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軍市

bookmark

呂伯見二子雖身居偏鄙,卻時政洞達,雖然在時間上顯得有些隨意,但大意不差,一時沉默下來。白艮居中打圓場道:“呂先生洞見非凡,非孟浪之徒也。”

呂伯清醒過來,借坡下驢道:“豈敢,豈敢。二子均見秦軍乎?”

微子道:“秦人出關,必經洛,先生獨不見?”

呂伯道:“秦人此行頗與以往不同。往者經洛,必大張旗鼓,整軍而過,甚或先置糧草諸事,以待東道。今者晝伏夜出,從人定至日出,一夜而過。洛邑中人多居夢中。若非晨起見大道尚有餘塵殘轍,竟不知夜來有軍通過。微庶賤事,多經籌劃,雖知軍過,而不得不發。沿途而來,並未見軍,故敢問也。”

楊子道:“秦人過鄙境,亦在夜間。惟華陽當大道,自無不知。然過而不入,故無驚擾。聞日出時即至魏境,破城而入。”

呂伯道:“秦人取道華陽,寧無片語相商?”

二子俱道:“此王事也,非如臣微賤者所敢知也。”

呂伯道:“秦人過境三二日,可有三五傳言,俾微庶稍加提防。”

楊子道:“華陽當韓魏之衝,四方輻輳。近兩日街談巷議,多爲秦人之事。敢知先生欲何聞?”

呂伯道:“願先生擇其要者剖析之,微庶敬領。”

楊子道:“以吾之見,秦人入啓封,其志不在小。何者?春秋所記,凡入國郊者,莫不劫掠。秦人計功授爵,尤爲殘暴。惟聞秦人入啓封城,商阜依舊,士民無犯,但開軍市,與往昔大不同。”

呂伯驚道:“開軍市?秦自商君以來,重耕戰而抑士商,何開軍市?”

微子道:“商君重農抑商,惟不禁軍市,但不得市糧食、婦女等項。”

呂伯道:“非惟糧食、婦女,除甲仗,幾無所市。”

楊子道:“是故啓封之舉,甚違秦之常例。秦自商君以來,頗重律法;抑商,其成法也,奈何興之於啓封乎?”

呂伯道:“以公之見,秦人意欲何爲?”

楊子道:“商君苛法,大違本性。夫嫌貧而愛富,好逸而惡勞,性也。商君令人棄勞心之逸而就勞力,雖殺人盈野,渭河爲赤,乃得逞於一時,豈長久哉!自身死法,而卒爲天下笑。豈可久哉,豈或久哉!”

微子道:“不然,商君身雖死而法存。惠王賴之,東克韓魏,南敵強楚。至今三世,秦人便之。鄙以爲,此必有他謀,計在市外。”

呂伯道:“願聞其計。”

微子道:“商君令軍市不得有糧食,恐奸滑乘隙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蓋施之以秦境則強秦,施之以秦外,寧強外國乎。設軍市於啓封,而無所禁,正所以弱諸侯也。”

呂伯道:“公之高論,頓開愚鈍。願聞其詳。”

微子道:“啓封,當天下之衝,大梁之門戶也。設軍市於啓封,韓魏之糧必入,四方閒人必聚,玩好之物必萃,而物價必騰。秦人席捲而去,而啓封狼籍,樑、鄭空虛,此所以弱諸侯也。”

呂伯道:“誠若是,微庶等往啓封,寧得其會?”

楊子道:“何會也?”

呂伯道:“四方糧聚,豈無餘糴,百乘之糧料無難矣。鄭國糧少,而吾糧得入,寧無貴糶乎?”

白艮聞言笑道:“聞兄之言,吾亦欲買車而東矣。”

微子道:“事出反常,客其慎之。軍糧騰貴,非民間可匹。”

楊子道:“吾所惑矣,秦人軍市只鬻甲仗,以何糶糧?”

微子道:“自是黃物。”

楊子道:“秦境無商,黃物何來?”

微子道:“秦自惠王初行錢,曰‘半兩’,不行於天下,秦人因之以爲兵。故秦人甲仗之精,冠於天下。此黃物非彼黃物,然皆黃物也。”

楊子道:“公以爲秦鬻甲仗以糴糧?臣以爲非也。秦以耕戰爲業,其糧必多,而甲仗必精,固也。然公當知,秦地,故馬所產也,秦人因之以爲周附庸;惠文伐蜀,巴地丹穴盡歸於秦;十五年前,秦得河東,五年後更得安邑,河東之鹽在握。秦有馬、丹、鹽,欲糴糧,豈必待甲仗而後已!然商君禁商,此諸物不得行於世,故以軍市行之。”

呂伯道:“二公宏論,令人耳目一新。公論之詳矣,秦人必欲糴糧,或以錢,或以馬,或以丹,或以鹽,或以甲仗,此數者皆天下之所欲也。誠若是,則秦得糧必也,吾等何爲?”

微子道:“是故物必騰貴,而餓殍必遍也。”

楊子道:“客若以糧逐鹽錢,必得大利。”

呂伯沉默片刻,道:“族內共議,食者,民之本也,不可一日或缺。而土地或豐或歉,米或貴或賤,正合人棄我取,人取我予之義。故欲遍糧行於天下,使豐歉之地,以有餘補不足,雖曰逐利,亦行仁義也。依公之論,何以成之?”

微子拍膝道:“壯哉,斯言!雖爲商,而進乎聖矣!子曰:‘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其君之謂乎!以有餘補不足,固仁義也,此所謂‘縮’也,雖秦人千萬,其往矣,其往矣!”

席間的氣氛明顯被調動起來。二子熱烈地討論着前往啓封對於經濟民生有何等重要的意義,並一致對呂伯表達的敬意,對呂伯庶人的身份也似乎不再在意。呂伯嘴上熱烈地迴應二子的讚歎,心中則暗暗盤算着,以前的想法可能要推倒重來了。在出發時,在信陵君的主持下,這次行動的主要執行人呂、曹、唐等,與信陵君的門客們曾仔細討論過啓封可能的情形,並擬定了相應的對策,還提供了啓封境內可以聯繫的對象。但當時討論的情形中,偏偏沒有開軍市這一項,畢竟在敵人國都之下,戒備森嚴都難免各種陰謀,開軍市無異於自殺。

想到這兒,呂伯在座上拱手道:“更衣。”二子做了個請便的手勢,呂伯離席而去,但經過唐叔身邊時,似不經意地踩了一腳,唐叔會意,也叫了“更衣”,跟出來。二人到照壁外,解衣小解,呂伯小聲道:“秦人設軍市,似應另加籌謀,並報君侯。”

唐叔點頭道:“吾亦思此。”從照壁探出頭去,衝着一名正好望過來的唐氏打了個手勢,那名唐氏立即不顯眼地轉到照壁外。唐叔道:“速回麻邑,見郭公,言秦人於啓封開軍市,立報君侯!”唐氏聞言要走,呂伯又道:“請郭公父子速來……不,吾等夜間必歸議事。”唐氏聽了,打開側門,閃出門外。二人整頓好衣服,一齊回到席間。

第345章 除夕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348章 管仲明第64章 布衣第9章 有刺客第208章 芒氏二子第143章 夜行第189章 各方動作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20章 封賞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242章 撲空第298章 離華陽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122章 豕三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94章 陰謀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12章 張輒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69章 芒氏大子第365章 執帚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184章 再入大梁第80章 司馬堂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81章 換防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65章 破臉第285章 見陳公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303章 韓襲第138章 席次第311章 戰耶和耶第232章 逆襲之策第63章 商賈第21章 籌謀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178章 驚訊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155章 共其利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59章 拜將第103章 危機第49章 庭議第369章 賜婚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52章 賈匏第46章 入國第24章 調兵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21章 籌謀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9章 邂逅125章 洛陽白氏第365章 執帚第348章 管仲明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21章 豪強第199章 歸華陽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57章 管祭第244章 慰功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75章 利害相權第228章 戰臨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章 鄭安平第228章 戰臨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38章 席次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72章 節鉞第87章 武將第290章 氣候驟變第222章 善後第45章 回朝第176章 晉鄙困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