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再遇秦軍

bookmark

鄭安平請了巫師卜地而葬,巫師提出要到驛中現場占卜,乃得其實。鄭安平求之不得,滿口答應。兩人約好相見之處,巫師言,若鄭安平能尋到車乘,就不要錢了,否則要車馬費二十錢。鄭安平道:“焉敢勞先生備車。惟鄉里無馬,乃以牛車,先生勿嫌!”

巫師擺出一副好說話的姿態,道:“牛車無妨!”

兩人約好時間,鄭安平回家,向張祿說了。看天色差不多,換好衣裳,披上甲,掛上弩。到里長家裡租了車(只要了五錢,算是友情價),駕到裡前的廣場上等候。不久巫師就出來了,着一身長衫,把自己包裹起來;頭髮披散開來,用一條花布束在腦後;身後背了背架,足上只着草履。見了鄭安平拱手見禮。鄭安平要接他的背架,被他拒絕,道:“此物不可爲外人所染,否則不靈!”鄭安平趕緊收回手來,扶巫師上了車,自己駕車緩緩向樑西驛而行。一路上巫師吹噓着自己所點的墓穴,曾如何如何改變了一個個家庭的命運;而一個個沒有選擇自己墓地的人,又如何如何背運。鄭安平隨口奉承着,一路上倒也不寂寞。巫師問起鄭安平的現狀,以及死者的狀況,鄭安平如實回答,不知道的也老老實實地說不知道。大約覺得自己已經得到鄭安平的信任,巫師冷不丁地問了一句:“前者信陵君拜祭,贈儀不少!”

鄭安平道:“實在不少。一牲一觴是不可少的,還有粟、稷、水、帛、布、衣、冠,還有一串錢,可有百餘。盡祭於靈前。”

巫師問道:“亡者復有親戚,能獻幾何?”

鄭安平道:“微賤往鄉里報喪,鄉里言三世單傳,父母早喪,既鮮兄弟,復無族親;其人尚未婚娶,亦無子女。”

巫師道:“孤魂野鬼,空費一處地穴!卻福何人?”

鄭安平道:“但亡者魂魄得安,不相攪擾,則幸甚!願先生勿以無後而棄之薄地,某等不安!”

巫師道:“尊駕何言也,尊駕何言也!一言既出,焉得反覆。與汝卜善地,便是善地。亡靈入土,即便得安,從此生於天上,再不受血光之災!蔽祐衆兄弟,再無損傷,建功立業,踐土封疆……”滔滔不絕,一套套地出來。鄭安平雖然知道是巫者的話術,但也很是受用。

車到驛前,一衆兄弟迎出來,把車栓好。將先生請上堂去。巫師先把背架取下來,告聲罪,請到上位。衆兄弟獻上清酒,巫師也首先灑在背架前,第二盞才自飲。巫師自顧自說了些自我吹噓的話,便道:“靈柩之前,便要祭拜!”先對背架一拜,從中請出一個盞,讓去門外水溝中舀一盞水來;又取出一個豆,盛上一堆粟、菽、稷、麥混雜的雜糧,自己託着豆,讓小四託着水,衆人引着,到靈堂前,依次祭獻:禮拜後,就把雜糧和水灑在案前。——果然看到靈前的衣冠上,壓着一串錢,大約一百左右。

祭拜過了,衆人回到堂前,巫師再對背架一拜,取出一段石墨來,叫“請亡者靈衣”。小四趕緊回到後堂,取了一件帶血的內衣過來。巫師見了,連呼“罪過”,用石墨在內衣上畫了符,問了亡者的生辰,寫在衣上,教用竹竿支在房頂上招魂。邊做邊連連埋怨,爲什麼這麼晚都沒有招魂,這魂魄不知道跑多遠了,要何時才能迴歸,必須要用強大符來招喚!這血衣凶煞太過,要多用許多符才能化解!

在房頂上支個竹竿是個技術活,三個人上了房,在先生的指導下才把竹竿在房樑上固定住,把血衣掛了上去。

在衆人掛血衣的當間,巫師又人背架裡取出一個日表:一根木杆,插在一個圓形的底座中心——立在院內。告訴衆人道:“待其日影入圈時,即告。”衆人看時,那日影還在圈外有一二寸長。

巫師進了堂內,從背架中取出一件又一件奇形怪狀的玩藝,跪坐在堂內,身體左右搖晃,一會兒拿起這件,一會兒拿起那件,口裡唸唸有詞。衆人不知究裡,只能在旁邊坐着,輪流出去看日影。

在門外觀察日表的小四進來了,報道:“日影已入圈中。”衆人了齊出去看,也都嚷道:“入了,入了!”

巫師取了一隻刀幣和一隻矩尺出來,靜靜地立在旁邊,看着已經沒入圈內的日影一點點往中心縮短,當進入第二圈時,巫師迅速把底座轉過來,將座上的一個小缺口與日影重合,用刀幣沿着缺口劃了一道線,立即將底座撤去,用矩尺比着,劃出一個深深的“十”字。

回到堂內,把所有的東西都拿起、放下一遍,把這些東西一一收進背架中,便要告辭。鄭安平趕緊道:“時近晡時,願先生勿嫌輕慢,少啜一粥再歸。”

巫師十分爽快地同意了。

吃完晚餐,鄭安平駕車送巫師回家。巫師說,他回家再算一算,明天就帶他們去點穴。

第二天,鄭安平吃過早飯,復駕車至樑西驛。

巫師在昨天畫好的十字上勾畫了一陣,引出一條線來,道:“沿此向而行!”出門測了方向,巫師帶着幾人越溝過坎,不依大道,只順其向,除非前面有人家擋住去路,方纔繞道。衆人閉了門,都跟在巫師後面。

約摸走了二十里地,巫師突然一拍大腿,道:“不意乃是穴也!亡者定非常人,來日必祐諸貴人!”

衆人不解其意,巫師指道:“前乃鴻溝也,鴻溝之北,兩水之間,復有一片高阜,其間環抱,實藏納之所也。吾意必也貴人乃可得之,不意竟應在尊駕!尊駕目下雖爲人差使,早晚必爲人上之人!此穴謹送,但得二三百錢可也。若需燒送,再議,決不敢妄取。”

衆人都看鄭安平,鄭安平道:“先生所言是也。二三百錢誠無多費,惟吾四人皆小卒,衣食一仰官給,若非信陵君相助,曾無絲毫供祭。不如先往觀之,如爲高陽善處,信陵君所贈喪儀一串,權爲謝禮!”

巫師道:“巫者所爲,非可以錢財論也。點穴定位,要在其心;其心必誠,其行乃和。神鬼皆知也。吾雖不欲,其奈鬼神何!吾觀靈前所奉衣冠布帛,其制猶可,但充其直!”

鄭安平道:“微賤等身無長物,不忍吾兄空身而去,願以衣冠相隨!”

巫師道:“如此好穴,竟此賤出,鬼神弗福也!”

鄭安平道:“願巫者盡心禱之,以告微賤等貧乏之狀!”

巫師道:“也罷,也罷!吾與汝等且再書符上奏!”

正談論間,小四突然道:“有大衆將至!”

其餘三人變了臉色,不約而同地伏地靜聽,臉上都露出驚恐之色。粟兄相四周看了看,指了指後面不遠處一道小溝道:“且往避之!”

巫師不明究裡,還要問時,鄭安平一把拉住,簡短道:“兵至矣,速藏!”

巫師也嚇得變了臉色,道:“何處?何處?”

鄭安平道:“前鋒已至十里之外。”拖着巫師進入躲進粟兄所指的那條小溝。

小溝條長着高高的野草,溝雖不深,但也可以隱蔽身形。粟兄道:“沿此溝而下,可以至驛邊。”

鄭安平道:“沿此溝而下,恐遇其禍。若兵至,驛亦危地,在驛且逃,焉有再入之理。盍暫隱此地,邂逅有事,或上或下,尚有其便!”

犬兄道:“鄭兄所言是也。不可冒然歸驛,以入險地。”

粟兄道:既如此,兄其隱之,吾當爲巡探!“順着溝跑出幾步,上了溝,沿着一溜灌木掩護,快速前出。

鄭安平把耳朵貼在地上,仔細聆聽,行進的腳步聲越來越近。

不久就看見粟兄匆忙返回,道:”秦人!沿河而上!“

然後就看見兩個整齊的陣列,在鴻溝兩岸,夾河而上。

在鴻溝和這條小溝之間,還有一條不太寬的小河,構成一個天然屏障,秦軍的隊列始終保持在兩條河道之間,沒有跨越過來,所以鄭安平他們這邊暫時還是安全的。當然必須隱藏好,稍微露一點動靜,都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巫師哪裡見過這種陣勢,早嚇得癱成一團,坐在溝裡,顧不得衣裳盡溼。其他四人拿他沒法,只好先不去管他,只要他不出聲便罷。

秦軍前鋒沿着鴻溝向西北而去。大約一個時辰後,前鋒過盡,視線中一條條船開始顯現。船中等大小,就是平常運輸貨物用的商船,不知怎地,全被秦人徵用。兩岸秦軍依然陣型嚴整,但厚度要比前鋒少了不少。商船一字排開,在河中道而行。離得太遠,不知道上面運的什麼。

船隊似乎無窮無盡,秦人的隊列也似乎永遠也過不完。兩三個時辰後,四人都感覺傷口作痛,四肢痠軟,實在難以支撐了。小四問道:”如之奈何?“

鄭安平對粟兄道:”秦人退軍!“

粟兄道:”然也!“

鄭安平道:”吾今可退乎?“

粟兄道:”若爲所覺,今死矣!再過二時,候夜乃退!“

四人商議着大家儘量在溝裡找個地休息,只留一人站立觀察。約好信號,衆人分散開來,分別悄悄地找到溝中有石頭的地方坐下,只有腳還泡在水裡。

第326章 管邑之怨第46章 入國第56章 計謀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63章 商賈第84章 侯嬴第357章 管祭第17章 奸細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113章 計糧第324章 垂手執政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50章 陳筮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261章 秦箭第372章 巴姊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43章 等待第30章 陷城第81章 換防第168章 夜襲第349章 問俗管邑第138章 席次第二章 戰警第20章 行刺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46章 入國第139章 華陽商事第222章 善後第148章 尉氏家老第52章 私議第173章 夜議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72章 巴姊第317章 與溫以和第66章 濮陽呂氏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20章 俠士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168章 夜襲第28章 降服(二)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129章 草舍第31章 陷城(二)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50章 不可富且庶也第224章 司莽授機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62章 兵符第178章 驚訊第318章 退兵第172章 求糧於商第94章 再入小城第13章 芒家父子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93章 將相和第320章 封賞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81章 換防第141章 根基深淺第96章 隻言片語第245章 入韓第137章 軍市第229章 初戰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34章 旦夕評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90章 整頓軍務第206章 洗塵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47章 魏使第260章 議連衡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143章 夜行第44章 入城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38章 席次第280章 京中貴人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6章 謀定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64章 失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