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衆論何曾一(二)

以雷霆手段一舉剷掉了絆腳石,同時將民怨轉嫁給一干糧商,王安石在京城和朝堂重新確立了地位和聲望。他的相位,一時間不會再動搖。原本想看着他笑話,準備攜起手來將其請出東京城的一干人等,也都偃旗息鼓,一個個都安分了起來——反正河北京畿的旱災還在繼續,今年肯定是要絕收,到時候再出手也不遲。

只是被王安石所擊敗的糧商,卻都不是讓人省心的貨色,差不多各個都能與趙頊攀上親。雖然卷着民意一股腦地鼓動天子將他們給捉了起來,但如今事情稍定,麻煩也便來了。

宗室也分遠近。絕大部分的糧商,他們娶的縣主、宗女,與天子的關係都不算很近,只是在大宗正寺有個名字罷了。可是其中一人的身份,卻讓趙頊聽說之後,都會感到棘手,更別說王安石、呂惠卿他們。

“糧行行首高揚的兒子娶得竟是臨汝侯的女兒!”

說話時,呂嘉問面色嚴峻。王雱聽着卻有些納悶。臨汝侯又怎麼樣?郡公的女婿也在大獄中坐着呢。再說京中幾千宗室,公侯遍地,他哪知道臨汝侯是誰?

呂惠卿也奇怪呂嘉問的一驚一乍,很少見他如此模樣:“一個宗女而已……”

“是縣主!”呂嘉問立刻更正,神情更加沉重。

“縣侯的女兒怎麼封縣主……?”王雱臉色一變,急問道:“是哪一房的?!”

看到王雱終於明白,呂嘉問嘆道:“是濮安懿王的曾孫女!”

廳中的諸人同時吃了一驚,王安石都免不了臉色一變。王雱驚問道:“怎麼可能,濮陽郡王是什麼身份,怎麼會答應將侄孫女兒嫁給商戶?”

英宗皇帝趙曙是濮安懿王趙允讓的第十三子,只是自幼被沒有子嗣的仁宗皇帝養在宮中。他登基後的濮議之爭,就是是否要追贈其父爲帝,還是隻稱皇伯,從而引發的朝堂之爭。雖然英宗沒有成功,趙允讓只是被稱親。

可不管怎麼說,濮王一系在如今的宗室中,地位十分特別,就算是天子也要讓他們三分。趙允讓的次子,也就是英宗皇帝二哥,如今襲封的趙宗樸最是要面子,怎會可能會答應這麼一樁婚事?

呂惠卿嘆道:“高揚之母是魏王家第八房紀國公德存家的山陽縣主,其妻亦是縣主。本來就是皇親國戚,爲兒子與濮王家結親,大宗正寺怎麼會管?”

王雱聽得更爲驚訝,母、妻皆爲縣主,高揚本人至少也是一個地位不低的環衛官。忍不住問道:“高揚此人怎麼自甘下流!?”

“商人出身,還能怎麼樣?用錢買來的親戚,能洗多幹淨?米商又是祖傳的行當,他又如何甘心放棄?”呂嘉問長嘆着:“說實在的,當是臨汝侯那邊貪了那幾萬貫的彩禮,還有四時八節都不會少的禮金。臨汝侯所在的那一房早年去了南京定居,與京城的兄弟們來往得也少,一個庶出的女兒出嫁,哪一個會在意?”

呂惠卿對此也稍有了解:“在南京應天府的那一批宗室,不在天子腳下,他們做出的事是向來出格。”

呂嘉問搖着頭,嘆氣一聲接着一聲:“高揚也是聰明,被捉起來後根本就沒細說,硬是在獄中坐着,也不讓自己家裡面來鬧。等過了年,開封府開始查玉牒,這纔給發現了。現在消息也到了南京,年前事情在風頭上不好鬧,現在風聲稍定,到了太皇太后面前去求情,說不定還真能脫身。”

“那就詔令與高揚之子和離,將女兒領回去就是了。”王雱很不在意地說着,“反正都是爲了錢。”

曾布搖搖頭:“這不合法度。”

依律夫妻是可以離婚的。丈夫因故單方面遣出妻子,叫做休妻。而夫妻兩人都同意離婚,則稱作和離。但丈夫犯了法之後,妻子單方面要求離婚,從法律上說,是不會得到允許的,更不合綱常。

“而且還有兒女在。”曾布接着反問,“骨肉連心,總不能把他們都和離掉吧。”

“不然還能怎樣?總不能就此放人吧?”王雱狠聲說道,“這可是天子親自下的詔令!”

“但天子必有悔意,怎麼說都是濮王家的人。”呂惠卿作爲天子近臣,很瞭解趙頊的爲人。如今的皇帝就是這般,心思和想法都容易波動。當日因糧商們盤剝民財而勃然一怒,將之盡下大獄治罪,誰求情也不理會。可是等到這年節一過,怒氣稍收,想法也會隨之改變。

宗室們的反撲乃是預料中事,但濮王一脈的身份太過於棘手,天子很難加以重懲。可一旦這一個被放過,所有人便都能藉此脫身。

呂惠卿和曾布都望向王安石,他們都知道該怎麼做,但這句話還得王安石來說。

一直沉默着的王安石,不出意外地保持着剛硬,一點也不在乎得罪濮王一脈的後果,“祖宗親盡,亦須祧遷。更別說此輩貪於私利,動搖國本。從饑民身上漁利時,可曾想過會造成多少百姓成爲路邊餓殍,可曾想過會因此而造成民變?!即是如此,如何還能寬宥?當依律加以嚴懲!”

呂惠卿、曾布都知道王安石會這麼說。他們更清楚,這番表態,對於王安石卻不會有好結果。呂、曾二人都是熟知文史,幾乎在同時想起兩個人來——商鞅、晁錯。

商鞅變法,觸犯了以太子爲首的秦國貴族。晁錯則是鼓動景帝削藩,開罪了所有的藩王。兩人最後都沒有能落個全屍。

不過對於新黨和新法,並不用太過擔心。就像商鞅被車裂之後,秦國依然堅持他所訂立的法度,而晁錯被朝服腰斬於市後,漢景帝、漢武帝照樣還是要削藩。

可是從王家的角度來說,後事堪憂啊!王安石眼下這個態度,當真是爲國無暇謀身了。身受天子知遇之殊恩,欲鞠躬盡瘁以報之。雖然讓人敬佩,但家族都不顧了,他們怎麼都學不來。

糧商一案,是由開封府、御史臺、審刑院三堂會審,不過最終的結果還要秉承天子之意。在趙頊的態度表明之前,王安石暫時還不能插手其中。

暫且丟下這件煩心事,王安石問道:“方今京中的糧價如何?”

身爲三司使的曾布立刻答道:“前面動用了一百一十萬石常平倉存糧,京畿糧價都恢復到七十文一斗。”

“不是七十八文?”王安石驚訝地問道,心頭微微生怒。官府賣糧可都是一陌一斗,七十八文的價格是他親手批准,怎麼沒人跟他說,就私自將糧價降到七十文去了。

“官府散出的米價還是七十八文。”呂嘉問接口道:“給出七十文的是京畿殘存的糧商。金平等大糧商皆被捉了起來,這一干沒被捉起來的中小糧商全都被嚇到了,哪裡還敢再賣高價。”

王安石略略皺眉,有些擔心地問道:“他們不會虧本吧?”

“只說米價。糧商們在田間收購稻穀,基本上都是二十文一斗。加上運費、人工,還有碾制的損耗,成本也不過五十文。”呂嘉問掌控市易務一年多,浸淫日久,商務上的事情也便越發地熟悉起來,“金平等大糧商,前段時間以超過正常一倍的價格高價購糧……”

聽到這裡,王雱冷哼一聲,“此輩心懷叵測。”

呂嘉問附和地點着頭:“誰說不是,雖說成本貴了二三十文,但真的給他們得逞,明年……不,是今年。今年倉中多一斗,他們就能多賺六七十文甚至一百文。不過中小糧商就沒有這份財力,沒有在這上面花錢。放到現在,就是他們的運氣了。”

停了一下,呂嘉問問道:“相公,要不要將官中售糧的價格也降下來?”

王安石搖頭,“不,用不着。常平倉賣糧是爲了降糧價,不是賺錢。倉裡的糧食還要用來賑濟災民,能少賣出一斗就是一斗。”

常平倉的確不是用來的賺錢的,現在倉中的糧食因爲價格標得高而賣不出去,可到了流民來了的時候,就都要免費送出去了。

呂嘉問起身向王安石行禮以示敬意:“相公仁德愛人,嘉問感佩。”

曾布在一邊冷眼看着呂嘉問奉承着王安石,他這個三司使做得很沒有意思。呂嘉問是他的下屬,卻從來不聽他的話,有事從來都是找到王安石這一邊來,或是去找呂惠卿,而兩人也沒有對此破壞朝規之舉加以指正。就如今日之事,呂嘉問不先通報自己,直接到了王安石這邊才說出來。幾個月下來,曾布的心中已經積攢了一團火。

脣角保持着溫文爾雅的淺淡笑意,收在袖中的拳頭捏緊又放鬆。

權力的爭奪要未雨綢繆,只看在宣德門之變上橫插了王安石一刀的蔡確,他現在侍御史知雜事的身份,就知道天子的態度了。如今也只消仔細看着趙頊怎麼處置這一次的案子了,若是天子還是想要保着幾家親戚,那自己該怎麼做,也就可以確定了。

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七)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四)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三十一章 戰鼓將擂緣敗至(三)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三)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八)第三百零四章 不悖(八)第三十章 狂潮漸起何可施(上)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四)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四)第八十五章 塵囂(十六)第九章 舊日孤燈映寒窗(上)第二百零四章 變故(一)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五)第一十六章 三載願終了(上)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八)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二)第一十四章 轆轆塵道犯胡兵(中)第一十一章 五月鳴蜩聞羌曲(三)第七章 蒼原軍鋒薄戰壘(二)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五)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一)第四十二章 更與堯舜續舊題(下)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三)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九)第二十一章 欲尋佳木歸聖衆(十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七十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議(三)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八)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第一百零四章 微雨(十一)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四)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四)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二十四)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八)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十三)第二百六十七章 長風(四)第六十七章 宴火(九)第二十九章 雛龍初成覓花信(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六)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一)第一十四章 霜蹄追風嘗隨驃(一)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變故(十六)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六)第四十六章 易法變制隳藩籬(十)第三十一章 離鄉難知處(中)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二)第二十二章 漢唐舊疆終克復(上)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四)第三十八章 一夜驚濤撼孤城(上)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十二)第二十六章 鴻信飛報猶覺遲(七)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九章 長戈如林起紛紛(五)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二十八章 遙別八桂攀柳枝(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八)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六)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六)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九)第四十五章 從容行酒御萬衆(五)第一十五章 三箭出奇絕後患(上)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中)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五)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一)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中)第四十五章 成事百千擾(下)第二十章 心念不改意難平(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二百一十四章 變故(十一)第八十四章 塵囂(十五)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十一)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二十四)第四十八章 斯人遠去道且長(三)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三)第四十八章 一揖而別獨騎歸(上)第三章 時移機轉關百慮(九)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十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遷(二)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下)第一十三章 羽檄飛符遙相系(四)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四)第七章 君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