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營企業主階層政治參與的可行性
改革開放後,黨和國家對私營經濟的政策經過了幾次重大突破。1982年,對於當時興起的私營經濟,鄧小平同志的看法是,“看看再說,這衝擊不了社會主義。”到1983年底,中央對私營經濟的政策是:不提倡、不宣傳、不急於取締。這基本上默許了私營經濟的存在,中央的默許態度使東南沿海的私營經濟取得了飛速發展。1987年十三大的報告中指出,私營經濟是公有制經濟有益的和必要的補充。雖然私營經濟還只是處於“補充”的地位,但卻有了合法存在的權利。對私營經濟的理論認識和政策,質的突破是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後。隨着此後市場經濟的確立和不斷髮展,到1997年,十五大把公有制爲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方針,明確上升爲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隨後,以第二次修改憲法的形式,在國家根本大法中寫上了私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條文。這從根本上消除了人們對私營經濟的偏見,在法律上明確了私營經濟與公有經濟享有同等的地位和權利,都是國家經濟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十六大報告中,私營企業主作爲一個社會階層,被定位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
建設者”。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允許非公有制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基礎設施、公有事業及其他行業和領域。規定非公有制企業與其他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這進一步爲私營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隨着黨和國家對私營經濟認識的不斷突破,對其政策的逐漸放寬,私營企業在改革開放後,特別是90年代以來取得了迅猛的發展。1988年,工商登記私營企業戶數爲9.06萬戶,僱工164萬人。到2002年,登記數已經達到243.5萬戶,增長近27倍,從業人數達3409.3萬人;註冊資本金人均超過百萬,達24756.2億元;繳納工商稅收945.6億元,是重要的國民經濟收入來源,在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私營企業提供當地2/3以上的財稅收入。
私營企業的發展不僅表現在戶數和資金的增加、從業人數的擴大,還表現在私營企業主階層素質的提高。在人們的印象中,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進入私營企業主階層的都是社會邊緣階層。即使到了90年代,還有很多人認爲私營企業主文化低、素質差,就連私營企業主自己也這麼認爲。從目前來看,這種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高
學歷人才正不斷充實到這個階層中來。據統計,初中以下低文化程度的業主所佔比例急劇減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業主所佔比例明顯增加,並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高學歷業主。2002年大學畢業生的比例比1993年高出1倍多,已從1993年的16.6%上升到33.5%。同時,一些主流社會羣體和階層人士也進入到私營企業主階層。據統計,約95%的人來自國有企業負責人、幹部、專業技術人員、工人、農民等主流社會羣體或階層,並且繼續與主流社會羣體保持着各種各樣的聯繫,而來自無業等邊緣性社會羣體的業主僅佔約4%。這表明私營企業主羣體的整體素質在逐步提高,參政能力也逐漸提高。
國家對私營企業政策的放寬爲私營企業主參與政治提供了客觀環境,而私營企業的迅速發展、業主素質的普遍提高又爲其政治參與提供了主觀條件。經濟的發展必然帶來政治上的訴求。因此,隨着私營經濟的發展,私營企業主獲得政治地位的願望、參與政治的要求越來越突出。這種日益增強的參政要求對我國的政治體制構成了衝擊和挑戰。如何看待私營企業主的政治參與,政治參與的渠道是否足夠暢通,政治參與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度如何,這些都將成爲應對衝擊和挑戰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