咬人草第539章第418章 十二年秋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527章第506章 這是太昊族人乾的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39章 長石第345章 白狐女序章 什麼鬼第407章 古菱齒象第468章 歸屬第51章 抓知了猴第411章 象與駁第357章 割地賠款第385章 市場與外貿(下)第314章 河道圍殲(上)第321章 羊皮地圖(下)第80章 貨物第197章 初級工業產品的成效第436章 第二關第348章 改變策略第498章 新形勢第191章 一起幹壞事情(下)第183章 進山第72章 飛石索第35章 地籠第553章第328章 大型裝備—榨油機第19章 養雞第165章 養魚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