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羣臣皆勸登皇位

第三更到~~~!!!

靖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靖王的身上,同一個眼神,同一個表情。

或許每個人的心裡面都已經有了所謂的“答案”,可是偏偏這個答案好像又來的太過詭異,太過突然,讓人有點難以置信。

空氣在這一瞬間凍結,所有聲音在這一瞬間蕩然無存,只有呼吸之聲,只有陣陣風吹樹枝的搖擺摩擦聲。

緊張,恐慌,震撼,駭然……幾乎能夠用上的這一類詞彙已然紛紛寫在了衆人的臉上,所有的內心世界全然曝露出來。

“無量壽佛!看來諸位已經想到是誰了!”

蓮花聖母淺淺一笑,左手作揖,右手拈花指一捏,一副未卜先知的樣子,全然一副觀音在世之勢。

靖王自然感覺到了衆人奇異的目光在盯着自己,而他也完全明白了那所指的“人重”爲何意,不禁頓時讓他一陣駭然。

於是靖王立即大聲疾呼道:“不,不,絕對不是這樣的!聖母娘娘切勿如此開玩笑,此乃大逆不道之行徑,切莫妄言啊!”

靖王說話的時候神情緊張的連額頭上都已經冒出汗珠來,喘氣如雷的說起話來也是斷斷續續,尤其是那一張驚恐萬分,駭然非常的臉上更是將他的內心表現的淋漓盡致。

說自己就是明君?豈不是在衆目睽睽之下,在文武百官面前,在嘉靖剛剛失蹤不久就表明要將嘉靖取而代之,坐上龍椅,當上皇帝?

這絕對是大逆不道的行徑,絕對是罪不可赦的想法!

別說是這麼堂而皇之的在太和門這一處莊嚴肅穆的地方說出來,就是半夜躲在被窩裡想一想,那都是不可以的,一旦被皇帝知道。殺頭便是自然的。

可是現在不僅說了出來,而且還在大庭廣衆之下,還在加劇消失不到一個時辰的時候說了出來,這就算是無私,那也是顯見私的!

話不可以亂說,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稍有差池,那就是天堂與地獄的區別。

“是啊聖母娘娘,你法力無邊,你可千萬不要拿這件事來開玩笑!”

寧安也開始顯得緊張起來。似乎覺得這件事未免也太過詭異了點。

而這時,張誠再次搖搖頭,旋即看向蓮花聖母,道:“呵呵,聖母娘娘所言非虛,實則確實是照着讖文解讀的。所謂‘朱門庶子’、‘潛龍騰空’、‘離人歸來’、‘衣谷重重’、‘盈盈紫氣’、‘來到始東’、‘手持摺扇’、‘獨坐正中’。字裡行間,詮釋出來指的就是靖王爺!

須知王爺自小遊離在外,猶如潛龍行水,歸去來兮。自然豐衣足食,地位尊崇。最爲重要的是,靖王爺姓朱,庶出。名厚偅,恰恰就符合了這第一二句讖文!”

“張大人,這可不能亂說,這只是……”

“呵呵。王爺是想說這只是一種巧合吧?”張誠一口打斷了靖王的話,似乎他也已經猜到了靖王想要說什麼,於是又道:“其實王爺又何必如此推讓呢?事實上。讖文所說的也都是實情,並沒有其它的意思,不是嗎?”

“對,對,只是讖文這麼說的,本王自然不會有什麼其他的意思。”

靖王連連點頭,生怕被人說成是他自己有什麼企圖一樣。

“既是讖文所言,自然也與王爺你無關了。不過聖母娘娘法力無邊,想必絕對不會胡亂拿出一份讖文出來矇騙衆人,因而這應該都是天意,或者說是佛祖的提示,我說的對嗎,聖母娘娘?”

張誠咧嘴一笑,彷彿也看穿了那蓮花聖母的想法,於是又把目光移到了蓮花聖母的身上,那犀利的眼神如同一副透視鏡一樣,看的蓮花聖母也覺得渾然不舒服。

“無量壽佛!張大人聰穎過人,確實如此。”

似乎蓮花聖母也找不到語言了,一句一個聰穎過人,乍一聽,還以爲她在說衝英國人呢。

“非也非也!聖母娘娘過獎了,其實並非張某聰穎過人,而是聖母娘娘你的提示很發人深省。”

“張誠,切不可在聖母娘娘面前胡言亂語!你且退下!”

憋了半晌的徐階這一刻終於發話了,似乎也覺得好像張誠有意要擡槓似的,一句一字的都像是在有意無意的針對蓮花聖母,這令他頓生不悅。

那可是蓮花聖母,法力無邊的聖母娘娘,乃是觀音大士的分身,是你一個普通凡人可以頂撞的嗎?

徐階雖然也算是一個不錯的官員,但是說到底,他的出生於嚴嵩還是有相似的地方,最初,他也是因爲寫的一手好的青詞,對嘉靖歌功頌德,奉爲神明,自然而然的,他也對所謂的神明都有一定的信奉。

如今在見識到蓮花聖母無火點油燈,徒手插香燭,隔空生焰火一系列事件之後,徐階也不得不相信這個蓮花聖母真的就是有着無邊法力的觀音化身。

因此,在面對張誠一味的有擡槓嫌疑之勢之際,他不禁立即呵斥了一聲。

再怎麼說,他是張誠的岳父,半個父親,他的威懾力自然擺在那裡,張誠不敢不從。

果然,雖然張誠還想說什麼,但是一見到徐階不悅的樣子,他只好硬生生的將想要說的話給噎了下去,旋即微微低頭,不再開口。

“娘娘,這……”

片刻過後,靖王始終覺得有些不妥,於是一臉爲難的看向了蓮花聖母,彷彿在向蓮花聖母尋求一個解釋。

見靖王一副虔誠的樣子,蓮花聖母淡淡一笑,道:“無量壽佛!王爺無需如此爲難。此乃天意,而天意不可違,王爺是真命天子,是今世明君。”

“可是……”

“不必可是,本座先前已經說過,世宗乃是紂王轉世,如果在十二個時辰之內找不出絕世明君將其取代,那他勢必會席捲重來。屆時一定生靈塗炭,天下將亂!所以爲了大明江山社稷,爲了滿朝文武百官,爲了天下黎民百姓,這一個明君非你莫屬!”

蓮花聖母苦口婆心的說道,聽她那語氣,好像一個歷經滄桑的老者,儼然與她那僅僅二十出頭的外表格格不入。

“既然如此,爲了大明江山社稷,王叔。你就勉爲其難接受吧!如果父皇真的是紂王轉世的話,你代替他登上皇位那也無可厚非,相信天下臣民都能夠明白王叔你的良苦用心的!”

就在這時,寧安又再次開口了。

只不過,她的開口着實讓所有人都有些吼不住,這一席話,實在讓人大感震驚,大感意外。

“這是什麼情況?公主她怎麼……”

“難道蓮花聖母所說的真有其事,所以連公主都……”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該怎麼辦?是否應該支持靖王?”

“我覺得這件事並不簡單,不過眼下看來,好像靖王真的是天命所歸,我們一定要站好隊才行。”

“聖母娘娘如此厲害。連她都說靖王是明君,我們還能有什麼異議呢?更何況公主這個時候都大義滅親了,我們就更加應該支持下去!”

“……”

……

衆人再次就着寧安的話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人羣之中。你看着我,我望着你,你說一句。我說一通,有人覺得是靖王天命所歸,有人覺得這是神的指引,還有人覺得這全他麼的在扯淡!

總之議論之聲一浪一浪,整個太和門完全被一陣嘈雜之聲給籠罩了起來,而靖王,卻是一臉迷茫的望着蓮花聖母,全然不知所措的樣子。

“無量壽佛!”

蓮花聖母再一次作了一個揖,打量了一下四周,見衆人頃刻安靜下來,隨即又道:“公主所言不錯,現在是非常時期,靖王你是天命所歸的真明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也不應該覺得有所爲難。至於世宗,固然他是紂王轉世,但是如果靖王你覺得是你有愧於他,大可在你登位之後替他奉一個長生位,縱使下了地獄,閻羅王也會給你三分情面而輕罰與他,如此不是更好?”

“這……這真的行嗎?”

靖王頓了一下,也朝着四周望了望,似乎還是覺得很有不妥。

“無量壽佛!當然行!自古皇位更替是常有之事,況且讖文第二句寫的清清楚楚‘離人歸來衣谷重’,這已經說明人重就是指的靖王你的名字朱厚偅,難道這還有假嗎?靖王,爲了大明江山社稷,你就不要再有猶豫了!”

蓮花聖母繼續苦口婆心的勸說道,一臉認真的樣子,看不出有絲毫的虛假之意。

“王爺,答應吧!”

“王爺,你接受吧!”

“王爺,我們支持你!”

“王爺……”

“……”

見蓮花聖母一而再再而三的勸說着靖王,臺下衆人不禁紛紛開始焦急的催促起來,恨不得靖王馬上就繼位登基,否則天下真的就大亂了似的。

“王叔,你就答應吧!我們所有人都支持你。”

寧安再次堅定的朝着靖王點點頭,對靖王的支持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低頭沉吟了片刻,靖王猛地一咬牙,然後再次擡頭道:“好!既然本王是天命所歸,那本王就不再拒絕什麼!本王現在就順應天命,替皇兄暫代皇位!”

說完,靖王信手一揮,渾然一震,一股霸氣頓時外放,整個人宛如瞬間滿血復活一樣,精神好的讓人咋舌!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但見靖王剛剛張手一揮,話音剛落,場下不知道是誰帶頭叫喊了一聲,於是衆人便紛紛迎合的叫了起來,而柳彥也好,寧安也罷,也都順應了民意,恭敬的叫喊起來。

“吾皇萬歲?哈哈哈哈!靖王啊靖王,你是在演戲還是在做夢呢?”

就在衆人齊呼萬歲之際,突然一道極爲不和諧的聲音從人羣之中傳了出來,仔細一看,一名身着錦衣衛飛魚服飾的青年男子緩緩向臺上走來。

“三弟!”

張誠和柳彥二人頓時兩眼一瞪,張口大驚一喊,一臉的愕然。

第53章 正堯怒指張嗣燦第46章 險象環生露真情第27章 一石三鳥夢成空第32章 題字弄筆比畫功(七)第33章 小樓昨夜又東風第13章 澡堂浴房暈老頭第5章 笑聲連綿俏佳人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45章 患難與共墜山谷第76章 府衙大牢問劉二第2章 暗流涌動城內外第50章 閒聊攀談揭秘聞第12章 御書房中道疑難第22章 烏禪院中有盜賊第33章 意欲買醉煙雨樓第34章 待到鏡澳談判時第45章 拔刀相向來威脅第47章 御景亭前賞美景第85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四)第9章 自找沒趣恩怨生第33章 意欲買醉煙雨樓第20章 正堯打擂欲拒婚第2章 飛天狐狸欲偷寶第9章 臨危救難花清月第60章 寧安公主來解圍第27章 廂房屋頂設機關第35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二)第28章 神醫不休欲收監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27章 廂房屋頂設機關第43章 白衣公子張嗣燦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37章 夜裡琴音沁人心第5章 韓府後門生事端第47章 河畔草叢黑衣人第16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三)第76章 府衙大牢問劉二第17章 花壇賞花品寒蘭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第28章 使節造訪另有因第14章 太學樓才藝大賽(一)第8章 一人失蹤一人瘋第61章 又到衙門走一回第13章 問得是非還蹊蹺第43章 臥病於牀徒感傷第32章 大廳中火熱纏綿第42章 擬旨點兵命元帥第35章 虛驚一場緣誤會第54章 廂房春色誘人魂第42章 夜闖客棧探廂房第56章 正堯海雲又爭執第65章 出水芙蓉沁人心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22章 座談閒聊品咖啡第14章 妙手神醫有真假第18章 黃氏兄弟溺河中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25章 蘭妃喊冤孔庚辨第88章 寺院偏殿影無蹤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35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27章 臨危飛來一線針第35章 深入天牢探口風第103章 憤然離去暗自猜第54章 戰前營中遇奸細第31章 細說緣由追根源第56章 久別重逢淚潸然第45章 衙門裡去走一遭第21章 初臨蒙古豐州川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9章 自找沒趣恩怨生第57章 七年相隨無相棄第46章 知府衙門來公審第7章 遠在異鄉遇故人第43章 五味十方非尋常第58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47章 河畔草叢黑衣人第68章 口傳聖諭入皇宮第12章 一條鞭法引知己第53章 桃花扇又夜明珠第65章 船伕手持桃花扇第27章 茅草屋內想對策第66章 將計就計請入甕第26章 神醫怒指欲發難第14章 煙雨樓中說內情第42章 豪飲烈酒因何爲第72章 茅草屋外靜待時第101章 田忌賽馬致勝道第36章 郡主上門欲承歡第12章 西宮深院夜起火第5章 廂房撞破鬧和離第10章 一罈香爐一抹紅第3章 重回溫香玉苑前第7章 天橋河畔說書人第29章 鐵門背後一把刀第22章 麻臉老頭憶真兇第38章 翻箱倒櫃查書信第24章 寧安怒眼斥真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