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活着不過是一場扮家家酒(上)

商賈之道,奉行的永遠是現實主義,落到袋裡的才安樂,而任何迷霧,要被撕破,便再沒有任何價值。

唐十七爺不再想這件事情,決意先把那人找到再說,視線從掌櫃的臉上落到那名主教的臉上,說道:“三爺這次交待的非常清楚,這個人必須找到,然後控制住,如果不能,我會死,你們也會死,而你,會死得非常慘。”

這名主教是唐家在國教裡埋下的伏筆,現在被逐出京都,雖然僥倖活了下來,卻再無法發揮更大的作用,如果不能在硃砂丹一事裡表現出自己的忠誠與能力或者說用處,那麼等待他的結局想必定然很不美妙。

聽主教的臉色變得有些蒼白,掌櫃更是冷汗溼透了衣背。二人都很清楚,這件事情已經牽涉到了汶水族中的權勢爭奪。他們的身份地位還不足以知道所有的內情,但很清楚,這兩年裡的汶水城已經發生了多少場狂風暴雨。

諸房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甚至可以說慘烈,雖然到目前爲止都還沒有死人,但已經隱隱有了血腥的味道。最重要的信號便是長房大爺的舊疾復發,而就在今年年初,那位名聲越來越大的唐家三爺……生了一個兒子。

汶水唐家乃是千世之家,自有規矩。

當初老太爺決意讓長房繼承家業,唐三十六是唐家的獨子獨孫。

在他正式繼承家產之前,老太爺禁止其餘諸房有第三代的子嗣。

這個規矩非常殘酷,好在諸房的主子都修道有成,數百載壽數可期,倒也不急於一時。

這個規矩,到了年初終於被打破了。

唐家三爺生下了一個兒子。

那是唐三十六之外,唐家第三代唯一的血脈。

這意味着什麼?是不是老太爺在家族繼承上終於完全改變了主意?長房就此失寵?還是說唐家三爺已經沒有耐心再繼續等下去,明確而強悍地表達出了奪權的野心?

野心當然要建立在實力之上,現在的唐家諸房以三爺爲首,已經在這場鬥爭裡取得了明顯的優勢。

兩年前的京都鉅變中,在更早這些年的幕後交易裡,唐家三爺代表着商行舟,在大陸各勢力之間來回縱橫,溝通聯絡,爲推翻天海的統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破掉京都皇輦圖的關鍵一役裡更是扮演了無法替代的角色。

在這件大事裡,無論任何方面,唐家三爺都表現的極爲完美,而且很低調,給汶水家裡帶來難以想象好處的同時,也非常符合唐家的風範,獲得了很多族人的支持甚至是崇拜。

如果不是那年冬天在殺王破的時候出了問題,也許他現在就已經取代了唐三十六的父親……

這時候,掌櫃與主教聽到這是唐家三爺的命令,頓時沒有了任何僥倖或者求饒的念頭。

那就趕緊找到那個人吧,如果控制不住,殺了便是。

可能是因爲唐家三爺的冷鬱太出名,也可能是因爲十七爺一直坐在庭院裡親自盯着,丹藥分析破解倒溯的工作進行的比想象中更快,當天傍晚時分,幾位醫道大家及唐家運輸、土產方面的掌櫃,終於得出了一個初步的結論。

某種藥材產自何地,運至何地,途經何地,某種藥材只有何地有,某種藥材在天涼郡一年的用量又幾何,無數的信息彙總在一起,然後伴着算盤珠啪啪的清脆聲響變成紙面上的數字,最後指向了地圖上一個非常不起眼的位置。

那裡是天涼郡東北,人跡罕見,天寒地凍,羣山之間有座叫高陽的小鎮,近乎荒棄。

……

……

與客棧一牆之隔的聖醫館裡,隨着傷者們的傷勢漸漸好轉,氣氛變得越來越輕鬆。

最深處的那個房間氣氛依然壓抑、低落。

那名年輕的陣師依然沒有醒來,本來微黑的臉現在很是蒼白,呼吸短促而微弱。

安華坐在窗邊,閉着眼睛在養神,很是疲憊。

按照松山軍府的軍令,她和聖醫館裡的神官、軍醫非常努力地在醫這名年輕的陣師,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年輕陣師還能再撐七天時間,比最初神官預計的要多出兩天,之所以如此,當然是因爲她的到來。

青矅十三司的聖光術不比離宮神術稍弱,不然當初聖女徐有容也不會選擇在這裡學習。

但這依然還是不夠,因爲……硃砂丹要十天之後纔會出現。

在松山軍府的受藥序列上,年輕陣師排在第一位,只要有藥,他便可以拿到,然後活下來。

可安華知道,無論自己和神官、軍醫再如何努力,也沒有辦法讓他撐到那個時候。

看着希望就在眼前,而且似乎越來越近,然而仔細望去,卻還是那般遙遠。

人力終究有時窮,這個事實總是那麼容易令人感到悲傷,甚至絕望。

結束冥想,安華睜開眼睛,起身走到塌邊,觀察了一下年輕陣師現在的情況。

不知道是因爲一天一夜未曾休息、不停照顧的緣故,她覺得年輕陣師的眉眼越來越清楚。

怎樣才能讓他活下來?還有別的希望嗎?比如請離宮裡的大主教出手?

不,就算那些大人物願意爲年輕陣師出手,也趕不到這裡,更不要說現在的離宮,除了派遣相當數量的神官醫者在北方前線,在其餘的時間與地方都表現的異常低調,從清晨到日暮,從春到秋再到冬,殿門緊閉,戒備森嚴。

茅秋雨這樣的國教巨頭,更是輕易不會出離宮一步。

這樣的情形已經維持了兩年。

因爲教宗離開京都已經兩年了。

沒有人知道年輕的教宗如今在哪裡,甚至不知道他是否還活着。

安華不聞窗外所有事,也不知道現在的朝局或者雪老城現在的模樣,她只知道這兩年一直在打仗,很多人已經死了。

南方諸宗派山門世家,在這場戰爭裡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天海聖後到道尊商行舟都格外重視南北合流,自然有其道理。新一代的修道者們也開始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離山劍宗、槐院與青藤六院的年輕人們表現的最爲出色。

當然,和那位初登戰場時的動靜比起來,這些都是扮家家酒,不值一提。

雖然都是年輕人,但終究是不一樣的。

那是他離開京都後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也是最後一次。

那天秋高氣爽,萬馬奔騰,狼煙四起。

他千劍齊發,無數魔族士兵灑碧血而亡,原野變成一片血海。

如山海般的凝重氣息混亂裡,海笛魔將全力出手,雲撕地裂,天地變色。

年輕的教宗重傷倒下,然後再次消失。

彷彿他來戰場走這一遭,出現在無數雙視線之前,冒着如此大的風險,殺了那麼多魔族,流了那麼多血,受了這麼重的傷,只是專程來告訴這個世界和某些人——我還活着。

這真的像小孩子在玩扮家家酒。

第一百六十三章 劍域第五章 一張蒲團第八章摘星第五十七章 別樣紅的態度第一百零四章 萬劍大河見秋山第七十九章 全職教育(一)第七章 我不準,太陽便不能落山第三十七章 三劍破神甲第一百二十一章 清濁賢愚憑誰定第九十三章 劍入舞衣,耳垂墜血珠第一百零一章 人間處處是麻煩(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今夜第一百七十九章 銅鏡裡的臉第十八章 風雪裡,接過你的傘第十七章 糖漬的梅子第四十七章 山海劍第一百零八章 最後三劍、夜色以及睜開的眼第八十七章 紅燜總是肉第三十五章 國教學院最大的危機,她來了!第七十六章 丹藥的名字第一百三十九章 有朋自南方來第九十一章 我且爲君戰一場(中)第一百一十章 呼吸第六十八章 白帝爲姓(上)第二百五十九章 隱形的翅膀第十三章 不管秋風還是春風,讓我們砸樹吧第二百零七章 戰風雪第二十六章 一切都是從白帝城開始的第一百四十章 陳家的王爺們第一百三十五章 臨兵鬥者第六十一章 道路以目第二百四十二章 黃紙傘第二十八章 王爺們的憤怒第八十七章 亡我焉支山第六十五章 斷樹第一百一十六章 快活的唐老太爺第九十五章 戰一座京都(中)第三十七章 一把刀與一座城的故事(下)第一百五十章 道殿內外的夜唱第四十七章 剪影與青桔第四十一章 王破的破(下)第二百七十一章 流星第四十四章 黯然銷魂者第一百三十四章 林海聽濤(下)第四十九章 陳長生的安排第二百零二章 心血來潮第二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而勝第一百一十六章 快活的唐老太爺第八十七章 東西之間第八十五章 蘇離的眼光(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逆流而……(上還是不上)第一百九十章 我只是不想評價第五十九章 苦修教士,少年宗師第一百八十七章 直,難第九十七章 秋雨教院血案第一百三十章 一幅京都地圖第八章 命運的羅盤第一百二十七章 豔陽天第三章 歸府,卻想着十一條街外第九十三章 數千野火第五十九章 白鶴搬救兵第二十二章 過四季而見陵第四章 狠狠紅第八十三章 黑袍的殺局第七十四章 離宮解鈴第八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再燃雪原第五十九章 加冕第二百六十五章 光之翼第六十二章 雪夜談話第二百三十二章 雁鳴(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抽籤第一百七十六章 詭異的風雨之前第一百零一章 我以我血救衆生第九十四章 活着離開第一百零六章 過神道第一百三十三章 比聲音更快的刀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後的溫暖第四十四章歸來(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戰第三十四章 來到長生宗的另一封信第二百二十九章 第一個解碑者第五十八章 戰鬥開始的地方,突然的轉折!第五十三章 我們打架吧第五十三章 石壁的兩邊第二百三十四章 一日看盡前陵碑第七十七章 大光明裡鳳凰來第七十六章 人生就是無數個選擇題(下)第十三章 我十分想見老太爺第一百九十六章 八方風雨,起於黑石第四章 一道旨意第一百七十八章 秘之一劍第二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梧桐第一百七十章 八方候此一戰第四十八章 十三陵裡說舊事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周第一季(再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提靴第六十七章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