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四)

bookmark

一天稍晚的時候,刑恕回到南門外。

程顥並不住在附近,但在一干弟子被薦入國子監後,他的講學場所就換到了南薰門附近,緊鄰着國子監。

而程門的弟子,也紛紛在附近租房居住。多是在城內外的寺院中,一座座廟裡,士人比和尚都多,幾乎就成了鳩佔鵲巢。

繞過後殿,走進程門弟子合租的院落,就看見遊酢和幾名新入門的弟子聚在院中高談闊論,看起來像是在研究放在石桌上的幾卷書。

“說什麼這麼熱鬧?”刑恕走了過去。

一羣人聞聲擡頭,見是刑恕來了,幾名新來的弟子便臉色訕訕的,一副被抓到了錯處的模樣。不過遊酢則大大方方地將書亮了出來,刑恕定睛一看,卻是前一期的《自然》。

“和叔來了,我們正在說天元術呢。”遊酢很淡定地說道。

“哦?”刑恕問道,“是代數法,用甲骨文中的文字設未知元的那一篇?”

“和叔也看《自然》?”遊酢略感驚訝。

刑恕走過來,坐在一名弟子主動讓出的位置上:“伯淳先生和正叔先生可都是諸子百家都看的。《自然》有什麼不能看?”

聽刑恕這麼一說,好些弟子的神色就不那麼緊張了。

縱然韓岡尊程顥、程頤爲師長,但氣學和道學的關係依然並不和睦,研習韓岡、蘇頌兩人主辦的《自然》,在程門弟子內部,多多少少也要避忌一點。

刑恕拿起那捲《自然》,翻了一翻,看起來經過了不少人的手,邊緣都磨毛卷曲起來。他對遊酢笑道:“這一篇文章,其實說得也淺顯。不過用甲骨文代數計算,倒也別出心裁,讓人驚喜。”

殷墟發掘了這麼些日子,出土的器皿和甲骨不知有多少。

多少金石家想方設法地去搜集,然後埋頭研究。遠的不說,單是程門弟子中,最好金石的呂大臨手中就有幾百片,還經常跟其他同好一起交換研究上面的古文。

當世的幾位金石大家,據說已經辨認出了其中的一些文字。比較簡單的日月山水,還有甲乙丙丁之類的文字,都辨識了出來,甚至都公開了。

韓岡是首先發現殷墟的第一人,也是最早提倡通過研究甲骨文來印證儒家經典。可氣學對甲骨文的應用,卻讓人啼笑皆非,竟是落在了數算上。

《九章算經》裡面的盈不足術。用現在天元法來設未知元,甲、乙、丙、丁,用甲骨文代替未知的數字。然後列方程計算,多元則用消元法對消未知元,需要開方的則設法降冪。

用公式、代數來講解題目,比舊有的文字,更爲直觀易懂。

遊酢對此也是最爲讚賞:“如今的算式更爲簡潔,以此爲本,《九章算經》可以出一篇新的傳注了。”

“說得也是。先生門下,最擅長數算的乃是節夫,今日一看,定夫也不輸給令兄。”刑恕嘆道,“可惜節夫不再,他若在,也可以多一些人探討數算方面的題目了。”

只要做過親民官的幕僚,而不是清客,大多都會在錢穀計算上下點功夫。遊醇當年在韓岡幕中的時間並不長,但接觸到的人和事,卻比尋常十餘年宦海的官員都多。之後先得官身,又中進士,很快就在南方授了知縣。事情做得多了,在程門弟子中,前途不必多言,才幹也出挑的。

刑恕在二程門下最擅做人,除了呂大臨等寥寥數人,與其他同窗一說起話,就如同知交一般親熱。而那些前途遠大的同窗,如遊酢、遊醇,更是盡力交結。日後都是官場上的助力。

“小弟也只是閒來無事算一算。”遊酢將桌上收拾了一下,對刑恕道:“家兄年初才受的錢塘知縣,想要通問一下,去封信都要一個月。”

刑恕笑道:“錢塘是望縣。可是江南數一數二的好去處。別人求都求不來。”

“就是望縣纔不好啊,多少人給盯着,也不知能做幾日。”

“不想想節夫的跟腳在誰身上?”刑恕笑着道。

肥缺很少能做滿一任,若是不能上下打點好,一年半載就會給人擠走了。不過後臺夠硬的就另作別論。遊醇是程門弟子,可他是韓岡推薦入官,相比起遊學的師門,官員與舉主的關係更加緊密。一個只是授學,另一個則是援引入官,恩德差了老遠。要不然天子爲什麼禁進士拜考官爲座師,就是怕這個關係讓朝中官員結黨。

放下手中的書卷,刑恕又道,“而且錢塘縣又是堂除,中書門下里面誰不要給那一位一個面子?”

所謂堂除,就是由政事堂任免的官職。升朝官的差遣,只要還沒到侍制一級,其任免都在審官東院手中。但其中有些重要的職位,比如大州、望縣的主官,並不經過審官東院,而是由政事堂直接任命。

人事、財政,政事堂直接插手的地方總是不會嫌多。只要有了一次干涉,那個職位之後就不會再還回來了。這裡可不會有下不爲例的說法,而是要講先例、故事。現如今,堂除的州縣正位,已經佔了五分之一,而且是最精華的那五分之一。

遊酢只能點頭了,他是比不上刑恕的博學多聞。哪裡都能拉上關係,什麼都知道一點。比如什麼堂除、院除,他只知道名目,但具體哪個堂除,哪個院除,怎麼也不可能瞭解。

只聽刑恕道:“節夫的才學,刑恕可是佩服不已,不能在近處常相共語,實在是遺憾得緊。但想到一縣百姓都能得受沐澤,也只能收起這份遺憾。”

“只可惜去做官的話,就沒時間做學問了。先生也說過,做學問要有耐性,須坐得住。‘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也不改其樂。’只要耐性好,就算心思不是那麼靈動。也遲早能有開悟的一天。”

刑恕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越來越覺得這些同窗根本無藥可救了,與外面完完全全是兩重天地。

皇帝都換人了不說,就在今天,韓岡大鬧崇政殿,硬是將呂嘉問打得沒臉回去見人。三司使都是如此下場,韓岡雖然辭官,可誰還敢欺負到他頭上?

這麼大的事,院子裡竟然都沒人議論。簡直是開玩笑,隔壁可就是國子監啊!

刑恕辛辛苦苦打聽了最近的消息過來,這遊酢卻偏偏沒興趣聽,說什麼學問。

真是絕望了。

現在根本看不到前途。

富弼快八十了,文彥博也快八十了,司馬光這輩子都難再翻身,而呂公著,他在太上皇后面前同樣不受待見。

等太上皇后十餘年之後撤簾,洛陽的那些元老一個個都只剩棺材裡的骨頭了,怎麼再翻身?

刑恕心中叫苦,日後可該怎麼辦?

……

“七郎還沒回來?”蔡京今日一回家,便先問蔡卞的下落。

“編修還沒有回來。”回話的管家偷眼觀察着蔡京的神色,見臉色不善,就更提了一分小心,“等編修回來的,小的就來稟報。”

“嗯。”蔡京點頭,不耐煩地讓人退下去。

換下了厚重的公服,喝了一碗涼湯,都壓不下心中的煩躁。

今天的變化實在是太讓人意外了。本以爲韓岡已經退讓了,沒想到反擊竟然如此犀利。

本來王安石和韓岡同時遞辭表,就是在對着幹。經筵之前如此,經筵之後同樣如此。哪邊都不想低頭。甚至爲了三司使的位置,都翻了臉。

前腳,呂嘉問以一換一,一切都按照韓岡的提議來,只是絕對不會讓沈括搶他的三司使的位置。王安石都幫了呂嘉問一把,將韓岡硬是壓得點了頭。可後腳呢,韓岡直接就把三司手中最重要的財權,給狠咬了一塊下去,送給了政事堂。

韓岡的辭官如同未辭,到了這時候,還有誰想不明白接下來會變成什麼樣的局面?

蔡京搖搖頭,還有那國債。

說起來只是給內藏庫的借據。因爲是朝廷借天子私房錢,所以名爲國債。

但實際上什麼情況,也是不難推測。照理,御史臺不應該保持沉默。不過今天的事一出,誰還敢去自尋煩惱?

手中又多了一塊肥肉,政事堂高興得很,根本就不會支持想要跟韓岡過不去的御史。

而太上皇后更是隻會偏幫韓岡。誰讓韓岡的提議,看起來就是在幫她張目?

不管說得多麼冠冕堂皇,之前三司的請求都等於是強搶,現在好歹有個借據了。同樣是給錢,一個是惡討,一個是善借,感覺不一樣,而且還有一個盼頭。

誰在這時候觸太上皇后的逆鱗,下場絕不會好。

蔡京嘆了一口氣,本來朝堂的動盪,就是御史們的機會。新天子即位,多多少少也能幹掉幾名宰輔的一位兩位。

可是這一回內禪,穩定得太快,兩府實權大增,一個比一個立腳更穩固。

言官們根本就沒有一點機會可尋。

這樣的機會,一任御史究竟能碰上幾次?想想就覺得心中不痛快。

以現在的形勢,御史已形同雞肋,是不是要換個位置呢?

蔡京把玩着茶盞,一時難下決斷。

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一)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二)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下)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一)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一百九十八章 火箭(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九)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四)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一)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四)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七)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一)第八章 欲謀舊地重興兵(中)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二)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六)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一)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下)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六)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中)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三十八章 心賊何可敵(上)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三)第二百四十五章 新議(十一)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八)第二十六章 惶惶寒鴉啄且嚎(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九)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四)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三)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上)第四十三章 竹紙知何物(上)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六)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下)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五章 流水(中)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上)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六)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八)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三)第四十章 中原神京覆九州(上)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二十六)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一)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七)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下)第一十二章 大廈將頹急遣行(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長風(十一)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三)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四)第二百八十七章 點畫(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五)第三十五章 勢頹何來回天力(上)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五)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七)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十六)第二百一十一章 變故(八)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九)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四)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五)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三)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說服(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四)第一百六十三章 京師(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變遷(六)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密雲(下)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微瀾(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六章 見說崇山放四凶(三)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五)第四十一章 辭章一封亂都堂(一)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