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 緣分默契(爲水友“~主公~”加更1/5)

洛邑,“天下棋盤”前,一羣公卿士族都是神色詭異地看着掛起來的輿圖。

放在很多很多年以前,敢在周天子的地盤上掛輿圖,那就是死路一條。

但是現在,鳥周天子的人十不存一,掛輿圖……至少還能賺點生活費。

“吳王伐越——”

“非也。非伐越,滅越也。”

“滅國之戰,必定曠日持久!”

“越非弱小之邦,吳國豈能輕易滅之?”

在巨大的輿圖前,衆人彷彿都在討論着吳王勾陳誓師滅越一事,實際上,卻對另外一件事情視而不見、閉口不言。

輿圖之上,有兩個很明顯的標識,“四水”都被標註了出來,天下四方霸主,都是圍繞這“四水”而發展壯大,而其中,尤以晉、楚、齊、吳爲最。

只是這一次,吳國的“疆域”,像是一枚鎛幣,宛若鏟子一樣,鏟向了江淮。

說好的滅越大戰,結果蔡國的都邑新蔡,被攻破了。

此刻知曉鄭、蔡結盟於城潁,會師於上蔡的洛邑士大夫,比比皆是。

精英們也是真的好奇,自李解出道以來,或者說,自李解聞達於諸侯以來,就沒有說不打仗的。

可吳國野人當真是厲害,連敗強敵,如今,更是稱雄於淮上,淮上列弱就是侍婢,蔡、隨、唐、息猶如姬妾。

予取予求,連楚國也不能爭鋒。

很多消息已經從楚國方城這一線傳到了中國,洛邑尤爲震驚的,就是李解在打贏了柏舉鬥氏之後,還導致了鬥氏的“負箭國士”被誅。

罪名:擅開邊事。

殺鬥師者:楚國太后。

李解擊敗鬥師這件事情,對李解自己的重要性,可能都不如楚國太后。

洛邑的精英們都很清楚,吳國猛男江陰子李解,這一回可能被楚國太后當作了工具人來利用。

不過,結果對雙方都是完美的。

唯一損失慘重的,就是鬥氏,確切點說,楚國鬥氏之一的柏舉鬥氏。

整個柏舉鬥氏在楚國東部地區的影響力,隨着鬥師被殺,直接一落千丈。楚國在東部地區的駐軍,柏舉鬥氏的比重直接腰斬,甚至連柏舉令都不再是柏舉鬥氏出任。

此刻,鎮守大別山南側,守西關的軍事主官,是楚國郢都郎中。保障西關後勤的主官,則是新的柏舉令,最近太后提拔起來的郢都左徒。

前者原先的身份,或者說主要工作,就是率衆保衛國君的安全。

而後者,是令尹的直接下屬,有些令尹不便處理的內務,就交給左徒來處置。

有了這兩個楚國太后提拔的高級官僚,整個楚東大別山地區,等於就是變了天。

只是死一個鬥師,還變不了天,畢竟柏舉鬥氏人口衆多,但是因爲鬥師戰敗於李解,李解順勢就派出使者,前往西關、黽關,一句話:賠錢!

當時李解也就是順便來一下,有棗沒棗打兩杆,萬一有呢?

再說了,打贏了吃肉,這是很理所當然的事情。

除非楚國真的要跟他死磕,但現在楚國中央肯定是不想跟李解死磕在江淮、大別山,再加上隨國徹底站到了李解一側,楚國的壓力之大,其實是空前的。

一旦局勢崩潰,李解發起瘋來,配合江淮列弱加上隨國、唐國,直接把楚國漢水以東直接打爛,完全沒難度。

有沒有收益且先不提,但破壞效率,絕對夠高。

楚國經營雲夢澤幾百年,可不是爲了等李解前來炸屎這一天的。

也不知道是默契還是緣分,反正楚國太后先殺“負箭國士”鬥師,隨後立刻跟李解的使者和談,和談中還同意了賠償。

同時再三強調,楚國並不願意跟吳國發生衝突,之前的“衡山之戰”,是柏舉鬥氏擅自行動的緣故。

至於之前李解三戰三捷攻克三處楚國江淮邊邑,卻是絕口不提。

這裡面的水……有點深。

“楚國太后,當真奇人也。”

在“天下棋盤”前,有老大夫這般感慨着,不感慨不行啊,別國剪除權臣,那叫一個痛苦艱難。

偏偏楚國這麼順利的嗎?

甚至可以這麼說,在楚國太后最需要幫助,然而孃家晉國一點卵用都沒有的時候,結果冒出來一個吳國野人,一路橫掃,打得各方牛鬼蛇神哭爹喊娘,最終連楚國權臣之家都給削了。

可見,歷史進程也是很重要的。

如今楚國太后掌控的楚國時局,其實要比先王在位時好得多,出賣一個柏舉鬥氏,損失大別山以北的地盤,但是卻鞏固了自身的權力,同時還加強了楚國的中央權威。

收益和損失,實在是很難說得清。

楚國邊邑的強盛,對楚國來說的確有好處,但那是擴張期,遭受吳國的屢次打擊之後,不但沒有增加楚國中央的稅賦收入,反而成了一種負擔,不要維持軍事存在,還要承擔存在的壓力。

現在,渾身輕鬆,猶如多年便秘得以治癒!

“諸君以爲楚國當此局勢,會如何行事?”

“吾聞郢都謁者,攜柏舉一萬二千丁口,已過西關。”

“……”

有人頓時不屑起來,如何行事?行事個屁。

換成他們是楚國太后,這時候也要先安內,不抓緊時間鞏固中央權威,難道等鬥氏恢復過來反撲?這不是鬧嘛。

而楚國太后果然也沒有讓人失望,她殺了鬥氏“武鬥派”的領袖鬥師,自然是跟柏舉鬥氏成了死敵,哪怕嘴上不說,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

君臣猜忌,結果是註定的。

爲了防備將來,楚國太后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柏舉鬥氏給賣了,一萬兩千丁口,差不多就是柏舉鬥氏的精華所在。

直接清空,打包賠給李解,至於李解怎麼處置,關她一個女人什麼事兒?

就是帶帶兒子,順便管一下楚國大政,總不能什麼事情都找她一個女人吧。

她又不是楚國國君!

“如此,李解必定缺糧!”

“鄭、蔡結盟,號稱二十萬之衆,李解縱使驍勇善戰,麾下兵卒,亦是久戰疲敝之師,未必能應對啊。”

“聞李解已在新蔡之輩開溝挖渠。”

“……”

“……”

一時間,衆人頓時覺得這畫風相當的熟悉。

開溝挖渠,這是上癮了是怎麼地?這年頭打仗之前先挖掘點東西的,貌似就李解這麼個吳國野人。

“效仿逼陽之戰故智?”

“不無可能!”

“今時李解之危局,不比逼陽國。”

有人看着輿圖,很是鄭重道,“此時李解,乃是孤軍在外,淮上之民,非吳人、傅人,必不能誠心相助,此謂無立足之根基。”

在洛邑公卿士族在“天下棋盤”前高談闊論的時候,李專員向新蔡全體勞工,發佈了一條公告:凡出工出力滿月者,可得上當白沙麻布一匹。

第四十五章 無懼第三十四章 效率307 上蔡大夫276 給他們勇氣334 李解說得對540 真正的挑戰808 名不虛傳的西施214 不用多想427 潁水秩序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懷440 嬴瑩無所畏懼503 非同一般第十一章 當場去世428 桐丘刺李第四十章 無畏422 要淡定400 一條擦汗的毛巾242 他鄉遇故知291 大王賞臉第一百五十九章 平平無奇之物748 都在努力782 老姬家的臉面不要了!618 唱大風第十八章 祥瑞到手279 楚國鬥氏732 早已不是李工頭第三十八章 嫮澤467 越想越氣第四十章 無畏759那麼,代價呢?765 工作壓力很大469 無懈可擊304 鬥氏好戰354 學習吳王好榜樣550 聖人保佑349 姬甲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點利息第六十三章 聲東擊西488 自討苦吃442 嬴瑩的疑惑230 發跡613 宋國大相672 無禮之國第五十九章 好消息389 挑起蔡人鬥蔡人230 發跡473 養殖場刺殺710 齊軍大捷399 開枝散葉第五十五章 努力少年390 由他去吧383 形勢變化第九十章 加戲第九十四章 別亂豎旗424 很厲害的樣子779 有人生不逢時321 小感動322 不歡而散第一百三十八章 現實不講道理(第一更)760 一個令人滿意的劇本734 威逼利誘皇氏(爲水友“Blackfire”)第一百七十九章 蘇卡不列532 投資背後339 難以抵擋256 來電了第四十六章 訓話781 漢軍出征800 合縱者,合從也。708 有樣學樣,往死裡整第七十章 猛男493 要啥妹妹?800 合縱者,合從也。602 老滑稽信心十足733 任性的操作702 賭對了第八十二章 判斷第一百四十三章 推測353 誰的鈔能力更強第五十二章 出乎意料350 工具人(爲水友“馬叉蟲還是你馬叉蟲”加更)437 沉淪低級趣味不能自拔564 中行大夫提不起精神724 如果魯國解體533 順應“天命”271 自己人才有資格捱打271 自己人才有資格捱打278 安全範圍第三章 炫富第十二章 持節出使550 聖人保佑426 冬季牲口220 有所不爲429 大業634 不義之戰第八十章 基本操作240 人盡其才209 榮辱713 “楚起”勸齊侯237 士氣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