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地痞地頭蛇一
龍飛回到了三界山中,可謂是其人生一時走上了正軌,一面在努力的使家中有些積蓄,一面在學習文化知識,完善着大腦及認知,辛苦程度還是有的。
郝家人是知書達禮的,一家三口對待龍飛可謂是相當的不錯,特別是那個郝家的女兒,每日只要龍飛在課間十分都纏繞着其左右!
龍飛自然而然的投桃報李了,包下了郝家所用的柴草之,一些力氣活其也伸手幫之,偶成了郝家的一份子!
人自古就分三六九等,一個學堂內,一樣大小的孩童可不是一個兩個,學堂內足足有近二十於人,階級身份差距是有的,特別是龍飛的入學堂,這差距更加的大了!
原來學堂內百姓家孩童是地位最低的,多數孩童都是有一定背景的,非官宦子弟就是富甲商家公子,現在學堂內又多了一個賣柴草的。
浮華世間那裡都是江湖,孩童多了,自然是小江湖了,龍飛可謂是最惹流言蜚語的,是受排擠的,其爲了能繼續在郝家學堂學習,不給郝家學堂惹是生非,只能忍氣吞聲之!
江湖是非多,有時不可預知的事時常發生,什麼事哪? 柴草唄!
龍飛可是在柴草巷駐足過好長時間的,也就相當於在柴草巷是備過案的。
因其現在的柴草一方面給了郝家所用,一方面已經有了特定的主顧,已經很長時間脫離了柴草巷,人不去稅不交,這就出事了唄!
京都城內柴草巷是有官府許可默認的,是有所謂的地痞圈地的,長時間不見龍飛駐足柴草巷,收不着稅那能不問之尋之。
什麼時候都有溜鬚拍馬之人,京都城雖然是西夏國都城,可同行那能不低頭見擡頭看的,龍飛背柴賣柴天天出入京都城,行蹤是可定的,自然通過賣柴人入了以何清歇爲首的地痞們的耳朵!
這裡要說一下,柴草巷內的地痞們也就是小官宦家的親屬罷了,也就是統治一下賣柴草人罷了,入城門的所有柴草是統管不了的,大官宦及富商家成大車運柴草是不敢介入的,只能明眼見之,也只能看着罷了,是不敢挑事問詢的。
地痞們管柴草巷,說實話也就是管制窮背柴人罷了,這就是人,量力而行的人,循生存之道罷了!
柴草巷圈地的幾名地痞可商量了,“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嗎?
身爲地痞的他們調理個吧窮賣柴人是不成問題的,是有方法的。
調理能怎樣啊,當然是借勢壓之,幾人是在柴草巷內明面商量的,在自認爲的地盤上商量的,是沒有背避其他賣柴人的,這也算給其他賣柴人的一次警告與交代吧!
龍飛自然是不知了,現在龍飛還在學堂唸書識字哪!
柴草巷內的幾名地痞有了想法計劃,當然是要行動的,城內動武教訓龍飛是不易的,因爲地痞們可沒有如方龍起及蕭世終那樣的背景,可以說天壤之別,真在城內動武打羣架如遇官差可不是好辦的,動靜大了花些銀兩也未必能平之了之!
新的一天到來了,龍飛的命運真的是沒有那麼背,其準時的背柴出了三界山,蕭雅軒可沒有留於三界山中,隱身跟着了。
柴草巷內的幾名地痞集結了所有的賣柴人,早早的在城門外的不遠處等候了,這相遇是不可避免的,是龍飛及蕭雅軒沒有準備的!
不時背柴的龍飛及隱身的蕭雅軒就被幾十人給堵截在了京都城外,雙方之人幾乎都是認得的,衆人認識龍飛,龍飛當然也認識衆人,對於蕭雅軒大多都是生面孔了!
幾名地痞中何清歇可對龍飛發話了,“小子你行啊,柴賣的挺好啊,今天要往城內哪裡送啊?”
龍飛及蕭雅軒聽着何清歇的問話,內容是有所指的,眼看着幾名地痞手中都拿有了棍棒及刀具,內心有了不詳的預感,這是直接衝自己來的啊,是早有了準備的啊!
這裡要說一句實話,龍飛壓抑的心已經太久了,從父親死至現在不到一年啊,時間轉眼間,父親死在眼前,受胯下之辱,跪拜無果,孩童恥笑,因狗捱打等等。
壓抑歸壓抑,想歸想,做歸做,龍飛第一時間是要回話的,於是馬上將柴草放在了地面之上,點頭哈腰迎笑臉道:“幾位大哥,龍飛先給衆位問好施禮了,說話中其深深的鞠躬了,話在鞠躬後又發出了,龍飛的柴草是送給城內一些商鋪之用及民用。”
何清歇道:“送城裡啊,柴草進城就得交保護費的,你不知道嗎?柴草進城必須得我們同意不知道嗎?”
龍飛道:“這,這真是不知啊,我現在知道了,現知道了,今日這柴草是城內店鋪定好的,答應了就得送,幾位大哥明日,明日我就將保護費奉上,一定奉上。”其剛想接着說其它的!
何清歇道:“小兔崽子,明日奉上,幾個月過去了,我們不來堵截你,你有交的心嗎?你要怎麼交保護費啊,交多少啊?”
龍飛道:“幾位大哥,我這幾個月並沒有天天送柴啊,真的,各位大哥說吧,想讓我怎麼交啊,我聽着便是了!”
何清歇道:“你說這話是啥意思,難道不想補這幾個月的保護費嗎?”
龍飛道:“大哥,我這幾個月真的是沒有送多少天柴草,補幾個月的保護費我都補不起啊,幾位大哥,我現在吃飯都成問題了,大哥們行行好吧,”其說話時可以說鞠躬不斷之!
幾名地痞中的人因早有商量了,已經有不耐煩的了,於是道:“大哥你還跟他說什麼,兄弟們先讓他知道,知道什麼是規矩,什麼是不交保護費的後果。”
話音未落幾名地痞開始直奔於了龍飛,棍棒也隨之武動了,這就是地痞們心有底,知道面對的是什麼人,有多大的能耐罷了!
可誰真正知道誰的底細行爲啊,別說是不生活在一起的人,就是真正生活在一起或天天交集的人,由於經歷不同閱歷不同,你認爲你真正瞭解誰啊,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