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讖語

屋子裡,即使此時已經熄了燭火,躺在牀上了,張秀才和張娘子卻沒有絲毫睡意,兩個人輾轉反側,難以安眠。

二人也做了十幾年親密無間的夫妻,對各自自然是無比了解的,一見各自這樣輾轉難眠,就知道這是各自都有心事了。

忽然,張秀才在黑暗中握住張娘子的手,問道:“娘子,你在想什麼呢?這樣輾轉反側的。”

張娘子聽問,也不由失笑反問道:“相公又在想什麼呢?同樣輾轉難眠的。”

“呵呵!”張秀才輕笑一聲道,“看來我和娘子心裡都有事啊,那就彼此都說說心底的事兒,娘子你先說,然後我再講。”

張娘子沒有反對這提議,她心裡的事情的確也想找個人傾訴傾訴,丈夫張秀才無疑是最合適的傾訴對象。

於是,就聽她嘆道:“我心裡有兩件事,讓我無法安寧下來,一件就是關於我爹孃的。我也不瞞你,今兒一天我陪在我娘身邊,她抱怨的最多的就是我那弟媳婦,對我大倒苦水,說我那弟媳婦怎麼怎麼樣,老人家能有這樣多的抱怨,肯定是平常和媳婦兒相處的不好,多有摩擦的緣故。”

“而且,今兒你也看到了,我那弟媳婦確實是很不像話,不但對我們沒個禮節,我聽我娘說,她都敢背後怨怪我娘管束她太多了,而且開始在小弟面前吹枕頭風,挑撥離間了,唉!這怎麼能行呢?弄的家宅不寧的,兩位老人家還要受兒媳婦的氣,我實在心中難平!只是我到底是出嫁了的女兒,不好再摻合孃家的事情,再如何心中不平,也只能臨走時說說我弟,不能去說那弟媳婦!”

張秀才聽完,也不好說什麼,只能拍了拍張娘子的手安慰道:“你放心,小弟並不是什麼糊塗的人,應該也不會做出什麼糊塗的事情,他媳婦再如何也不敢欺到二老的頭上去的。”

“唉!罷了!我心裡不舒服也沒用,誰讓我娘看眼花了,給我弟娶了這麼個媳婦兒進家門呢?她受兒媳婦的氣,也是她自找的了!”張娘子苦笑了一聲,接着又道,“這第二件事情嘛,就是關於嫺姐兒的。”

“今兒,我見到了我娘上次提的田家少年郎了,看模樣家境都是不錯的少年郎,只是品行我心裡覺得不如何,所以他不合適,可是嫺姐兒一天大似一天了,拖一兩年容易,一兩年後再拖下去就不好了,相公,你心中除了文才那孩子,可還有別的適合嫺姐兒的人選嗎?”

張秀才聞言,也是緊皺着眉頭思索了一番,然後搖頭苦笑道:“平時我的交際不過就是縣城裡幾個秀才而已,認識的也只有他們了,他們的孩子有的早已成婚,有的還小,最適合的也只有文才那孩子了,哪裡還有別的人選?”

“唉!這樣說來,還是要拜託我娘再替嫺姐兒多看看了!”張娘子這樣嘆道,顯然她對於劉文才這個女婿人選還是不滿意的,帶着能有別的人選最好不過的想法。

說完她心底的兩件事情,張娘子心裡暢快了些,然後她問道:“該說說相公又有什麼心事呢?”

張秀才沒有立刻傾吐心事,而是忽然吟道:“《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憫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吟完這兩首詩,他緊接着問道:“娘子,你覺得這兩首詩如何?”

“碧玉妝成一樹高……”

“春種一粒粟……”

張娘子口中各自默唸了一遍,仔細琢磨體味着,忽地展顏笑道:“確實是好詩啊!雖然我沒法說出好在哪裡,但只聽這《詠柳》就想起那村外的那棵老柳樹來,簡直就是在寫那棵老柳樹嘛!而《憫農》其中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這兩句,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感尤爲突出,聽的我心裡都爲種田的農夫們感到心酸,這世道對於他們來說也確實是艱難,要繳納各種苛捐雜稅的,平時吃糠喝稀還不算,有時收成不好了,餓肚子更是常有的事情,難得這首《憫農》寫的這樣貼切。”

“相公,這兩首詩都是出自於哪兩位大家啊,怎麼寫的這麼好呢?他們又有別的詩作沒有?”

聽問,張秀才卻是大嘆一聲,苦笑道:“出自於哪兩位大家?說出來娘子恐怕不信,寫這兩首詩不是兩位大家,而是同一人,而且這個人娘子恐怕想都不想到是誰,唉!”

嘆息一聲,他又不揭開謎底了,張娘子不由失笑道:“相公倒是和我賣起關子來了,說說看,什麼人是我想都想不到的?”

張秀才再次嘆道:“那娘子可能想到,寫這兩首詩的人就是我們五歲的進兒呢?”

張娘子愣了愣,有些沒反應過來,隨即大驚失色,瞬間坐起了身:“啊?!怎麼會是進兒?進兒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兩首詩?他可才五歲啊,連《論語》都沒學完呢!”

她不敢置信,但她也知道張秀才沒有說謊,寫出這兩首詩的就是五歲的張進,只是這如何可能呢?張娘子心裡茫然無措,又有些惶恐不安,這實在是太嚇人了些。

“唉!”張秀才嘆息一聲,也是坐起身,伸手抱着張娘子道,“這兩首詩是進兒當着我和岳父大人還有小弟的面親自做的,初始我也震驚難言,不說我了,就是在場的岳父大人和小弟也是面色大變,這兩首詩都是上乘之作,要是出自於大儒口中,這並不奇怪,只是出自於一個五歲小兒口中,就讓人覺得十分怪異了。”

張娘子恍惚道:“進兒早慧,或許做出這樣兩首詩也說的過去吧?”

張秀才卻搖頭道:“這不是早慧能夠解釋的通的,尤其是《憫農》這一詩,雖然簡單,卻是抨擊朝廷的橫徵暴斂,憂心天下百姓,哪裡能是五歲小兒能做出來的?”

張娘子聞言驚疑道:“那你說這是怎麼回事?”

張秀才語氣頓了頓,給出了答案:“天授!”

“什麼,天授?”張娘子大驚失色,“天授”二字可不能胡說,一般只有皇帝才能接受天授,張進怎麼能夠有天授呢,豈不是大逆嗎?

張秀才長吸一口氣道:“也只有天授能解釋了!這兩首詩或許不是進兒能做出來的,不過是老天給予啓示,借進兒之口說出來而已!”

“天授?天授?怎麼會是天授?那進兒豈不是”張娘子欲言又止。

張秀才則是神情茫然道:“如果真的是天授,那麼進兒將來要麼是治世能臣,要麼是大逆不道。”

說完,他忙閉上了嘴,夫妻倆面面相覷,卻看不清各自的表情,但各自心中的惶恐不安卻是都感受到了。

ωwш. ttκǎ n. C○

不由張娘子依偎在張秀才懷裡,道:“相公別說了,你這樣說讓我害怕!”

張秀才苦笑道:“我也心中不安的很,只希望不是天授,就算是天授,將來進兒也是治世能臣,而不是成爲大逆之人!”

張娘子張了張口還想說什麼,卻又無話可說了,張秀才也沒再說什麼,夫妻二人依偎在一起,坐了半夜,這才重新躺下,可是更加睡不着了。

而此時睡的香甜的張進怎麼也沒想到,他做的兩首詩讓張秀才聯想到“天授”了,更沒想到張秀才給他下了一個讖語,不是治世能臣,就是大逆不道,那將來張進到底是什麼呢?這隻有讓時間來證明了!

第兩百七十五章 通風報信第五百五十五章 壓力山大第一百七十三章 換位思考第四百二十五章 黨爭和逼宮第六十二章 意外的支持第兩百三十八章 照面和應對第九十二章 “惡客”上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先後第一百五十一章 私心第三十九章 方誌遠攤牌第四百一十五章 去還是不去?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速之客第六章 張秀才的觸動第九章 回家了!第兩百二十一章 榜上都有名第一百八十八章 輕輕一吻第三百五十二章 新科探花郎第兩百五十四章 登門拜訪第四百四十九章 同室同寢第一百三十六章 少年風流第一百三十三章 好險!好險!第七章 失落的張秀才第兩百三十章 值得一交的朋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衛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熱情迎接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明所以第四章 早慧?第一百八十一章 一番苦心(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倚強凌弱第三百二十一章 欣賞第七十三章 看法和評價第五十五章 窘境第兩百八十八章 張娘子的謊言第三十一章 都是套路第一百九十三章 巧了!第兩百八十一章 親近之意第一百九十一章 情書來往第三百一十三章 考試第一百五十五章 妥當第三百三十六章 接地氣第三百四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四十章 初揚名第四百二十六章 手段第三百一十四章 巡考第十一章 媒婆上門第兩百三十六章 終於排到頭了第五十二章 交際第四百七十八章 午飯第四十章 農家子不易第八十六章 一年之約第五百四十三章 借書第五十四章 主動請教第五章 強求不來第四十八章 賞識第一章 報喜第兩百一十七章 諄諄教導第一百八十一章 親家初會第兩百九十三章 恢復如常第五百四十九章 爲科舉正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口是心非第兩百七十二章 初次上門第一百五十三章 搪塞第四十五章 接連上門第十二章 狀態不對第四百九十四章 厚待優待第三十一章 果真早戀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衛書第八十二章 酒樓前詢問第一百二十二章 知錯能改第兩百零一章 結交第九十九章 借宿廣福寺第三百六十八章 緣故第十五章 張嫺給的驚嚇第二十章 熟人?第四百二十章 猜測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下大愛第三百零二章 招生考試臨近第五百二十章 兩個圈子第一百零六章 噩耗第九十一章 境況第兩百五十一章 執迷不悟第四百一十六章 裝模作樣第兩百一十六章 荷包第五十九章 小風波第二十章 都是債!第一百六十二章 開考第十一章 踏上正軌第三百四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兩百零八章 金錢上的差距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是一路人第兩百九十四章 朋友易交不易得第一百三十六章 少年風流第四十章 農家子不易第兩百七十八章 說好話第四百四十章 聽師兄的總沒錯第四百三十章 不簡單第三百零三章 朱元旦的想法心思第四十三章 苦讀第兩百五十七章 錦雅閣第一百九十四章 衛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