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八化九轉玉清紫極天寶書(第一更)

bookmark

一斧開天!

任鴻還沒真正跟三皇道神較量,便強行斬碎虛空迴歸神殿。

剛回來,忽見上萬尊古神同時出手,爲他推演《玉清神策》。

礙於境界,任鴻自己推算《玉清神策》,到聖胎境戛然而止,只有一道最核心的理念,以元始一炁演練玉清古神。

但萬神出手,神殿自動助他演化神策,按照任鴻自己創造的“一氣玉清”之理,將神策推演至純陽,以及更後面的化神。

霎時間,任鴻背後浮現一尊左手持混元珠,右手虛託天地的元始古神。古神腦後光輪有三千浮黎世界,億萬天神仙子。

天階一品,神王寶策。

玉清神策更名《元始玉清策》,闡述演化聖胎,體內自開天地,成就玉清元始神王的道路。

若有人修成玉清策,便是一尊玉清元始神王。

至此,任鴻體內有三枚丹胎。

一是天皇金丹,《紫極書》所傳。二是九轉靈丹,《九轉玄功》所傳。三是玉清聖胎,《元始玉清策》所傳。

“玉虛老師的那一縷玉清仙元被我化作聖胎。眼下我若突破靈胎,可就不能簡簡單單那麼來了。”

天皇金丹孕育靈神,未來要化出元神,融合精氣神以飛昇九天。而玉清聖胎則將一切精氣神納入聖胎,化作真正的玉清神主。加上靈肉合一,講究九轉變化的玄功。

但跨入元神三境,哪能三面同出?

三篇道經天書理念衝突太大,任鴻需重新整合。

“三書中,九轉玄功乃玄門至高法門,《元始玉清策》得萬神演化,威能不遜玄門至高天書。相較之下,我的《紫極書》就不行了。”

天書,在崑崙已是上等道經。但《五氣紫極書》在衆多崑崙天書中,卻不是最上等,遠不如九仙峰、乾元峰等傳承天書。和《九轉玄功》以及《元始玉清策》一比,更黯然失色。

但金丹宗師,道途已定。紫極書的天皇金丹改無可改。任鴻所能做的,就是依託紫極書進一步修繕整合,將自己所煉的三篇道經糅合在一起,形成獨屬於自己的無上天書。

“體內三枚丹胎,若能融合爲一,我的道行勢必更進一步,冠絕天下金丹宗師。而跨入元神三境,也會比其他元神修士擁有優勢,多出些許證道君的把握。”

閉着眼,任鴻以浮黎鏡推算。

浮黎銅鏡開啓仙禁不足,任鴻索性以三大丹胎法力灌入浮黎鏡,感應遠方崑崙山上的本體。

“當初我上崑崙山時,沒有把它帶下來。這次索性就把浮黎鏡內的禁法全部重開!”

順着浮黎銅鏡,任鴻再度神遊崑崙。

清氣環繞靈神,出現在七星坪前。望着第六顆石球,玉清仙氣神光徑自涌入,任鴻意識進入三十三天浮黎神禁天宮。

玉清法力一進來,三十三重天宮被青霞碧雲籠罩,有二十四宮內出現任鴻的天主形象。

“剩下九宮也一併來吧!”

щшш▲тTk Λn▲¢ Ο

任鴻催動玉清聖胎,來自玉虛上人的那一縷法力氣息溝通九大天宮。裡面的天主也紛紛化作玉清之神,任鴻容貌。

轟隆——

三十三重天宮祭煉完畢,任鴻頭頂的浮黎銅鏡和遠方崑崙寶鏡突然挪位。

真正的浮黎鴻元鏡出現在任鴻頭頂,垂下琉璃天光,爲他演化推算“三道合一”。

所謂三道合一,自然還是以天皇金丹爲主,借《九轉玄功》和《元始玉清策》彌補天皇金丹,將《紫極書》功法真正完善,成就不遜色二者的頂級天書。

“而且,其他兩部天書已爲至高,改無可改。唯有《紫極書》才能修改完善。”

任鴻在神殿靜站三天三夜,上方仙鏡忽射九色雲光。一篇由大道赤文凝聚的全新《紫極書》成型。

全名《八化九轉玉清紫極天寶書》。此書以玉清道神化入紫極,有《紫極書》氣攝萬道之理,也有《元始策》的玉清古神妙諦,更有《九轉功》八化九轉玄機。

而這篇先天道書並不適合凡人,甚至不適合非任鴻以外的其他仙神修煉。

這是完全以任鴻自身爲模板,爲他自己量身打造的天書。

必須以金丹境界,且在體內擁有天皇金丹、九轉金丹以及玉清聖胎,才能跨入先天道書的第一步。

天書第一步,將三枚丹胎合煉,成就一枚全新的先天浮黎元胎。

浮黎元胎,即天地之根,乾坤之本。此元胎開闢,便是大千世界。

也就是說,當任鴻煉成這枚元胎,體內便孕育一方大千世界,法力無邊。

而接下來第二步,則參照紫極書內的五氣九光之法,以先天五氣和大道九光祭煉,把元胎挪移至紫府,完成九轉玄功中的丹煉昇華之法。

當浮黎元胎孕育元神,即爲紫極帝君,可按照《紫極書》內開闢第八天門。同時,也會有《九轉功》的變化避劫之法,以及《元始策》的昇華大道手段。

當然,有諸般好處也意味着這篇天書難度極高。雖然九轉玄功在後面幾轉,已經把難度壓低。但三篇天書融合,也讓這篇功法的修行難度接近最古版本的九轉玄功。

而且每一步修行,任鴻都需要反覆推敲,並尋找其他功法進行參照。

“眼下要做的,是把九轉靈丹昇華爲金丹,完成第四轉。只有第四轉的九轉丹,才具備三法合一的基礎條件。至於三法合一,最好借來東華派的三帝君法門。”

東華派的三帝君法門,是當今已知三法合一最高深的一脈。

任鴻借浮黎仙鏡推算命數,算計自己借取東華至高心法的可能性。

“地府劫數中,東華度朔山有一場陷落大劫。或許我能賣一個人情,修煉這篇功法。不過這次出面,需要用鴻鈞道人的身份。”

任鴻剛盤算出結果,忽然浮黎鴻元鏡再度變化,將任鴻拉入鏡中世界。

此刻,在鏡子裡有一左一右兩套玄禁。

左側仙禁有三十三重天宮,上書“鴻元”二字。右側神禁只有一道朦朧青山虛影,上書“崑崙”兩個大道赤篆。

“崑崙鏡?”任鴻喃喃自語,忽然浮黎銅鏡自動飛來,在他手中變化玄禁,讓他得知前因後果。

當日任鴻和鈞天仙靈下山,浮黎仙鏡吐出一道鏡魄,讓任鴻依憑鏡魄重鑄浮黎鏡。

但實際上,那道鏡魄不僅是浮黎仙鏡的投影,更蘊含玉虛上人當年遺留的另外半套未完禁法。

“崑崙鏡,執掌崑崙道統的根本仙器嗎?”

昔年玉虛上人飛昇前,曾和西崑崙娘娘合參禁法,欲爲崑崙派煉製一件鎮派至寶——崑崙鏡。

但二人直到飛昇,這個計劃也沒真正成型。於是,玉虛上人將崑崙鏡的一部分計劃擱置在浮黎仙境內。

如今仙鏡給予任鴻一個選擇,是要一個擁有三十三重仙禁的完整浮黎仙禁。還是完成玉虛上人遺命,自行塑造崑崙鏡。

崑崙鏡有一樁好處,即運轉崑崙所有神禁體系,爲崑崙根本仙器。但祭煉麻煩,爲崑崙掌教而不可爲。

但兩面仙鏡不可同掌於一人,因此任鴻只能挑選一面鏡子。

一件現成的仙鏡,以及一個未來的崑崙掌教信物?

“眼下你且助我一臂之力參悟天書。不出一年,我那徒兒便該出生了!”

第二百章第六擂臺的決戰(八百月票加更)第五百七十七章真正的風天越第一百三十九章小樓一劍,天外飛仙(第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亂鬥第三百五十六章墓中人(二合一)第九十九章雉雞蹤跡,菩薩招攬第三百一十九章乾坤仙法(第三更)第五百三十二章震驚,任鴻被綁架了!第一百四十九章太元仙府,半月仙圖(第三更)第八十一章神算子秋玉第三百二十四章萬仙陣(第一更)第一百六十八章師妹?師弟?(第二更)第二百三十七章寶焰生海(第二更)第二百七十二章十絕之最,萬神俯首(第五章)第八十四章太元五靈神火第十八章指劍隱患第六百零八章十二羅天,致命一問(第二更)第三百一十六章秘境中的熟人第一百零八章天下最自戀的美人第八十一章神算子秋玉第九十八章太乙木精,清微雷丹第二百二十九章兄弟(第三更)第二十八章虎嘯關前斬魔修第四百九十五章前世孽債第三百一十一章天星道人的手札(第一更)番外:崑崙往事(一)第一百七十三章道君轉劫,三清真相(第一更)第五百六十一章攪乳海(上)第四十四章神入紫極,根本道籙(求推薦票和收藏!)第四百四十八章勾陳第一案(上)第五百七十三章女媧氏第三百一十七章廣成仙宮(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千劫百轉歸本相,曉雲拂風入三清第六十五章上清嫡傳,通天劍典(四千字)第七十五章入世第五百九十九章前世無緣,今世無分(清媛)第四百零九章四顆人蔘果第三百七十九章名劍炎烏,火焚天下第九十九章雉雞蹤跡,菩薩招攬第一百零五章機關仙術,星宿厄難第七十章玉清寶庫第五十一章仙影無蹤,星魔凌空第五百六十三章天淵第四百四十九章勾陳第一案(中)第六百二十章威逼利誘的巫教第四百五十一章神庭計劃,萬神之主第三百三十八章機關對決(第一更)第二百三十二章兇殘的任鴻(二合一大章)第四百六十七章人心所向,有道長存第二百六十二章姚氏青囊(二合一章)第三百八十八章九地通道第四百二十五章蟲影第三百九十一章東郭老祖第一百七十三章道君轉劫,三清真相(第一更)第三百六十章太上道人第五百二十五章天外仙天第二十四章七星九元芝第一百八十一章雷界演道(第二更)第三百五十六章墓中人(二合一)第四百七十二章三清四御歸源流第四百三十三尸山桃林,由死向生(第三更)第六百一十八章偷襲媧皇的理由第四百五十七章天空落蹄(第二更)第四百五十六章背鍋帝(第一更)第二百九十一章紫陽龍嬌、北辰雲師(第一更)第二百七十四章沙天樓的兩位創始人第三百七十九章名劍炎烏,火焚天下第一百八十七章三元並尊,意在幽世(第一更)第八十九章怪異第三百五十章萬神圖策,勾陳法度第三百二十一章掌教道君,十二仙宮(第一更)第二百八十二章送錢(第四更)第一百二十四章地宮失蹤事件第五百三十章先天靈寶(繼續爲祖國獻上祝福)第一百二十三章上宮天皇,萬神圖籙第二百二十八章故人重逢(第二更)第四百五十一章神庭計劃,萬神之主第五百零七章燒!(祝大家七夕快樂)第六百二十六章教主聖境第七十二章報仇宜早不宜晚第二百五十二章失憶的張子彥(第二更)第二百四十六章萬神窟內話萬古,天淵神碑道天機(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七章精衛墓,顓臾墓第四百八十五章坎元真水的恐怖效果第五百二十三章天邪山賭鬥第二百一十三章純陽降幽世,九轉第一功(第一更)第四百九十二章兩千年的承諾第三百七十八章棋子第四百三十五章封印煉獄的塞子第四章玉虛五元紫極書第十四章六合元靈咒,五指天元訣第五百二十二章蘭因絮果第六百一十一章水漫金山第三百五十章萬神圖策,勾陳法度第二百七十一章七宿玄武煉羣星(第四更)第二百九十一章紫陽龍嬌、北辰雲師(第一更)第五百章驪山!(一萬兩千字超大章)第六百三十八章白光中的任鴻(二合一大章)第二百零二章三皇神策,皇朝七世(第三更)第五百五十八章青衣羅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