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議(二十八)

“姑父?”

“記得小時候,二姑父每逢年節,都會寄許多好玩意兒過來,每次最盼着就是二姑父的禮物了。”

王越娘笑着說的,朝堂政事上,她一句都不敢提。太后的真實想法,她也不想去試探。但心中,卻在暗暗憂慮,“姑父又弄出什麼事了?”

在王越孃的記憶裡,打小兒開始,時不時就能聽到那位二姑父在哪裡的任上,弄出些震驚朝野的事來。

按祖母的說法,是“慣能生事”,還對祖父說,“比你還能耐”,當時還小沒多少想法,現在想起來,比創立新法,鬧得朝堂士林對立兩分的祖父還要“能耐”,肯定是諷刺了。

畢竟在先帝第七子因痘瘡而夭折的當口,獻上了牛痘法,還上奏說因爲有幹天和,把最早傳自孫真人的人痘法隱了十年之久。

莫說是當時,就是現在想來,也是把全家老小的性命放在一根細繩上吊着。

雖說那時候才記事,但當時祖父的爲難,祖母的憤怒,以及家中無處不在的壓抑感,都像刻在心裡一樣,至今記憶猶新。

幸而沒過多久,開封就傳來消息,二姑母一家安然過此劫,姑父被調回京中任職,家裡面的氣氛終於是緩和了下來。

據說後來,祖母親自寫信,把二姑父好一陣教訓,但等到厚生司保赤局開到了江寧府,府中幼子排着隊開始種痘,她和兄弟們則是保赤局的醫工上門,一個個親朋好友在祖父母面前誇讚二姑父,就連祖母的抱怨也沒了。

很快,經過二姑父手的什物成了搶手貨。雖然還是小孩子,但她的幾個玩伴心機都不缺,一不注意還給騙走了兩個京裡來的魔合羅——因爲是二姑母從京裡寄來,說是二姑父在京西買的——因此,還被阿母教訓了一通,當時是委屈透了。

這是王越娘對韓岡——她的二姑父最早的深刻印象了。

長大後,才稍稍明白,二姑父的舉動究竟犯了多大的忌諱,但是,正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即仁且智且勇。即使是觸怒了皇帝,冒犯了天家,也是不憂不惑不懼。

而從那時候開始,二姑父的“能耐”,一樁樁地傳入耳中。跟祖父爭道統,與天子辯是非,出外領軍,入內治政,及至先皇中風之夜,逆王宮變之時,更是力挽狂瀾。

不論從什麼角度去看,過去的二姑父,都是一派正直忠良的千古名臣的風範。

所以當太后不滿她的敷衍,停下腳步,直截了當地問:“皇后你可知道,方今朝中,最爲忠心的臣子究竟是誰?”

王越娘也並不驚訝地回覆道:“是二姑父?”

“當然。”太后說得十分肯定:“若無相公,吾母子屍骸不知在何處。”

的確,二姑父一開始肯定是忠心的。

然而皇帝不顧念兩次救命再造之恩,對二姑父銜之入骨,忠心還能剩下多少?

“但皇帝不斷讓人失望,至今也不知悔改。”太后瞥了眼低下頭的王越娘,“你也的確不方便說。不過吾知道,你是明白的。”

王越孃的確明白,也的確不方便說。

不過母子嫌隙至此,她這個做新婦甚至爲夫婿辯駁的念頭都沒有,卻不是不方便的問題了。

不是不敢,也不是不方便,而是不願。

皇帝的日常行事,王越娘都看在眼裡。即使出言爲其在太后面前緩頰,言不由衷,又有什麼意思?

太后對皇帝所作所爲更加了如指掌,“賣畫,笑話。真當人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王越娘更加沉默,只低頭看着腳下的道路。

“韓相公也是對皇帝太失望了。雖說早年立下誓言,不會戀棧相位,可如果皇帝可以輔佐,韓相公還是會留下來的。”太后說得很篤定,可是,她又是一嘆,“如今韓相公這一去,李承之、張璪之輩,哪個是可以危身奉上的?”

太后跳過了章惇,其中用意不問可知。

對當朝首相猜忌到了這般田地,王越娘暗暗心驚。

而太后接下來說得更加直白,“即便皇城內外兵馬,有忠良統領,可宰相之權之威何人可抵?”

王越娘忍不住飛快地向身後一瞥,幸好隨侍都知趣地離得挺遠,十來步之外。

王越娘視線再轉回來,就看見太后衝她一笑。做壞事被抓包的感覺,王越娘羞澀地低下頭去。

太后沒有抓着說什麼,安靜地走了一陣,移步換景,前方一座涼亭掩映在花木中,“進去坐坐。”太后說,拉着王越孃的手,走了進去。

涼亭內被早一步過來的宮人生了火,地板下升騰着熱氣。憑欄坐下,太后看着欄杆外春意融融的花海,王越娘看着太后的側臉。

氣色還好。今年過來,太后的身體比去年好了許多。

“老了。”太后又嘆了口氣,轉回頭來,“沒精神跟那個不肖子周旋了。”

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妻子,這時候不是爲丈夫辯解,就是要起身爲自己勸諫不力而謝罪,但王越娘一句都不想說。與太后,她有許多地方和觀點截然相反,但對皇帝,卻是同樣的放棄了。

“你姑父呢,怕也是同樣的想法。不過韓相公終究是忠心,又有先見,早早的就預備下了議會,以防有人圖謀不軌。”

說到與太后看法不同,議會就是一樁。

議會的確能剋制宰相,但議會的這種剋制,跟天子對宰相的剋制是同樣的性質,其取代的,正是天子的位置。

議會出世,天子權柄不之存也。過去十載,祭由天子,政歸都堂,自議會後,天子在與不在,卻也是不重要了。

“設議會,立法案,用代表天下士民的議員牽制宰相。韓相公行事有始終,在臨去前,又安排了一份法案。”

太后看過來時,皇后已經明白了她的意思。突然間說要早點將儲位定下來,應當是有變化了。

“什麼法案?”

“皇帝繼承法案。”

“皇帝繼承法案?”王越娘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傻傻地重複了一句。

“就是在天下人面前排定繼位順位。即使有人想要學北面僞帝,也改不了已定的順序。”太后看着王越娘,“看來皇后你是明白了。一旦此法案定下來,順位第一的,就是安康郡王。”

王越娘心猛地一跳,安康郡王趙士閔,是已經去世的英宗之子、熙宗之弟——韓恭惠王趙頵的嫡長子,也是當今皇帝的堂侄。

“但皇帝還……”

王越娘欲言又止。皇帝還在努力要生下自己的孩子,嬪妃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設立這個法案之後,皇帝若有子,那該如何?

“所以讓皇后你早日定下,一旦你定下了,那就是嫡子。”太后斬釘截鐵,“誰也越不過去!”

她回望花海,“那樣的皇帝,還是算了吧。”

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二十)第四十二章 壯心全向筆端含(上)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下)第四十七章 天意分明啓昌運(下)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五)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二)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五)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上)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四十九章 南北(九)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四)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三)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上)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三)第二十八章 夜鍾初聞已生潮(三)第一十四章 臥薪三載終逢春(上)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京師(六)第四十六章 正言意堂堂(下)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中)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四)第一章 一入宦海難得閒(四)第二章 牲牢郊祀可有窮(上)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八)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五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四)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三)第七章 驚聞東鄰風聲厲(中)第二十一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三)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十三)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十)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一)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二)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一)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十)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五)第二章 邊聲連角不知眠(四)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七)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四)第九章 縱行潼關道(上)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京師(四)第一章 一年窮處已殘冬(下)第七十二章 塵囂(三)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五)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三十六章 萬衆襲遠似火焚(三)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一十四章 貢院明月皎(中)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二)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上)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五)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一)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二)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上)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五)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二)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四)第二章 凡物偏能動世情(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變故(二十三)第二十四章 虛實(四)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六)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二)第四十一章 乍入危棲意欲迷(下)第一十九章 虎狼終至風聲起(下)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二)第四十七章 不知惶惶何所誘(中)第二十九章 浮生迫歲期行旅(九)第三十七章 異鄉猶牽故園夢(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變故(三十)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九)第二百五十八章 新議(二十四)第三十七章 相嘆投殘筆(上)第五章 冥冥冬雲幸開霽(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二)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三)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三)第四章 素意蘭心得君憐(上)第二十三章 鐵騎連聲壓金鼓(三)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第二十一章 克敵破虜展神臂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九)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二)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上)第三十二章 憂勤自惕礪(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二十)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