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陷城

bookmark

信陵君和芒卯連同多數門客一起,留在大帳中協調攻城事宜,晉鄙、張輒、仲嶽則帶着另外十來名門客出帳。他們在帳外略略討論了幾句,便分頭離去了。

張輒帶着幾名門客轉出營門,來到使者面前,對使者道:“將軍召喚,隨我來!”冷漠的聲音令三人心中大震。

三人站起來準備入營,張輒道:“將軍只召喚使者一人,你等在此等候。又轉向留下陪同的武卒:“叫幾個兄弟把車推到營中去。”

使者心知不好,但也只得跟隨着進去。

張輒在營內左彎右繞,一句話也不說。使者試探着搭幾句話,也只得到一聲冷哼。使者不得要領,冷汗溼透了內衣,風一吹,透心涼。最後,張輒一行來到一片空地上,一個高大的身影似在等他,身後是一排黑影。全都看不清臉。

張輒上前行禮:“使者帶到!”

使者向前走了幾步,躬身行禮。還未來得及自我介紹,就聽那個高個子冷聲道:“貴使,有幾個人你可識得!……給城使掌火!”

一個黑影拿個火把,到附近的火堆上引燃,轉回來,向前走去。張輒對使者輕喝:“過去,認認!”

使者疑惑地跟着火把走,見那人走到一個草叢中,掀開一領草蓆,把火把向下伸去。

三具屍體出現在光亮中,在一跳一跳的火光中,顯得格外可怖。

使者有些猶疑,張輒又喝一聲:“仔細看看,可識得!”

使者只能掙扎着上前幾步,見火把伸向其中一具屍體的臉部。使者一見,大聲一聲,兩腿發軟,坐到地上。

張輒陰深地彎下腰:“說,是誰!”

使者慌亂地搖着頭,卻說不出話來。

張輒再問道:“你認得的,是誰?爲何遣他前來?”

使者大口喘氣,道:“這就是你等所說,城中遣出的使者嗎?你等受騙了!”

張輒道:“他不是使者,那是誰?”

使者道:“卻是季君!季君甚不肖,不爲君上所喜,卻不知爲何要冒領使者親來軍中。此子甚不肖,城君斷不會遣其出使!”

“那其餘兩人呢?”

“這兩人都非城中之人,也未見過。想是季君在城外結識的鄙野。”

張輒冷笑道:“季君不肖,卻能得鄙野之人死命相助?必得城君指使!”

使者連連搖頭,道:“季君不肖,城君氣苦,敝人親眼所見。季君所爲,絕非城君之意。城中此前絕未遣出使者!”

張輒道:“城季君到此,貴使說非城君所遣;那貴使又是何人?他三人到軍中何干?你又如何得知?”

使者道:“季君所爲,皆不稱城君之意,故敝意城君絕不會將如此重任相托。且敝人也不知有遣使之事。至於這三人到軍中何事,敝人不知!”

這時,晉鄙大喝一聲:“此人言語巔倒,顯系欺瞞,不必多言,一時打破城池,捉拿城君,一問便知!”

使者道:“將軍息怒!敝人絕無欺詐!城君心心念念願服侍上國,請將軍明查!”

張輒道:“一派胡言!貴使真的不知這三人是誰嗎?這三人名爲勞軍,卻潛入大帳,行刺將軍,現已伏誅。貴使避重就輕,虛言搪塞。到底意欲何爲?”

使者一聽此言,頓時面色灰白,大汗淋漓,大腦一片空白,幾欲休克。他只有下意識地念叨:“不,不會,……不是季君……,不是城主……”

晉鄙道:“且將此人監下,不時出征時,斬之祭旗!”

使者腿似篩糠,面如土色,口吐白沫,幾欲昏厥。

晉鄙身後轉出仲嶽:“將軍且慢!此人顯非城君心腹,殺之無益。不如令其傳令城君,早早受死,以保全城性命。”

“如此,割去雙耳,轟出大營!”

早上來兩名門客,各執匕首,手起耳落,割下兩隻耳朵,血流如注。使者已不覺痛,但感到襠下一陣熱,一陣涼,全身虛脫。

兩名門客也不多言,一人架住一隻胳膊,將使者拖出大營,拖到營門口,扔到兩位伴當跟前,轉身離開。仲嶽悄不吱聲地跟了出來。

兩名伴當見使者滿臉是血,全身騷臭,生死不知,全慌了手腳。仲嶽悄聲道:“不急,人沒死!儘快把他拖回去,晚了全城盡墨。”

兩名伴當道:“先生且救我等!見此情形,我等也腿軟,回不了城,如何是好?”

仲嶽冷笑一聲:“留下祭旗也好!”

兩人聞聽,驚出一身冷汗,身體頓時有了勁,拖上使者,轉身就跑,展眼間沒了蹤跡。仲嶽目送兩人跑出視線之外,才轉身回營。

仲嶽來到大帳,帳內已經半空,衆人大約已經赴各營準備出征了。晉鄙和張輒也已不在。仲嶽行一禮,默默地坐下。

信陵君道:“先生辛勞!敢問可有所獲?”

仲嶽道:“刺客似非城中所遣,當另有來歷。唯其中一人,乃城君季子。聽聞此子甚不肖,數違父命,好遊城外,但似未曾遠遊,其劍法,卻不知承自何人。”

“此非國中之劍?”

“非也。此子劍法狠毒,非尋常君子之劍;偏於力而拙於敏,又非吳越之劍;劍路刁鑽,亦非秦人之劍。不佞見識淺薄,竟不識其爲何人所有!但爲俠者之劍,卻可無疑!”

“俠者?我自問無愧於俠者,必是受人之託!一次能說動三五俠者,此子非凡!”

“倒也不盡然。墨者以續絕存亡爲己任,見大兵臨小城,捨身取義,也是有的。”

“先生之意,莫非三人是墨家?”

“臆測之辭,公子不必掛心。方今之要,在儘速克復城池,公子得佈陣以待秦軍,不佞也能得城君老少良賤,細細打探;並檢點屍身,必得其詳。”

“先生所言甚是!大軍至此,路途勞累,待歇息兩時,即點兵出征。諒此小城,一鼓可下!”

“如此,不佞等請退。公子也請高臥一時,以備出征!”

“如此先生請便!”

仲嶽和幾個門客辭出大帳,在帳外隨便找了塊平地,閉目養神。直到營中一通鼓起。

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22章 豕三第338章 祭壇第87章 武將第24章 調兵第219章 夜襲第297章 會魏齊第335章 四子之變第222章 善後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215 歃血爲誓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8章 列陣(一)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55章 段子幹第49章 庭議第48章 真心第334章 訪友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344章 神蹟第195章 覆命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146章 黃人張氏第309章 啓封再會第30章 陷城第67章 交酒第91章 美酒美姬第294章 陰謀第135章 打探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222章 善後第65章 梁氏賈米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78章 帳議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35章 計議第67章 交酒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52章 賈匏第51章 棄民第318章 退兵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52章 私議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30章 司勝第46章 入國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59章 拜將第363章 韓警第78章 帳議第60章 餱糧第242章 撲空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章 鄭安平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77章 點軍第39章 列陣(二)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60章 餱糧第37章 點兵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66章 濮陽呂氏第369章 賜婚第158章 女閭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249章 得見中人第8章 管城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327章 夜守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54章 賣王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29章 豕三入驛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2章 俠客第196章 張祿第13章 芒家父子第56章 計謀第174章 華陽四行第5章 夜行第40章 勵士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46章 使命難達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299章 城外遇襲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3章 芒家父子第364章 戒備第11章 離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