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1章 兵分三路

第1451章 兵分三路

御書房內,李鄴注視着沙盤上的慶州和原州。

另一邊站着韋見素和郭子儀。

李鄴沉思良久問道:“樞密使覺得朕派誰去剿滅党項比較好?”

郭子儀早已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出征党項,非李晟不可!”

李鄴點點頭,他想到的也是李晟。

這時,韋見素問道:“陛下打算怎麼處置党項人?”

李鄴嘆口氣道:“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年南匈奴內附,東漢對他們過於仁慈,留下了隱患,後來曹操將南匈奴又分爲左右南北中五部,分別安置在關內、河東和河北等地,以其貴族爲帥,這就是五胡亂華的根子.

此時的党項和五胡何其相似,我們強大的時候可以藐視這些異族,可當我們未來不幸衰弱,這些異族又會給我們的子孫帶來什麼?

韋相國,不謀萬世者,不足以謀一局啊!”

韋見素深爲動容,捋須道:“陛下說得對,微臣完全支持滅党項!”

下午,李鄴接見了大將軍李晟。

李鄴在平南詔的戰爭中表現得極爲突出,給李鄴創造了一個制衡小國的典範,滅而不亡。

有些小國不能滅亡,比如南詔,南詔以及南部的各個小民族多如牛毛,十分複雜,朝廷可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管他們。

留下南詔這個代理人,由它去管理,省了朝廷很多麻煩,石國也是一樣,它是粟特九國之一,假如徹底滅了他,就會將其他粟特八國徹底推給大食,唐朝就無法在河中地區立足了,所以南詔模式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以駐軍控制石國,分享其資源,同時又不干涉石國內政,還用聯姻來安撫石國。

這都是南詔模式打下的基礎,也是這個緣故,李鄴很看重李晟。

“微臣參見陛下!”李晟躬身行禮。

李晟現在出任右衛大將軍,校檢兵部尚書,他這個職務就是一個閒職,如果天子想起你,用你,你就可以立刻上馬出征,如果天子想不起你,或者不想用你,你就只能閒一輩子了。

比如左衛大將軍高秀巖,李鄴就不會再用他了,他已經六十多歲,年事已高,所以李鄴封他爲左衛大將軍、代國公,就是讓他安享晚年。

但李晟可不一樣,他才四十歲出頭,正年富力強。

李晟雖然出征南詔獲得成功,但他畢竟之前站錯了隊,他還是比較忐忑。

這次天子決定用他出徵党項,他也格外激動。

李鄴指着沙盤上原慶等州道:“党項叛亂之事,將軍知道了吧!”

“卑職昨天看了唐朝旬刊,已經知道了。”

李鄴用木杆指着延州道:“現在党項圍攻延州,該怎麼解救?”

李晟沉思片刻道:“陛下,微臣認爲党項真正想攻的不是延州,而是靈州!”

“何以見得?”

“陛下,党項和別的遊牧民族不一樣,他是半牧半農,他們人口已經到了五十萬的關鍵點,如果能突破五十萬人,那就會很快向一百萬挺進,作爲党項的貴族,他們肯定希望人口儘快突破,但想突破五十萬,必須有充足的糧食保證,在慶州和原州附近,最大產糧重地就是河套了,一旦佔領靈州河套,党項就有獨立建國的訴求了。”

不得不說,李晟的推斷還是很有說服力,歷史上,党項就是在控制靈州河套後,正式建立了西夏國,一直是宋朝的附骨之疽。

“你們認爲他們是佯攻延州?”

“也不是,微臣認爲他們還是想掠奪延州的火油,但不要延州的土地,微臣看旬刊,旬刊上說党項攻打延州已經幾天,到現在陛下還沒有得到延州失守的消息,說明他們是圍而不攻,誘引我們主力去救延州,給靈州那邊爭取時間,一旦我們主力將達延州,他們就會立刻下手搶奪火油,然後迅速撤退。”

李鄴點點頭,“如果朕給你五萬軍隊,你會怎麼對付党項?”

“回稟陛下,如果給微臣五萬軍隊,微臣會要長安的三萬軍隊和雲州的兩萬軍隊,長安的三萬軍隊磨磨蹭蹭北上,雲州的兩萬騎兵一分爲二,一支火速去支援靈州,另一支則疾速支援延州。”

李鄴滿意地點點頭,“如卿所願!”

李鄴當即任命李晟爲御史大夫、關內防禦使,率三萬軍隊去救援延州。

同時緊急發鷹信給雲州都督張光晟,命他的兩萬軍隊分兵兩路,一路火速去救援靈州,另一路趕去延州阻擊党項人對火油的掠奪。

鷹信很快,張光晟在黃昏時分接到了鷹信,他連夜出兵,命令大將盧雁率領一萬騎兵趕赴靈州,他自己親自率領一萬軍奔赴延州。

與此同時,李鄴的另一份鷹信也到了太原,命令太原三城防禦使辛京旻率五千軍隊火速北上,暫時接管雲州防務。

就在李鄴調兵遣將準備對党項動手的同時。

遼西也發生了一些細微的變化。

在一片遼闊的草原上,一支遷徙隊伍正緩緩向西而行。

這是一個西室韋的小部落,只有千餘人口,一千多輛大車滿載着帳篷和其他傢俱以及各種日用品,女人和孩子都坐在大車上,男人則騎着馬,車隊兩邊跟隨大羣牛羊。

隊伍浩浩蕩蕩向東而行。

自從室韋三萬軍隊被全殲,親室韋的拔野古小可汗被消滅了,室韋貴族們也終於感覺到了危機到來。

他們終於開始考慮後路,這一個小部落就是他們的遷徙試探。

遷徙隊伍不能走俱羅勃部的地盤,這是俱羅勃部出兵的條件之一,如果室韋的遷徙隊伍進入他們的牧場,他們將立刻撤軍。

室韋部不想丟掉這唯一的盟友,他們只能沿着鄂嫩河的南岸遷徙,鄂嫩河是俱羅勃部和拔野古部的分界線,實際上他們就沿着兩個部落的邊界而行,在拔野古的這一邊。

隊伍已經走了四天,他們很緊張,一旦他們被拔野古部俘虜,很可能就會成爲奴戶。

奴戶其實和拔野古部最底層的牧民差不多,只不過交給貴族的稅要多一些,當然,還是歧視。

但如果他們投降唐朝,變化只是名稱,室韋人的稱呼就沒有了,他們就會成爲大唐子民,戶籍爲遼西,幾代人後,就會成爲漢人了、

現在朝廷也不準備把他們往內地遷徙,而是把他們留在遼東種田,把他們從遊牧民族改造爲農耕民族,一步步漢化。

這支西遷的試驗部落是不幸的,下午時分,一支數千人的拔野古騎兵殺來,將千餘輛大車團團包圍,面對騎兵凶神惡煞的大喊,男子不敢抵抗,紛紛跪在地上,女子則抱着孩子在大車內哭泣。

草原各部的貴族對人口還是比較歡迎的,這意味他們會得到更多的稅羊。

拔野古騎兵搜走了他們所有兵器,便命令隊伍轉道向南,前往拔野古的王地,他們的命運將由達達可汗決定。

一般是平均分給八個部落,成爲拔野古部的奴戶。

第293章 太清遇故第961章 優勢在彼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509章 血戰勃律(下)第249章 再出奇兵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1345章 案板魚肉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374章 宇文懷德第1109章 徹底翻身第372章 上輩恩怨第153章 血戰峽谷(中)第641章 巡視漢陽(下)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794章 交換俘虜第89章 抓住機會第782章 老薑彌辣第421章 兄弟鬩牆第141章 打進楔子第583章 藏身龍武第1051章 水軍摸底第259章 銀庫之謎第920章 單獨召見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460章 最後遺留第1421章 辦報初構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1226章 出師未捷第1038章 料敵在先第1238章 韋相勸諫第1308章 神秘租客第1234章 命在一線第446章 確鑿證據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1318章 南詔之變第836章 兄弟鬩牆第1326章 留任一屆第1275章 尋找突破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924章 爲利而來第482章 臨危授命第1080章 案中有案第404章 戰俘大營第200章 首戰河西第1112章 拜請辦學第1034章 疫情爆發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620章 初戰魚梁第1010章 再做交易第1185章 註定滅亡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589章 驗明正身第378章 心有不甘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1347章 發現線索第541章 勇闖關卡第312章 兩劍之威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469章 以牙還牙第1330章 驚聞漏洞第64章 出線之戰(中)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360章 出海協商第944章 顛覆規則第177章 證據紕漏第370章 再次相約第754章 戰略誤判第1326章 留任一屆第1210章 老將坐鎮第263章 綿裡藏針第862章 漲價事件第191章 雷霆之怒第300章 指若凝脂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1243章 擅戰降職第570章 同窗舊友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760章 三吏三別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1469章 矛盾激化第797章 神眼利器第123章 飛龍遺物(下)第1235章 最後通牒第896章 蕭關警告第859章 巡視難民第1257章 渡河再戰第1284章 家族未來第606章 司竹之變(下)第1337章 北征松漠第1258章 清倉行動第568章 路遇山匪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919章 收買小人第325章 想盡辦法第986章 不忠者亡第303章 無奈妥協第1300章 指點迷津第1121章 重結聯盟第835章 酒樓遭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