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改革的第一刀卻是砍向了自己的老爸趙完成,皆非。
衡北日報的記者美蓮在西衡縣石頭中學見證了這一切,並且目睹了趙完成臉上的悻悻之表情。
辦公室內一共兩對桌椅板凳。石頭中學的原校長趙完成,副校長劉國妹各守一端。原來的教導處主任聶文明坐在一張牀邊。已經退休的原教導處副主任孫行五,每天來報到一次。
美蓮算是受到了優待,單獨坐在一條板凳上。
趙完成首先開口,表情有些鬱悶:“我已經下臺啦。”
“相差那麼幾分能說明一切?”老孫憤憤不平地說。
剛剛中標的新校長鄒秋慢地踱步進屋,徘徊在屋子中間,坐沒地方坐,站沒地方站,略微有些尷尬。
美蓮微微一,往旁邊讓了一讓,鄒秋種這纔有了可以坐下的地方。
美蓮冷眼旁觀,看出來下的這個辦公室裡,鄒秋種的位置還只能屬於這條長板凳。但是,毫無疑問,趙完成屁股下面的那把交椅已經開始晃動了。
“長,您對這次公開招聘校長,有什麼看法嗎?”美蓮笑吟吟地說,“對您的兒子,趙政策副縣長,您有什麼看法?”
提到趙政策地名字。趙完成就泄氣了。事情地輕重大小趙完成還是知道地。
“這都是縣政府地決定。不是政策一個人定下來地。”趙完成回答得很老道而且是馬上一句話也不肯多說了。
事實上不只是趙完成一個人覺察到屁股下面地椅子已經開始晃動了。這段時間。西衡縣事業單位裡面左熱了“鐵交椅”地人。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這種晃動。
趙政策動作起來。那是雷厲風行。西衡縣多數學校。醫院。農林牧水等事業單位都先後在全縣範圍內公開招聘校長。院長或站長。趙完成只不過是其中地一個縮影罷了。
爲了鼓勵社會辦學和學校間地競爭。西衡縣縣政府發放經費不再以各個學校地教師人數爲基礎而是以學生人數爲依託。不論是公辦地還是私辦地學校多招手一名學生就多撥一份經費。學生有選擇學校地自主權。
在這種政策下。今年纔開學不久。縣城裡便出現了好幾所私立學校。
過去農村的孩子入入學,與學校無關。現在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教師走村串戶去動員學齡兒童入學。許多老師從農村的實際出發定了方便學生的措施。
這個措施還是很有效果的,光是石頭鄉新增學生三十多個。
與此同時,石頭鄉未被聘任的三個正式教師卻正面臨着在職失業。趙完成通過趙政策的電話告知本上每個學校都有類似情況。
學校對未被聘任的教師,第一年以原來的基本工資的百分之八十發放工資第二年則降爲百分之五十,第三年就要自尋出路了。
很多學校對在職教師也採取了課時工資制,班級承包付酬,崗位津貼與獎金全浮動工資制度等幾種形式。
“趙校長,您認爲這種競聘制度好嗎?”美蓮卻是打破砂鍋問到底,並沒有就此放過趙完成。
“改革都是摸着石頭過河,實踐纔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試目以待吧。”趙完成現在可精明多了,哪裡會輕易上鉤。
美蓮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進行採訪工作了,自從上次西衡縣的人大代表座談會內容被美蓮捅上了衡北日報以後。要不是美蓮的特殊身份,估計連這個記者飯碗都要保不住了。
通過一些渠道,美蓮也瞭解到趙政策雖然在座談會現場對自己不假辭色,可在事情出來後,還是爲自己說了不少好話,這也讓美蓮對趙政策的好感大增。同時,美蓮也對趙政策產生了興趣,這才特意跑到趙政策老家中學進行採訪。一得知學校的校長就是趙政策的父親,美蓮自然想挖掘出更多的東西來。
可趙完成現在說話是滴水不漏,儘管臉上滿是悻悻之表情,也讓美蓮毫無辦法。這老趙家的人一個個面冷心熱,都不簡單啊,美蓮禁不住心裡嘀咕了幾聲。
事實上,教育單位的日子還稍微好過一些,畢竟教育經費在這次改革中並沒有下降一絲一毫,相反,還增加了投入資金,只不過是有些人的飯碗麪臨問題罷了。
其他的事業單位卻是從今年改革開始,其事業經費明確爲每年遞減百分之十。
西衡縣最大的醫院也就是縣人民醫院去年得到的經費是十六萬,可這次招標承包的事業經費卻只有十四萬,不足的部
醫院自己創收彌補。
更有趣的是,原來的衛生局局長,現在的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黃清明居然參加了人民醫院的公開招聘院長競爭,而且黃清明還中標了。
黃清明去參加競標前,特意到常務副縣長的辦公室裡拜見了趙政策,得到了趙政策的大力支持與出謀劃策。
黃清明走馬上任以後,開始在人民醫院公開招聘各個科室的主任,原來的十二個科室主任就有四個人落馬。
科室主任又逐級聘任醫生,護士。未被聘任的醫護人員,每人每天發給一元的生活費,組織學習業務待聘。未經過專門訓練靠後門進來的護士被髮配到擠入醫院辦公室的創收部,工資自理。
黃清明經歷了場的潮起潮落後,倒是突然開竅了。與其終日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提心吊膽,還不如當這個院長自在。
在趙政策的出謀劃策之,縣人民醫院在管理上實行逐級經費承包制度,盈餘部分各個科室按照比例分成,虧損則由科室自負。爲此,各個科室普遍打破了過去的工資級別,實行以分計酬制度。
當美蓮去採人民醫院新上任的院長黃清明的時候,黃清明很是興奮地向她介紹:“現在醫院事項先看病,後掛號的制度。病人如果看不上大夫的藥方,可以另尋高醫。門診部還實行了掛牌就醫,病人可以選擇大夫。
美蓮又見到了趙政策,一次是在西衡縣最繁華的十字街口,這裡坐落着一家國營旅館。三十幾年來的風風雨雨,讓這個老牌旅館更增添了幾分衰敗的氣象。
天,美蓮和趙政策都是同一個目標,參加這家旅館的開業儀式。國營旅館的牌子已經被取了下來,露出一片灰色的牆來。
個旅館的承包協議上趙政策是簽字了的,上面寫着:現有國營工人十八人,離退休人員十人,遺屬五人。上述人員的一切生活來源由旅館自理,按照協議書上所規定的三年時間期限還清承包轉讓款項五萬六千元,旅館則歸現有職工全體所有。
這是西衡縣第一家被賣掉的國營企業,之所以選擇這家旅館開始,是因爲這個企業人數很少,只要經營得當,很容易起死回生。另外,這個旅館裡的職工對承包都很有信心,樂意承包,不需要做太多的思想工作,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於是,這家國營旅館就成了“自尋生路的企業”的第一個。
看到亭亭玉立的美蓮姑娘,趙政策微微一笑,不過並沒有主動答話。
“有緣千里來相會啊,趙縣長。”記者就是記者,永遠都是那麼落落大方,她不急不慢的邁着輕盈的步子,走到趙政策的面前:“趙縣長是特意來爲新的旅館剪綵來着的吧。”
趙政策面露笑容,很是和藹地說:“是美蓮記者啊,這段時間你可是忙乎啊,很是關照我們西衡縣。”
“我還專門去石頭鄉採訪過您家老爺子呢。”美蓮就有些得意地說,隨即有些泄氣地說,“可老爺子比您的口風還要緊,一點素材都採訪不到。”
趙政策嘿嘿一笑,並沒有接過美蓮的話題,這話題越說越麻煩,乾脆不所的好。
“這家聚仙樓的開張只怕是趙副縣長正盤改革計劃的一塊試金石吧。
”美蓮抿嘴一笑,“能不能先透露一下改革的主要思路啊。”
“不管怎麼改革,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趙政策打着哈哈說着,卻是饒有興趣地問道,“旅館起名叫聚仙樓?”
“趙縣長,這名字有創意吧。”美蓮馬上又高興起來,“這纔有些象個旅館的名字嘛。”
“還湊合吧。”趙政策淡淡一笑,“不會是美蓮大記者取的名字吧。”
“什麼叫還湊合。”美蓮就撅起了小嘴,“從管理學角度上來說,對下屬要多采取正激勵的方式,少使用負激勵的手段。聚仙樓嘛,只要人氣上來了,財源自然就滾滾而來了。”
“好名字,美蓮記者好創意。”趙政策哈哈大笑着,往裡面走去。
美蓮拋了白眼給趙政策,哪裡知道趙政策已經轉過了身,白眼給留在了空氣裡。禁不住恨恨地一跺小腳,又跟了進去。
常務副縣長趙政策親自前來參加開業儀式,讓旅館的職工很是感動,一個個都很是熱烈地鼓掌。
“還真看不出來,這個趙政策到哪裡都受歡迎。”美蓮有些鬱悶地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