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人口問題

張遼的報告被遞到曹操面前時,曹操也已經從郭嘉那裡獲悉了蝗災顯現的情況。而張遼的報告正好讓他明白了爲什麼兗州卻沒有大面積的發現蝗蟲。此時曹操算是明白了,只要防治得當,他手下的三州再加上剛剛納入他的勢力範圍的司隸雒陽部分和豫州穎川郡就能確保今年的糧食不至於歉收。再加上其他諸侯那裡因爲蝗災而導致的糧食減產甚至絕收,此消彼長下,他絕對能輕易的擊敗任何一家諸侯。

就在曹操正想着是否該乘此機會進攻河北之地時,郭嘉卻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弘農張濟南下,我軍宜迅速西進,控制弘農並尋機佔領函谷關、潼關,獲得進攻長安的有利態勢;雒陽的修繕已佔用了大量資源,此時不易四處用兵;袁術雖反叛,但卻不應在毫無確切的證據下進攻袁紹;張濟雖死,但其侄張繡卻穩踞宛城,對穎川形成了威脅,再加上現在暫未盟友的汝南呂布,無論何時向北用兵,均需解決張繡、呂布的威脅。

郭嘉的理由不多,看上去也有些牽強,但其中一個隱含核心內容卻是曹操所清楚的。那就是不要在尚有諸侯能威脅自己而自己又未曾佔據絕對優勢的時候過多的消耗自己的兵力,而應該乘機搶佔地盤,擴充人口,並藉機消滅異己。

曹操對郭嘉的建議深以爲然。他放棄了此時進攻袁紹地想法,讓曹仁也藉口蝗災回收兵力。調李典北上穎川替換曹洪,讓曹洪和臧霸西進弘農。同時他也沒有忘記在朝堂上向天子劉協和朝臣們報告蝗災一事,並建議免徵今年的賦稅。雖然這道詔令離開了曹操地控制區域就失去了效力,但它卻讓曹操又一次爭得了天下百姓的民心。也讓袁紹又一次深深後悔自己爲什麼沒有及時的去雒陽迎奉天子。

私下裡,曹操也忘不了張遼的功勞,雖然他沒有立刻給張遼加官進爵,但卻賞賜了大量的錢財,並在私信中向張遼承諾。只要青州治蝗有效,他當親自稟奏天子爲張遼加封。

張遼接到曹操這封信的時候正好在自家的花園裡逗着快兩歲的兒子在玩,如今這小子長得比同齡地孩子要結實的多,在院子裡喊着“爹爹”,跌跌撞撞的追着張遼。而三個老人和懷孕的曹清在一旁笑着欣賞這一幕溫馨的父子嬉戲的場景。

可是掃興的人總是有地,就在張遼返身將絆倒在地卻不哭不鬧地兒子抱在懷裡的時候,劉曄來了。張遼也只能將兒子交給三位老人。而自己向妻子歉意的笑了笑後就帶着劉曄走進了書房。

劉曄此來是有事找張遼商量。正好順道將曹操的信給他帶過來。

張遼打開信粗粗的看了一遍後發現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就將信合上,反而問起劉曄的來意。

“子揚,你今天來又有什麼事情?”

劉曄和張遼合作也很久了,他最欣賞張遼的一點就是凡事公事爲先,就像現在,張遼並沒有將曹操的私信看地如何重要,反而粗看看後就詢問他的來意。其實這不過是張遼偷懶的另一種方法,是一種將所有要做的事情或是可能的威脅都提前做好準備地懶人地偷懶辦法。

“將軍,最近因爲蝗災。我青州雖然受災並不嚴重,可還是有大量河北之地的難民涌入青州……”

“等等!”張遼打斷了劉曄地話,“子揚,這事情該是治中、戶曹或者法曹的職責,你怎麼跑過來跟我說這個?難道袁紹在難民中安插了探子?”

“將軍!難民中安插探子這很正常。何況他們剛剛過河。又能探聽到什麼重要的情報?我是發覺在我們官府開設的粥場那裡領取救濟的百姓中有大量的壯勞力。”

“壯勞力?”張遼眼皮一跳,他首先想到得就是化妝後的士兵。可是隨即他就否定了自己的這個想法,因爲士兵的氣質、形態實在是太過於明顯,或許經過訓練的士兵能瞞過普通人以及普通的官吏,但絕對瞞不過劉曄手下的那些精英。

“怎麼回事?”既然想不通,張遼就秉承這一貫的作風,直接開口問。

“這幾天在粥場中的辦事小吏發現了許多身強力壯的男子,他們擔心會有人搗亂,於是就報給和孫治中,孫治中在向我們請求援助,在我們的探查下才發現,這些人到不是什麼化妝後的士兵,不過是青州的一些世家豪門中的佃客、僕童,是奉了他們家中管家的命令,來粥場吃白食的,以減少他們自家的損失。”劉曄說道。

“嗯?”張遼雙眉緊鎖,又想起了一個被他忽視了很久的問題。

因爲中國古代的法律制度中對民法的忽視,使得土地產權的變動幾乎處於放任自流的狀態。換句話說就是土地兼併是合法的。雖然歷代皇帝都知道土地兼併的危害,也曾經經過整治,但卻始終沒有好的結果。大量的大地主和貴族、官員、世家以巧取豪奪的方式兼併土地,並最終形成了以族權爲統治基礎的團體——家族。而儒家文化也讓這這個時代形成了一種以家爲本、家比國重要的理念。一個家族的家臣臣可以不忠於國,但必須忠於家。一個家臣如果向朝庭薦舉家主犯罪,那不叫大義滅親,那叫賣主求榮。運氣好一點的能得到些賞賜,運氣差一點的直接會被一起殺掉。而張遼和曹操的關係也就是家主和家臣的關係,只不過他這個家臣很有能力,不但得到了家主的信任,甚至還因爲婚姻而成爲了家族地一份子。這可以從荀、荀攸與張遼、郭嘉對於曹操不同的稱呼中看出來。

在這樣地家族中。他們的經濟能夠自給自足,甚至因爲亂世而發展出自己的武裝力量。而這種武裝力量就是被他們用各種兵器武裝起來的佃客、僕童。在漢末。類似這樣的家族,或大或小數不勝數,他們擁有衆多的人口,依附其下的農民往往有數百家、上千家,乃至萬家,均爲他們的私家人口,即佃客、僕童。這些依附於家主地各類農民就叫做蔭戶。家主與蔭戶之間就是一種主人與佃客的關係。而佃客形同於農奴他們多數沒有戶籍,只是家族的私家人口。任憑家主剝削和奴役,國家不得徵調亦不能干預。

這些人通常是因爲土地兼併或收攏流民而聚攏起來的,他們從來不會向官府申報人口,官府也不會有任何的記錄。這就是屬於被隱匿下來的人口。在黃巾暴動之前,大漢的人口有記錄地是五千餘萬,若算上這些被隱匿地,估計能達到近六千餘萬。單就一個汝南的袁家。不但成就了此時的兩大諸侯。還能讓他們各自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要知道,當年袁術進攻兗州的時候,曹操不過五、六萬兵,而袁術一下就拉出來二十餘萬。就算是曹操現在也擁有了二十餘萬軍隊,可僅僅只有九江、廬江兩個郡的袁術卻有着近五十萬軍隊。雖然大都是烏合之衆,而且真正的戰兵並沒有那麼多,可天下的諸侯誰都沒有想曹操那樣建立起一隻全是戰兵的軍隊。而袁紹、袁術起家地力量就源於他們袁家的這些佃客們。

шшш Tтká n C〇

在歷史上,當三國時代結束之後,這種門閥勢力就因爲朝中重臣多爲世家門閥出身而變得空前膨脹起來。爲了保障世家大族的利益,那時的晉武帝甚至規定,允許官吏按官品高低佔有不同數量的土地和佃客、蔭戶,不納賦稅,承認官僚地主地特權。他頒佈了《品官佔田蔭客令》。規定一品官可以佔田五十頃、蔭客五十戶。以下依次類推,直到九品官可以佔田十頃、蔭客一戶。另外,還可以蔭及九族到三族地親屬。與此同時又頒佈《佔田令》,規定小自耕農佔有的田地數目。雖然《佔田蔭客之令》並非是鼓勵佔田。因爲世家門閥大量佔有農田和勞力是與皇帝在爭奪土地和勞力資源,與皇權是根本對立地。而晉武帝頒佈的這條法令的目的在於“以承認換限制”,也就是通常講的“妥協型”法律。那時候的晉王朝已經無力徹底消滅世家門閥的力量,只能承認現狀,同時制定規則,限制這些門閥往更大的規模發展,這和公款吃喝難以根除,只好制定“四菜一湯”限制一下是一個道理。同時頒佈的《佔田令》用意更加明顯,就是希望重新恢復基層小自耕農形態,以獲得稅源和勞役來源。但是,當這些門閥世家的手中掌握着強大的財力和人力,有了和中央對抗的本錢後,在隨即而來的“五胡亂華”後的南北朝時代,人口的大量流亡,百姓只有憑藉着依靠門閥世家建立的塢堡莊園才能存活下來,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宗主督護制”,並最終形成了“上品天寒門,下品無士族”的門閥政治制度。一直延續到了唐朝武則天時代才因爲武則天鞏固自己統治的需要讓對世家門閥大肆打擊,再加上隨後的黃巢起義的大肆殺戮而漸漸沒落。

曹操一生都在和世家作鬥爭的其中一個原因也就是爲了這些被隱匿的人口。土地和勞力一直是農業時代的兩大生產資源,在存在着大量荒地的古代,人口有時候比土地更重要。有了人口就以爲着有了糧食和兵源。而大量隱匿不報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又威脅到了統治者的統治基礎。衆多的人口就是一桶隨時都會爆炸的火藥,讓統治者心中不安。所以,三國時代的三位統治者曹操、孫權、劉備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削弱世家的力量,原因盡皆於此。

“將軍!”

“啊!?”張遼在沉思中感覺被人推了一下,他猛然驚醒過來。

“呵呵!”當張遼驚醒過來後發現自己也不過是一個別人的家臣時不由得發出一陣苦笑。可這個時代就是這樣,而他還算是好的,至少從家臣升級爲族人並隨時可以自己建立家族,一旦曹操能成爲最高統治者,他張遼也立刻就能夠搖身一變成爲從龍之臣。可想通了並不代表他就不難過,雖然曹操從來沒有以主人的身份來對待張遼,但滿腦子平等思想的張遼在清醒過來後又怎會臉色好看。張遼此時才明白,爲什麼歷史上那麼多人希望自己的老大能夠登上九五之尊的位置,不爲別的,單就改變自己身份這樣一個原因就足夠讓他們奮發的了。而荀不支持曹操取代漢室,或許也有這樣的因素,畢竟荀家此時是和曹家地位相當甚至還要高出一籌的存在。我現在已經沒又動搖曹操力量的機會了,看來應該積極的推動曹操取代劉家天下,至少做皇帝的大臣比做大臣的家臣要好聽些。張遼有些惡趣味的想到。

“子揚,我們這麼辦。這些人不是沒有戶籍嘛。那我們就將他們當作一般的流民來對待,在給他們吃喝的同時,讓官吏給他們進行身份登記,重新給他們新的戶籍,然後將他們安排到我們缺少人口的地方。我要讓那幫傢伙偷雞不成反蝕一把米。”張遼恢復了心境後對劉曄說道。

“這辦法好!就算是他們不願意,我們也可以憑藉軍隊的力量強行押送他們。”劉曄合掌笑道。雖然不知道張遼爲什麼剛纔的臉色會如此的難看,可他不會去多問,這就是一個優秀的人才的自保之道。

“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當一個沒有身份的奴隸,其中或者會有因爲家人而不願聽命於我們的人,但也不會缺少願意藉機成爲自由之身的人。我們的原則是一切自願,但沒有身份的人就得不到救濟。而軍隊的存在就是要那些敢於鬧事的人,以及他們身後的那些傢伙。”張遼的心中充滿了殺機,這是因爲剛纔心中的憤懣而在尋找發泄的口子。

劉曄也不是個善良的老好人,他同樣也可以趁機消滅對曹操不滿者,對張遼的話他沒有任何反對。

青州,似乎又要掀起一場血雨腥風了!

第428章 戰前衆人的心思!第204章 對待胡人的民族策略第392章 挑選接班人!第八章第三十章第347章 閻柔的判斷!第66章 上第一五三章第555章 出擊方向的選擇!第555章 出擊方向的選擇!第454章 不和諧的因素!第446章 張遼在邊境的遭遇戰(1)第110章 下第37章 中第257章 白馬之戰(下)第95章 下第165章 立法第482章 編制原則!第309章 高覽被俘!第678章 吳郡戰局!(上)第400章 建安八年結束了!第637章 遊說龐統!第458章 北伐結束!第396章 家中的煩惱!第479章 與虎謀皮!第590章 南征荊州之孫權之謀!第67章 上第八十八章第一四一章第162章 鹽鐵專賣(上)第341章 張遼在幽州的佈局!第七十三章第272章 冬季攻勢(4)第339章 曹洪通風報信!第一二五章第六章第508章 秦嶺中!第513章 不眠之夜!第712章 新的封爵和曹操的心事!第411章 無題!第110章 下第一五一章第690章 父與子!第八十七章第158章 回家第425章 出兵!第529章 恢復太學與考試內容!第374章 騷動的天下!第66章 上第224章 呂布、陳宮之謀!第636章 士族的反應!第437章 戰前會議(上)第409章 制度的選擇!(上)第644章 北疆警訊起!第335章 宗親子弟!(下)第478章 幷州勢力!第111章第三十一章第183章 放鬆第526章 徐庶入曹營!第九十六章第392章 挑選接班人!第657章 解決內部問題!第一三零章第315章 田豐和沮授(上)第333章 兩種不同的心情!第409章 制度的選擇!(下)第634章 使者!第500章 衆人的煩惱!(上)第163章 大賢管寧的迴歸!第157章 讓他三分又何妨!第一五一章第410章 樞密司印象!第224章 呂布、陳宮之謀!第224章 呂布、陳宮之謀!第672章 瞞天過海,各施手段!第277章 青州,袁曹兩軍的會面!第484章 黑暗中的笑聲!第208章 應敵第543章 堵塞,交通事故!第656章 各自的準備!第二十四章第365章 戰備!第691章 商業先導!第571章 南征荊州之東、西路各自建功!第29章 下第95章 下第二章第415章 此子可教也!第599章 南征荊州之張遼備戰!第648章 喜憂參半!第630章 華佗的麻煩!第173章 殺戮之夜!第374章 騷動的天下!第610章 南征荊州之孫吳軍潰散!第164章 安排第357章 出行!第483章 思路跑偏的曹操!第十章第1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