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

“恭喜先生!”

“恭喜伯淳先生!”

“恭喜伯淳先生得授翰林侍講學士!”

程顥所居的院落,這一日黃昏後陡然間變得熱鬧起來。

原本程顥僅僅是侍講資善堂的東宮講讀官,可在宮中中使宣讀詔書之後,便搖身一變,成爲了翰林侍講學士,從此可以上經筵爲天子講學,一位名副其實的帝師!

經筵官有很多,說書、侍講、翰林侍講學士、翰林侍讀學士,地位高低有別。說起來說書、侍講之類的經筵官之所以重要,那是因爲能時常親近皇帝,能影響到天子的心意,官職本身的地位並不算高。但加上了翰林和學士之後,就不一樣了。不是什麼官,都能加上學士二字。

如果僅僅是崇政殿說書,不會有這麼多外人來恭賀。但翰林侍講學士,與翰林侍讀學士相當,地位極爲尊崇,堪與翰林學士相比。

衆所共知,程顥最高也只是進過一次御史臺,除此之外,便再無出任過更重要的官職,但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卻不授與官職相當的崇政殿說書,可知程顥在宮中受到的重視。

呂大臨冷眼看着喧鬧的人羣,還有程顥臉上隱藏在謙和的微笑下,那一絲讓人難以覺察的不耐。

前段時間,韓岡在集英殿上以華夷之辨讓王安石、程顥無言以對,幸得天子發病,之後又不得不內禪,方纔逃過一劫。這樣的說法遍傳京中,使得向程顥求學的士子一下就減少了很多。

現在新爲帝師,原本走掉了的人,這下子就又回來了。

wωw▲ тTk án▲ ¢ o

人心反覆,世態炎涼,雖然見得多了,可再一次看見,也不可能會看得順眼。

刑恕和遊酢也在院中,作爲學生,幫着程顥接待客人。間或歇下來,也爲不禁爲這趨炎附勢的人羣而咋舌搖頭。

“先生現在也只是翰林侍講學士,終究還是比不過資政和大觀文,要不是他們進不去王府、韓府,也不會到這邊來。”

“定夫,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要宣講道學,豈能將人拒之門外?”刑恕正色提醒了一句,轉又道,“縱使高峻如觀文殿大學士,資政殿學士,在經筵之上,與先生又有何區別?”

“……說得也是。”遊酢想了想,又點點頭。

韓岡是資政殿學士,從名義上就是備天子諮詢,根本也不需要再加一個翰林侍讀、侍講之類的官職。

不過遊酢也聽說了,太上皇后本來準備趁此機會,升韓岡爲觀文殿學士,非罪辭職的執政本來就有這個資格,何況韓岡還有軍功,完全可以比照當年的王韶,但韓岡很乾脆地就推掉了。之後又降一等授資政殿大學士——資政殿學士的資歷深了,功勞大了,就可以升大學士——不過又給韓岡推掉了。一個上午,兩道詔書全都給推辭,依然是以資政殿學士的身份給天子上課。

至於王安石,退職的宰相都要加觀文殿大學士,同樣有備天子諮詢的名義,並不需要再兼任什麼學官。

“只是這麼一來,依然是三國紛爭的局面啊。”

新學如魏國,人多勢衆、佔着優勢;氣學如吳國,雖然背離了大道,卻如吳國水軍一樣有一技之長,在這方面,就是新學遇上了也要丟盔棄甲,而道學如蜀國,雖略顯弱小,若說正朔,不當有第二人想。

聽了刑恕的說法,遊酢多看了他一眼。魏蜀正朔之爭,刑恕倒是與他的另一位老師司馬光不一樣。

“不過最後當不會出一個晉國,這次第,也不可能有其他學派再冒出頭來了。”

“這可說不準。”刑恕冷笑道,“蘇子由不是剛寫了一篇論晉高祖宣皇帝的文章嗎?”

蘇氏父子的史論,幾十年前便已聞名京中。其中種種言論,雖被很多人批評爲戰國縱橫家之言,但不得不說,喜歡他們文章的人爲數衆多,在士林中流傳很廣。所以蘇家父子爲主導的蜀學,比其他學派更重視史論。三父子共撰《六國論》,在文壇也是被譽爲佳話。

最近蘇轍又寫了一篇論司馬懿,由於文采出色,很快就在士林中傳播開來。遊酢也看過了,其文中意有所指。想到這裡,他臉色微變,有些難看起來。

看見遊酢皺眉,刑恕湊近了輕聲道,“也許過些日子,蘇子瞻就要論王莽了。”

遊酢的臉色更加難看。

朝中現在能做王莽的當然不會有,但未來能做王莽的可就有一個!正是他兄長的恩主。

韓岡的名聲比王莽還要好得多。他在軍中勢力,比做了大司馬的王莽更要深厚。辭了參知政事、又辭了樞密副使,跟王莽當年退居新野養望又有何異?

王安石之所以會辭官,就是看透了他女婿的野心。爲免禍及家人,硬是以平章之尊,抵掉了韓岡的樞密副使。而之前不讓韓岡回京,也是居於同樣的理由。

只要想構陷,一條條將韓岡與王莽聯繫起來,百八十條都能找得到。

遊酢深鎖雙眉,刑恕搖頭一嘆,拍拍遊酢肩膀,又往前面去了。

一番迎來送往,院中的客人終於少了許多。

程顥疲累不堪,步履沉重地在內廳坐了下來。但坐下來後,還是習慣性的端端正正,挺直的腰背完全看不出剛剛接待過上百人的樣子。

“恭喜先生。”

學生們同向程顥行禮,比起方纔外人們的趨炎附勢,這些道學核心弟子們的恭賀方纔算得上是真心誠意。

程顥微笑着接受了學生們的恭賀,待他們坐下來後,卻又嘆道,“求學如逆水行舟,一日不讀書,功課就立刻荒疏。天子新踐位,煩於朝事,日後日日上殿,如此疲累,還能有多少心思向學?”

從太子變成了皇帝,他的學生身上的事情就多了。雖然還不能處理朝政,可是禮制上需要天子參加的儀式,趙煦卻都不能逃脫。

原本是逐日講學,十日休沐的課程安排,現在就變成了逐日講學,五日休沐,遇上典禮,則連休兩天。

還好這時候還沒親政,要是親政了,就會是春秋方纔開經筵,春日是二月至端午,秋天是八月到冬至,而且還是隔日講學。要是那樣的話,就真是浪費了趙煦的過人天資。

程顥對趙煦上課時間減少憂心忡忡,打基礎的時候,不能這麼放縱。而其他學生雖也關心天子的教學,可他們更在意眼前事。

“先生放心,天子尚在東宮時,便最是好學勤謹,其向學之心乃是天授,如今不過半月有餘,又怎會大變?”

“只是王相公和韓玉昆都辭了官,想必是一心要教授天子,這件事卻不可不慮。”

韓岡貼合世間的人心,演春秋尊王攘夷之新義,以此來推動朝廷對格物致知的需求。《自然》一刊,按期發行如同快報,很快就在京中士林引發了風潮,甚至洛陽士林的風氣也有了改變,那些元老家的子弟,過去喝酒飲宴,現在則聚在一起談論格物致知。

新學佔據了科舉,地位穩固。而氣學如今氣勢大盛,影響力漸增。如果道學再不奮發,日後就連一席之地都不會留下了。

“伯淳先生。”呂大臨說道,“是不是可以仿效《自然》,刊行《經義》期刊,與天下士子共論聖學。”

程顥沉吟着,不是爲了呂大臨的提議,而是爲了現在的士林。

如今可稱之大宗的有新學、道學、氣學,三家學派之長,現在都是帝師的身份。也許官階有高下,但爲帝師一事上,卻無尊卑可論。而三家學派之外,還有司馬光的史學,蘇軾兄弟的蜀學,還有原來的旴江、泰山等學派的孑遺。

差不多都像是回到了春秋百家爭鳴的時候了。究竟哪一家才能成爲顯學,成爲最後的勝利者,至少在現在,還看不到結果。

王安石的新學儘管佔了最大的便宜,依靠當年天子對王安石的倚重,成爲了朝廷認可的官學。可新學之中的漏洞很多,《三經新義》在士林中受到了不少批駁。許多士人只是爲了考進士纔去學,學了之後,就丟到一旁。

而王安石想要鞏固新學的另一項努力——《字說》,被他的女婿,也是學術上的對手韓岡給一下擊潰,現在甚至都沒人提了。在殷墟甲骨全都被挖掘並研讀出來之前,任何想通過訓詁來反證經義的努力,都會被人質疑,無法傳播於世。

至於氣學,終究是與之前流傳於世的學問差別太大,想要在士林中得到普遍認同,沒幾十年的時間不會有結果。

但如果只是一個皇帝就不一樣了,年輕人最是容易煽動起來。換做是現在是熙寧初年,韓岡的春秋之義在初登基的太上皇面前一說,春秋三傳全都要靠邊站,官學會以何家爲宗都不用想。這叫投天子所好,就像董仲舒的天人感應,正搔到了漢武癢處一樣。

現在天子,到了十七八歲開始親政,是會像仁宗一樣在宮裡折騰,還是像他的父親,仗着更勝一籌的國力,開始對外擴張?十幾年後的事,其實誰都說不準。但仁宗只是小皇帝名義上的曾祖父,而太上皇與他,卻是血脈相連的父子關係。

回想起當年在自己門下認真求學的年輕人,對比如今的資政殿學士,真是變得太多了。

只感嘆了一下,程顥很快就收拾起心情。他對自己的道堅持到底,充滿信心,如果沒有這份堅定,如何能爲帝師?!

天子的性情可以引導,行爲可以諍諫,學問可以教授,他這個翰林侍講學士,不會是白做的。

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四)第二百七十九章 長風(十六)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八)第九十七章 微雨(四)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二百六十章 新議(二十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三)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下)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一)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下)第四十八章 南北(八)第一百一十章 微雨(十七)第二百二十二章 變故(十九)第四章 驚雲紛紛掠短篷(二)第九章 鼙鼓聲喧貫中國(七)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一)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一)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六)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三)第二百九十一章 狂浪(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八章 破釜沉舟自專橫(下)第三章 鞏州(下)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四)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五)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八)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三)第三十五章 把盞相辭東行去(四)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一)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一)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七)第三十五章 歷歷新事皆舊史(三)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上)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中)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八)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八)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三)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六)第一十六章 千里拒人亦揚名(上)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一)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三十五章 甘霖潤萬事(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梳理(十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四十五章 儒生合在賢能舉(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火箭(一)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一)第八十八章 塵囂(十九)第五章 流水(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八)第一百九十七章 火箭(五)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九)第二十二章 鼓角連聲彩雲南(中)第四章 豈料虎嘯返山陵(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變故(二十九)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六)第三十九章 帝都先溫春常早(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三十章 回首雲途路不遙(四)第二百一十二章 變故(九)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十一)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七)第二十三章 弭患銷禍知何補(十三)第四十七章 百戰功成朝天闕(中)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三)第五十六章 南北(十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四)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十六)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五)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興波(下)第二十五章 晚來蕭蕭雨兼風(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消息(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