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拄劍握槊意未銷(三)

bookmark

大約五百多人的騎兵停駐在靈州川的荒灘邊,紅裳錦袍,是典型的大宋馬軍。

戰馬一羣羣的在河邊上喝水,正常的情況下,它們的主人在餵馬、飲馬之後,都會順便就着河水洗刷一下,這樣騎着纔算精神。但現在幾乎所有的騎兵士卒,卻是連照料的念頭都沒有,而是橫七豎八地帶着戰馬找了樹蔭躺了下來。

河邊的五百騎兵,已經完全失去了一支軍隊應有的秩序。蓬頭垢面,衣衫不整,旗號盡失,就連盔甲,也不見幾人還帶在身邊。身上有傷的用布條胡亂裹了一下,沒帶傷的也跟乞丐沒有多少區別。

有人閉着眼睛休息;有人在傷口的創痛中呻吟;有人則是發着呆,雙眼死魚一般瞪着;還有些人,眼睛滴溜溜地轉來轉去,卻不知在想些什麼。但每一個人的手中都緊緊地攥着坐騎的繮繩,就是睡着了,都不見鬆手。

種詁半閉着眼睛,坐在一塊石頭上。對於麾下士卒的頹喪和軍紀的混亂,他已經能做到視而不見。

一場敗仗之後緊跟着連續數日的追殺,全軍上下現在惶惶然如同夜裡發現黃鼠狼進了窩的母雞,徹底亂了陣腳。十萬大軍在西賊的追擊下散了鴨子。被追殺得別說臉面了,就是底子都丟光了。

就是現在回想起當日,種詁也覺得敗得實在是太突然了。十年來的累累勝績,在這一戰中化爲烏有。

種詁還能記得當日城破在即,從戰場那邊傳來的戰鼓聲都洋溢着得意。誰能想到西賊竟然能掘堤放水,一下就讓攻城大軍近乎崩潰。

之後靈州城中殺出來的騎兵,加上興慶府方向的伏兵同時來襲,外圍的涇原軍被水勢分割,無法會合,加上慌亂,一下子就崩潰了,接着就是包括種詁在內的兩路騎兵被數倍於己的鐵鷂子擊敗,接下來就是身在靈州城下的環慶軍,也同樣是在一片混亂中全軍潰散。

水勢漫過膝蓋,對步兵的影響很大,但對騎兵而已則僅僅是小有阻礙,種詁當時不在正面戰場,沒看到中軍主力如何失敗,但之後但他率部撤向中軍方向時,就看到全軍跑得漫山遍野。從時間上看,環慶軍的抵擋連一時半刻都沒有。

之後兩軍殘部會合,高遵裕強令苗授殿後,而苗授又把這個任務交給了運氣不好的種詁。最後的結果就是隻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馬——這可是騎兵啊,有那麼多步兵逃散的情況下,根本就不該有這麼大的傷亡。

“皇城。”親兵提着水袋小跑着過來,畢恭畢敬的遞給種詁。他兩眼紅通通的,灰塵密佈的臉上還有兩道明顯的淚痕。

種詁伸出左手接過水袋,用牙齒拔掉塞子,大口喝起親兵剛剛打來的河水。他右臂則是直直地垂下來,不見動彈。

涇原路爲環慶路殿後,而種詁以第三將的騎兵爲整個涇原路殿後,一路連番大戰,損兵折將的同時,種詁本人也難得幸免,暫時只剩一條胳膊能用了。

前天最危險的時候,身邊的親兵都給殺散,他一人被七八名鐵鷂子圍住。

種詁從來都不是以武藝著稱的將領,其少年時曾以叔祖隱君种放爲榜樣,號爲小隱君,心思放在文事上,在兄弟中槍棒、弓弩都是倒着數,也只比普通的軍官略強那麼一點。現在年紀大了,武技也在不斷退步中。

就在前天的混戰中,種詁拼了命才用鐵槍扎翻了兩個武藝最強的西賊,肩膀上卻捱了一鐵鐗,幸好僅僅是廢了肩甲,事後一看,整塊鐵板都扭曲了。不過好歹把下面的肩胛骨給保住了,只是傷了筋,得修養好一陣子……但運氣不好時,說不定一輩子都得與這個傷處打交道。

種詁對此倒沒什麼好在意了,他都往六十歲走的人,說一輩子,其實也就幾年十幾年而已。以自家先人的壽數,種詁也不指望自己能活到八十歲。

冰涼的河水壓住了心中的焦躁,種詁放下只剩一半的水囊,正看見親兵臉上的兩道淚痕,問道,“怎麼了,哭什麼?”

“皇城。”親兵低着頭,抽噎地道:“二哥、八哥他們……”

“哭個屁,要號喪回去再說!上陣你見過不死人的!?”種詁呵斥了一聲,寒着臉站了起來。

“皇城,這就要走了?”親兵急道,“要不要再等一下,十一哥說不定還能趕上來。”

“等什麼?怎麼等!”種詁下面的雙手緊緊握着拳頭,並不是他心中不痛,只是不願表露出來,“十一有那個命,自己就能逃回來,沒那個命,等也沒用!”

就在兩天前,他麾下的騎兵雖然敗陣,至少還有個軍隊的模樣。但連續數日的殿後阻敵,不喜歡讀書、只顧着練武的次子戰死;笑起來憨厚得很的八侄兒戰死;關係一向不錯的三個指揮使戰死;跟在自己身邊多年的親兵們有一半戰死;聽命敢戰的精銳一個個戰死疆場,活下來的全都是滑頭。

整整四天的斷後,種詁手上三個指揮的騎兵,只剩下眼前的一羣慣看風色、雙腳麻利的老兵油子。想讓他們拼命殺敵,純屬做夢,就是天王老子來了都沒用。

種詁向着北面張望了一下,雖說能逃出來的都逃出來了,但其實還有許多人並沒有被確認陣亡。比如十一,也就是自己的第四個兒子;比如好些個副指揮使和都頭,只是在戰場上的混亂中失去了蹤影,並不是說他們一定就不會再回來。

只是現在不可能回頭去找他們,也不可能在這裡久留,下面的士兵哪一個都不可能老實聽話地留在西賊隨時都會追上來的地方,都想及早趕到韋州。

種詁並不清楚他的頂頭上司究竟是在韋州,還是逃往更南面的地方,甚至一直逃回橫山南側,但之前說好的就是在韋州會合。再說有城牆的地方總比荒郊野地更能睡個安心覺,只希望西賊沒有繞道前方,搶先奪下韋州。

單手一撐馬背,種詁跳上馬,擡起馬鞭,指着前方:“前面就是韋州,早前感到城中,今晚可以好生歇一歇。”

敗兵們看到他的動作,也一個個都起身上馬。但有十數人的坐騎,剛剛騎上去,就一聲慘嘶,轟然倒地。

沒人關心他們,幾天的追逐戰,倒斃於途的戰馬見得多了。只是握緊了手上的兵器,防着他們過來搶奪自己的戰馬。但那十幾人臉上先是絕望、繼而又轉爲兇戾。

種詁懶得爲此說話,麾下的這一干奸猾之輩,多一個少一個都無所謂。打馬前行,根本都不管身後的事。

半日之後,韋州城遙遙在望。看到了城上官軍的旗號猶存,種詁終於放心下來。

進城時費了一番周折,城中守軍如同驚弓之鳥,多番查驗身份,纔將種詁一衆放進了韋州城中。

被上百柄神臂弓指了半日,種詁的臉色越發的難看。被引去參見主帥時,還是一樣的板着臉。

在州衙中,種詁見到了高遵裕。苗授不在,據說是受了重傷,在隨軍的療養院中躺着。

慘敗之下,高遵裕變得反應遲鈍,神思恍惚。他的腰甚至都是駝着,往日根本看不到太后親叔這副模樣。

種詁心知高遵裕是給失敗打懵了。他好歹還經歷過三十年前的三次慘敗中的兩次,也親眼見證過之後十幾年党項人肆無忌憚地殺入國中劫掠,順便還毫不臉紅地將朝廷的歲賜搬回去的情形。眼下的敗陣,還不至於讓他變得灰心喪氣,但高遵裕就沒這份被磨鍊出來的堅韌了。

主帥都這般模樣,下面的士卒就不用提了。不管韋州城中還剩多少兵力,看起來都不像還能支撐得住的模樣。

“高總管。”種詁拱了拱手,行了個禮。

換做往日,高遵裕好歹還能記得安撫一下在後方拼死阻敵的種詁,但現在沒有那個心思,“賊軍還有多遠?”他問道。

種詁沒心思計較這等小事,“之前四日,末將與西賊接戰數十次,發現是三支鐵鷂子輪番追擊。不過昨夜他們都沒追上來,多半是爲了將息馬力,算時間差了有半天的路程。”

種詁自知,要不是党項人不想戰馬在追逐戰中勞累過度,死得太多,他根本就逃不回來。逃命的宋軍可以不顧戰馬的生死,但党項人卻不能不顧。

“半天啊……”高遵裕緊皺着眉。

“不知接下來該怎麼辦?”種詁問道:“西賊休整之後,肯定還會追上來,是要堅守韋州嗎?”

高遵裕猶豫了一陣,擡眼問種詁:“大質【種詁字】意下如何?”

種詁他沒有背黑鍋的打算,抱拳道:“還請總管示下。”

高遵裕凝神注視種詁好一陣,最後一擺手,“你先下去歇着吧,這幾日辛苦你了。”

種詁行禮之後,轉身出廳。

種詁不看好接下來的戰局,追擊自己的三支鐵鷂子加起來都沒超過一萬五,可見其主力有更爲重要的工作要完成——王中正那一路危險了。如果王中正再敗,這一戰就沒法兒打了。

不知道朝堂上能不能看清着一點。

種詁嘆了一聲,這要看京城中的反應了。以軍情傳遞的速度,金牌急腳遞將戰敗的消息傳到京城,也就在這兩天。

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三)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七)第二百八十三章 興波(上)第二十六章 仕宦豈爲稻粱謀(下)第二十四章 攜眷西返家(上)第三十五章 願隨新心養新德(上)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十二)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二十)第一十八章 青雲爲履難知足(三)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九)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九)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五)第四十四章 秀色須待十年培(十五)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三十七)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三十八章 何與君王分重輕(二十九)第一十四章 飛度關山望雲箔(七)第三十章 隨陽雁飛各西東(十四)第一十五章 前路多坎無須慮(五)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風(一)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一)第三十九章 遙觀方城青霞舉(五)第九十五章 微雨(二)第二章 一物萬家歡(上)第二十二章 早趁東風掠馬蹄(中)第一十五章 焰上雲霄思逐寇(三)第三十章 肘腋蕭牆暮色涼(八)第二百四十七章 新議(十三)第四章 力可迴天安禁鍾(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梳理(十七)第二十章 土中骨石千載迷(十五)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九)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第三十四章 爲慕昇平擬休兵(二十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六)第九十六章 微雨(三)第三十九章 苦心難成事(下)第二十五章 鳥鼠移穴營新巢(中)第三十六章 望河異論希(二)第一十六章 晚來誰復鳴鞭梢(中)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十二)第一十二章 鋒芒早現意已彰(七)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下)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三)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五)第三十三章 物外自閒人自忙(十)第二十九章 百慮救災傷(十二)第一章 廟堂紛紛策平戎(九)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十六)第一十二章 平生心曲誰爲伸(八)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二)第十章 卻慚橫刀問戎昭(一)第四十六章 龍泉新硎試鋒芒(四)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二)第一百九十章 借款(四)第一十一章 飛雷喧野傳聲教(七)第三十四章 山雲迢遞若有聞(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梳理(一)第一百八十二章 變遷(九)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二十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七)第二十章 冥冥鬼神有也無(十二)第三十六章 滄浪歌罷濯塵纓(二十九)第八十章 塵囂(十一)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四十四)第三十三章 爲日覓月議乾坤(十一)第三十四章 雲庭降鶴宴華堂(下)第三十六章 駸駸載驟探寒溫(五)第四十六章 了無舊客伴清談(八)第一十三章 不由愚公山亦去(六)第九章 鬧市紛紛人不寧(下)第一十八章 向來問道渺多岐(四)第八章 太平調聲傳烽煙(一)第四十三章 廟堂垂衣天宇泰(十六)第二十八章 臨亂心難齊(五)第四十三章 修陳固列秋不遠(九)第一十七章 往來城府志不移(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點畫(中)第四十章 何掌綸言奉帝尊(中)第四十二章 詭謀暗計何曾傷(三)第一十章 彈鋏鳴鞘破中宸(下)第四十六章 八方按劍隱風雷(十三)第四十一章 誹誹諫垣鳴禁闈(上)第十章 千秋邈矣變新腔(十四)第二十一章 論學瓊林上(下)第三十二章 金城可在漢圖中(四)第一章 縱談猶說舊昇平(四)第四十八章 時來忽睹紅日低(六十四)第十章 進退難知走金鑼(下)第二十四章 繚垣斜壓紫雲低(二)第二十七章 鸞鵠飛殘桐竹冷(下)第二十九章 坐感歲時歌慷慨(下)第一十一章 城下馬鳴誰與守(十七)第四十六章 世情如水與天違(中)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八)第二十九章 頓塵回首望天闕(五)第二十八章 官近青雲與天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