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

兩日後,即七月十四日,趙主父從邯鄲離開,前往沙丘一帶勘察陵墓的選址。

趙主父爲自己勘察陵墓的選址,似這麼大的事,作爲兒子,公子章與趙王何當然得陪同,畢竟這也是“盡孝道”,若是故意推辭,勢必會惹來非議。

而作爲護送的軍隊,陽文君趙豹命他的副將趙賁率領一半士卒守衛邯鄲,而他則親自率領另外一半邯鄲軍、約五千餘名士卒沿途保衛。

而趙主父這邊,趙主父則命龐煖率領五千名檀衛沿途保護,

除此以外,還有「宮伯」信期的千餘名王宮衛士,以及蒙仲的千名信衛。

四支兵力,總共約一萬兩三千人的兵力,這即是沿途護送的所有兵力。

記得在趙主父宣佈「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後,安平君趙成就曾將肥義、李兌、趙豹三人請到自己府上,商議對策。

不得不說,對於「趙主父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其實不單單蒙仲、樂毅二人瞧出了幾分不對勁,事實上,似趙相肥義、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陽文君趙豹等趙國的老臣們,亦紛紛感覺到了危機。

畢竟此前在邯鄲,無論是趙主父還是公子章,都不可能鑽到什麼空子,因爲陽文君趙豹對邯鄲的防衛非常嚴密——在趙相肥義的暗中支持下,陽文君趙豹作爲“舊貴族派”的一員,卻不允許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把手伸到邯鄲城的城防,更何況是趙主父與公子章呢?

正因爲能確保邯鄲不會落入趙主父、公子章、安平君趙成三方勢力手中,趙相肥義此前纔會故意“拖延”——按他的想法,拖到趙主父年老體衰、威嚴不再,那麼公子章的威脅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可沒想到的是,趙主父借「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有意讓趙王何離開邯鄲,不得不說,這讓肥義充滿了擔憂——畢竟趙王何一旦離開了邯鄲,離開了陽文君趙豹與宮伯信期對趙主父、對公子章的雙重防衛,很有可能就會發生什麼變故。

正因爲如此,在衆人匯聚於安平君趙成府上商議對策的那晚,李兌的兒子李躋是反對這件事的,他的理由是,誰也不能保證公子章會不會在此期間對趙王何不利。

但沒有辦法,趙主父前往沙丘勘察陵墓選址,作爲兒子,趙王何是肯定要跟着去的,這正是中原所推崇的孝道,若是趙王何拒絕跟隨,這無異於落下了口實,日後趙主父完全可以借“兒子不孝”這件事,廢立趙王何,到時候,新君派就會變得非常被動。

在一番商議後,奉陽君李兌提出了一個對策:他趙成、李兌二人藉故留在邯鄲一帶,集結他二人麾下的軍隊,而陽文君趙豹,則率領齊麾下的邯鄲軍,陪同趙王何與趙相肥義、宮伯信期三人,一同前往沙丘行宮。

說實話,留下安平君趙成、奉陽君李兌在邯鄲一帶,肥義其實並不是很放心,就連陽文君趙豹,他在李兌說完這句話的最初,亦只是呵呵輕笑,並不應諾。

顯然,肥義與趙豹對於趙成、李兌等人並不是完全信任。

見此,奉陽君李兌正色說道:“肥相、陽文君,危機在前,縱使你我彼此間曾經或有些政見不同,但眼下彼此的利害是一致的,無論如何都要確保君上安然無恙……若是我等此時仍相互懷疑,難保不會被某些人有機可乘。不如這樣,我四人今日對天起誓,在解除我的趙國的危機前,攜手一致,絕不對彼此趁火打劫。”

聽聞此言,陽文君趙豹看了一眼趙相肥義,示意後者來決定此事。

肥義仔細地想了想。

必須承認,他對趙成、李兌等人亦抱有警惕,但這份警惕,只是他唯恐趙成、李兌等舊貴族派把持朝政,架空了趙王何的權力,但歸根到底,趙成、李兌二人對趙王何的“王位”卻不敢存有半點染指之心——但公子章不同,公子章一直有着奪取王位的野心。

相信在公子章這個威脅面前,趙成、李兌二人絕不敢做出“趁機排除異己”的事。

在經過反覆權衡之後,肥義認爲奉陽君李兌的話可以信任,於是當日四人立下了針對趙主父、針對公子章的盟約,新君派與舊貴族派,在來自趙主父與公子章的巨大威脅下,拋下以往的成見,達成了意見。

在此基礎上,四人又商議出了對應這件事的對策:即由趙成的兒子趙平、李兌的兒子李躋,雙雙陪同趙王何與趙相肥義、宮伯信期,跟隨趙主父前往沙丘宮一帶勘察陵墓選址,由陽文君趙豹率領約七成的邯鄲軍,沿途保護。

而安平君趙成與奉陽君李兌二人,則在這段時間調回此前駐守在中牟一帶的二人麾下的軍隊,佈防在邯鄲一帶,以防止突發變故。

並且安平君趙成對趙相肥義囑咐:“若有變故,請立即派人通知我二人,我二人當立刻率軍來援。”

“嗯。”肥義點點頭表示牢記心中。

不得不說,在這危機來臨之際,新君派與舊貴族派終於暫時消除了成見。

這也難怪,畢竟這關乎他們雙方的利益:肥義要確保趙王何的王位;而趙成、李兌二人,亦要通過確保趙王何的王位,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損失。

因此他們雙方的利害確實是一致的。

七月十四日,趙主父、趙王何、公子章三人的隊伍從邯鄲離開。

沿途保護的軍隊有四支,即趙王何的近衛、宮伯信期率領的千名宮衛,負責貼身保護趙王何與趙主父,有公子章的約數百名近衛,還有龐煖的五千名檀衛軍,以及陽文君趙豹的約七千餘軍隊——姑且就稱作邯鄲軍。

總共近一萬四千兵力。

待等這支隊伍經過肥邑一帶時,蒙仲、樂毅二人所率領的一千名信衛軍亦加入了這支隊伍。

不得不說,信衛軍的加入,讓趙平、李躋二人壓力很大。

這也難怪,畢竟近段時間信衛軍的風頭實在是猛。

此前在祝柯縣一帶時,雖說信衛軍創下了以五百人夜襲數萬齊軍的壯舉,但具體戰況如何,趙國的臣子卻不得而知。但前段時間信衛軍幾乎用壓倒性的優勢“屠殺”了薛公田文門下的五百名俠勇,這才讓趙國的臣子們親眼見證了這支“趙武卒”的實力。

用陽文君趙豹當時的稱讚來說,只要戰術得當,信衛軍擁有着“以一敵十”的實力,換而言之,刨除新擴充的五百名新卒不提,那五百名信衛軍老卒,最起碼就抵得上五千名趙國士卒。

“兩位要小心蒙仲的信衛軍。”

趙平、李躋二人找到陽文君趙豹與宮伯信期二人,提醒他二人謹慎對待蒙仲、樂毅麾下的信衛軍。

畢竟蒙仲、樂毅二人都是善於權謀、精通兵法的將領,而他倆麾下的信衛軍,又是實力不亞於魏武卒的趙武卒,這兩者加在一起的威力,豈可忽視?

而對此,陽文君趙豹玩笑般笑道:“若是蒙仲那小子果真有偷襲老夫麾下軍隊的意圖,那老夫能做的,恐怕也就引頸待戮了,哈哈哈……”

“這不好笑,陽文君。”趙平當時面色難看。

雖然開了個玩笑,但陽文君趙豹還是暗暗下令,命麾下軍中士卒對信衛軍抱持極高的警惕。

而另外一邊,宮伯信期則私底下與肥義商議,詢問肥義對此的意見——畢竟信期也知道,這段日子肥義在想方設法拉攏蒙仲。

“還是……還是有所提防吧。”

肥義在沉思了片刻後,對信期說道:“蒙仲此子固然重情重義,但正因爲重情重義,他首先效忠的必然是趙主父,倘若趙主父當真下令對君上不利,此子……必然會成爲我等的敵人。”

“那可真是太遺憾了。”

信期一臉惋惜地說道。

說實話,信期其實很樂意把蒙仲調到他麾下作爲他的副將,畢竟蒙仲非但有讓人驚呼的厲害師承,更可貴的是此子文武兼備,擅長練兵與用兵,誰不想要這樣出色的部下呢?

於是乎,蒙仲、樂毅二人所率領的信衛軍,被安排在大隊伍的右側,並且處於邯鄲軍的前方,以便邯鄲軍隨時都能對信衛軍做出反制。

“怎麼感覺……我軍被針對了?哪有區區千人軍隊作爲萬餘兵力側應的道理?”

當得知來自大軍的命令後,蒙遂皺着眉頭說道。

聽聞此言,樂毅很坦率地道出了原因:“大概是肥義、信期、趙豹等人對我軍抱有警惕吧。”

期間,蒙仲亦點頭說道:“不必在意,就以衝軛陣行軍吧。”

衝軛陣,即信衛軍當日用來擊敗薛公田文手下五百名俠勇的陣型,嚴格來說,它其實並非有利於士卒發揮實力的陣型,它的作用是防止、以及降低在行軍途中遇到突發變故帶來的混亂與損失,比如遭到敵軍偷襲、伏擊時——它那獨特的“X”陣,能保證敵軍從四個方向前來襲擊時,都會遭到兩面夾擊,然而同時也有着欠缺爆發力的缺點。

不得不說,當得知信衛軍擺出了衝軛陣後,縱使是陽文君趙豹,亦感覺到了幾絲壓力。

別的軍隊擺出衝軛陣,趙豹絲毫不放在眼裡,但信衛軍擺出衝軛陣——這可是一支能在短時間內變陣的軍隊,誰也不能保證信衛軍會不會在眨眼工夫內變陣成錐形陣,以前隊爲後隊、以後隊對前隊,反過來偷襲邯鄲軍。

爲了保險起見,趙豹麾下的邯鄲軍,與信衛軍抱持了一定距離,以防備突發情況。

在見到這一幕後,蒙仲與樂毅私底下亦商談了一番。

傻子都看得出來,趙豹對他信衛軍保持警惕,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趙豹、肥義等人亦察覺到危機,哪怕雙方彼此的關係曾經還不錯,亦對信衛軍——包括龐煖的檀衛軍,抱持着極大警惕之心。

“看來肥義、趙豹等人,也察覺到趙主父的‘大行動’,對此非常謹慎。”樂毅低聲對蒙仲說道。

蒙仲微微點了點頭,卻不知該說什麼。

“你們說,趙主父他會怎麼做呢?”

在旁,蒙遂好奇地猜測道。

聽聞此言,蒙仲長長吐了口氣,低聲說道:“以我對趙主父的瞭解,趙主父愛惜自己的名聲,他是不會率先動手的。否則父奪子位,這個惡名傳出去未免也難聽;而趙王何那邊,據我對肥相與陽文君的瞭解,他們也不會率先動手,主動挑起內亂;換而言之,倘若此番果真發生什麼,那麼率先動手的,也就只有那一方了……”

“公子章?”樂毅雙眉一挑。

蒙仲聞言點了點頭,站在戰車上眺望遠方,口中喃喃說道:“公子章麾下的軍隊,此時恐怕已埋伏在沙丘一帶……如果他果真要從趙王何手中奪回他所失去的那一切。”

“阿仲。”

見蒙仲語氣低落,蒙遂在旁勸道:“別想那麼多了,你已經做了你能做的一切,你還能做什麼呢?”

樂毅亦在旁勸道:“趙主父也好、趙王何也罷,我等首先要確保的,不應該是趙國對宋國的態度麼?……既然趙國的內亂註定無法避免,有些事你也該做出決定了。”

蒙仲看了一眼樂毅,微微點了點頭。

他當然知道樂毅指的什麼,無疑就是立場罷了:在趙國王室內亂註定已無法避免的情況下,究竟是幫助趙主父與公子章,還是幫助趙王何。

而顯然,幫助趙主父對宋國的利益更大。

原因很簡單,因爲趙主父始終將宋國視爲趙國最可靠的盟友,在這層信賴基礎下,趙國會像曾經的中原霸主晉國那樣,給予始終維護它霸權的宋國信賴與利益——比如曾經宋國吞併曹國時,晉國非但對此視而不見,而且不允許其他國家幫助曹國。

當然,這其中固然有曹國自己作死得罪晉國的原因,但同樣的,這也是晉國給宋國的“優待”——否則宋國憑什麼拼死維護晉國的霸權,哪怕爲此不惜與當時強大的楚國開戰呢?

如果說趙主父最信賴的是宋王偃,其次是宋國,那麼,公子章最信賴的,首先是田不禋,其次是宋國,兩者對宋國的信賴程度其實倒也差不多。

但是趙王何就不同了,他在肥義、趙成、李兌等人的影響下,對齊宋兩國都沒有太大的喜好或者惡感,總而言之,只要是對趙國有利,無論是與齊國還是宋國結盟都是可以的。

將三者相比較,不可否認趙王何其實並非是最佳的選擇。

邯鄲距沙丘行宮,大概有約兩百里的路程,若是精銳的士卒急行軍,兩日就能抵達,但由於隊伍中有趙主父、趙王何與一些趙國的臣子在,此番行軍的速度被大幅度降低,以至於前前後後總共花了整整五日,纔在七月二十日這一天,抵達了沙丘行宮。

此時呈現於衆人眼前的那座彷彿“小城”般的建築,便是沙丘行宮。

佔地規模並不大,橫向近百丈、縱向幾十丈,不過四面都有兩三丈高的城牆,且每個方向的城門都建樓城門樓,與一般的城郭相比,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至於“城”內,則有一大一小兩座宮殿,大致呈東、西兩個方向所建,曾經趙主父所居住的那座宮殿較大,姑且就稱作“東殿”,而另外一座較小,姑且就稱作“西殿”。

在進城後,趙主父決定自己住在東殿,而讓趙王何住在西殿。

至於公子章嘛,由於城內的宮殿只有兩座,便姑且讓公子章住在東殿的側殿。

說實話,對於這種安排,肥義、信期、趙豹等人其實是反對的,因爲他們覺得這樣的安排非常具有威脅——因爲兩座宮殿實在離地太近了,誰能保證公子章、甚至是趙主父,不會趁機挾持趙王何呢?

相比之下,他們更情願讓趙王何住在城外的軍營裡,好歹這樣一來,陽文君趙豹麾下的邯鄲軍,就能全員保護在趙王何四周,防止這位君上遭到什麼襲擊。

只可惜道理說不通:既然是陪着趙主父前來勘察陵墓,哪有兒子躲在軍營裡的道理?

因此,肥義最終還是同意了這樣的安排,退而求其次,確保西殿的安全。

首先,蒙仲、樂毅二人率領的信衛軍,不允許進城,只能駐守在城外。

雖然肥義與蒙仲關係很不錯,但考慮到信衛軍的威脅性,肥義實在不敢放任這支有過夜襲“前科”的精銳軍隊留在城內,因爲他很篤信,信期麾下的千名宮衛,絕對不是信衛軍的對手,一旦信衛軍驟然發難,趙王何必定會被挾持。

對於這個要求,趙主父沒有拒絕,用他的話說,目前信衛軍已經不是他的近衛,自然應該駐紮在城外。

其次,肥義又要求削減龐煖麾下檀衛駐紮在城內的數量,一來是沙丘行宮無法容納數千人,二來,檀衛軍五千人的人數,亦讓肥義、信期等人壓力很大。

更何況,龐煖在肥義、信期等人眼裡,也很有一個很具有威脅的男人。

總而言之,在經過趙主父與趙相肥義的商談後,他們決定各自派五百兵駐守東殿與西殿,其餘軍隊,包括蒙仲的信衛軍、陽文君趙豹的邯鄲軍,都駐紮外城外的軍營裡。

至於沙丘行宮四個方向的城門,亦分別由各自一方的兵力駐守——趙主父一方的軍隊駐守南城門與東城門,而趙王何一方的軍隊,駐守西城門與北城門。

不得不說,事關趙王何的生死安危,趙相肥義那是絲毫都不敢鬆懈。

最終,各個區域的防守都落實下來了:趙主父一方,龐煖守東殿、劇辛守東城門、趙奢守南城門,蒙仲駐紮在城外南郊;趙王何一方,信期守西殿、趙平守西城門、李躋守北城門,陽文君趙豹駐紮在城外西郊。

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趙主父與趙王何的軍隊意外,沙丘行宮這一帶,亦駐紮着趙希、許鈞兩位趙將麾下的軍隊。

事實上,曾經這裡駐紮有十幾萬的趙國軍隊,分別由趙袑、趙希、許鈞、牛翦四位趙將率領。

但在齊國向趙國臣服之後,趙袑被調往了雁門郡,牛翦亦被調往了中山郡,協助李疵管理中山,只剩下趙希、許鈞二將各率近萬軍隊,前者駐守在平原邑,後者駐守在高唐邑,作爲常規的邊境守軍——畢竟趙齊兩國的盟約剛剛促成,趙國對齊國還不是很信任,自然要有所防範。

因此,當得知趙主父、趙王何等人來到沙丘後,趙希、許鈞兩位趙將從平原、高唐兩邑騎馬來到沙丘行宮,覲見趙主父與趙王何。

值得一提的是,許鈞還帶來了他的愛將蒙鶩,即蒙仲、蒙虎、蒙遂三人的族叔,蒙氏一族的少宗主。

於是乎,在七月二十二的晚上,趙希、許鈞、蒙鶩幾人聯袂來到了信衛軍的營寨,找蒙仲等人吃酒相聚。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蒙仲與趙希的關係極其惡劣,但自從蒙仲在趙軍攻克祝柯縣後的慶功宴中“義釋”了趙希後,趙希就對蒙仲充滿了好感,以至於在給安平君趙成、陽文君趙豹的書信中,亦不忘稱讚蒙仲——這是陽文君趙豹親口對蒙仲說的。

這不,當晚彼此相見後,雖然趙希稱呼蒙仲時還是一口一個“小子”,但明顯可以感覺地出來,他對蒙仲的印象已大爲提高,甚至於在衆人吃酒的期間,他還摟着蒙仲的肩膀,豎起大拇指稱讚蒙仲不給薛公田文面子的“壯舉”——不得不說,這確實是當世很多人都不敢做的壯舉,哪怕是魏、韓等國的君主,都不敢這樣對待田文。

聊着聊着,趙希與許鈞向蒙仲問起了「趙主父勘察陵墓選址」這件事。

當時許鈞一臉莫名其妙:“趙主父的身體還健朗,怎麼會突然想到爲自己選擇陵墓呢?”

此時,蒙仲瞥了一眼趙希,卻見後者的眼眸中閃過幾絲異色。

蒙仲由此猜測:對於可能即將發生的趙國內亂,許鈞應該並不知情,但趙希,絕對是從陽文君趙豹或者安平君趙成那邊得知了些什麼。

他猜測,趙希可能是趙豹、趙成等人的一手“保棋”,在非常時刻或許會有所異動。

這也正是蒙仲很不希望趙國王室發生內亂的原因,因爲一旦發生王室的內亂,可能趙國舉國的軍隊都無法獨善其身,曾經一致對外的趙國軍隊,或將自相殘殺,這會大大削弱趙國的力量。

但遺憾的是,他無力阻止這件事,哪怕他立下了軍功,挫敗了薛公田文,仍不足以躋身於趙國的權力中樞,更沒有力挽狂瀾的力量。

說到底,仍然是人微言輕。

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121章:犒軍慶功第66章:孟子(三)第227章:針對【二合一】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149章:七月上旬【二合一】第281章:愉快合作第37章:再次徵兵第129章:趙王何第157章:各方事態【二合一】第134章:蒙仲與趙王何(二)第110章:薛公客卿(三)【上架倒計時一日】第372章:出兵函谷【二合一】第295章:七月第169章:蒙仲與廉頗(七)【二合一】第183章:萬分之一的機會【二合一】第219章:轉機【二合一】第89章:宮筵(三)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138章:六月中旬第108章:薛公客卿第25章:王欲興兵伐國(二)第330章:深夜追擊【二合一】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109章:薛公客卿(二)【上架倒計時兩日】第114章:軍議力辯【上架第四更求首訂】第434章:分析局勢第401章:跡象第86章:同浴(福利)第51章:人心(二)第187章:抵達高唐【二合一】第365章:再回大梁【二合一】第83章:決定第407章:佯攻第334章:秦魏聯合【二合一】第70章:迴歸(二)第419章:僵持第101章:巡視軍營第4章:家境第66章:孟子(三)第8章:首日(二)第16章:出遊(二)第376章:王齕與廉頗【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第159章:來臨的決戰【二合一】第323章:泄露【二合一】第393章:移軍門水上游第331章:深夜追擊(二)【二合一】第453章:秦白起、魏蒙仲!第178章:破城!【二合一】第6章:莊子居第245章:大戰前夕【二合一】第31章:噩耗第131章:聊談(二)第57章:攻城戰(二)第229章:興師問罪(二)【二合一】第281章:口頭約定【二合一】第189章:雄主的末途【二合一】第81章:中山樂氏第314章:十二月(二)【二合一】第271章:安排諸事【二合一】第19章:“僞”之辯第5章:商談第381章:隱秘的僻徑【二合一】第144章:賭鬥(二)【二合一】第166章:再思對策【補更1/4】第384章:背後的利害【二合一】第51章:人心(二)第326章:陽關攻防之戰(二)【二合一】第370章:戰前準備【二合一】第7章:首日第293章:間隙第335章:奔赴宋國【二合一】第116章:夜襲(二)第133章:蒙仲與趙王何第320章:大戰前夕(二)【二合一】第227章:針對【二合一】第180章:敗退沙丘【二合一】第21章:“僞”之辯(三)第192章:太子戴武【二合一】第408章:虛虛實實第274章:誘拐楚民【二合一】第138章:六月中旬第110章:薛公客卿(三)【上架倒計時一日】第447章:故人第350章:再見樂毅【二合一】第148章:事與願違(二)【二合一】第226章:訓軍【二合一】第162章:蒙仲與廉頗(二)【二合一】第29章:兄長的信第391章:夜襲【二合一】第11章:辯論(二)第138章:六月中旬第345章:趙國現況【二合一】第361章:筵席【二合一】第88章:宮筵(二)第358章:出使趙國【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