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來送行的人不少,但幾乎都是懷着各種各樣目的,出行前,都不忘跟衛航說上一陣悄悄話,內容或許很多人都能猜測到。
“咳咳!早去早回。”楚老開口道。
“鑑於你對我們科研作出的巨大貢獻,這艘水下探測器就獎勵給你了。”於教授說道。
他們很早之前,就已經有準備,給衛航準備一艘水下探測器,可以載人的。這樣的話,可以潛更深的海底,接觸到更多的事物。
“別小看它,可以帶你下潛三千多米,很多海底都能去了。”那些專家笑道。
不過,那笑容總有種誘拐人的味道。不懷好意呀!無端端送一艘這樣的寶貝,可不是白送的。
載人潛水器近年來中國發展很快,最高科技的,甚至能下潛七千多米。
據說叫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它爲推動國內深海運載技術發展,爲國家大洋國際海底資源調查,和科學研究提供重要高技術裝備。同時爲國家深海勘探、海底作業研發共性技術。
而國外,一些無人潛水器更加厲害。日本那邊,據說已經研發出下潛上萬米的無人潛水器,成功到達太平洋上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底部,是目前潛水器的記錄。
“老三,你以後不輕鬆了。”雲如龍笑道。
陳建良卻很樂意接收這樣的高科技機器。對他們探寶同樣很有用。爲了這次出海的收穫保證,他們的打撈船裝備了更加先進的儀器,可以快速搜索海底沉船。
“及時雨呀!有了這艘傢伙,我們撈寶更加輕鬆了。”陳建良開口道。
“這可不是爲你們撈寶準備的。”陶專家馬上糾正,打斷這小子的幻想。別到時候。他們貢獻出來的潛水器,變成他們撈沉船的利器,那就不妙了。
於是乎,他們再次增加一名科研人員跟隨衛航,美其名是教導衛航怎麼使用潛水器的。畢竟以前衛航還沒接觸過這種機器,得慢慢學。
在大家相送下。船隊緩緩離開漁人灣,逐漸消失在海天交際線。
一天之後,漁船已經來到南海的中南部,這裡除了茫茫大海,幾乎看不到別的風景。運氣好,能路過一個小島,改善一下視覺風景。
“不要趕了吧?太枯燥。”雲如龍有點受不了。
按照陳建良的計劃,是直奔目的地,查探那一艘沉船的。出來一趟的時間並不多,他希望第一時間先講那艘沉船打撈上來,也不至於空手而回呀!
“大家歇一歇,可以釣釣魚、潛潛海打發時間。不過要注意安全。”衛航對大家說道。一路趕,確實太過無聊,海上本來就那麼寂寞。怎麼也得找點事幹,提起精神來。
在一個淺海區,漁船停下來,任由大家自由發揮。
大多數人還是選擇潛海,到海底碰碰運氣。一方面能看看海底的風景,另一方面則是賺點外快。兩不誤。
作爲船員,基本上都是選擇下海的。他們出來,不就是爲了賺錢嗎?
不久後。小五興致勃勃地逮住兩尾魚上來,大喊大叫:“哥,這兩尾魚我認識。”
一大幫人聽了,均是翻白眼,認識有什麼好奇怪?大驚小叫的做什麼?
“叫什麼甲魚。”小五大喊道。
衛航無力吐槽,看了眼:“是甲香魚吧?”
在我國南海,有一種名叫“甲香魚”的怪魚。它頭朝上,尾向下挺着肚子游泳,就像走路那樣。這種魚長二至三寸,肉很少,全身披硬甲,不能吃,經濟價值很低。
據說,由於它體簿而透明,形態很美,有人將它曬乾當書籤,美名曰“書籤魚”。
“甲香魚?不認識。”還真很多人沒有聽說過這種魚,即使是唐德輝、張勇、曹達等人都不曾聽說過。
主要還是這種魚不值錢,所以他們沒有關注。
小五之所以認識,是因爲這種魚有趣,所以無意中看到,也就記了下來。當在海上看到,肯定很興奮。
“你們不認識不奇怪,這是一種罕見的小型魚類。經常十幾條尾結成一羣,把細長的管狀吻向上,挺直肚皮,做垂直運動。甲香魚平時能在水中水平游泳。甲香魚覓食的時候有時還能頭朝下,垂直倒立,在泥沙中啄食微生物。”顧海潮解釋道。
這次跟着出來的,還是他。於教授他們也說,既然都跟衛航混熟了,那就以後別換了。
當然,他自己感覺出海受不了,也可以提出更換工作。只是顧海潮自己也覺得,跟着衛航出海能長見識,還很有趣,挺不錯的。
“好奇怪的魚!”大家聽後,觀察一會那兩尾魚,都嘖嘖稱奇。
“這世界,神奇的生物太多,即便是魚類,我們也不盡瞭解。”
他告訴大家幾種有趣的魚類,可能很多人從未聽說過有一種魚,只充作田間的肥料,人們給它起了一個美名肥料魚。
這種奇怪的魚生活在美國一個印第安人部落附近的小河裡。自古以來,當地印第安人在播種玉米時,便從河中捕捉一條條小小的肥料魚,擲進每一個已播下玉米種子的坑裡。玉米生長的全部肥料,就靠這條魚供應了。
“真的假的?”一大幫人難以置信。
“哈哈!這種魚還真存在。所以說,有些東西只有你想不到,而不是沒有。”顧海潮哈哈大笑。
形形色色的魚類,實在是太多了。
在洪都拉斯的斯波孔,有一條叫斯拉根的內河,河裡出產一種叫“鞋魚”的奇魚,它的長相和鞋子相似,也是扁頭、厚軀體。將此魚捕殺後,去內臟和尾,曬乾後皮質略微收縮但堅韌無比,按照人腳的大小穿進開膛中,縫合後部,就成了一隻套在腳上的魚鞋,而且沒有腥味,當地人叫它“無腥魚鞋”。
而就在太平洋,有一種叫艾烏拉霍的魚。其的脂肪很多,如果把它曬乾,在它身上穿一根燈芯,就可以把它立起來當燈點,是一種名副其實的魚燈。
“長見識了。”就連木子聽着感覺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