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上)

bookmark

“袁十二平常都悶不吭聲的一個人,怎麼就敢在京城裡面放火呢?”

“燒了又能怎麼樣?一口氣出得是痛快,但那軌道才值多少錢,聽俞六丈說,修起來只花了一百五十貫而已,九牛一毛啊……今天燒了,明天就能給造起來,轉眼就能用上。沒看這幾天,李木匠都不在嗎?給請去打造軌道了,現在汴河、五丈河上,多少家商行都準備要用上軌道。但袁十二他們呢?他們又是什麼樣的下場!”

“聽說韓舍人在天子面前幫他們求了情,除了袁十二肯定要刺配以外,其他都是在開封府裡杖責後就放了。可日後誰還敢僱他們做事?”

“說得沒錯!要是僱了人之後就不能開逐出去,以後誰還敢招人做工?”

“也不能一下就將十幾人一起趕出去,一家老小要吃飯啊!前些日子,城外水磨坊的那些廂兵去韓舍人家,也不是要討口飯吃嗎!?吳樞密說得也是有道理,東西是好東西,但壞了人家的生計,於朝廷並非好事。”

“有把子氣力,哪邊混不到一口飯吃!?更別提那些推磨的驢貨,不做事都有俸祿領的,你陳二錘子一天苦下來的錢,人家還不帶正眼看,你發個鳥善心!”

“賣苦力的活也不是多好的事。累得五癆七傷,年紀一大,別說是抗包了,就是走路也是一步三喘,什麼毛病都上來了。還不如趁年輕學門手藝。爲了這點事就放上把火,把自己都陷進大牢裡去,何苦呢?何必呢?”

事不關己,一些話說得便是輕巧無比。幾個閒人坐在小小的酒家,一邊吃吃喝喝,一邊議論着最近京城裡的新聞,那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

“想不到殿上說得幾句話竟然都傳到外面來了。”

酒店裡間的包廂中,外間的議論聲透過並不厚實的板壁傳了進來。聽在韓岡本人的耳中,便付之一笑。

“誰讓玉昆你現在一直站在風尖浪口上,木秀於林啊!”王厚嘆着氣,用了一個聽起來十分嚴重的形容詞,“軌道和有軌馬車乃世間所無,玉昆你才智天授,讓人打造得出來。可區區商賈卻藉此從中漁利,惹得京城生亂,責任最後都要攤到你的頭上去!”

“他們是聽過了軌道車的原理和大概式樣,自己讓人打造出來,其實與軍器監中正在打造的有很大差別。”韓岡對那些綢緞商人的做法倒挺歡迎,要是什麼都靠來軍器監偷,自己不動腦筋,那就沒有技術擴散的意義了,“只憑這一點相似,根本無法懲治那些個商人。也是因爲我弄出來的東西皆是構造簡單,想到難,學會則不難。軍器監的軌道是爲了更順利地轉運運到監中的貨物,遲早也是要擺出來了,屆時只要看上一眼,肯定都能偷學到一個大概。早一步、晚一步,並沒有什麼區別。”

小小的酒家並不是七十二家正店中的任何一家,只是靠着州橋近一點,就在與御街隔了兩座坊的一條巷道中。很是僻靜,但往宮裡去卻很方便。

王厚這一次奉旨上京詣闕,昨天趕在入夜前剛剛入了京,今日只在宣德門前報了到,當即就有吩咐下來,讓他午後入宮覲見天子。時間趕得緊,他與韓岡兩人也只能在宣德門外將就一下了。兩人桌上連酒都沒有,只有幾盤精緻的小菜。倒是外間的幾個伴當,有酒有肉,飽了口福。

“但罪責落於人手,遲早會被人用上的。”王厚搖了搖頭,前日他從王韶那裡聽說了韓岡到底跟多少名宰執關係不睦,心臟都差點停跳了,“玉昆你得罪的人未免也太多了一點,謹言慎行纔是自全之法!”

“小事而已,也不能把我怎麼樣。”韓岡以茶代酒的敬了王厚,笑道:“倒是處道你,怎麼變得這般謹慎了?”

兩年不見,王厚變得越來越像王韶,不論從相貌還是氣質,都與當年韓岡王韶初見時,有了六七分相似。王厚這兩年坐鎮西陲,手挽大軍,多多少少積累了一些功勞。在這次詣闕之後,很有可能就要調離熙河路,轉任他職。

“玉昆……這可不是小事啊!你能想象神臂弓流傳到契丹人或是党項人手中的情況嗎?”

“泄露也無所謂,難道契丹、西夏就不會造弓弩,爲什麼在這兩樣武器上還是遠比不上大宋?只有三五具的神兵利器對軍隊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十數萬、數十萬的裝備起來,才能提振一國軍力。神臂弓泄露也好、水力鍛錘泄露也好,想一口氣打造出以千萬計的兵甲,契丹和党項都做不到,他們沒那個實力。”

技術誰也不能保證不外流,又不是發展到後世的那種精密的儀器,偷學起來一點也不難。唯一能讓大宋朝廷佔據壓倒性優勢的,就是規模。而真正決定國戰勝負的,也正是國力的較量。

無論是遼國還是西夏,都不可能在整體國力上與大宋相抗衡。同樣的水力鍛錘,對三國軍力的加成,絕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只要能將大宋經濟上的優勢轉化成軍事上的優勢,以舉國之力壓倒西北二虜,其實不在話下。

“而且學也不一定能學得地道。現下外面碼頭上,正在打造的那些軌道,我已經讓人去看過了。不論是車子,還是下面的軌道都有許多區別。就像腰開弩和神臂弓的差別,本質如一,但實際上還是差了很遠。就在京中,傳去的軌道都已經與原案不一樣了,傳到了興慶府或是析津府【今北京,遼國南京】去,說不定變得我都不認識了。”

“關鍵還是玉昆你現在的聲望不一樣了。飛船出來後,多少人都是在豎着耳朵聽着軍器監中的動靜。愚兄過橫渠鎮,你那些師兄師弟,都轉託我問問,你還有什麼寶貝沒拿出來。”王厚唉地一聲感慨着,“如果雪橇車是你現在拿出來,轉臉說不定就能傳到契丹東京的遼陽府去了,哪裡會在隴西用了兩三年,京城裡面還沒人聽過?”

“這就是權威啊!”韓岡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着。

別看現在朝堂上的幾位宰執都看自己不順眼,前兩天被招入宮中問話,趙頊還特意讓韓岡單獨奏對,省得他跟馮京、吳充他們在崇政殿上吵起來。可只要在機械上的東西,韓岡說好的,就沒人敢說不好。在板甲、飛船出來之前,是有人敢說鐵船是無用之物,但現在誰敢這麼說。

就比如水力鍛錘,今天能出京城,明天就能出京畿,再過一陣,天下的鐵匠鋪都能用上了。不一定要仿造軍器監的式樣,其他結構的水力鍛錘一樣有人能造的出來,只要聽說了造出飛船的韓舍人說水力鍛錘好,那麼,天下鐵匠就會趨之若鶩。再比如蒸汽機、火炮,只要韓岡他擺出原理,說這兩件東西有用,天子都不會懷疑。朝堂上會對他全力支持,民間也同樣會涌現一大批發明家來,沿着韓岡指明的方向去研究、探索。

“又不是一言九鼎,他們只是看到錢而已。這樣的權威,有不如無!”王厚將韓岡的話全都當成了玩笑。

“凡事有利必有弊,所以行事就要權衡利弊而爲之。處道,有些事我還是有把握的。”韓岡說道,“好了,不說這些事了。這些日子天天跟人解釋來、解釋去,都沒一個清閒。”

“你是自找的。”王厚一點也不客氣,以他和韓岡的交情,也不需要太多避諱。要不是他下午要進宮面聖,飯就直接在自己家或是韓家吃了。兩家是通家之好,請客請到家門外,就未免太過生分。

韓岡乾笑了一聲,轉又問道:“熙河路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只是在練兵而已,這兩年都沒有超過千人的大戰,還是蕃軍動手得多,比不上緣邊四路那裡還經常有些動靜,倒是生意做得大了。官中拿着以茶酒交換馬匹,去年是一萬五千匹,今年就要看秋天了,說不定能往兩萬匹上走。”王厚抿了抿嘴,“不過最近跟蘭州走得近了,禹臧花麻也有些心動。要不是因爲遼國竟然當真將公主嫁給了秉常,兩家做了的親家。這一次上京,我都想提議出兵逼着禹臧花麻將蘭州讓出來,到時候就能往玉門關一路攻過去了。”

“兩年之內都不可能動手,北方禁軍全都要換裝板甲,預訂的計劃是三年。但原本就有鐵甲的幾個軍是不用換的,其實兩年時間就能全數完成。”韓岡頓了一下,“只要生鐵的產量跟得上!”

“還要等兩年?不打仗的話,軍隊可都會爛下去的。就像你家的事,聽說是來了一百多廂軍,竟然被幾個殘廢給撂翻了。”王厚嘖着嘴,很是不滿地說着,“如今也就是蹴鞠聯賽上還能見點血了。”

“舍人,都監,時候差不多了。”韓岡的伴當這時敲了敲門,在外面提醒道。

王厚忙應了一聲,拿起筷子三口兩口地將盤子裡的菜吃了大半,原本行動舉止有着官宦子弟一般穩重的他,已經變得跟武夫一般粗俗,邊吃邊說:“京裡的菜,隴西的廚師連提鞋子的資格都沒有。”

放下筷子,他站起身,神色鄭重:“玉昆,別怪愚兄多話,呂惠卿拿着你的事來起大獄,絕不是好心!家父昨夜也跟愚兄說了,你最近的情況,他可沒有幫你擔待一點。”

韓岡回以一笑:“你放心,呂吉甫的心思,我還能看得出來。不管他怎麼想,我還有着一招撒手鐗,已經差不多是時候,再過幾天可就要用出來了……”

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二十二)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七)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變故(二十六)第二十三章 虛實(三)第三章 豈得聖手扶炎宋(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八)第一百一十二章 密雲(上)第三百二十六章 反擊(下)第五十九章 宴火(一)第六十一章 宴火(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四)第三十四章 雨澤何日及(二)第二十三章 天南銅柱今復立(上)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二)第七章 都中久居何日去(五)第一百三十五章 梳理(五)第二十二章 瞞天過海暗遣兵(一)第二十六章 任官古渡西(七)第一十二章 惡客臨門不待邀(下)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五)第一百七十三章 暗潮(八)第七章 煙霞隨步正登覽(十二)第二十八章 大梁軟紅驟雨狂(七)第四十三章 百里河谷田一頃(下)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八章 朔吹號寒欲爭鋒(十三)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五)第二十七章 京師望遠只千里(九)第四十一章 千嶂重隔音信微(上)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四)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五)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十四)第一十二章 兵蹙何能祓鬼儺(中)第四十三章 親屈天人九重問(下)第四十三章 長風繞城遙相對(上)第一百章 微雨(七)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一)第一十九章 登朝惟願博軒冕(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三十二章 吳鉤終用笑馮唐(十九)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八)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十六)第四十八章 浮雲蔽日光(下)第四十八章 夢盡乾坤覆殘杯(五)第六章 千軍齊發如奔洪(中)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三)第二十七章 更化同風期全盛(下)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六)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四)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七)第二十五章 山水流連住多時(中)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二)第二十二章 明道華觜崖(三)第三章 牆成垣隳猿得意(下)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一)第十章 大河雪色渺(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十七)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十三)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八)第三十六章 驟風(三)第二十五章 欲收士心捕寇仇(下)第二十一章 涉川無咎黃龍鎖(下)第一十六章 夜涼如水無人酌(上)第四十一章 禮天祈民康(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三)第一十五章 自是功成藏劍履(七)第四十四章 聞說紛紛意遲疑(下)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六)第二十一章 飛逐馳馬人所共(下)第一十四章 落落詞話映浮光(中)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八)第三十三章 枕慣蹄聲夢不驚(六)第一十八章 秉燭待旦已忘眠(上)第五章 九州聚鐵誤錯鑄(一)第九十章 塵囂(二十一)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十一)第三十章 虛實(十)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四)第三十八章 逆旅徐行雪未休(一)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二十二)第一十七章 籍籍人言何所圖(上)第二十三章 虛實(三)第二百四十二章 新議(八)第二十四章 南國萬里亦誅除(一)第四十章 帝鄉塵雲迷(二)第一十三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十一)第四十四章 本無全缺又何慚(中)第三十九章 欲雨還晴諮明輔(二十一)第三十一章 停雲靜聽曲中意(十四)第四十章 歲物皆新期時英(四)第一十二章 共道佳節早(八)第三十一章 九重自是進退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