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秘藏之銀

bookmark

第269章 秘藏之銀

呼羅珊地域廣大,核心地帶主要在今天的伊朗東北部,以藥殺水爲界,東面便是粟特九國所在的河中地區,但廣義的呼羅珊也包括了河中地區和吐火羅地區,這些小國一方面向唐朝臣服,另一方面也向白衣大食臣服。

但也正是白衣大食的衰落,這些小國纔有了脫離大食人控制、全面轉向唐朝的想法,但最主要還是出於宗教方面的緣故。

大唐朝寬容,不干涉他們的信仰,而大食人則不同,尤其大食教興起後,波斯的拜火教、摩尼教幾乎消亡殆盡,爲了自保,河中地區的祆教勢力和吐火羅地區的佛教勢力紛紛加強和唐朝的聯繫。

呼羅珊總督府位於波斯最東面的木鹿,這裡距離河中地區和吐火羅的地區都比較近,便於控制着兩個地區,木鹿是一座著名的古城,地處半乾旱地區,水源缺乏,植物稀少,四周都是一望無際的黃土丘陵,大風颳過,飛沙走石,漫天黃塵。

但木鹿旁邊流過一條寶貴的大河,叫做卡拉庫姆河,它是呼羅珊地區的母親河,養活了千千萬萬的人口,所以又叫呼羅珊河,這條大河蜿蜒曲折,又穿過了卡拉庫姆沙漠,最後流入阿姆河,阿姆河在唐朝叫做藥殺河,是唐朝廣義上的疆域邊界,

所以河中地區和吐火羅地區同時屬於唐朝和大食的疆域,雙方都把這裡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屬於自己廣義上的領土。

實際上,大食對粟特九國控制更深,他們在粟特各國駐紮了稅官,對各國進行收取重稅,粟特各國只得花錢免災,儘管稅賦沉重,他們也只能默默忍受。

而唐朝對粟特九國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控制,僅僅只是一種名義上的君臣關係。

木鹿城內,呼羅珊總督阿布.穆斯林接到了石國發來的飛鷹傳信,他的神情頓時變得十分焦慮,唐軍竟然佔領了怛羅斯城,怛羅斯城內的粗銀和附近的銀礦,那可是他的囊中之物,是他垂涎已久的肥肉,竟然被唐軍搶先下手。

阿布.穆斯林也暗暗暗暗埋怨哈里發,如果不是他要進攻埃及,把自己大部分的軍隊調走,那自己早就把河中地區佔領了。

現在埃及戰役已經到了尾聲,呼羅珊的大軍也該回來了。

他負手來回在房間裡踱步,心中暗暗盤算着怎麼說服阿拔斯把軍隊調回來,想來想去,只有財政一個突破口,阿拔斯雖然建立新王朝,但伍麥葉王朝的奢侈荒淫,早已將國庫揮霍殆盡。

阿拔斯王朝建立後同樣面臨財政拮据的困境,不得不靠掠奪埃及來維持各種龐大的開支,那麼石國的存銀和銀礦就是能打動阿拔斯哈里發的最好藉口。

阿布.穆斯林也是被昆都石所欺騙,他一直以爲石國的庫銀都用來製造各種攻城器械,購買裝備各種兵器,已經被昆都石消耗殆盡。

但石國發生政變後,昆都石的幾名心腹大臣逃到木鹿,阿布.穆斯林才知道石國還有一座保國銀庫,裡面有十幾萬斤白銀,不僅如此,怛羅斯城和銀礦上還有大量粗銀。

這個消息讓他十分憤怒和懊悔,他幾次想派兵去石國搶奪白銀和粗銀,但都被布哈拉的叛亂給拖住了。

大食軍之所以在布哈拉駐紮重兵,並不是因爲唐軍攻克俱戰提,時間點接近只是一種巧合。

真正的原因是布哈拉民衆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大食叛亂,搗毀大食教寺院,驅趕稅官,搶奪粟特各國交給大食的稅賦,阿布.穆斯林極爲震怒,立刻調火尋國的五千粟特大食軍和木鹿的一萬大軍,共計一萬五千人平息布哈拉的叛亂。

此時阿布.穆斯林坐不住了,他知道自己再不行動,石國的白銀一定會被唐軍搶走。

情報上說,怛羅斯的唐軍不多,只有幾百人,這是一個機會,必須立刻抓住這個機會。

阿布.穆斯林當即決定兩線並施,一方面派人去給阿拔斯緊急送信,說服他調回呼羅珊大軍,另一方面派布哈拉的粟特軍團首領賽義德和副首領艾羅特率領五千大食粟特軍趕往怛羅斯,奪回怛羅斯城,搶奪存銀,搶佔銀礦。

阿布.穆斯林的情報沒有錯,唐軍確實是由裴琇率領五百軍隊佔領了怛羅斯城,但幾天後,李鄴率領一千五百騎兵也趕到了怛羅斯。

從碎葉到怛羅斯城相距約七百里左右,

李鄴率軍一路兼程,用六天時間抵達了怛羅斯。

怛羅斯城是堅固的軍城,用大石砌成,十分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城池周長只有八里,城內沒有百姓,只有一百石國守軍,戰鬥意志十分薄弱,裴琇率領五百士兵殺來時,守軍們便棄城而逃。

李鄴剛到怛羅斯,裴琇便向他彙報了一個消息,着實出乎李鄴的意料,李鄴也沒想到石國居然還是留了一手,他們在怛羅斯城內隱藏了大量的粗銀。

裴琇把李鄴帶到一個極大的礦石倉庫內,裡面堆放着無數黑漆漆的金屬,一坨一坨,每一坨都有幾十斤重,形狀各異,在倉庫內堆積如山。

“這些粗銀是被礦渣埋在下面,根本看不出來,一名管事怕死,就給我們說出了這個秘密,我們把礦渣扒掉,這些粗銀就露出來了。” 李鄴心中估算一下,這些粗銀至少有三十萬斤以上,他又問道:“有記錄嗎?有多少數量,成色如何?”

裴琇撓撓頭,“對方說的話我們聽不懂,文字也看不懂!”

李鄴當即令道:“把管事帶過來!”

不多時,士兵把一名管事帶了上來,他跪下哀求道:“我家裡還有孩子,有老父親,懇求將軍饒我一命!”

李鄴用粟特語對他道:“只要你配合,我們不會殺你,會很快放你回家!”

管事連聲感謝,又問道:“將軍想問我什麼?”

李鄴指着銀錠問道:“這裡有多少粗銀?我是指重量,還有含銀成色如何?”

“有三十二萬斤,含銀大概七成左右。”

石國的重量和唐朝一樣,李鄴迅速估算,含銀七成最少也能煉製純銀二十萬斤左右,那就是三百二十萬兩白銀,唐朝一年的財政收入也就三千兩百萬貫,這就相當於大唐一成的財政收入,難怪石國肯把百萬兩銀子交給自己贖罪,原來這裡還隱藏着一大筆財富。

“銀礦那邊還有粗銀嗎?”

“回稟將軍,這裡面有一半的粗銀就是從礦山運來的,礦山三個月前就停產了,國王下令把礦工全部遣返回家,連前往礦山的道路都被破壞了。”

“爲什麼?”李鄴不解,石國國王怎麼會下這樣的命令。

“具體原因我也不清楚,只是有些傳聞。”

“什麼傳聞?”

“傳聞說安國出現暴亂,大食出兵鎮壓,國王擔心大食軍會過來,就停止銀礦開採,我們也是這樣猜測的。”

“安國出現暴亂?”

這個消息讓李鄴一怔,“是真的嗎?”

“我們也不清楚,現在消息很亂,各種傳聞,國王那邊應該有確切消息。”

李鄴沉思片刻道:“唐軍佔領怛羅斯城,伱們國王會知道嗎?”

“當然會知道,你們來之前,守軍就得到消息撤退了,很多官員也跑了,我們有職責在身,不敢撤退。”

“我知道了,過兩天就放你回家!”

管事再三感謝,退了下去。

裴鏽問李鄴道:“將軍認爲大食軍會得到消息?”

李鄴點點頭,“大食在石國有情報點,我們奪取怛羅斯的消息肯定會被對方情報探子知悉,大食人是否出兵就看他們對石國銀礦的態度了。”

(本章完)

第622章 攔截情報第1348章 廣武客棧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238章 戰爭來臨第854章 沙河大戰(下)第1086章 真相如此第692章 再戰北城第1059章 踏上返程第971章 撤離巴蜀第218章 夜襲敵營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628章 家宅密道第390章 父子談心第89章 抓住機會第1267章 夜攻漁陽第522章 密旨之謎第922章 崇高威望第1099章 報復到來第224章 抵達龜茲第1329章 火攻會川第1421章 辦報初構第117章 獵場伏兵第994章 捆綁銷售第762章 洗兵之計第477章 新仇舊恨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1172章 深夜急報第451章 黃雀在後第1280章 清理宗室第49章 林家藥鋪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56章 破爛得寶第361章 新任幕僚第128章 內亂之根第792章 街頭偶遇第173章 張掖街頭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511章 小女玉沙第614章 危機再來第493章 激戰且末(上)第629章 加官進爵第1088章 李淮往事第313章 遇見詩仙第501章 喜獲新宅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1377章 華清度假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829章 再回帝京第1127章 兵臨飛狐第76章 壽命之憂第490章 天地不仁第473章 裴家提醒第1274章 宗室野心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1018章 三眼神判第1270章 退位建議第268章 聯合軍議第176章 殺人事件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614章 危機再來第1449章 繼續東行第605章 司竹之變(上)第1474章 恩威並施第1479章 封子爲王第629章 加官進爵第1395章 白銀之城第680章 再抵長安第755章 定基金城第613章 意外發現第1225章 順藤摸瓜第1287章 大寶已定第574章 激戰魯陽第1193章 錢塘夜戰第879章 反擊痛處第16章 王府揚威(二)第232章 主動請纓第532章 又見張平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1277章 霹靂出擊第1347章 發現線索第819章 草原變局第1321章 海上遭遇第1347章 發現線索第686章 機會乍現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193章 謀事在先第133章 東市遇熟第1432章 循循開導第596章 將相生惡第130章 新的志向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939章 寶應元年第324章 隊友姓豬第825章 緊急運作第42章 捏住七寸第23章 討要說法第223章 關鍵一票第648章 走投無路第984章 乾元重寶第1349章 勇救羣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