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竇森隨後一聲大喝,又令他從驚喜中清醒過來。
方旭顧不上對竇芳菲說什麼,便轉身舞劍,一招“情緣已了”,橫抹、堅撩、環劃、直捅、斜劈。
劍花朵朵,劍光如虹,劍狀如林。
令人眼花繚亂。
“錚錚錚錚錚錚錚………………”
“砰砰砰砰………………”
“咔嚓咔嚓咔嚓………………”
“啊呀啊呀啊呀啊呀………………”
方旭的劍與鬼域道士的十指,又不時磕碰,發出錚錚聲響,兩人又各被對方的功力震盪得倒飄十餘丈遠。
方旭在倒飄的時候,握劍而背,以此護身,削斷了數名江湖中人的臂膊和大腿。
霎時間,血肉斜飛,慘叫聲撕心裂肺。
而鬼域道士在身子倒飄之時,又凌空左足點右足,身子於半空中又騰空而起,倒沒撞倒什麼人。
在這個瞬間的過程中,竇森機靈地閃身一旁,佯裝受到方旭和鬼域道士功力的震盪,而立足不穩。
方旭倒飄十餘丈遠,雙足剛落地又一點,躥身而起,“一飛沖天”,凌空連翻筋斗,飄落於竇府外的大街上。
他於人羣的詫異中,又雙足一點,飄身而起,凌空又翻筋斗,在一些屋頂上時點時縱,凌空尋找秦王府。
他要去找秦王,也要去找朱文捷,既要向秦王父女道謝,也要對秦王父女提出要求:不能與燕王混在一起。
這就是他爲何去而復返的原因。
當然,他本來也想帶竇芳菲走的,但是,此時,竇府又多了一個鬼域道士,實在很難對付,只能暫時棄竇芳菲而去。
歷經多番生死之後,方旭在心智上總算較爲成熟些了。
竇府裡,又慌作一團了。
畢竟瞬間又有三人負傷,且都是斷胳膊缺腿,渾身是血。
竇芳菲眼望方旭離去,心頭一陣傷感,默默自語:“他又走了。他並不愛我,他只是來奪回他的越女刀譜的。唉,我該怎麼辦?”
她返身回房,關上了房門。
竇森則一副慌里慌張的情形,小跑到鬼域道士跟前,焦急地問:“道長,你爲什麼不去追方旭?這裡,只有你一人的武功,纔是最高的。老夫能看出來,方旭不是你的對手。”
他裝得似模似樣,不愧是老狐狸。
鬼域道士雖然沒看出竇森心裡在想什麼,圓滑地笑道:“竇大俠,貧道現在最要緊的是,在你的陪同下,去找秦王,向他陳述燕王的意思。只有各藩王聯合起來,各藩王纔有出息,才能保住王位,才能保住實權。至於方旭手中的越女刀譜,總有一天,會落在咱們的手上的。竇大俠,請相信貧道一定會奪回越女刀譜。因爲要找方旭很容易,他在京師有固定住所,待完成聯合幾個王爺的差使後,貧道陪你進京一趟,一定誅殺方旭,奪到越女刀譜。”
他也賣弄滑頭,佯裝不知方旭手中的“越女刀譜”爲無用之物,以此吊住竇森的胃口,也以此迫使竇森領去見秦王。
竇森聞言,心頭一陣沉重。
但是,他表面卻是一副喜出望外的情形。
他收劍入鞘,抱拳拱手,對鬼域道士說道:“謝謝道長!道長,請!”
他說罷,又打個手勢,馬上領鬼域道士前往秦王府。
……
“弟兄們,咱們怎麼辦?”
留在竇府庭院裡的一些江湖中人,在給傷者療傷後,耳聞竇森與鬼域道士的對話後,便又議論起來。
“哼!咱們死傷了那麼多弟兄,還能怎麼辦?就吃住在竇府裡不走!”
“既然鬼域道士相助竇老兒將前往京師去奪越女刀譜,不如咱們先往京師守候?”
“唉,真是可惜,煮熟的鴨子又飛了。”
“竹籃打水一場空,真是不值!”
“小師弟傷殘了,老子回本門派後,還不知如何向家師言明情況呢!孃的,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唉,先別廢話了,走,到後廚去吃些東西,填飽肚皮後,咱到水仙坊樂一樂去。”
如此一來,集聚於庭院裡的江湖中人,便如喝了迷魂湯一般,隨爲首者走向後廚了。
……
香閨裡的竇芳菲,耳聽房外那些議論聲,不由被觸動了心事。
她哭道:“賠了夫人又折兵?嗚嗚嗚,我該怎麼辦?我還能嫁人嗎?死方旭!臭方旭!本姑娘一定不會饒過你。哼!”
“啪啪啪啪!”
她一陣傷感,淚水漣漣,苦悶自語,又使勁拍打臺桌。
竇芳菲痛哭一會,心靈又受到剌激。
她拍桌子一會,忽然想到了一條計策,心道:不行!
本姑娘不能就此放過方旭!
我一定要他負責。
那越女刀譜,本姑娘不要也罷。
反正他是皇上的寵臣,也不差,長得還行。
……
她決定此生,就此套牢方旭,嫁給他算了。
於是,竇芳菲梳洗一下,收拾細軟銀兩,走到劍房,又挑了一把寶劍傍身。
然後,她再走到後院馬棚,選了一匹汗血寶馬,當即策馬出府,奔城而出,連夜尋找方旭的下落。
夜空優美,星河皎潔,月兒如水。
秦王府裡,燈火輝煌,鶯歌燕舞。
朱豹摟着竇芳名,在大殿裡品酒看舞。
方旭背縛白雲寶劍,飛潛至秦王府對面的平房屋頂上時,伏身於瓦面上,瞄眼而觀。
卻見秦王府裡,雖然傳來歌聲妙曲,但是,王府裡外,均是戒備森嚴,就連屋頂上也有不少侍衛站崗。
而在此仲秋明月之夜,他想潛到王府去,似乎不太可能。
方旭心下暗道:我受皇上之託,假借護送聖旨北上爲名,吸引江湖中人圍攻,好讓實際上護送聖旨先行北上的公孫英毫不受干擾地、安全地將聖旨送到北平去宣讀,佈置北平的新城防,更換那批不能成爲皇上心腹的將帥。
現在,想來公孫英已安全將聖旨送到了北平。
如此一來,我即便公開露面,也不懼怕什麼了。
老子的這趟使命,歷經了一個多月,應該算是完成了。
……
方旭心念及於此,便對自己此行更有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