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練功房內定計策

w今天的更新晚了一點,實在抱歉,因爲家裡有事情耽誤了,明天三更補上吧,謝謝~~~

烏禪院,練功房。

一行人在正堯的帶領之下,終於走進了練功房。

練功房其實並不算大,中間有一個高拱的類似於擂臺的平臺,平臺約一米高左右,大小應該有二十平米的樣子,當做擂臺,那是綽綽有餘了。

平臺上面擺放了幾個木人樁,沙袋,兩旁還堆放着各種兵器,不過這些兵器顯然都很少用過,只見表面已經有了一層灰塵。

接下來的佛法交流,必然是在那一處木板平臺上進行的。

所謂的佛法交流,其實就是比武,這倒是正堯頭一次聽說。

不過正堯也明白,這幫西域番僧擺明就是來找茬的,目的很明確,爲的是所謂的洗髓經。當然,這也只是表面目的,說不定內裡還有不爲人知的東西存在。

正堯自然不想與這種人講道理,多說十句還比不過與他們打上一架來的痛快,來的有效。

比武,採用三局兩勝制度,那便是說,只要誰贏了兩場,誰就可以得到對方的東西。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阿莫尼大國師,現在已經來到練功房了,不知阿莫尼大國師想要怎麼比呢?是一場一場的比,還是三場同時比呢?”

這時,正堯直接進入了主題,既然要比武。那就要先把比武的規則講清楚。免得一會兒鬧出不愉快來。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再怎樣,也得有個要求,有個尺度才行。

“南無阿彌陀佛!慧和小師傅所言極是!那貧僧就直言不諱了!貧僧覺得,比武應當一場一場的進行,這樣大家觀看也會很仔細,這也是本次交流的原本目的。”

阿莫尼點了點頭,微笑着說道。【悠*悠】

雖然他最後的那一句話聽起來很假,但是不可否認,他所說的也算是有一定的道理。畢竟如果三場比鬥同時進行的話。很難根據形勢變化而進行臨時改變的。

畢竟這一次,阿莫尼是鐵了心的想要獲勝,他自然不允許自己一方出什麼差錯,有絲毫的閃失。

正堯微微抿嘴。一抹鼻尖笑道:“那不知阿莫尼大國師是想先將參加比斗的人員定下來,還是在比鬥開始之前纔派人上去呢?”

聽正堯這麼一說,阿莫尼頓時卻愣了一下:聽說這烏禪院沒有幾個高手,但是看眼前這個小和尚,似乎還有兩下子,也不知道消息是否真的可靠!如果早早將人員定下來的話,萬一有了什麼變故,豈不是想要補救都來不及?不可不可!

在心裡尋思了片刻之後,阿莫尼立即擡起頭來,對着正堯道:“南無阿彌陀佛!還是打一場。定一個人吧!如此,讓比武充滿變數,豈不是更有意義?”

其實正堯早就猜到這個阿莫尼和尚的心思了,只是象徵性的問問罷了。而對於正堯來說,如此也是最好,至少,這樣自己也可以好好的趁機窺探一下對方到底有多少的實力。

“嗯!那現在比武可以開始了嗎?”

正堯再次點了點頭,然後徵詢意味的看向了阿莫尼說道,卻是饒有趣味。

“南無阿彌陀佛!那順化住持準備好了嗎?”

阿莫尼嘴角泛起一絲邪邪的笑意,旋即看向順化住持說道。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既然阿莫尼大國師早已準備好了,那老衲也不再多說什麼,比武現在就開始吧!”

順化住持強行擠出一絲笑顏說道,其實他的心裡清楚的很,真的要與這幫番僧比武功。估計烏禪院之中真的找不到幾個人能夠上的了檯面。但是既然駙馬爺同意了,而且一旁的靖王也沒有反對的意思。那麼駙馬爺一定有自己的主意。

因此,他這個住持也就只好對此不聞不問,仍由正堯陪這幫和尚玩,反正烏禪院說白了也與朝廷有着很深的淵源,要是能夠納入皇家寺院的話,他也不介意正堯靖王多鬧騰幾下。

說完,順化住持對着旁邊的幾名年輕和尚使了使眼色,示意他們將平臺上面的東西搬下來,以免影響比武。

那些年輕的和尚倒是很是會意,紛紛點了點頭之後,便徑直往平臺上走去,旋即將沙袋,木人樁給搬了下來。

少時,平臺上就空無一物,除了沒有圍欄之外,儼然就是一個比武的擂臺了。

“南無阿彌陀佛!如此甚好!那比武開始吧!”

說着,阿莫尼也邁步走向了平臺,臉上卻是一臉的神氣。

或許此刻的阿莫尼是很有自信的,因爲既然他敢來此挑釁,必然是做足了準備的,對於烏禪院裡面沒有什麼高手這件事,想必他也是知道的。卻見他此刻的眼神,儼然已經看到了洗髓經一般,無盡的貪婪。

對此,正堯在心中不禁又是一嘆:如此之人,竟然還能夠做和尚,而且還可以做國師,這個世界當真亂了套了。

來到平臺前,與阿莫尼一同前來的三名和尚已經開始摩拳擦掌起來,尤其是那達耶奴,看上去似乎準備第一個就出場。

正堯聳了聳肩,抹了抹鼻尖,對着阿莫尼又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未知阿莫尼大國師要先派哪一位高手出來指教呢?”

說話的同時,正堯又不由地往一旁三個番僧身上看去。

眼前四個番僧都是西藏密宗的傳人,據說西藏密宗主要是修武的,因而大多都喜歡爭勇鬥勝。因此,在正堯看來,能夠來此的,都是經過千挑萬選出來的精英人物纔是。

也就是說。無論誰出場。這烏禪院裡面似乎都拿不出人手出來與之較量,自然是必敗無疑。

“眼前的這個阿莫尼應該是四人之中最爲厲害的,他也一定會出場。而若是我與他硬碰硬的話,估計很難分出勝負,不保險,不可取。至於其他三人,我倒是有取勝的把握!如此,看來要用非常手段了!”

一邊打量着眼前四人,正堯一邊又在心裡嘀咕着,顯然比武還沒有開始。正堯已然開始盤算如何才能夠獲勝了。

正堯的分析一點沒錯,好歹這個阿莫尼也是一國國師,且他本身又是西藏密宗的一名長老,武功自然不在話下。正堯與他相較。根本就沒有必勝的把握,這一點正堯深深明白。

對於正堯這種會算計的人來說,是絕對不會去做沒有把握的事情的,就算是有賭徒的心態,賭徒的念頭,正堯也始終不敢拿烏禪院的鎮寺之寶洗髓經來瞎搞。

因而,正堯已然有了自己的決定,雖然這個決定顯得有那麼一絲的……

“南無阿彌陀佛!慧和師父此言差矣,指教不敢當,切磋一下即可!安米達。第一場就由你上吧!”

阿莫尼對着正堯微微鞠了一躬,旋即側身對着一旁的長臉大耳的中年男子說道。

這長臉大耳男子自然就是阿莫尼口中所喊的安米達,只見安米達個頭要比拿阿莫尼稍稍矮一點,不過相對來說,還是比較高的,應該也有一米八左右,與正堯差不多。

不過此人的身形卻是有些偏瘦,與他那臉一樣,整個人乍一看就是一根拉長了的茄子,乾瘦如排骨一般。正堯在心裡估摸着。眼前這個一米八高的和尚,到底有沒有一百斤重呢?

“這個安米達雖然看起來骨瘦如柴,不過武功應該不低,第一場許勝不許敗。”

正堯就如同一部電子掃描儀一樣,一看便能夠看出對方的武功實力有多少。在心裡嘀咕的同時,正堯不由地把目光瞥向了柳彥。

這一個眼神雖然在旁人看來並不算什麼。但是柳彥卻是心領神會。很明顯,正堯是在讓他上去。

柳彥自己的心裡也很清楚,烏禪院裡面壓根就沒有什麼高手(當然,這也只是他表面所看到的,到底內裡有沒有,還需要深究),如今烏禪院有難,自己自然要出手相助了。

不用正堯說一個字,也不需要誰在一旁提一句話,柳彥輕輕點頭,旋即便走上前來,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那就由小僧來會一會這一位西域高僧!”

說完,柳彥突然一個躥地而起,飛身躍上了有一米來高的平臺上。

見柳彥一展身手,那安米達卻是愣了一下,不由地把目看向了一旁的阿莫尼。

似乎從安米達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對此表示絲絲疑惑,儼然與他所知道的有一定的出入一樣。

或許在此之前,他們就已經調查過烏禪院裡面的情況,似乎並沒有什麼高手纔對,然而眼前的一切,卻……

“上吧!一切照舊!”

“是,大國師!”

說完,那安米達也咻的一聲,徑直跳到了平臺上面,與柳彥怒目相向。

從安米達上來的身手,以及他微微露出的殺氣,柳彥已然可以感受得到這個安米達實力不弱。

不過這似乎並不影響柳彥的心情,卻見他的臉上十分的鎮定,深邃的眼眸更是波瀾不驚。

見平臺上瞬間站上去了兩個人,一場比武較量馬上就要開始,所有人都不禁屏住了呼吸,對於接下來的比武,自然多了幾分期待。

即便是順化住持,他也開始微微的振奮了一下,或許對於烏禪院來說,這幾百年來,似乎還沒有過這麼一場比武較量吧!而這一次的比武,如果獲勝的話,估計註定會載入史冊,他這個方丈也應當得以留名。

想到這裡,順化住持的嘴角也露出了微笑。

至於正堯,那嘴角彎起的弧線越發明顯,似乎一切都在朝着他預計的方向發展。就是我最大的動力。m^-^無彈窗閱讀^_^

第5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二)第7章 天橋河畔說書人第47章 京東商行一幫會第54章 閒聊之餘也有獲第9章 御景亭強擁一吻第17章 卻把居正推入閣第32章 樑玉出馬借草繩第105章 去而復返擄人來第5章 韓府後門生事端第10章 欲往蒙古犯幽怨第55章 醒來病牀推原委第46章 巧言忽悠把圍解第11章 千里有緣人來牽第81章 蓮花油燈有蹊蹺第50章 陽和衛中遇阻攔第38章 翻箱倒櫃查書信第55章 三樓雅閣購飾品第73章 祠堂客廳說來意第14章 夜裡街道人影奔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28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三)第74章 螳螂捕蟬黃雀笑第7章 密謀定計入宮去第82章 父子相逢不相識第65章 出水芙蓉沁人心第35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二)第20章 古樹底下許心願第15章 張貼皇榜尋名醫第7章 天橋河畔說書人第31章 空地之中第二難第21章 草園切磋生意外第52章 京城北街玉器行第49章 風月樓中議對策第13章 藉以武舉定妙計第37章 夜裡琴音沁人心第8章 練武堂中較武藝第20章 韓府大廳議大事第58章 豐臣真麗道內情第41章 白衣青年攔去路第3章 施以妙法入城來第70章 太和門中做法事第27章 廂房屋頂設機關第44章 登門造訪欲要人第3章 店外激戰夜雨中第49章 公堂辯駁引無語第49章 火槍隊來解危難第30章 衙門大牢推原委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27章 茅草屋內想對策第17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一)第5章 翠林深處池塘畔第12章 御書房中道疑難第24章 寧安怒眼斥真兇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6章 臨危一刻聖旨到第23章 夜半廂房把理推第26章 祠堂意外遇故人第45章 出言挑釁欲比試第53章 軍帳淺議初迎敵第56章 靖王府邸靜心亭第72章 地窖空壇雜糧酒第33章 意欲買醉煙雨樓第12章 御書房中道疑難第4章 當街捉賊第一捕第47章 河畔草叢黑衣人第25章 廿年是非今再提第54章 閒聊之餘也有獲第8章 獨坐涼亭彈妙音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104章 夜半寺院生大火第40章 蹴鞠場上再衝突(一)第34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一)第16章 弄巧成拙再生變第24章 寧安怒眼斥真兇第16章 嘉靖皇帝有遠慮第54章 血洗山寨官兵來第5章 藍家有女藍月心第51章 又見西域一點紅第31章 溫香玉苑辦詩會第85章 李府葬禮流水宴第17章 牀頭換血欲開腦第64章 科考場上鬧衝突第38章 恩怨情仇都幾許第89章 石洞淺談有深意第21章 冤家路窄總相逢第50章 陽和衛中遇阻攔第26章 追溯根源在藍田第7章 覲見嘉靖入皇宮第73章 玉筆一支信一封第73章 以畫喻人談心事(上)第2章 暗流涌動城內外第49章 臨別贈言踏征程第9章 山林草園竹屋內第57章 昨日之事多悲涼第83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二)第14章 牟定計策待時機第23章 衙門來人上公堂第33章 軟硬皆施問黑手第4章 揹着公主穿竹林第36章 郡主上門欲承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