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

呂嘉問嘆了一口氣:“說真的,這三十萬錢絹發下去,還不一定能消停。河北、陝西和河東都看着呢,京營能鬧,他們就不會?京營畢竟沒怎麼上陣,看看傷亡,去一百個,回來還能有九十九,這是打仗嗎?子厚當年領軍去嶺南,路上死的人都不止這個數吧。”

“好吧,下次寫信給韓玉昆,我代你問他,爲什麼只讓京營死了這麼點。”

“真要是死傷多了,還要添一筆撫卹。”呂嘉問皺眉想了想,頓時不寒而慄,“真要是那樣,我還是遞辭表出外算了。換蕭何、武侯來做差不多。”

章惇搖搖頭:“這個爛攤子,蕭何之才,武侯之智,都沒辦法……只盼着接下來幾年能休養生息了。”

“……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嗯?什麼辦法?”章惇立刻追問道。

呂嘉問摸了摸袖袋,掏出一枚銅錢來。比尋常的小平錢大了一圈,厚了些許。章惇眼尖,一眼看出那是一枚元豐重寶。面值五文,俗稱折五錢,一枚抵五枚小平錢的大錢。這折五錢纔出來沒多久,通行於世也才一年多的模樣。

章惇兩根手指拈起來正面反面看了一陣,想到了什麼,神色突然一變:“望之,難道折五錢還不夠,還要鑄更大的不成?!”

“當二十、當五十的都有人提了。是度支司的人。”呂嘉問搖了搖沉重的腦袋,章惇猜個正着,“五枚小平錢用的錢料,就能鑄一枚折十大錢。這是一倍的利。當二十、當五十的利錢就更高了。”

三司衙門下轄戶部、度支、鹽鐵三司,由此而得名。其中度支司便是掌管朝廷收支用度的衙門。

“折五錢都不該鑄,何論折十錢?!當二十、當五十就更不該想了!”

王莽做過的蠢事,怎麼能學?何況仁宗時爲了應對西夏戰爭造成的虧空,也曾經鑄過大錢,鑄過鐵錢,可結果也僅僅救急,折十的大錢很快就貶下去了,鐵錢也只能兩枚、三枚的抵一枚小平錢。

折五錢論其中含銅量只相當於三枚半小平錢,縱然朝廷要求是當五文錢來使,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發行才半年的時間,在市面上,折五錢就從一開始五文降到四文,再從四文降到三文錢在用。這個幣值一直保持到現在。

當二十、當五十的大錢鑄出來,朝廷拿這個錢發俸買物,等於是明搶。遠的不說,京城內肯定要先亂了。

章惇沉着臉,“現在還沒到飲鴆止渴的地步!”

“這還不都是打仗打的?庫中沒錢,度支司最苦。幸好這一戰結束得早,要是再多打半年,當十、當二十的大錢說不定就要出來了。”

陝西、河北、河東,三個戰場,大宋的北方全都捲進了戰爭之中。參戰的禁軍、廂軍和鄉兵,總數超過五十萬。如此規模的一場大戰下來,無論哪朝哪代,國家財計都會變成一個爛攤子。三司下面的儲備,要留下很大一部分來救濟河東、河北遭受兵災的百姓,還要應付每月的俸祿支給。人窮志短,有人動歪心思很正常。

“政事堂那邊肯定不會同意的。”

“現在當然不會。等到需要錢又尋不出財源的時候,子厚你看會不會!?”

如今新黨當政,絕不會留口實給舊黨。除非被逼得沒有辦法,否則絕不會鑄造更大面值的錢幣。可一旦遇到無法解決的危機的時候,舊黨的那些人說些什麼也就無關緊要了。

呂嘉問舉杯喝了一口涼湯,放下茶盞後又問章惇:“對了,今天子厚你邀我過府到底是爲了何事?……可是呂吉甫和韓玉昆二人的事?昨天見平章時問過了,平章還是覺得讓他們在外面多留一段時間比較好。”

呂惠卿遠在陝西,章惇已入兩府需要避嫌,曾布更是舊怨未了,重臣之中,現如今只有呂嘉問與王安石走得近,能時常往平章府上走。有時候也幫章惇、王安石之間互相帶個話。此時交流最多的話題,還是有關韓岡和呂惠卿二人。

正常來說,一場大捷之後,肯定要觀兵御前,獻捷陛下。主帥都會被召回京中,連同功臣一起受到天子親自賜予的褒獎。但宋遼之間剛剛達成和議,爲了顧全遼國的面子,以免其惱羞成怒,不宜大肆慶賀。同時也免得給遼人偵知三路主帥同時回京,讓河東、陝西和河北的軍情又起反覆——這是兩府阻止皇后將呂惠卿和韓岡立刻召回京中的理由。爲此,甚至兩人的封賞都沒定下,一旦傳詔封賞,兩人要求入京謝恩就麻煩了。

雖然十分牽強,可既然皇后都認可了,遠在千里之外的兩位輔臣都只能望而生嘆。可那也只能拖上一兩個月。

“不是這件事。既然平章決定了,章惇也沒什麼好說的。”章惇給呂嘉問提醒了,坐下來說了一大通話,還都沒說到正題上,“介甫公既然不在意自家女兒還在韓家做新婦,我等也沒必要替他擔心不是?”

從章惇的本心上,其實並不希望有人過來分自己的權柄。

正常情況下,樞密使和知樞密院事都是樞密院的主官——知樞密院事稍低半級——但兩者不會同時存在。也就是說,不可能即有樞密使,又有知樞密院事。只有熙寧初年,文彥博爲樞密使時,朝廷又升了陳昇之爲知樞密院事,這是唯一的例子。如今章惇便是援引此先例,加之樞密使呂惠卿又受命領軍在外,他才得以成爲知樞密院事,執掌西府。

只是當呂惠卿和韓岡回來後,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一個是開疆拓土,一個是拯危救急,放在往日,兩人的功勞升做宰相都綽綽有餘。可宰相只能補上一人,韓岡爭不過呂惠卿。資歷上的差距讓韓岡沒辦法越過呂惠卿。而且呂惠卿的官位本來就在韓岡之上,理所應當先一步升去東府。

呂惠卿做宰相,章惇自覺有運籌之功,可以接替呂惠卿的樞密使一職,而韓岡則接任知樞密院事。看起來兩人並立,日後少不了在樞密院中爭權。可章惇清楚,韓岡的目標是廣大氣學,回來之後可是有得忙了。哪有時間與自己相爭?呂惠卿一起回來的話,韓岡更是沒空了。

這段時間以來,章惇和章楶一直都有聯繫,與韓岡同樣沒斷過書信往來。只是韓岡既然並沒有寫信來明着求助,章惇也樂得不去招惹是非。暫且看着,等時機到了再出手不遲。

“那是什麼事?”

章惇抽一份報紙,就是之前他讓兒子找出來的那一份,指着上面的圖表:“望之,你看到這個了嗎?”

呂嘉問瞟了一眼,“這不是平章說要徹查的嗎?!可要是查出來就見鬼了。”他嘿地冷笑一聲,“真想要不漏消息於外,先把石得一那閹豎殺了再說。”

皇城司和兩大報社交換消息的事,在上層並不是秘密。章惇知道,呂嘉問也知道。

“殺了他也不管用。換個人來做,一樣少不了要借重兩家報社的耳目。兩家報社也是,有皇城司通消息,現在世間都說他們是爲民喉舌了。”

“爲民喉舌?”呂嘉問失聲笑了起來,“臺諫也是自詡爲民喉舌呢。這讓兩家怎麼不打架?……一路貨色!”

“誰說不是?”

兩人都是被臺諫盯着咬過的,對烏臺的成見根深蒂固了。

御史們喜歡拿着百姓爲自己張聲勢,彈劾時動不動就說百姓皆怨,民生困苦,朝廷用人之誤一至於斯。這樣的臺諫官,要說十成十,倒是有點絕對了,可要說是九成如此,那絕不是冤枉人。

絕大多數的御史,只有在實現自己的目的上,纔會有爲百姓說話。比如名聲、人望或者是成就感,又或是爲了後臺而上書。這還是好的,畢竟是有了好結果。

而更多的情況是打着爲民說話的幌子,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那樣的情況下,爲民喉舌的姿態也只是一個僞裝,實際上連個好結果也沒有。

那等行事中允平正、不爲私心而上本的御史,章惇沒見過,呂嘉問也沒見過。

“望之你可知以兩大報社勢力之廣,背後的京城貴胄富戶幾乎又都合在一處,還能與皇城司暗通款曲。一篇文章百姓看得見,士林看得見,朝廷看得見,宮中也能看得見。如此聲勢,卻在御史臺前低頭認輸?”

“能不低頭嗎?那可是御史臺!”

“沒錯,因爲是御史臺!因爲他們怕!從骨子裡怕!”

兩家報社的後臺都是明擺着的,宗室、外戚、勳舊還有富商。他們在朝廷中的政治地位其實很低。就算其中有王公侯伯,有陶朱猗頓,也比不上一名御史說話的分量。

誰敢試一試詔獄之威?名滿天下如蘇軾,一封彈章便讓他在獄中蹲了小半年。兩大會社的會員們個個身嬌肉貴,誰會願意招惹烏臺的那羣咬住就不鬆口的瘋狗。

當年變法的時候鬧起來,是因爲奪了他們的財路。尤其是市易法施行,呂嘉問主管在京市易務,也不知有多少家國戚勳貴紮了他的草人。但現在有了新的財路,哪個還不去好好享受,去鬧個什麼?

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五)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一)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七)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箭(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二)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四)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中)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三百零一章 不悖(五)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二百三十一章 變故(二十八)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八)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四)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一)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二)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一百一十七章 夜火(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四十二章 潮至東嶗觸山回(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故(二十二)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六)第四十二章 南北(二)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上)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三)第三十二章 江上水平潛波濤(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六)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一)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二)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一)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長風(八)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六)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八十)第一十一章 誅心惑神幻真僞(上)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三)第七十八章 塵囂(九)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三)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上)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八)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十)第二十四章 夜雨更覺春風酣(中)第二十四章 兵戈雖收戰未寧(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九)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四)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三)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三)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六)第一百五十章 梳理(二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四)第一百零八章 微雨(十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三)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下)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上)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八)第四十五章 南北(五)第二百三十四章 變故(三十一)第三十九章 太一宮深斜陽落(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九)第二十八章 虛實(八)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議(十四)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二)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二)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三)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