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歷陽攔截
自從淮南節度水陸分家後,王仲升率領兩萬軍隊去了徐州,揚州這邊只剩下淮南防禦使兼水軍都督皇甫侁率領一萬五千人。
李希烈當然想吞併力量薄弱的揚州,他一直在虎視眈眈,等待着機會。
‘三王討逆事件’出現後,天下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洛陽身上,李希烈便意識到自己機會到來了,他率先攻佔了楚州,駐紮楚州三千軍全軍覆滅。
皇甫侁嚇壞了,立刻派人去懇請談判,說是談判,實際上就是有條件的投降,李希烈當然也想不磕牙地吞掉揚州一萬多駐軍和幾百艘戰船。
因爲攻打楚州雖然殲敵三千,他也損失了一千多人,李希烈當然不爽,不戰而吞人之兵纔是王道嘛!
雙方你來我往談判了好幾天,眼看雙方要達成共識,段秀實和南霽雲率領的三萬大軍乘船殺到了,本來就不願投降李希烈的揚州將士立刻開城歡迎齊王大軍到來。
這個時候,李希烈已整頓軍馬準備南下收取揚州,不料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眼看到嘴的鴨子飛了,李希烈氣急敗壞,立刻出兵三萬人攻打揚州,卻在運河上被關隴軍火燒戰船,三千多人葬身火海。
這時,李希烈得到了關隴軍佔領洛陽的消息,他很清楚,一旦李鄴在洛陽站穩腳跟,下一個必然是收拾自己。
揚州暫時拿不下來,他也沒有興趣了,他開始考慮自己的退路。
李希烈的目光投向了更加廣袤富饒的江南。
這天上午,段秀實收到了從襄陽轉來一封快信,李鄴在信中告訴兩件事,一是洛陽已經拿下,待陳煥過來替代他後,他便可儘快返回長安。
另一件事,皇甫侁投降了李希烈,將位於歷陽縣的江北水軍出賣給李希烈,李希烈大軍很可能會在歷陽縣渡過長江,轉戰江南,命令他立刻派水軍封鎖長江江面。
這個消息讓段秀實大吃一驚,立刻命人找來揚州守將李承慶和裴戎瞭解情況,又派人去請駐紮在長安岸邊的水軍副都督李成式。
不多時,李成式匆匆趕來。
李承慶原本是江南採訪使韋陟的部將,一直率三千水軍駐紮在京口,當時,揚州水軍副都督李成式投降關隴軍後,魚朝恩便將李承慶從京口調到江都,替代李成式成爲水軍都統。
而裴戎是淮南節度使李希言的部將,淮南軍分家後,五千步兵留下守揚州城,就是由裴戎統領。
李成式眉頭一皺,不解問道:“什麼時候歷陽縣有水軍駐紮了?”
李承慶比較瞭解情況,他抱拳道:“回稟李都督,歷陽縣的水軍實際上就是江寧水軍,江寧縣因爲碼頭修繕,水軍便暫時移到長江北岸的歷陽縣,那邊有軍營和水軍碼頭。”
李成式恍然,“那主將就是元景曜對吧!”
李承慶點點頭,“就是他!”
李成式便對段秀實道:“啓稟樞密使,元景曜曾是卑職的手下,當年曾投降李璘,李璘去巴蜀後,並沒有帶他,而是讓他留守。
他便把三千軍以及宣州獻給皇甫侁,皇甫侁替他說了好話,元景曜沒有被追究,一直率軍駐紮在江寧,是皇甫侁心腹大將,所以只要皇甫侁投降了李希烈,那元景曜十有八九也會投降。”
“原來如此!”
段秀實又追問道:“歷陽縣有多少戰船和水軍?”
李成式不太清楚了,段秀實目光又轉向李承慶,李承慶躬身道:“水軍三千人,戰船一百艘,都是千石戰船!” 段秀實當機立斷對李成式道:“煩請李都督率本部一萬五千水軍和三百艘戰船前往當塗縣,以當塗縣爲駐兵之地,攔截歷陽縣的戰船。”
李成式自從投降了李鄴後,一直沒有立功機會,這次是他第一次獨立率軍作戰,李成式心中也格外期待。
兩天後,三百艘大船抵達了歷陽縣外圍江面上,他沒有直接下令去挑戰,而是先返回對岸的當塗縣,並派出兩艘探哨小船前去探查歷陽縣碼頭上的情況。
李成式派出一支斥候小隊,旅帥叫王兆恩,襄陽人,手下有十名弟兄,他們都是經驗豐富的斥候,而且個個水性極佳,水鬼出身。
王兆恩讓兩艘小船靠攏,把十名手下召集起來道:“都督交給我們兩個任務,一個是查看岸上有沒有大軍聚集,一個是查看碼頭上敵軍戰船情況,數量大小等等,我們分頭行動,我率四名弟兄去探查岸上情況,劉玄!”
“卑職在!”一名火長抱拳道。
王兆恩囑咐他,“你帶五名弟兄去探查碼頭內情況,不要划船進去,會被發現,要潛水進去,然後我們各自回大營稟報。”
“卑職明白!”
兩艘斥候船分手了,向各自的目標劃去。
王兆恩的小船在碼頭西面二十里外靠岸了,這裡不會有敵軍,他命令兩人看船,他則帶着兩名手下上岸,向歷陽縣方向奔去。
但沒有到歷陽縣,距離縣城十里,王兆恩就看見一個巨大軍營,用營柵包圍,佔地足有近千畝。
他頓時嚇了一跳,帶着兩名手下向高處奔去,他們攀上一棵大樹,向數百步外的大營望去。
只見大營內全是營帳,密密麻麻,一眼望不見頭,至少有幾千頂大帳,雖然是半夜時分,但還是有一隊隊士兵在巡邏,王兆恩心中迅速判斷,這至少有五萬人的規模。
他不再久呆,立刻率領手下回去了.
五更時分,王兆恩先後接到了兩隊斥候的稟報,碼頭內確實有上百艘千石戰船和大量民船,但沒有水上營柵。
然後是岸上發現敵軍主力,至少有五萬人,李成式心裡明白了,李希烈的大軍到了,但還沒有來得及渡江。
他當即有了作戰的辦法,他的軍隊肯定不是李希烈主力大軍的對手,但他可以將敵軍戰船全部摧毀,李希烈只能望江興嘆了。
天剛亮,一萬五千水軍和三百艘兩千石戰船,藉助晨霧的掩護,向北岸的歷陽縣悄悄進發。
巧的是,僅五萬淮西軍也在北岸集結,開始了渡江南下。
百艘戰船隻是護衛,還有幾百大大小小的民船。
這時,兩百多艘民船滿載着第一批五千士兵,也開始出發了,他們也是想借助晨霧的掩護,搶灘對岸當塗縣碼頭。
在它們身後和兩側,跟隨者百艘戰船,它們並不是登陸船,而是護衛船,保護船隊渡江。
就在長江中央,兩支船隊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