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馬裡軍之中,雖然也有不少部隊在戰場上演繹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悲壯戰例,可是相對來說,馬裡軍之中還有很多部隊,根本做不到這一點,大部分馬裡軍在戰場上,由於各種原因,做不到像圖阿雷格人這樣的頑強,往往會發生潰敗。
這一點從當初第一次馬裡軍作戰失敗就可以看出來,當圖阿雷格人第五團突襲的時候,駐守北方等地的馬裡軍隊,基本上都沒有能堅守多長時間,便迅速的丟掉了他們駐守的戰略要地,而進攻的圖阿雷格人,卻基本上損失很小,而且投入兵力也很少。
但是現在當馬裡軍兩部開始發動反攻的時候,再重新克復這些地方,每每都必須要經過十分慘烈的戰鬥,持續很長時間,才能把這些地方重新攻克,每每都要集結重兵,同時付出相當慘重的代價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這個時代,圖阿雷格人的強悍和頑固,和部分馬裡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圖阿雷格指揮官在看到城外他們的即設陣地,在馬裡軍隊凜冽的攻勢之下,如同摧枯拉朽一般的被一座座的攻克,再次意識到現在他們這支對手,已經早非以往了。
於是他只能無奈的下令,再次收縮防禦,把城外的部分殘存陣地放棄,將現存的所有兵力和重武器,全部撤回到了瑪恩納城區之內,佈置在了城內各個陣地上,這麼一來反倒使得城區內的圖阿雷格人兵力得到了大幅增強。
經過瑪恩納城區外圍肅清戰下來,馬裡方軍隊一共殲滅了大概四百餘名圖阿雷格人,但是相對付出的代價,卻還是相當低的,一共只有二百餘名官兵傷亡,其中陣亡者不足百人。
這樣的戰損放在以前的馬裡軍隊是不敢想象的,像這種攻堅戰,往往都會付出極其慘重的傷亡代價,有時候還不見得能獲勝。
東部戰役其實也是一個例子,馬裡地方軍由於素質以及裝備質量還有炮彈數量等等原因,面對着區區千把人的圖阿雷格人兵力駐守的陣地,足足調集了兩萬兵力,打了三個多月的時間,最終在付出了五千多官兵傷亡的代價。
還在林銳的協助之下,才把整個陣地給拿下,全殲了守備隊的圖阿雷格人。
對於這樣的戰損,就連馬裡軍自己都感到很是驚訝,原來他是計劃,打到目前程度,起碼會傷亡三百到五百人左右,但是結果卻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期,不但此次他們進攻速度比計劃中提前了數天,而且傷亡數量也着實讓他感到驚訝。
但是回頭仔細一想,根據前線呈交上來的戰報,他們意識到這次林銳出的兩個辦法,又起到了不錯的作用。
特別是改裝的工兵部隊的推土機,此次在進攻作戰之中功不可沒,不但順利完成了各種施工填壕、鋪路、破障等艱鉅的工作,而且還首次直接上前線,參與到了攻堅戰之中,並且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這些改裝過的推土機如同鋼鐵怪獸一般,在圖阿雷格人陣地上橫衝直撞,雖然速度不快,但是卻勢不可擋,許多圖阿雷格人的堅固碉堡,就被他們一鏟子土推過去,把機槍眼給堵上了,結果逼得圖阿雷格人不得不放棄躲在安全的地堡中,爬出來玩命,最終被佔據着絕對兵力和火力優勢的馬裡方官兵給亂槍射殺。
另外改裝過的坦克,利用它們上面裝的噴火器,也立功不小,憑着它們皮糙肉厚,頂着圖阿雷格人的火力,直接衝到圖阿雷格人面前開始噴火,把圖阿雷格人們燒的是不要不要的,同樣也燒燬了不少圖阿雷格人的堅固工事。
在這兩樣大殺器的協助之下,此次攻擊瑪恩納城郊圖阿雷格人陣地的戰鬥進行的十分順利,除了他們的散兵戰術,給進攻部隊造成了一些麻煩和損失之外,圖阿雷格人設置的那些堅固工事,反倒是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面對着馬裡軍隊旺盛的火力,還有火箭筒和噴火器這些步兵武器的進攻,許多原來圖阿雷格人認爲堅不可摧的工事,卻紛紛被輕鬆擊毀。
現在的馬裡地方軍已經徹底摸透了火箭筒和噴火器的性能,從以前的陌生不信任,發展到了現在愛死了這兩樣大殺器,使用起來也越來越得心應手了,這也使得以前攻堅能力很差的步兵們,攻堅能力獲得了空前的提升。
另外還有三叉戟軍事公司提供的大量的照明彈和煙霧彈等特種彈種,在戰場上也逐步發揮出了重要的作用,使得夜間不再是圖阿雷格人的天下。
不斷升起的照明彈,讓圖阿雷格人們即便是在黑夜之中,也無處遁形,往往只要一露頭,便會立即被發現,並且將其予以殲滅。
部隊同時還大量使用了煙霧彈,用以攻堅的時候,遮蔽躲在堅固堡壘中的圖阿雷格人視線,掩護部隊衝鋒,靠近圖阿雷格人的工事,並且突入到圖阿雷格人的陣地之中。
這麼一來圖阿雷格人之前的打算就徹底破產,精心構築的堅固防線,在馬裡軍如此犀利的攻勢之下,變得如同豆腐一般,被摧枯拉朽的一道道攻克。
原計劃之中的長時間遲滯中方部隊進攻的打算也宣告了徹底破產,迫使圖阿雷格指揮官只好放棄了城外的陣地,將殘存的兵力全部撤回到了城內佈防,做最後的頑抗,試圖依靠巷戰來繼續做最後的頑抗。
此時瑪恩納城郊的戰鬥也徹底宣告結束,只剩下極少數因爲被中馬裡軍隊分割包圍,無法撤入城中的圖阿雷格人,還在做着最後頑抗。
但是不到半天的時間,城外的槍聲也就逐漸停息了下來,瑪恩納也徹徹底底的被中馬裡軍隊包圍的如同鐵桶一般。
完成合圍之後的馬裡軍部隊,隨即便接受了已經親臨前線坐鎮指揮的參謀長的命令,開始對瑪恩納城展開了攻擊。
此次瑪恩納之戰在指揮方面跟以往的作戰有些不同,在東部戰役結束之前的歷場戰役之中,作戰指揮的權力都被集中到了政府軍總指揮部之中,作戰命令基本上都從總指揮部下達。
甚至於總指揮部可以通過各部隊之中的聯絡官,直接對連一級的部隊下達作戰命令,越過馬裡軍隊的指揮官,直接指揮各部隊。
但是在經過了馬裡軍整編之後,九月份的時候,精算師將岸主持開了一次會,通過這次會議,他調整了原來的指揮模式。
這一次調整,把指揮權真正下放到了一些地方武裝將領手中,不再越級干涉調動部隊,干擾地方將領的指揮。
雖然表面上看,似乎影響不大,但是實質上卻對整個馬裡軍的指揮體系進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大變動。
精算師將岸之所以這麼做,得到了馬裡高層的默許。馬裡總統也是通過前期的幾場大的戰役,認識到了他之前的做法的不妥。之前馬裡總統是極度鄙視地方軍將領們的指揮能力,認爲他們之中絕大多數人,都不過只是一些酒囊飯袋的軍閥,根本不是稱職的指揮官,所以他纔會死死的抓住指揮權,甚至於還曾經提出過換將的計劃,讓馬裡政府軍官取代地方軍基層軍官,直接下到連一級的部隊之中充當軍官,直接指揮地方士兵。
雖然這個計劃在經過地方將領和官兵們的抵制,最終不得不取消,但是馬裡總統還是把馬裡軍官們以聯絡官的名義,安排到了地方軍部隊基層去。
而且這些聯絡官的權力非常大,甚至於可以直接對他們所在部隊的部隊長下命令,而且直接接受總指揮部的指揮,接受總指揮部的命令,並且轉達給馬裡地方軍官們,命令他們按照總指揮部的命令執行。
所以這樣做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地方軍將領們的指揮,也干涉了他們的實際指揮權,這樣的做法弊端很大,也很容易造成部隊中的軍官發生直接摩擦和矛盾。
另外由於總指揮部在一些時候,對於前線的情況並不瞭解,更容易偏聽偏信一些聯絡官的一面之詞,做出錯誤的判斷。
而這些下到地方部隊之中的聯絡官,也並不是都是稱職的,他們之中很多人根本沒有實際作戰經驗可言,很多時候都是照本宣科,通過軍校學到的一些東西,在實際作戰之中生搬硬套。
再加上這些聯絡官之中,有不少政府軍官也瞧不起地方軍官,對於這些眼下的同僚們持鄙視的態度,狂妄自大總是喜歡對地方軍官在作戰之中指手畫腳,直接干涉這些同僚們的指揮。
所以這造成了很多原來不應該造成的麻煩和指揮錯誤,雖然沒有出大問題,可是卻也給作戰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
而說實在的,馬裡總統手下那些人在大規模作戰方面的指揮經驗也並不豐富,甚至可以說也不是十分稱職的高級指揮官。
他們指揮才能其實並不出衆,甚至還被人嘲笑過,有些人私下裡笑話,說他們最多做個排長。
其實就是說一些馬裡軍官的指揮才能,僅限於指揮一個排的兵力,只能當一個合格的排長。
這個玩笑話雖然有點過,可是卻也側面的反映出了馬裡政府軍在指揮方面的弱點。
而馬裡總參謀長在之前的歷次戰役之中的表現,也確實並不咋地,其中多次戰役的勝利,很大程度上都依賴於手下軍官們的臨機應變,及時的調整作戰計劃,最終才取得了勝利。
甚至於爲了達到勝利的目的,他手下這些馬裡將領軍官們,還多次冒險抗命,不遵照他的作戰命令,擅自更改了作戰計劃,才使得戰鬥最終獲得了勝利。
其中最好的一個例子,便是開始反攻初期的迂迴加奧的那場戰鬥,他的部下們,沒有按照他的計劃,而是按精算師下達的作戰命令,採取步步爲營的打法,而是出奇制勝,派出一支奇兵長途迂迴奇襲,最終拿下了目標,並且繼續採用迂迴戰術,順利攻克了大洛。
而以當時馬裡總參謀長的想法,是絕對禁止馬裡軍官們採取這種迂迴穿插的戰術的,因爲馬裡總統看多了戰場上,一些馬裡軍的將領,經常採取這種所謂的迂迴戰術,怯敵畏戰逃離戰場,躲避參戰的例子。
所以他就認爲,只要是軍官們提出迂迴穿插,就是故意臨陣脫逃,當時他是下了死命令,誰敢這麼做,就槍斃誰。
可是最終他的手下還是扛住了壓力,冒險抗命採納了精算師的建議,毅然決定出奇制勝,採取大迂迴戰術,最終取得了成功拿下戰役的勝利,並且爲日後的進攻加奧打下了基礎。
那一次戰役,纔給馬裡總統提了個醒,讓他明白並不是每個將領或者軍官們採取迂迴戰術,都是在爲臨陣脫逃找藉口。
而尼日爾河谷這種緬甸熱帶叢林環境,也並不適合他制定的的戰術,於是後來纔會有了傭兵營的戰鬥。
戰役之中,最大的亮點其實也只有奇襲加奧這一仗,這個計劃制定的非常大膽,令人有些拍案叫絕。
但是實際上在歷史上的加奧戰役之中,奇襲雖然成功,但是由於在後來前線指揮官的失誤,造成了原本是奇襲戰演變成了曠日持久的攻堅戰,並未能有效的把握住前期有利的時機,將加奧攻克。
結果加奧之戰,從旱季打到雨季,足足打了三個月時間,兩軍都爲此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足足有五千餘名馬裡官兵傷亡在了加奧。
這跟馬裡方的作戰指揮安排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起碼說明馬裡總統並不是一個知人善用的合格指揮官,在用人方面,太過輕信他們政府軍,而不夠信任地方軍閥的將領。
但是隨着前期戰役的結束,也讓馬裡總統認識到,像老科洛爾這些地方軍將領們,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愚蠢,相反在對付圖阿雷格人方面,這些地方軍官們比馬裡軍官們更加了解圖阿雷格人。
並且這些地方軍將領們並不拘泥於陳舊的戰術,擅長出奇制勝,而且還敢打敢拼,實際指揮才能決不輸於他麾下的那些將領,相反還要遠超過部分政府軍將領的指揮能力。
所以聽了精算師和林銳的馬裡總統意識到他在接下來的戰役之中必須要對指揮體系進行改變,更加充分的發揮這些地方將領們的智慧,減少政府軍對他們的干涉,另外也約束下級聯絡官的行爲,減少這些聯絡官對地方軍同僚的干擾。
於是九月份的會議,最終確定了接下來東部戰役的制定和實際指揮權,移交給科洛爾叔侄他們這些地方軍將領負責。真正把他們當做了同盟。
總參謀長作爲副總指揮,負責馬裡地方軍隊方面的訓練以及物資調配工作,另外也直接負責進攻瑪恩納的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