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初到廣州住客棧

回到客棧之後,正堯也沒有多做逗留,叫上曼兒杏兒,將周冰放在輪椅上,離開了緣來客棧。

在揚州其實並沒有逗留多少日子,現在已經確定“滄海明珠”在澳門,正堯自然也刻不容緩。出門叫了一架大馬車,飛速的便趕往渡頭。

正堯盤算過了,從揚州到澳門,首先還是要去廣州府,因爲根本沒有揚州到澳門的直達車。而從揚州到廣州府如果走陸路,山路較多,道路也崎嶇不好走,相對來說,走水路要方便的多。而且廣州府的碼頭也是很大的,商船客船也多,要方便一些。

打定主意之後,一行人便匆匆往揚州碼頭而去。

揚州到廣州,路程約3000裡,以船的速度,到達廣州大約需要七日時間。好在正堯沒有暈船的習慣,故而一路上也沒有什麼異樣。

七日後,正堯一行人終於來到了廣州府。

廣州府,設於明朝,爲廣東布政使司、廣州府及番禺與南海縣治。

明代沿元代省、府、縣三級制,廢道一級。洪武元年廣州路改爲廣州府,洪武二年置廣東等處行中書省,洪武九年改廣東承宣布政使司,廣州均爲治所。廣東省名由明代確定下來。廣東省基本轄地也大致確定下來,至清、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建置仍大體如此。表明明代以後,以廣州爲中心的經濟區基本形成,對廣東省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有促進作用。

“廣州府果然不愧是貿易大城市,如此繁盛景象比之揚州府也要好上不少啊。”從碼頭一路走來,袁海雲就感嘆了一遍又一遍,不知情的,還以爲他是沒有見過世面呢!

當然,京城與這裡又有所不同。廣州府乃是一沿海城市,南來北往的全是一些商人,什麼波斯國的,菲律賓的。愛爾蘭的這些外國人應有盡有,自然是一些內陸城市無法比擬的。

正堯不禁抿嘴一笑,道:“好啦海雲。這一路上你都說了不下十遍了。現在天色漸晚,我看我們還是需要找一處地方落腳,待明日再去珠江口坐船,直達壕鏡澳!”

現在已經臨近傍晚。碼頭上已經沒有船隻,而且晚上開船都很危險,一般來說船貿公司都不會這麼做。

說完,正堯便屈身對着周冰輕言道:“冰妹,你感覺還好嗎?”

說到底。周冰是一個病人,經過這七日來在船上的折騰,說不辛苦,那是騙人的。

周冰躺在輪椅上不能動彈,只得張嘴,艱難的擠出一絲笑意道:“大哥我沒事,我們趕路吧,天就快黑了。”

“嗯。那行!曼兒杏兒。咱們繼續走!”說着,正堯便將輪椅把手抓住,輕輕地往城裡面推去。

走到廣州城門口的時候,城門快要關上,好在正堯反應迅速,又與城門守衛寒暄了一番。才得以安然進城。

走到城裡,古色古香的建築巍峨聳立。如同一尊尊巨神站在面前俯視凡人一樣,氣勢甚是宏偉。不禁令人肅然起敬;道路兩旁是五花八門的商鋪店面,柴米油鹽醬醋茶,青樓客棧戲劇院,看的人是眼花繚亂;各色人羣來來往往,衣着光鮮亮麗,無一不彰顯這大城市的繁華。

對於正堯來說,他也是第一次來到廣州,雖然身爲現代人的他,什麼繁華的場面沒有見過,但是見到眼前的廣州城,他也不由地大嘆特嘆,甚至可以說,身爲京城的北京,也未必能夠比得過當時的廣州!

衆人也算是長了見識,大開眼界。欣賞美景之餘,還不忘趕路,約莫走了一刻鐘的路程,正堯便在城中找到了一處像樣的客棧,於是一行人便走了進去。

“鳳翔客棧”。

這個客棧的名字倒是有趣,在正堯的印象當中,鳳翔也是一個城吧,看來這個客棧的老闆應該是個鳳翔人。

“小二,給我準備兩間上房,要牀位多的,完後再來幾個好菜!”

一進入客棧,袁海雲便大大咧嘴的呼喊道,頓時一錠金光閃閃的金子便擺在了櫃檯上面,大擺有錢人的架勢。

對此,正堯不禁一陣搖頭:這個海雲,沈天福打賞的兩百兩黃金看來真的是有用武之地了。

其實一路以來,正堯與袁海雲都算是比較淡定的,雖說出門時,身上還是有幾個錢,但是到現在已經是三月初春之際,身上的銀子早也花的七七八八,因而在揚州的時候,都沒有這麼顯擺。如今沈天福給了兩百兩黃金之後,袁海雲自然又有了本錢,腰包也鼓鼓的,所以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副有錢人的架勢。

不過正堯也明白,袁海雲是故意這麼做的。因爲剛剛下船的時候,莫名其妙的就遭到那些商人的鄙視。別人都是穿金戴銀,大搖大擺,在他們看來,正堯等人就是一個窮鬼,而且還拖着一個病患,因此,就連那些拉車的車伕都一副看不起他們的樣子,不做他們的生意。

也是因爲這樣,正堯一行人才不得不從碼頭步行到城門口,爲此還差點耽誤了進城的時間。

所以袁海雲算是漲了見識,如果自己不擺出一副有錢人的樣子,根本就不會有人搭理自己。

果然,當袁海雲將一錠足足有五兩的金子放在櫃檯之時,不僅是店小二,就連掌櫃也不禁點頭哈腰起來。

隨即掌櫃笑說道:“好的好的!權叔,帶幾位貴客到天字號房入住!”

“好咧!”

這時,那弓着腰的中年店小二立即走上前來,伸手示意正堯跟着他上樓。

正堯點頭,隨即對着周冰道:“冰妹,你且先與曼兒杏兒他們去找一個位子坐下,我們打點好一切之後便下來與你一起吃飯。”

“嗯,去吧!”周冰眨了眨眼睛柔聲說道。

同時,曼兒與杏兒兩人也紛紛點頭,將周冰往飯桌處推去。

正堯見狀,舒了一口氣,隨後與袁海雲一道,跟着那個叫權叔的店小二,往樓上走去。

將一些行李衣物放好之後,正堯便與袁海雲二人下了樓,來到了飯廳,就着周冰坐了下來。這時,飯菜已經準備好了。

廣州的菜式以甜爲主,對於正堯這種吃慣辣的人來說,一時之間還不怎麼適應的過來。不過一時之間要他去找川菜館那還不一定能夠找到,正堯只要將就一下了。

“喂,你們聽說了嗎,聽說那些藍眼睛的洋鬼子又在壕鏡澳鬧事了,而且這一次似乎鬧得很嚴重!”

“哦?真的假的?不過這幫洋鬼子也真的挺可惡的,隔三差五的就鬧騰得慌,真不知道他們是爲了什麼!”

“爲了什麼?還不是想要在我大明的土地上佔得一席之地?聽我在那裡打漁的朋友說,那些洋鬼子經常在那裡殺傷搶掠,完全就是一夥土匪!”

“豈有此理!這廣州海道副使汪柏不知道在幹什麼!”

……

……

就在正堯幾人吃飯吃的正高興,有說有笑的時候,卻見對面一大桌人倒是熱鬧得很,你一言我一語的抱怨不已,看來真的有大事要發生了。

“壕鏡澳?洋鬼子?他們是在說那些葡萄牙人嗎?”聽到這裡,袁海雲不禁放下了手中筷子,對着正堯問道。

正堯也停下手中碗筷,撅嘴道:“應該是。不過我搞不明白,這廣州府的官員們怎麼不管此事,任由這些葡萄牙人這麼胡鬧下去呢?”

當然,這個問題問袁海雲那就是白問,隨即正堯便起身,端着酒杯往對面那一桌走去。

“幾位大哥,方纔聞聽你們說的話題有些沉重,言語似乎很是激憤,在下很想知道,你們口中所說的洋鬼子是什麼來頭,還有既然他們如此張狂,爲何官府不去管呢?”

正堯一副什麼都不懂的樣子,對着那幾名大漢說道,說完之後,便一口飲下手中酒杯裡面盛滿的酒,倒是顯得十分豪爽。

這一桌一共坐了五名大漢,不過個子均不是很高,也就一米七左右,年歲也就三十上下,見正堯這個陌生人徑直走過來還像自己問話,他們倒是怔了一下。

不過隨後其中一個刀疤臉立即站起來道:“這位小兄弟真性情啊!喝酒如此豪爽,張某喜歡!張某也敬你一杯!”

刀疤臉張姓大漢也是很爽快,不過他沒有直接回答正堯的問題,而是直接飲了一碗酒,隨即又道:“一看這位小兄弟就是外地人,第一次來廣州府的吧!”

正堯點頭道:“嗯,在下姓李,京城人士,初來此地只爲尋醫,對此地的許多情況都不甚瞭解,還望張大哥莫怪!”

張姓男子又道:“原來如此。不礙不礙!其實也沒什麼,這洋鬼子與當地漁民的紛爭已經見怪不怪了,而這些洋鬼子,好像是一些葡萄牙人,來到大明也有十多年了吧!我記得好像是嘉靖三十二年,也就是三年前,廣州海道副使汪柏受賄,葡萄牙人便名正言順的進駐了壕鏡澳。至於官府,根本就是一丘之貉,只要有錢,他管你百姓怎麼樣!”

說到這裡,張姓男子不由地一陣憤怒,顯然這個地方的官府也很**,看來無論何處的官員,其實都是一個德行。

“原來又是一幫賣國賊在這裡壞事!”正堯不禁也是一陣憤怒,只不過他並沒有做出聲來。

但是正堯明白,當務之急,還是要從這幫葡萄牙人的手中拿回滄海明珠,至於澳門居住權的問題,那是之後的事情了。(未完待續。。)

第21章 施針解穴廂房中第44章 細說內情驚父子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28章 三軍待命將入城第53章 靜心齋中盧道廷第2章 蜀中四傑入京師第50章 洞房花燭闌珊夜第57章 回家路上訴疑惑第32章 樑玉出馬借草繩第63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三)第80章 食指一根破伎倆第53章 靜心齋中盧道廷第39章 情義兩難難抉擇第26章 安南使節出難題第37章 大樹底下意外生第78章 後背紅紅一胎記第28章 無語吟噎空自嘲第47章 河畔草叢黑衣人第24章 客棧閒聊探虛實第66章 白衣勝雪似天然第81章 蓮花油燈有蹊蹺第6章 穿街過巷牽手歸第41章 遠行千里解危急第42章 送君歸去樹林外第21章 施針解穴廂房中第63章 小木匣子引人思第42章 白蓮聖教染明珠第18章 缺月之夜探嚴府第44章 河邊生事引羣毆第38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五)第36章 一驗一推顯端倪第38章 隱匿身份欲行刺第57章 李府大廳問始末第67章 作詩寫賦論東西(下)第100章 小試身手驚番僧第49章 御前駙馬李正堯第60章 寧安公主來解圍第65章 不速之客深夜來第52章 水雲間裡談人生第20章 三公祠堂鬧糾紛第62章 米鋪老闆訴內情第24章 廂房對峙問真兇第24章 藍家金家鬧爭執第44章 蹴鞠場上再衝突(五)第17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一)第24章 藍家金家鬧爭執第68章 口傳聖諭入皇宮第9章 妙手醫仙顯身手第10章 京白玉佩寓意深第4章 河畔天橋遇紅顏第84章 共商要事傳信來第109章 一本經書引風波第45章 巧遇寧安回皇宮第18章 凱特家族唐丹妮第4章 再入京城議對策第6章 戲謔美人逗小姐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45章 巧遇寧安回皇宮第27章 言辭威嚇又忽悠第14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一)第44章 登門造訪欲要人第72章 聖母一語驚人聽第48章 靖王邀約過府敘第36章 血玲瓏出欲擒賊第14章 夜裡田間細語聲裡第50章 蜀中有變報信來第32章 南城門外樹林中第57章 七年相隨無相棄第12章 御書房裡會嘉靖第11章 處心積慮巧施毒第8章 練武堂中較武藝第65章 船伕手持桃花扇第31章 南廂臥房有跡尋第19章 別有內情說原委第39章 蒙古包裡遇故知第36章 皆有性情引知音第31章 大張旗鼓歸安南第44章 衝到山頭沒了路第58章 豐臣真麗道內情第45章 衙門牢房治傷患第71章 大廳攤牌卻無奈第27章 細說原委解疑惑第12章 牀頭男屍問是誰第3章 安南來信引紛爭第10章 一罈香爐一抹紅第29章 鐵門背後一把刀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14章 妙手神醫有真假第50章 洞房花燭闌珊夜第41章 細說原委做準備第6章 把脈施針開良方第63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三)第34章 待到鏡澳談判時第31章 大張旗鼓歸安南第28章 螞蟻小麥來解疑第58章 下定決心往大明第34章 上雲梯搶鳳冠帔第58章 大火前後蹊蹺事第1章 津門急件催人去第108章 順明和尚去番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