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

韓岡是在猶豫。不過決定還是要下,這樣的事情宜早不宜遲。

今晚決定好究竟要招何人回京,明天就能讓章惇在殿上將人給推薦了。挾此聲勢,正好可以讓蔡確的手腳快一點。

考慮了片刻,韓岡還是把人選給定下來了。

依然是沈括。

沈括回京後,在技術上可以幫韓岡很大的忙,《自然》期刊上的幫助會更大。至於其反覆不定的性格,韓岡相信自己還是能鉗制住他的。

而遊師雄過往的功勳,都是在軍事和鎮守一方上做出來的,從來就沒有入京任職過。以他的經驗,放在樞密院都承旨的位置上,至少韓岡現在不敢賭他能否有所表現。

此外,遊師雄的名氣終究是不如沈括。尤其韓岡剛剛爲了沈括,狠狠踹了三司的大門。

這件事,朝野內外無人不知。沈括若能順利回京,遠比將遊師雄推到樞密院都承旨的位置上更有廣告效果。畢竟樞密院都承旨是個實際上位高權重,但名氣卻不大的職位。在士人心目中,甚至還不一定能比得過普通的監察御史。

由此種種,對遊師雄,韓岡也只能說聲抱歉,得讓他繼續留在外面。

不過韓岡也不會慢待遊師雄,他現在只是樞密院都承旨這個職位不要,其他朝廷該給遊師雄的,還是一樣得給。這好處不拿白不拿,至少要領上一半走。

隨手拿起筆,又給章惇寫了一張紙條,沒有裝入信封,就打發人送了出去。

因爲只有一個字。

夕。

小半個時辰之後,章惇收到了韓岡讓人追着送來的紙條,搖頭失笑。

“這個韓玉昆,是打算去大相國寺掛個拆字的招牌去嗎?”

他雖只瞟了一眼紙條,都沒多問韓岡派來送信的家人,但韓岡的心意已經明白了。

章惇找出一片紙,提筆只寫了兩劃,突然就搖搖頭。韓岡有閒心,但他沒必要跟着韓岡玩啊。

放下筆,揮手示意韓家的家丁:“回去吧,就說我收到了。”

韓家家丁糊里糊塗地就出去了,章惇微微一笑,看起來韓岡心情還好,這就不用擔心了。

……

再看到刑恕的時候,遊酢很驚訝。

今天黃昏,刑恕曾經過來了一趟,跟程顥和同學們說了一下早間在殿上發生的一切。比起市井流言來,刑恕的通報要更爲準確和詳細。而在通報之後,刑恕又匆匆離開,說是有事要處理。

現在都做完晚課了,刑恕還過來做什麼?難道又發生什麼大事?

只是驚訝歸驚訝,他還是上前迎接刑恕。

對遊酢的疑問,刑恕正色道,“恕有些事要跟先生說一下。”

遊酢引着刑恕往裡面走,經過外院的時候,就聽到幾句議論傳過來。

“氣學這下不行了!”

這已經不是竊竊私語,而是幾名程門弟子高聲的宣言。

“之前氣學能有那麼大的聲勢,是靠那個灌園子硬是撐起來的。現在他可做不了宰相了。”

“投向氣學的都是趨炎附勢之輩,現在韓三不能再進兩府,看看他們還有什麼可說……”

議論在刑恕、遊酢走過來的時候停下了。

遊酢倒沒什麼,因爲他在平日裡很多地方都偏向韓岡,在同學中有些被排擠,但刑恕不一樣,算是二程學生中成功者的代表。而且人面熟,人情廣,隨意進出元老和宰相家門,還在崇文院內擔任着清職,不論是哪一條都是讓人羨慕。

幾名弟子見到刑恕來了,忙上來問好。

刑恕一一還禮,謙遜有禮的姿態,也是他在程門弟子中一直受到尊敬的原因。

相互見過禮,刑恕就說起方纔幾人的議論:“這話是在哪邊聽來的?”

他可不覺得幾名小門小戶出身的措大能想得那麼深。

幾人互相看了看,其中一人道:“方纔小弟等幾人去張家酒莊喝酒,就是太常禮院裡面的禮院生經常去的那一家,正好聽到隔壁的幾個禮院生在說起,其中一個還是在劉同知身邊做事,知道了一些內情。酒後就說了不少話。小弟湊巧就聽到了。”

“原來是這樣啊。”刑恕微笑着點點頭,向幾人表示了謝意。

這就是一傳再傳的流言,不知經過了幾道手,沒什麼好窮究的。

遊酢聽得很是不快,學問都學到哪裡去了?程門道學,講究的是誠心正意。現在興高采烈地議論着流言,這還像是程門弟子的樣子嗎?

只見刑恕對幾名弟子道,“既然韓玉昆近年內不能晉身兩府,心力必然都要轉移到氣學和《自然》上,與道學也並非是好事。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福之間,便是易變之理。”

幾名弟子點頭受教,也不再一臉興奮,莊重了許多。刑恕的話中之意是在勸誡,他們還不至於聽不出來。

刑恕的態度讓遊酢很讚賞,不由得點起了頭。又領着刑恕來到程顥所在的內院,呂大臨和其他幾名資深的弟子正在院中。見到刑恕,幾個人都挺驚訝。

“和叔,你怎麼來了?”程顥站起來迎接刑恕。

“想到了一些事,要跟先生說一下。”

“何事?”

“今日一事後,韓岡即將專心於氣學,創刊《經義》不可再延誤,遲恐不及。萬一給國子監那邊搶了先,就不好辦了。”

聽了刑恕的話,程顥側頭看呂大臨,苦笑道,“與叔也是這麼說的。這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刑恕神色嚴肅:“非是恕等心急,而是時不我待,當真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了。”

程顥沉吟良久,最後點了點頭。

韓岡寧可放棄日後進入兩府的機會,也要保住氣學不受任何事幹擾。也許別人看來,韓岡或許是激怒下的口不擇言,但在程顥眼中,卻是保護氣學不得已而爲之。韓岡的這份決心,他已經感受到了。

既然韓岡很明顯的不可能再用心朝堂,那麼他的注意力就會轉到宣講氣學上。

當初分心在政事、軍事上,韓岡都能做出那麼大的成就,現在專心致志,那氣學肯定會有一個飛躍性的發展,如果自己再躊躇不定,道學就會徹底被氣學壓倒。

點了點頭,程顥對衆弟子道:“就按與叔、和叔說的辦吧。”

……

李清臣很久沒有這樣神清氣爽過,儘管他在御史臺,以及在京城的時間都不長了。

罰銅的處罰只是表面,李清臣完全可以確定,如果過些時候,自己不主動辭官的話,蔡確那邊會幫他“辭”的。

這是受到了韓岡和蔡京的牽連,如果僅僅是趙挺之在朝會上的一通大鬧,自己縱然要受到連帶的處罰,也決不至於變成要辭官的結果。

沒人知道他心中對蔡京和韓岡的憤恨。不過兩人的結果,也讓他心懷大暢。

蔡京去了厚生司任職,而被他頂替的判官據說就要接手蔡京的職位。

有人說那是太皇太后在安撫韓岡。但李清臣看來,懲治蔡京的意圖更爲濃厚。加上昨晚聽說的,萬人圍攻蔡京府第,丟進去的石塊能再修一座房子出來。而且這還是當天聽說蔡京攻擊韓岡的軍民,再過些時候,可能就會變成天下圍攻了。蔡京淪落到這一步,李清臣哪能不欣喜?

至於韓岡,他實在太顯眼了。三十歲之前就成爲宰輔,就是寇準和韓琦都比不上他。之後更有了定策之功,未來宰相的身份更加確定。這讓韓岡成爲了朝堂上最耀眼的一人。

但昨日在殿上,韓岡受到了平生最大的挫折,若是做不得宰相,他還能有什麼辦法去維持氣學不衰?

韓岡的身份就是最大的阻礙。

想要在世間宣揚自己的觀點,要麼就是像程顥以及此前所有有心治學的大儒一樣,不牽涉朝政,專心教書育人,然後爭取宰輔們的賞識,由此來推動學派的發展。要麼就是像王安石那樣,直接以宰相的身份推動新學的發展。

而韓岡既不可能學程顥,安心教書育人。也不可能再有王安石一般的機緣了。以員外宰輔的身份干涉朝政,時間長了,任何宰相都不可能支持他宣講氣學。而想要學王安石,沒有宰相的身份,什麼都別想推廣下去。兩邊都不靠,反而成了韓岡的致命傷。

李清臣一邊幸災樂禍地想着,一邊等待着之後的崇政殿再坐。

因爲今日的一項的議題中,有關禮制,李清臣也通知到要參加會議。

這一回的會議,有着很普通的開始。

章惇先起頭通報了一下高麗最新的形勢,對於開京陷落、高麗王家無人脫逃的結果,殿上的重臣們都無話可說,不論是遼國太強,還是高麗太弱,敗得如此慘烈,還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至於如何應對,最後還是按照章惇的提議,依然堅持將水師的戰船派出去。

一項議題結束,李清臣等着下一項,但章惇並沒有站回班列,而是對上面的太上皇后道:“官軍征伐西域,王舜臣遠行數千裡,破國百餘,殲敵數十萬。奮戰經年,如今兵鋒已至蔥嶺之下。併吞西域,如此殊勳不能不賞!而甘涼路經略使遊師雄也有籌劃之功,也當一併受賞。”

在列官員都聽說過蔥嶺這個地方,但沒幾個能清楚地知道蔥嶺到底在哪裡,只是知道西域很大,人口很少,國家很小,如此而已。

不過王舜臣託人帶回來的天馬、白奴倒是不少,有幾個擅長歌舞的,還進了樂坊。至於獻給天子的貢品,更是精挑細選,高昌王室的禮器,全都給送進了國庫,等到祭祀太廟,可以擺出來誇功耀武。

說起來的確值得誇獎,但究竟怎麼賞賜,向皇后還是拿捏不準,只能詢問章惇的意見。

章惇隨即提議,原來的直寶文閣,遊師雄改官位寶文閣侍制。而王舜臣則特旨加團練使,東染院使加甘州團練使,並蔭其幼子。

定下封賞,便直接叫來了翰林草詔,向皇后還不忘吩咐道,“多用好詞。”

蔡確在草詔的過程中,也出班說話:“玉堂依例當有六人在任,但如今各處事務繁忙,已是捉襟見肘。”

“相公是想要翰林學士院添人吧?不知相公打算舉薦誰?”

蔡確很老實地回道:“玉堂之選,乃是天子私人,並非臣可以多言。”

向皇后點點頭,想了一想,道:“沈括如何?”

前面章惇要封賞王舜臣和遊師雄,現在蔡確要向皇后早點拿主意。既然如此,向皇后怎麼可能會將剛剛被韓岡舉薦,與呂嘉問爭奪三司使的沈括給忘掉?不過是蔡確抓住了說話的時間點的關係。

李清臣聞言,臉色劇變,蔡確這份舉薦的背後,難道還是站着韓岡不成?

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中)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九)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四)第二十六章 西山齊雲古今長(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一)第六十章 宴火(二)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六)第一十九章 蕭蕭馬鳴亂真僞(二)第七章 飛將廟中風波起(上)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十)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七)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三)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五)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上)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三)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四)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四)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二)第六章 仲尼不生世無明(下)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四十四章 文廟論文亦堂皇(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阻卜(中)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悖(二)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六)第二十七章 舒心放意行所願(中)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二)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一)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三)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六)第三十三章 女兒心思可知否(下)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二)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四)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下)第八章 四句千古傳(下)第四章 秋來暮色寒(上)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八)第二百四十六章 新議(十二)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四)第三十七章 朱臺相望京關道(八)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七)第一十一章 安得良策援南土(四)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三)第三十一章 風火披拂覆墳典(七)第二十五章 閒來居鄉里(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六)第九章 君臣(下)第九十三章 塵囂(二十四)第二十六章 當潮立馬夜彎弓(下)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十)第五章 心念親恩思全孝(下)第三十三章 旌旗西指聚虎賁(三)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下)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六)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四)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中)第三十六章 可能與世作津樑(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十七)第一十八章 霽月虛明自知寒(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九)第三十二章 榮辱憑心無拘執(下)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二)第三十七章 長安道左逢奇士(中)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二)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九)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第三十章 臣戍邊關覓封侯(一)第一十七章 家事可斷百事輕(中)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五)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四)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中)第二百九十章 飛信(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六章 日暮別鄉關(上)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五)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議(二十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豈與羣蟻爭毫芒(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