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計謀

bookmark

在一片慷慨的氣氛下,芒卯道:“有相國相助,此戰必勝!”

“必勝!必勝!”魏齊也歡呼道。階下的僮僕們聽到暖閣內突然傳來大人們歡呼勝利的聲音,都以爲必是兩將相商議出什麼絕妙的作戰方案,也興奮地交換着眼神。

“然,”芒卯轉道,“戰可一,切不可再。”

“一戰即可,決無二戰!”魏齊道。

“我軍不戰,秦軍也不戰嗎?”芒卯急道。

“這是何意?”

“秦人論首計功,也論首議罰。軍中被殺一人,必殺敵一人方可抵罪;如被殺一將尉司長,必殺敵相當之將尉司長方能抵罪。在段子則爲殺敵立功,在秦則爲破軍殺將,如不斬得相應首級,秦人不能歸國,必全體戰死而後可;以歸國則必按折損之數斬首,其死則同也。”

“這,……,這如何是好?”

“此必得相國而後可?”

“我?我如何解得此難!”

“其一,必要秦軍斬得相應的首級,而不計折損,否則秦軍不退,段子無功。其二,大王必及早割地以退秦軍,遷延時日,其亂必也。”

魏齊面呈爲難之色:“哎呀,不妥,不妥。嗯,不是要求韓救援嗎?韓軍如敗,這折損總算不到我軍頭上。可乎?”

芒卯道:“此策甚善!相國必有計說於韓王。”

魏齊連忙道:“無,無。我哪裡有策說動韓王。一言而已,一言而已。”

芒卯道:“大王可曾遣使赴韓?”

魏齊道:“計之早朝後即遣。”

芒卯道:“萬不可遲,而酬必優厚。”

魏齊道:“必以何辭說之?”

芒卯道:“何用新辭,不過三晉一體,合縱抗秦而已。大王意欲何人爲使?”

魏齊道:“遣使之事,已交須賈大夫。他交往廣大,必有合適之選。”

“大王以何酬之?”

“帛千匹,糧萬石。芒卿思之,可不作難我,哪裡籌得這些酬勞!”

芒卯道:“能者多勞,相國何辭!然區區酬勞,似難動韓王之心。”

“芒卿以爲多少合適?”

“微賤之見,無三城之酬,韓必不出兵。”

“三城?秦人也未必能佔我三城吧。讓秦人打去!”

“微賤多言,相國息怒。”

“否,否。下臣非爲芒卿,而是想着朝中盡有人想着割地以和。地是有限的,有地纔有糧帛吧?有糧帛纔有俸䘵吧?沒有地了,他們吃什麼?愚不可及!”

芒卯默不作聲,看着魏齊義憤填膺的表情。

“罷了,罷了,不提這些愚者之事。段子之事就這麼定下來。”

“相國託付,微賤與有榮焉。此事關鍵在於只可一戰,千萬千萬!再戰必敗!”

“走一步看一步吧,有勝在手,凡事皆會有轉機。”

“相國萬勿輕忽。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先察。事迫交睫之時,恐無措手處矣。”

“寬心寬心,到時必有良策,不令芒卿爲難。”

“相國篤定,腹有良策,胸有萬兵,微賤心欽。”

“善,善。夜深了,芒卿勞累。請盡飲一盞。”

“相國勞累,微賤告辭!”

“累步芒卿,心甚不安!”

兩人相揖一禮,先後退出,魏齊一直送出堂前。芒家二子仍在堂上與舍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些閒話,見二人出來,即起身迎過來。三人敘禮間,僮僕們已經把車備好牽出。四人下階,芒氏父子再行辭禮出了門,從家僮手中接過繮轡,三人上車,芒辰在上車前從袖中取出一個錢塞到家僮手中。

穿過清寂的大街,經受幾次盤查,再等睡眼惺忪門監打開里門,牽馬進入家中。家中三子和兩位先生尚未歸息,早有舍人見三人回來,通報了過去,五人迎出堂前。相見敘禮過,芒卯道:“請先生在暖閣稍候,待吾更衣。”芒寅等遂一面請先生們入暖閣,一面吩咐再整酒果。

等一切落座安定,虎仲先生問:“主上入相府,有何經見?”

芒卯道:“不出先生所料,果是段子幹之事。你道如何?大王欲段子立戰功,掌武庫。”

虎仲驚道:“以布衣掌武庫,那得立大功方是。”

芒卯道:“相國所議,就是如何讓段子立若大戰功!”

虎仲道:“如何議決?”

芒卯道:“段子總監城外軍,殺秦軍立功!”

言甫出,席間一片唏噓。虎仲道:“悖亂,悖亂!不通之至!”

車右先生道:“此正所欲也。”

衆人聞聲,一切看向車右先生,車右先生卻又面無表情,一言不發,恍如偶人。芒卯只得問道:“先生何出此言?”

車右先生道:“不通而通,非大力不可。相國願出力幾何?”

芒卯道:“出城武卒俱精銳,糧秣照付。”

車右先生道:“此其常耳,又何加焉!”

芒卯道:“城外只一戰而勝,餘者不顧。”

車右先生道:“血染樑郊,他不顧,主上寧不顧?”

芒卯道:“以帛千匹,糧萬石請韓出兵。”

車右先生道:“些許糧帛,能請兵幾何!”

芒卯道:“以先生之見如何?”

車右先生道:“功則歸相國,過則歸主上矣!”

芒卯道:“願聞其詳!”

車右先生道:“城外有功,自是段子治軍有方;戰敗,無非諸軍戰守無力。段子有方,則相國之功;戰守無力,則主上之過。”

芒卯道:“如輔之以拖,可乎?”

車右先生又不出聲了。

虎仲先生問道:“臣愚鈍,願主上明釋之。”

芒卯道:“戰勝秦軍何其難哉,其機幽深微妙,不知其徼。吾兒必深溝高壘,廣積糧秣,先爲不可勝,而待敵之可勝。”

芒寅、芒亥均敬禮道:“喏!”

芒卯道:“吾忘言之,適才在相府,吾已允伯、仲、季三子出城效力,辰兒亦在其列。辰兒謀略穩妥,可察地相形,調兵配械,以爲不可動搖之勢。”

芒辰敬禮道:“兒謹領命。只是兒出城後,城內之事何所主司。”

芒卯道:“城內民軍就交申兒統一領轄吧。”

芒申敬禮道:“敬喏!”

芒卯道:“此次吾三子出城,伯子主謀,仲子當鋒,季子荷糧,務當一心一意,不可稍有差池。其間微妙斡旋,當細用其心。可乎?”

車右先生道:“不可!戰不戰,不在疆場,在廟堂之上。賢昆仲當設法與主上聲息相通,指臂相應,否則不可。”

第369章 賜婚第240章 蓋聶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42章 刺探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41章 備戰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46章 入國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191章 左右爲難第328章 張祿之助第363章 韓警第36章 定奪第161章 啓封米鋪第160章 青樓老丈第130章 烤肉第61章 席議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93章 韓援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310章 囿中守備第364章 戒備第200章 以尾搖狗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231章 戰後覆盤第23章 大梁門衛第二章 戰警第358章 夜聚第358章 夜聚第230章 司勝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302章 報喪第97章 月下清談第274章 大梁之狀第297章 會魏齊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58章 夜聚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32章 陷城(三)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33章 積竹柲第41章 備戰第340章 三牲第270章 賞罰第194章 追蹤第345章 除夕第314章 芒卯諫連衡第341章 中官親至第103章 危機第168章 夜襲125章 洛陽白氏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50章 防民第316章 以溫易煮棗第87章 武將第40章 勵士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71章 信用第213章 贈劍第131章 麻太公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128章 階父第370章 新婚燕爾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43章 伐兵第181章 囿守宴席第152章 賈匏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40章 勵士第15章 升帳第75章 陳留司士第345章 除夕125章 洛陽白氏第348章 管仲明第44章 入城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261章 秦箭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369章 賜婚第244章 慰功第25章 仲嶽第285章 見陳公第138章 席次第102章 酒酬之間第362章 管邑初成第297章 會魏齊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178章 驚訊第209章 乘其隙第298章 離華陽125章 洛陽白氏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254章 啓封令、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