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這是要天下伐齊了麼?(一)

秦王稷是我的老熟人了,我出仕的起點就是陪訪秦國。

當年他只有二十五歲,現在已經是三十多歲的大叔了;我當年二十不足,現在也是奔三的年齡。他還是那一撇小鬍子,臉上多了皺紋;我也蓄起了須,雖然不算三絡長鬚,倒也還不算醜。

兩人相見,座分尊卑,我坐在他下手。

“狐子別來無恙。”秦王變得深沉了不少,目光中含着堅韌。

我知道這是一位雄主,雖然孝公用商鞅奠定了秦國爭霸的基礎,但直到他用了范雎,秦國才真正踏上一統天下的霸圖。

“不敢當大王垂問,”我緩緩回禮道,“有賴祖宗,殘身尚且得過。大王無恙乎?太后無恙乎?”

“尚過得去。”秦王稷突然笑道,“這話由狐子問來,真是讓寡人有些感嘆人世變幻,歲月難堪,終究天道有常非凡俗之子所能勘測啊!”

你最近受了什麼刺激?突然變得這麼文青?喔,是的,你家上郡被人砍了一半,前些日子還被鄰居們堵在門口罵。我雖不能體會,但我能理解。

說起來我也算是大大改變了趙國的悲催程度,依照我記憶中的歷史,在秦國稱帝前後,搶了趙國十幾座城池。

而現在,趙國反過來搶了秦國一個縣。

“當年誤傷了任子,心中不安,本望想陣前賠禮,結果白起手快,唉。”我嘆了口氣,“人生短短几十秋,相逢相遇,豈非天意歟?何必殺來殺去呢?”

你要文青哥就陪你,怕毛線!

秦王被我小小震懾了一下,道:“天下弭兵方是王道,可嘆當今王道不興啊。”

“大王是說齊國滅宋的事麼?”我端起水杯,抿了一口。

“宋國乃是子商之後,三恪之一,千年香火一朝而斷,田齊氏實在太過分了!”秦王稷憤憤道,“狐子,追根溯源,秦趙本爲同室兄弟,起於商後室,如今豈不是天意讓兄弟之邦外御其辱?”

秦趙都是嬴姓,真正的兄弟之邦,世代侍奉商後室。不過要說起家卻是周穆王封造父於趙城,所以才姓趙氏。秦王現在亂攀亂認,看來是實在找不到攻略中國的藉口。

秦國爲什麼這麼着急東進呢?沒聽說他們國內有什麼問題呀。

“大王是想直接出兵齊國麼?”我直截了當問道。

“正是!”秦王果然是陝西漢子,豪爽道,“齊國做出這種事,是將天下諸侯不放在眼裡!”

敢請教:您和他一起稱帝也不問問我趙國的意見,算是怎麼回事呢?

我微微點頭,道:“的確如此,滅人宗嗣不祥,齊王利令智昏了。”

“趙國會與我秦國一起出兵吧?”秦王迫切地看着我。

“國之大事,在戎與祀。如此大事,即便寡君也不能一言以決。”我笑道。

“天下誰人不知,趙國國事皆由先生,何以見欺?”秦王一臉不滿道。

“非也。”我搖了搖頭,“我國大事由重臣合議,交由寡君決斷。世人以爲我狐嬰位高權重,實則不然。”

“真是荒唐,”秦王往前湊了湊身,“先生這般英才,若是在我秦國,當可一掌國政!即便連寡人也不會干涉。誠如當年孝公之用商鞅也!”

如此明目張膽挖牆腳是不好的!

我笑道:“嬰之才遜於商君百倍,豈敢行商君之事?自古聖王兼聽而明,****偏聽而暗。嬰豈敢致寡君於****之地?”

秦王不知道領悟到了什麼,木然而起,肅容拜道:“先生有教寡人矣!”

“不敢。”我只得做出惶恐的樣子回身拜倒。

“若以先生所見,齊國當伐否?”秦王問道。

“若是以秦一國伐齊,不可。”我道。

“爲何?”

“齊是霸者之國,其遺勢未衰,秦國以西陲之國伐東鎮之國,路途遙遠,兵馬疲憊,糧草耗費,多忌而少宜,恐怕徒勞無功。故而爲大王計,不可。”這些劣勢就是傻子都能看出來,我直說出來只是讓他更爲信任我罷了。

“以先生看,如何可伐?”

“舉天下之兵,伐齊。”我道。

“天下之兵?”秦王的眉頭皺成了一個川字。

“燕國與齊國有國仇。”我道,“故而燕國肯定會合秦伐齊。”

秦王點了點頭。

“韓魏搖擺於齊秦之間,又貪宋地。如果大王許以好處,明以利害,這兩國也必然與秦國一起伐齊。”我道。

“正是。”

“楚國日夜所想不過是齊國淮北之地,若是大王不打算佔據淮北,那麼楚國甲兵可待。”我道。

“如此,便真是天下伐齊了!那麼趙國呢?”秦王最在意的果然還是趙國。

趙國的國際地位放在那裡,誰敢說這麼大的動靜不知會趙國?尤其是秦國、燕國和魏國,他們如果要去打齊國,國內勢必空虛,到時候趙國大軍很可能端了他們的老窩。

秦國可能壓力還不大,因爲白起打上郡帶的都是重裝步兵。燕國可是實打實知道趙國的騎兵威力,雖然沒有親自體驗過,不過最近趙奢北伐匈奴,茫茫草原哀嚎遍野,全都是趙國武功的體現。

太原郡的預備役將全國各地的壯丁整鄉整鄉地拉過來操練一番,每年都要來這麼一次,擴大了內需,也增進了趙人的軍事素養和作戰能力。甚至選拔出了一批不錯的好苗子,國家給錢幫他們僱工,讓他們進武學學習,三年之後畢業爲士官,在各部隊服役。

雁門郡的兵馬一直虎視眈眈,就指望跟秦國開戰,大幹一場。

不過,時機還不到。

“嬰以爲,趙國可以支援列國糧草,但是不能出兵。”我道。

“這是爲何!”

“唉,”我嘆氣道,“我國的直道還沒有鋪設完成,耗時耗力,恐怕沒有足夠的人手去正天下之義了。”

以邯鄲爲中心,南北直道從漳水到代郡。東西直道也已經從邯鄲造到了晉陽。

這些可不是我吃飽了撐的弄出來的,而是實打實提高國家戰略能力的工作。這些路不是老諸侯們以爲的那種小路,而是勘探、剷平、鋪設礫石作爲路基,然後上面鋪設石子和砂漿,兩側擁有排水溝的真正的硬質路面。

雖然跟古羅馬的石板路不能比,但是這種路的成本要低很多。有了這種路之後,我的自行車纔算有了改進的必要,四輪車也纔出現在了趙國大地上。

現在的四輪車雖然沒有功課轉彎的技術難管,但是已經用於礦山和農田的短途接駁上,運載力上去不小。只要這東西好用,時間久了必然有人會想辦法擴展它。尤其是礦場,已經開始用鐵軌運輸了。雖然是人力和畜力的老型號,但絕對不會就此湮沒。

第212章 又見故人來(三)第53章 安陽君(二)第27章 審案(三)第267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二)第63章 大司馬第176章 牽引(五)第146章 奪城(二)第233章 總爲浮雲遮望眼(三)第166章 朝爭(三)第138章 陣中(二)第27章 審案(三)第112章 墨社(二)第277章 我們也行動吧(三)第89章 墨徒(一)第130章 新城(二)第78章 喋血沙丘(四)第213章 賢良淑惠的王后(一)第44章 大司寇(二)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139章 陣中(三)第55章 邯鄲六月(一)第246章 先打了再說(二)第197章 九尾(三)第173章 牽引(二)第227章 迴歸(三)第138章 陣中(二)第106章 墨學(四)第51章 出奔(三)第119章 九尾(二)第186章 報仇(二)第183章 隱術(四)第112章 墨社(二)第158章 站隊(四)第180章 隱術(一)第133章 信陵(一)第166章 朝爭(三)第263章 封君與成婚(四)第92章 共濟(一)第40章 敵友(一)第238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五)第254章 曲阜之會(一)第56章 邯鄲六月(二)第125章 團聚第178章 狐影(二)第266章 今非昔比的趙國(一)第127章 狐穴第244章 下手(三)第120章 九尾(三)第10章 諍臣第227章 迴歸(三)第216章 有狐綏綏,在彼淇樑(一)第237章 齊宋之戰與國內的小動作(四)第72章 沙丘大朝(三)第91章 墨徒(三)第43章 大司寇(一)第170章 兼收(四)第84章 客居(一)第2章 關於楚王出逃第162章 司徒(三)第281章第201章 年尾(一)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128章 連環第60章 轉手發財第253章 摧枯拉朽(三)第114章 墨社(四)第250章 大軍出發(三)第125章 團聚第201章 年尾(一)第226章 迴歸(二)第210章 又見故人來(一)第31章 間諜(三)第50章 出奔(二)第25章 審案(一)第274章 秦國在行動(三)第198章 定身封(一)第77章 喋血沙丘(三)第135章 開戰(一)第260章 封君與成婚(一)第95章 共濟會(一)第241章 我與趙成不得不說的故事(三)第70章 沙丘大朝(一)第227章 迴歸(三)第247章 先打了再說(三)第157章 站隊(三)第34章 不世名將(二)第47章 問鬼神(二)第100章 陶朱(一)第7章 娛樂活動第24章 士師(四)第102章 陶朱(三)第69章 借刀殺人(五)第220章 上谷郡守的叛節!(二)第61章 狡兔三窟第21章 士師(一)第118章 九尾(一)第196章 九尾(二)第79章 喋血沙丘(五)第278章 天下伐齊和我的見聞(一)第163章 司徒(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