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道殿內外的夜唱

羅布站在琴師身畔聽了會兒,忽然隨着琴聲唱了起來。

琴師奏的是首不出名的曲子,他唱的詞在世間則極有名。

而且他的聲音極爲粗豪,與汶水城裡的柳蔭殘雪相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頓時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

……

“我一劍西來

你衣羣嫋動

那麼小小的可愛

流過庭院

我在寺中抄經

而明天要練拳易筋……

春山愛笑

明天我的路更遠

馬蹄成了蝴蝶

彎弓射箭,走過綠林

我是那上京應考而不讀書的書生

來洛陽是爲求看你的倒影

水裡的絕筆,天光裡的遺容

挽絕你小小的清瘦

一瓢飲你小小的豐滿”

(注:溫瑞安,黃河)

……

……

那位盲琴師彈了很久,羅布也唱了很久,河畔圍着的人越來越多,盲琴師身前堆着的銅錢與碎銀子也越來越多,藉着最後那抹暮色,閃耀着令人心喜的光澤。

暮色越來越濃,直至變成夜色,汶水兩岸的商鋪與客棧點起了燈火,星星點點落在水裡。

忽然,人羣裡響起了震驚的議論聲,所有人的視線都離開了盲琴師與羅布,投向了對岸。

那裡是道殿的後園。

羅布微微挑眉,轉身向那邊望去。

只見道殿大放光明,殿頂的流雲緩緩地旋轉,已經到了最高處,雅正高韻的禮樂緩緩吃起。

這是宣示。

教宗陛下,來到了汶水。

河畔的人們再次停下動作,就這樣靜立在原地,就像白天正街上曾經發生過的畫面一般。

七名商販不再呦喝,六個衙役垂下了手裡的鐵鏈,三個算命先生睜開了眼睛,兩個賣麻糖的老人手裡用來裹糖的紙在夜風裡輕輕顫抖,那個買脂粉的小姑娘臉色雪白,彷彿已經塗了五層。

“沒想到居然是個聰明人。”

看着對岸的無限光明,聽着道殿裡傳來的禮樂聲,羅布在心裡想着:“或者你的身邊有個聰明人。”

……

……

汶水城的歷史無比悠久,唐家的歷史更是比陳氏皇族、樑家都還要更加久遠。

做爲四大世家之首,世間最富有的家族,汶水唐家統領着無數行業、運輸、軍械、糧食、礦山,只要是真正重要的行業裡,總能看到唐家低調卻無法忽視的身影,而這便奠定了唐家在整個大陸的地位。

到今天爲止,沒有任何人知道唐家到底擁有怎樣的力量,因爲直至今時今日,沒有任何勢力能夠逼得唐家使出自己全部的力量,所以談到唐家,人們只能用一個最含混的方式來描述,那就是底蘊。

底蘊在底,就像汶水底那些誰都數不清楚的水草,世人只知道在那裡,卻從來沒有親眼看見過,只能進行想象與猜測,所以唐家變得越來越神秘,也越來越可怕。

但總會有些側面的證明,比如從來沒有人敢在汶水裡游泳或者撈魚,比如無論是當年的太宗皇帝陛下,還是後來權勢滔天的天海聖後,對待唐家的態度都是以懷柔安撫爲主,因爲下汶水容易溺死,而動唐家則必然天下大亂。

陳長生是當代教宗,是大陸身份最尊貴的人物,但即便是他,對唐家也沒有辦法。

如果離開松山軍府之後,他便亮明身份,要來汶水城,唐家可以想出無數方法,把他禮貌地拒之城外,所以他只能隱藏身份,像一名普通旅客那般來到汶水城,哪怕汶水城早就已經知道了他的到來。

但現在他已經進了汶水城,如果他還想像前些天那般行事,試圖通過暗中的行動救出被關在祠堂裡的唐三十六,唐家真有可能讓他直接消失在夜色下的汶水裡——因爲這裡就是汶水。

所以,道殿裡光明大作,流雲直上穹頂。

他直接向整個汶水城亮出了身份。

汶水再如何幽深,河底的水草再如何恐怖,難道還敢把他如何?

這是很簡單直接的宣告,在羅布和很多人包括唐家看來,卻充滿着智慧。

但事實上,這個決定與陳長生沒有太多關係,他只是按照信裡說的在做。

這半日道殿顯得如此安靜,也不是他與人們在商議討論,而是因爲他有別的重要的事情要做。

到處都是青鬱的樹木,在這寒冷的冬季裡,很明顯,道殿裡有某種陣法正在不停地給大地提供着熱量。即便在京都離宮,這都是過於奢侈的行爲,唯獨在汶水城,並不顯得很特異,因爲這座城實在是太過富有了。

樹林裡有條幽靜曲折的石道,從正午時分開始,石道兩側每隔數丈便站着一位主教,神情謙卑而嚴肅。

越往深處去,石道兩側的主教位秩便越高,待到後殿神門外,更是站着四位紅衣主教。

神門裡種着一株梨花,梨花下是後殿的門,汶水大主教便站在門外。

數年前,陳長生曾經來過汶水,也就是在後殿住着,當時的他已經被教宗陛下任命爲國教學院院長,整個大陸都知道他將是日後的教宗,大主教自然招待的極爲殷勤,但也沒有像今日這般。

對離宮來說,汶水城當然是最重要的地方,出任這裡的大主教也必然是美差,國教這些年並不安穩,這位大主教能夠在這裡做這麼多年,自然也不是尋常人物,但他就這樣安安靜靜地候在門外,哪怕時間移走,也沒有流露出任何不耐的神色,甚至就連腳都沒有動一下,顯得格外謙卑,甚至要低到塵埃裡去。

因爲現在陳長生已經是教宗了。

雖然很明白這個事實,但看着大主教似乎被刻意漠視,那幾位紅衣主教不敢腹誹,難免還是有些不舒服。

能讓他們覺得稍微安慰的是,折袖與關白也被攔在了後殿的門外,這時候正在樹林裡發呆。

狼族折袖與離山關飛白,當然都是名人,他們與教宗之間的關係,也是舉世皆知。

他們都不能進殿,更何況其餘。

從正午開始,後殿的門便再也沒有開過,裡面也沒有任何聲音傳出,誰都不知道陳長生在裡面做什麼。

直到暮色最濃的時候,河畔的樹林與殿頂彷彿同時燃燒了起來,然後一道真實的熱意傳了出來。

那是由真實的火產生的熱度,而不是來自道殿地底的陣法,梨樹上的青葉微微卷起。

大主教終於擡起頭來,望向緊閉的殿門,臉上流露出緊張的情緒。

第八十八章 天才的對話第二十三章 我是來接人的第一百三十四章 朕偏偏不第九十八章 沉重而絕望的呼吸第一百二十六章 異變第四十二章 冰雪向來不聰明第一百零五章 不談而判第七十五章 崩雲亂第六十九章 殘茶破紅袍第八十二章 血珊瑚第四章 修道從來不愉快第二十三章 好一對第三十七章 一把刀與一座城的故事(下)第五十六章 開卷有錢第九十一章 夜色難散第二十章 挖坑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日不見是清晨第七十三章 千萬人,我在溪邊烤魚第三十八章 燎天劍的真正目標第一百一十五章 庭院深深深幾許第六章 七日之約第二百零五章 去陵南第一百五十五章 日常第一百章 滿山野花盛開的年代第五十章 老劍與少年(下)第八十九章 一無所知的別離第八十三章 夜車第一百四十一章 林畔數人無人問第十七章 鐘聲響起歸家的訊號第一百八十八章 與世界的對話,與自己的談判第一百四十章 晨光,廚霧,怪人第四十五章 名劍風流第七十八章 最是真情帝王家第九十七章 苦心孤詣的逃法第四十三章 煙塵起處第五十五章 南溪齋的師叔祖?第三十七章 最了不起的敗家子第三十九章 看那邊黑洞洞第二百零五章 去陵南第一百二十一章 盲山相遇第十三章 不管秋風還是春風,讓我們砸樹吧第二百零三章 踏雪荀梅第二百章 離宮大陣第四十三章 冬天裡狂野的鐵槍與茶第四章 介爾昭明第六十一章 一場會寫入史書的談話第一百五十九章 那就這樣吧第四十四章 兩隻紙鳶(上)第二百四十一章 神秘的黑石,完美的星空第一百二十六章 天地悠悠,所以不捨晝夜第六十二章 寒山有魚第一百八十六章 落於鬢間的小白花,殺機漸發第二章 拜見教宗大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來自西方的神秘強者第三十九章鐵刀的渴望(下)第四十六章 一場鬧劇?第一百四十六章 新的同道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家宴第二十三章 那個男人的陵墓第一百四十五章 落日不見是清晨第二百四十九章 青煙傳警訊第七十四章 放棄還是投降?第三十八章 燎天劍的真正目標第六十九章 一劍萬里第三十九章 看那邊黑洞洞第一百二十五章 請君出山第一百三十七章 星垂平野闊第六十章 偉大的遺產第二十一章 闖薛府第一百三十章 一幅京都地圖第七章 重回國教學院第四十七章 同修第一百二十四章 母子(中)第七十五章 餘燼寒第九十九章 你是最動人的果子第四十四章 我叫落落第十章 國教學院的棍子第一百五十三章 可能她一直都知道第一百八十一章 榜首慢走第三十章 舊書換新天第三章 四季皆梅,秋實漸墜第八十九章 霧重時,殺人無聲第一百零八章 我們活着的意思(下)第二十五章 七名商販與六名衙役第二百一十章 雲裡的情話第二十一章 我以祠堂做牌場第十九章 秋山啊……第二百五十三章 琴聲嗚咽一人死第四十一章 她可以,我也可以第六十一章 兩株野花滿山崖(中)第五章 一個朋友第二百一十七章 死後的溫暖第一百零六章 三千劍後第一百三十章 離山弟子何在?第七十六章 時光泡爛了過往第九十四章 知易守難心而已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的選擇第一百二十六章 亂起於兩個女子(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青雲榜上有新人(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原來你什麼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