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茅草屋外靜待時

月牙灣的風景獨樹一幟,除了有蔚藍的天空,皎潔的白雲,清爽的海風,還有便是那一幢幢看似普通,卻充滿詩情畫意的茅草屋。

根據當地人所言,這些茅草屋其實都是修葺了好幾次的,有的甚至是完全重新建造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倭寇每次“到訪”之後,這裡的一切都會變得不復存在,必須得重建。

而當地漁民因爲在這裡土生土長,世世代代都在這裡生活,那份感情是絕對的,不可替代的,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搬走的想法。

爲此,一旦擊退倭寇之後,戚繼光、俞大猷等人便會帶着軍隊來替村民們修葺房屋,也因由此,戚繼光、俞大猷等人在百姓當中的口碑甚好,基本上二人的大名在當時就家喻戶曉了。 . .

甚至還有人傳說“大明緣何內安穩,只因外有戚家軍”,由此可見,戚家軍在百姓之中的威望有多高。

當然,這裡的戚家軍並不指的只是戚繼光一家人,還包括了一切在沿海抗倭的英勇兵將。

戚繼光不但會打仗,而且還會寫詩作詞,在軍事上,就寫了諸如《紀效新書》和《練兵實紀》這兩部奇書,至今也都收錄在《四庫全書》當中,而文學作品也有《止止堂集》等,贏得一衆好評。

因此在修葺房屋方面,他還是添加了不少文藝方面的東西,三座兩棟。無不體現出那種書生意氣。

張誠等人走到茅草屋門口時。赫然發現原來該處竟然是一間教室。裡面還坐了近乎二十名孩童,其中有大有小,有男有女,打的差不多十六七歲。小的也六七歲的樣子,透過門縫看去,這些孩童倒是聽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唸唸有詞。

“這一羣孩子註定是幸運的。”

張誠在心裡感慨着說道。

道理很簡單。其實在蜀中一帶,還有好多好多類似的孩童由於地勢的原因,根本就不可能有讀書識字的機會。

不過看到這些興奮的孩童之後,張誠更加有興趣的還是爲他們教授知識的人。

“我們進去吧!在門口看,根本看不清楚。”

袁海雲有些不耐煩的說道,現在門是半掩着的,在門口這般東瞧西看,根本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來。要想看見是誰在教課,那就只能推門而入才行。

茅草屋不同於一般的教室分前後兩道門,它只有一個門。也正是張誠等人所立之處。而四周也沒有窗戶,全是用竹子編織圍繞而成的牆。密不可言。唯有的通風之地,也是牆的另一面,不過另一面卻是靠近了山林。

其實這樣設計,也是有原因的,就是不想外界打攪到孩子們學習,想來也必然是戚繼光的主意。

“不急,孩子們在念書,我們在這裡等候一下也應該的。”

張誠立即制止住了袁海雲,立即解釋着說道。

張誠是讀書人出道的,他明白一旦讀書投入了情緒,進入了狀態,那種感覺確實很美妙,如果一旦被人打斷,那真的有斷人衣食父母的感覺。

而且對於張誠而言,現在已經到了門口,已經不必再那般的着急了。

只不過袁海雲並不明白這些,於是立即不滿的說道:“我們在這裡等有什麼用啊!難道在這裡等就能等到戚繼光?難道這麼等着,就可以有正堯的消息?”

現在誰都明白,最重要的還是正堯,因爲正堯現在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境況,到底有沒有危險,根本就沒有人知道。

因而,時間對於所有人來說,都是絕對寶貴的,不可以再有半點的浪費。但是張誠這樣死等,袁海雲是絕對不明白的。

一旦不明白,心裡就着急,一着急,就亂起來,一亂起來,那就真的無法控制了。

張誠不禁作出了一個噓聲的動作,隨即輕聲說道:“小聲一點,我懷疑裡面那個教孩子們唸書的人就是戚繼光戚將軍。”

“什麼?你懷疑裡面的人是戚繼光?”

這下不僅是袁海雲,就連寧安也不禁詫異起來,似乎張誠的這個猜想也實在太過大膽了一點。

畢竟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來到這裡,憑什麼說裡面的人就是戚繼光?

張誠點點頭,道:“方纔不是問了田伯嗎?可是他硬說這裡沒有戚將軍,其實很明顯,他是刻意在隱瞞。當時我還不明白爲什麼他會有所隱瞞,但是看到這裡,我算是明白了。”

“明白了?”

衆人卻是不明白了,依舊莫名其妙的看着張誠問道。

張誠道:“在村子裡,最重要的是什麼?其實對於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財富,也不是什麼名聲,最重要的,當然是他們的下一代。每個家族,每個家庭,其實最看重的還是下一代的發展,如果不是因爲怕我們打攪到孩子們向戚將軍學習知識,田伯又何故撒謊騙我們呢?難道戚將軍在這裡商談軍事機密?這顯然不可能。”

雖然只是一個假想,可是不可否認的是,張誠說的也很有道理,說戚繼光在這裡商談軍事機密也好,在這裡與人幽會也罷,其實都是不切實際的扯淡,相反,以戚繼光的爲人,他一直都這麼的照顧村民,相信沒有道理不對孩子們進行照顧。

而面對孩子,更加應該親力親爲,所以,張誠所推想的也就不無道理了。

“說的好像很有道理,不過那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袁海雲算是信了張誠,只不過,他們可有等,但是正堯不可以等啊,要知道,正堯現在可是生死未卜,危在旦夕,稍有差池,可能真就永遠別離了。

其實這樣是袁海雲在乎關心正堯的一種方式,沒辦法,這麼多年的兄弟了,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能不緊張不着急嗎?

與袁海雲比起來,張誠肯定是緊張正堯有增無減的,只不過,有時候並不是着急一下就能夠了事的,終究還是要有應對之策,不能亂來。

既然正堯說過要自己等人來找戚繼光俞大猷,那麼相信正堯一定會有辦法暫時自保的,這是張誠對正堯的一種絕對信任,也是對自己等人的信任。

“耐心一點吧,我始終相信,我們沒有到,正堯是絕對不會讓自己出事的。”

張誠十分堅定的說道,他對正堯的那份信心依然是那麼的大,依舊那樣的毫無保留。

“你……你們怎麼……”

就在張誠袁海雲二人還在議論之際,突然卻聽到從後門傳來一道比較熟悉的聲音,當所有人轉過身去的時候,卻赫然發現,原來是田榮!

“額……田伯。”

張誠有些尷尬的說了一句,心裡面也有點過意不去。

“唉,都跟你們說了,你們竟然還自己找來了,看來你們已經見到了戚將軍了吧。其實我就是怕你們影響到孩子們,不然我也不會那麼說。”

田榮一副無奈的樣子,顯然對張誠等人真的拿張誠這些人沒有辦法。

“田伯你是說裡面的真……真的是戚繼光戚將軍?”

寧安不禁張大眼睛,眨巴眨巴問道。

“啊?原來你們……”

田榮這才發現原來自己上當了,其實張誠等人根本就沒有看見裡面的人是誰,然而聽他這麼一說,不知道也知道了。

“好了田伯,你放心吧,我們並沒有惡意,相反,我們此番來找戚將軍,也是爲了救人的,如果見不着戚將軍的話,恐怕……”

張誠不禁搖搖頭,嘆息一番。

確實,現在也就只有按照正堯說的聯繫戚繼光纔有可能找到正堯,否則,溫州這麼大,那要找到什麼時候?

“啊?這麼嚴重啊!你們怎麼不早說呢!真是的!跟我來!”

說完,那田榮立即大步往前走了過去,走到茅屋門口,突然往門上敲了三下,旋即,迎面出來一個英氣逼人的壯年男子。

這壯年男子一身青衣花衫,神采飛揚,面sè微黃卻十分的健康,身高足足有一米八幾,一看就是一個練武打仗的好手!

顯然,此人不必多言,正是張誠寧安等人要尋找的抗倭名將戚繼光!(未完待續。)

第19章 限令七日把人尋第93章 密室之中表真情第83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二)第33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八)第54章 廂房春色誘人魂第51章 出門上街遇麻煩第3章 客棧小鎮問是非第1章 山外客棧綿綿雨第62章 米鋪老闆訴內情第80章 無名山谷埋寶藏第25章 衣衫襤褸乞丐男第99章 練功房內定計策第92章 寺院密道通石屋第39章 金家地下密道中第24章 飯堂生事起爭鬥(一)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21章 初臨蒙古豐州川第16章 假以公公來解圍第53章 太醫御醫齊出手第48章 威逼利誘來救人第55章 中秋月夜涼亭中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78章 三等侍衛護御前第53章 桃花扇又夜明珠第88章 柳彥勸言靖王怒第48章 李妃中毒何人爲第33章 汪柏朝中有貴人第57章 七年相隨無相棄第45章 巧遇寧安回皇宮第52章 京城北街玉器行第20章 大漠北去風蕭蕭第35章 興師動衆栽木樁第64章 科考場上鬧衝突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26章 祠堂意外遇故人第82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一)第86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五)第2章 蜀中四傑入京師第50章 青青竹笛羊皮卷第39章 溫泉沐浴解疑惑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56章 靖王府邸靜心亭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51章 蒙古之行有別情第45章 衙門牢房治傷患第29章 鐵門背後一把刀第11章 寢宮牀底有密道第35章 歸來寺院又起火第53章 靜心齋中盧道廷第61章 四面夾擊襲敵營第28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三)第60章 引得衝突暗較勁第20章 正堯海雲唱雙簧第43章 臥病於牀徒感傷第52章 月圓之夜東河畔第32章 使節午門欲比武第41章 父子相認別離時第33章 意欲買醉煙雨樓第52章 無名山谷遭鉅變第54章 血洗山寨官兵來第71章 濃煙瀰漫影無蹤第44章 衝到山頭沒了路第9章 妙手醫仙顯身手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105章 去而復返擄人來第34章 力扛千斤踏石墩第36章 雲梯頂端引事端第13章 卻話秘寶憶當年第51章 蒙古之行有別情第40章 花前月下淚溼處第9章 以酒作詩許暗心第29章 以假亂真惑衆人第41章 遠行千里解危急第33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23章 殘破棋局競相逐(四)第21章 正殿門前遇熟人第2章 晨時密函驚人震第19章 翡翠指環現隱情第25章 飯堂生事起爭鬥(二)第43章 白衣公子張嗣燦第23章 再遇番僧阿莫尼第26章 深夜有人把門開第32章 大廳中火熱纏綿第69章 待到金榜題名時(上)第19章 陰錯陽差應有時第56章 西安知府來升堂第18章 黃氏兄弟溺河中第18章 周冰登臺生意外第5章 韓府後門生事端第55章 大鬧青樓憤然去第17章 雄險幽秀看四川第28章 三軍待命將入城第44章 叫囂連連倉惶去第12章 澡堂又有命案生第30章 是生是死有蹊蹺第61章 案發存疑引深思第24章 御林軍又錦衣衛第9章 御景亭強擁一吻第6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三)第20章 韓府周冰消息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