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 西城小學第四分校

“本地庠序,迥異齊魯啊。”

從李解那裡拿到了承諾,而且是落字成文的承諾,齊國官商立刻開始了考察。對於李解的個人信用,齊國商人是相當信任的,多年以來的接觸,齊國的地方官商集團,都認爲李解治下的地盤,都是政商環境良好,尤其最重要的一點,穩定。

雖說社會的動盪,對官商集團來說也能發財,但這種發財沒有什麼意義,一錘子買賣,壓榨底層哪怕到極致,二兩的骨頭,它能出三兩的油嗎?

只是碰上了“國難財”,該發的時候也會發,你不去撿便宜,別人也會去撿。

這也讓齊國的新生代,極爲的無節操,爲了利益,連在爲幾十年的國君也敢懟,而且不是敢不敢的問題,是有這樣的實力。

考察淮中城的目的,並非是要挑三揀四,而是要想辦法融入其中,適應淮中城的生活、市場乃至官場節奏。

於這個時代的齊國精英來說,他們考察一地,從來不是以“登堂入室”來觀察當地的社會生態,而是“以小見大”,從細微入手。

教化,是齊國地方官商集團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想要做一個合格的商人,你可以一字不識,但不能沒有學習。

寶貴的經驗,同樣是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之外,個體的接受教育,同樣也是學習。

整個齊國出來闖蕩的知名豪商,無一例外,都是能夠聞達於諸侯之間的策論高手。

一些中小型國家的國君在施政的時候,往往會請一些“顧問”,其中齊國商人佔據的比例,那是相當的高。

老牌霸主的底蘊,絕對是深入到了細微之處。

“夫子以爲如何?”

淮中城的城內道路非常平整,一輛新式的馬車上,一對老父子正在隨意查看,過了兩個街區,就會有一個規模在五十人左右的“小學”。

這在齊國的都邑之中,鄉大夫掌管的基礎教育機構“庠”,也就是這樣的規模。

但齊國畢竟是一個老牌大國,底蘊深厚,積攢了一百多年,纔有豐厚的教學資源和師資力量,以及可以接受教育的小有產家庭。

淮中城的前身是什麼,齊國人很清楚,一百多年前,本地還是州來國,就是個破落地,天子動不動就派人過來唾棄的地方。

後來歸了楚國,但也沒有好好經營,只是當做軍事橋頭堡,爲了震懾淮水兩岸的菜雞。

再後來,吳楚爭霸,本地成爲了戰場,一片廢墟之上,纔有了楚國的重新治理。

真正李解經手的統治時期,短得可憐。

可正式因爲短,才更加讓齊國官商感覺震驚。

秩序恢復得很快,生產恢復得很快,民間經濟活動恢復得也很快。

在配給制之外,底層的易貨交易非常頻繁,主要就是淮中城的高中低階層,和周圍的國家、野人、夷人、荊蠻進行交易。

各種物資都有,有着制度健全的交易市場和物流中轉中心,還有各方都相當滿意的市場公平裁判。

從陰鄉流傳過來的“公平秤”,更是讓齊國人覺得淮中城是有長期經營本地的決心。

否則要是撈一票就走的話,完全沒有必要理會這些底層的苦惱。

“本地裡巷並不富庶,庠序靡費極高,淮中鄉民,如何能夠承擔進學之資?”

老夫子疑惑地拂鬚發問,按照淮中城的規模,這是一大筆開支。不管是對地方政府還是對本地家庭,都可以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何不擇一小學詢問?”

“善。”

老者點了點頭,便讓兒子驅車前往一所臨近的小學。

兩個街區,一個小學,很微妙的安排。

每個小學的規模都不大,似乎就是五十人左右。

只是老者似乎想起了什麼,有些奇怪:“東城庠序,似是有二百人以上者,其中不同……何解?”

“東城富庶?”

“豈有富庶擁擠,貧困寬敞之說?”

指了指小學,光建築面積的利用率來講,顯然應該是越窮的地方越擁擠,把大量的貧困人家子弟集中在一起教學,節省地盤不說,還節省教學資源。

有錢的地方,才應該開小竈啊。

“這……”

父子二人也沒有搞明白,來了淮中城,因爲語言不通的緣故,需要一兩個月的適應,剛來的時候,帶着翻譯也還好,時間久了,就能甩開翻譯,自己去走馬觀花,看到的也就更加真實。

到了一處小學門口,父子二人擡頭望去,小學名字叫“西城小學第四分校”。

與其說是學校,不如說是一戶人家,只是這戶人家前有庭後有院,面積比較大。

學校圍牆的牆基是夯土,但牆面是籬笆,沒有糊泥巴,反而是竹棍木杆上纏繞着大量枯敗的栝樓藤蔓。

門口設有崗亭,門子在其中發着懶勁,崗亭之外,一隻煤爐正燃着,上頭架着水壺,冒着煙氣熱氣,白濛濛的一片一片。

見一輛馬車過來,有點殘疾的門子立刻起身,然後打開崗亭移門,手持一根齊眉棍,一瘸一拐地走到門口,衝來着行了一禮:“不知兩位良人,爲何前來?”

“老者勿慮,我齊國千乘人也。”

說着拗口的怪話,本地的方言,因爲鱷人們的到來,都被帶歪了,以往列國的“通傳”翻譯官們,到了淮中城就是一臉懵逼,徹底的懷疑人生。

“原來是齊國君子。”

門子雖然面色稍舒,但手中的齊眉棍沒有鬆懈。

老父子面面相覷,都是感到一點點驚訝,尤其是做兒子的,小聲地用齊國方言對父親道:“夫子,此人雖有腿疾,卻非常人。手中長杆,白沙勇夫曰‘哨棒’,乃是江陰特製。”

這麼一說,老夫子頓時明白,眼前這個不卑不亢的看門殘疾人,只怕還曾經是李解麾下白沙勇夫中的一員。

“我等前來,是想解心中所惑。”

老夫子也沒有再七拐八繞,直截了當地拱手詢問,“敢問本地人家,如何有閒餘家資,以助子孫受教?”

“補貼啊。”

“……”

“首李發補貼的。”

“……”

“每四個分校,一年七萬石糧食補貼。”

門子看着這對齊國父子,並沒有隱瞞什麼,眼睛盯着兩人,手又向後一指,“學校的地皮是我私人的,跟幕府簽了十年租賃合同。”

“……”

一聽學校地皮居然是眼前這個殘疾門子的,這對齊國父子,直接懵了,傻站在那裡久久說不出話來。

都無從說起,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每四個分校……七萬石糧食補貼,一年?”

“一年。”

門子點點頭,“每一旬前往幕府簽字畫押,憑證領取。折算下來,四五百石上下。倘若不要米糧,可折算肉乾、鹹魚、絹布之類,桌椅板凳亦可。”

“……”

這對齊國老父子一副活見鬼的模樣,他們還以爲是淮中城的本地人特別富裕,而且對教育非常重視呢。

結果是吳國猛男的個人騷操作?!

每四個分校,補貼七萬石糧食,這還是一年?

整個淮中城,多少個分校?!

整個淮中地區,多少畝田?!

難怪會是畫風奇詭的配給制,難怪會到處圈地開荒,難怪淮中城附近都是溝渠灌溉工程,難怪淮水流域的吳舟,運得最多的就是糧食。

這一樁樁一件件串聯起來,更是讓齊國老父子有一種奇幻的感覺。

他們齊國對於教育,有沒有補貼?有的。

但止步鄉士、鄉大夫這一層級,絕對不會深入到鄉野、里巷。

對統治者來說,沒必要太過要求庶民有完備的禮節啊,深入的教化成本之高,只要想一想,都會覺得難如登天。

偏偏在這裡,一個野人出身的吳國王命猛男,居然玩得這麼大?

“淮水伯天下英雄,凡出征而戰,靡費甚巨,豈能捨本逐末?!”

老夫子很是好奇,衝門子躬身行了一禮,誠懇地問道。

“捨本逐末?”

門子情不自禁地將齊眉棍抱在懷中,雙手抄在衣袖中,然後思忖了一會兒,看着齊國這對老父子:“商君、下柳君早先也這般勸過首李,說是軍政爲先,教化在後。不過後來首李召開了大會,說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事情……”

“……”

“……”

跟“西城小學第四分校”的門衛,實際上的校長告別之後,齊國的這對老父子在馬車上都是神情激動。

連一開始還很淡然的老夫子,此刻是也是拂鬚大笑:“可在淮中置業。”

“善。”

駕車的兒子也是面帶微笑,連連點頭。

433 紫霄(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8/10)614 鱷魚皮包包591 又一次加班215 扭曲203 板蕩第二十章 無禮之祭609 狂得沒邊第五十章 行事風格377 會稽來信(爲水友“孤泣心”加更)482 相當的糾結457 行事風格763 皇氏南臺變南宮483 炮灰赤木323 投李所好397 煎得兩面金黃的豆腐(爲書友“滔滔不絕2”加更2/10)609 狂得沒邊341 雲珍君城下傳訊714 齊侯之死第一百十七章 往事634 不義之戰766 文姜公主混日子578 誤入歧途無貴種565 大骨熬成湯455 節奏399 開枝散葉712 奪旗第六十七章 驚人之舉419 這是高手第一百零八章 幸不辱命第一百六十七章 南馬536 小老婆能幹765 工作壓力很大228 挾天子644 焦慮305 自我進步628 危機共存415 女兵前來648 艱難謀生578 誤入歧途無貴種299 不知所謂第一百五十二章 掏錢拿地第二十二章 被懷柔505 詭異的平衡354 學習吳王好榜樣759那麼,代價呢?766 文姜公主混日子200 心態炸裂580 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九十九章 逼陽女神第一百四十四章 收點利息052 有賭未必輸675 沒有那回事(羣炸了,新羣羣號:637409418)415 女兵前來229 另類繁榮426 冬季牲口444 綠了第七十一章 外出工作532 投資背後766 文姜公主混日子688 嚇一跳485 行百里者半九十701 不坑還是人麼?460 信念要堅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無比熱鬧407 少加貝柱787中間商強行賺差價!第一百二十七章 驟變331 暗自慶幸696 加大力度不要停459 垃圾703 桃色猛男意外之喜768 宋人之憂不在廟堂683 魏羽使魯第一百五十一章 仲氏報信(給水友醉酒無楓加更的)649 加大力度275 疑慮和決心272 危機並存288 邢國人乾的第一章 野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宋國大危機711 搶奪齊營620 大戰之前755 香爆了!第十五章 蓬蓽生輝543 圍獵563 好嗨喲!483 炮灰赤木297 窮兇極惡619 明攻三關,奇襲郢都439 嬴瑩向前衝295 合法搶劫第一百八十六章 意外發現289 太難了661 我爲上國大夫也332 蔡國球童451 桃花冬開624 鬥皇爲使533 家庭事業兩豐收478 嬀田入燕第十二章 持節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