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的崛起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都勘稱奇蹟,海軍不同於陸軍,因爲涉及航海以及重工等諸多技術,海軍是最離不開技術積累的,而這種積累的前提就是大量的實驗以及實戰,這也是爲什麼中國太平洋艦隊問世之初,美英日等傳統海軍強國皆不放在眼中,甚至敢於盡情嘲諷的原因,畢竟,中國人第一次走向遠洋,那還是明中葉的時候,而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海軍都未能走出第一島鏈。
法肯豪森雖然是一名陸軍將領,而德國的海軍也遠遠比不上英美日等國,但是一些海軍的基本常識他還是知道的,所以,在中國太平洋艦隊剛成立的時候,他同樣不予看好,從朋友的立場,他甚至認爲中國人在遠洋艦隊的組建上操之過急也太過於高調了,正因爲當初是這樣的看法,所以當得到中國太平洋艦隊梯次擊敗日本聯合艦隊和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消息後,法國老頭先是震驚到無以復加,然後則斷言,中國人裡面一定出了不世出的海軍奇才。
德國在歐戰未能全功的情況下就進攻蘇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德國沒有能夠匹敵英國的海軍,根本無法突破英吉利海峽,隱居的這段時間,法肯豪森有花大量的精力來研究德國在二戰中的表現,他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即使沒有希特勒被刺事件,德國也不可能實現稱霸歐洲的願望,“德國缺少一支強大的海軍,沒有海軍就沒有海權,那麼,不管德國在陸上能夠經營出怎樣的規模,在無法控制海洋的情況下,終究會被英國人拖垮甚至拖死。”心中有了這樣的明悟,對於無希特勒時代德國應該如何自保,法肯豪森便認爲德國是需要一個盟友的,而且這個盟友還必須擁有強大的海軍,因爲這個時空美國尚沒有事實參與歐戰,所以法肯豪森原先最中意的盟友乃是美國,而現在,在顧維鈞主動找上門來,代表中國政府遞出橄欖枝後,忽然發現中國擁有不弱於美國的海上力量,法肯豪森其實就已經認可了顧維鈞的提議。
先是德法結盟,然後是中德法結盟,而隨着中德法正式成爲盟國,聯合國便算是有了堅固的骨架。
那個時空的聯合國有五大常任理事國,可不要小看“常任理事國”這個身份,因爲在一些重大國際事務上,這五大常任理事國是擁有一票否決權的,而這往往意味着重大的利益。
應該是受原來那個時空的國際局面影響,歐陽雲心目中的五大常任理事國,依舊是中美蘇英法,也就是說,即使將聯合國的總部弄到了廣州,他也沒有動過中國一家獨大的主意,還是想要在一些國際事務上作出一些讓步,分美蘇英法一杯羹的。
只是,美國和英國卻似乎根本不領情,這不,稍微被小泉敏一郎一撩撥,便整出來一個反華聯盟。
不可否認的是,常任理事國那就是聯合國存在的基石,是聯合國能夠具備合法代表性的支柱,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這不,隨着美英退出聯合國,蘇俄又在聯合國問題上玩起了曖昧,聯合國登時就有成爲一個空架子的嫌疑,其合法性也一度遭到了國際輿論的質疑,這個時候,中德法聯盟的建立,對於維繫聯合國的合法性和代表性就太重要了。
這個時候,絕大多數國家顯然還沒有意識到聯合國的重要性,所以,在邀請德國還有法國以及蘇俄擔任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時候,除了蘇俄方面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德國人和法國人都很爽快的就應承了。
而有了德法兩個歐洲傳統強國打底,聯合國的合法性和權威性一下子增強不少,對一些歐洲國家還有南美國家便也有了足夠的吸引力。
小國的悲哀在於它們不敢有自己的政治立場,在很多國際重大事務上只能跟在大國後面,本來,在美蘇英日結成反華聯盟之後的一段時間內,因爲該組織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軍事聯合體,所以歐洲還有南美的一些國家根本沒有其它選擇,即使沒有立刻加入,但是也會在口頭上表示會積極考慮。
恰在這個時候,中德法結盟,對於這些國家而言,那等於最少有了一個拒絕立刻加入反華聯盟的藉口,而不管是它們準備繼續觀望下去或者還是選擇陣營站隊,對於反華聯盟而言,最少起到了削弱其聲勢的作用。
不僅如此,因爲在反華聯盟和中國開戰這件事上,聯合國秘書處並沒有旗幟鮮明的表態支持哪一方,這就讓它蒙上了一層中立的僞裝,於是,衝着中國產的抗生素以及電子產品,不少國家紛紛派出所謂的觀察員前往廣州,名爲“觀察”,實際上暗送秋波,想要在這新一輪的世紀對抗中把自己賣上一個好價錢。
早在中美在南美洲大打出手的時候,不少南美國家因爲貪圖中國藥品以及電子產品的銷售份額,就曾向聯合國派出代表團或者觀察員,現在一些歐洲國家也加入這些行列,因爲這些小國家加在一起的數量勘稱龐大,所以雖然英美感到嚴重的不滿,卻也不敢貿貿然採取制裁行動,只怕將這些國家徹底推到中國一方。
印度鬧獨立的時候,英國人組建歐洲反華聯軍的進程就受到了影響,現在,隨着中德法結盟,聯合國再次展現一定的召喚力,英國人的如意算盤便徹底撥不響了,意識到如果縱容中德法繼續拉攏這些小國家將會使得“反華大業”變得更加困難,就在中德法三國代表在柏林召開聯席會議的時候,丘吉爾致電杜魯門,提議再召開一次美蘇英日首腦會議,並要求將會議地點設在倫敦。
丘吉爾這是打算採取實際措施來對這些牆頭草國家施加影響了,而在他想來,只要美蘇英日能夠統一姿態,展現強硬態度,那麼,那些天然鄰近英美的小國家除了俯首稱臣將再無其它選擇,,“我們必須讓他們知道,他們國家真的發生什麼事故,他們所能依賴的只能是我們這些鄰近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