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 皇氏前路

和大多數公卿官吏不同,老皇善身爲司城,在上臺之前,也是成天跟數據打交道。

整個皇氏以及姻親家族的丁口、田畝,皇氏老夫子是心中有數的。

有一次皇夫子算了一筆賬,假如真的發生諸侯圍攻漢子國,會發生什麼。

然後只算賬面人口,似乎是漢子國全面處於劣勢,但是很顯然最終還要看能夠調動多少有效人口出來。

宋國九大氏族,真正算得上人口的,也就是九大氏族的五服姻親,至於農村地區的鄉士階層,一個家族,往往能直接爲中央抽調任用的,不會超過三人。

剩下的大部分人口,其實算不得人口,於宋國而言,只是炮灰,只是消耗品。

所以當發動民夫,修築河堤的時候,每一舍的民夫總量投入,基本上都有一個平衡點。多則十五六萬,少則三四萬。

工期比較吃緊,就會多徵發一些,但是不可能不設上限,並非是養不起這麼多民夫,而是工具不夠,廢掉的工具總量,可能比糧食還要貴。

然後就是管理人員嚴重不足,每一次大工程,就跟打仗一樣,稍有不慎,就是死傷慘重。

這些,都是宋國這等傳統國家所要面對的狀況,這筆賬,稍微算一算,就讓皇夫子感到恐懼。

可這一份恐懼,放在漢子國身上,似乎就蕩然無存了。

僅從皇氏的家族商隊見聞中,老皇善首先可以確定一件事情,類似蔡國這種名存實亡的國家,漢子國照樣能夠在蔡國境內發動民夫,而且效率極高。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新蔡的淮水大堤,以及蔡國境內的數條“汝溝”,這些橫貫東西,溝通汝水的溝渠,不但讓蔡國成了淮上糧倉,更使得蔡國的衰敗局面,短短兩年就恢復了過來。

皇夫子算過一筆賬,假如讓宋國來操作,這其中的消耗,非常的恐怖,打幾次逼陽之戰都不夠填如此龐大的窟窿。

可偏偏漢子國開國之前,還是“淮水伯府”時期,就已經能夠完成這種大工程動員。

於是老皇善並沒有去算計什麼人口不人口,只從這個效率來換算,他大概判斷,漢子國在兩年前的戰鬥力,大概是宋國的十倍以上。

或許二十倍,或許三十倍……

再加上此消彼長,宋國國力每況愈下,政局又極其不穩定。

宋國大相戴舉,現如今是要成爲宋國國君的人,他的人設再怎麼描繪得魅力十足,最終還是要落實在“篡位”二字上。

本質就是如此,這是無法改變,也正是因爲無法改變,動盪纔會持續。

整個宋國的平穩期,或許會在十年二十年之後,等到新生代成長起來,適應了國君是子姓戴氏,纔會逐漸消弭。

但是期間,對不起,這個影響力,會一直像幽靈一樣迴盪着。

老皇善並沒有覺得戴舉上位有什麼不好的,恰恰相反,和子橐蜚這個敗家子比起來,戴舉至少在國際上很有地位,影響力不差,跟衛國、齊國等等大國也有密切的往來。

從本次齊國號召的會盟中,宋國等同於二把手的地位,在老皇善看來,這是子橐蜚重活一次也做不到的事情。

齊侯合諸侯於無鹽邑,要是事情順風順水地發展下來,其實還不錯,可惜,變數太大了。

漢子國隨便搞一點動靜,宋國邊軍就出現叛逃,一個不知道從哪裡蹦躂出來的晉國人魏羽,居然就輕輕鬆鬆掀起了一場大戲。

齊、宋、魯三國的戰場,明明沒有他的身影,卻處處都有他的影響。

然而本質是什麼?

是漢子國的威嚴,已經深入人心。

人們想到漢人,就會本能地想起來,漢子國是靠什麼開的國!

人心可以騙人,但是數字,不會。

老皇善料定齊侯去世之後,宋魯兩國,必定要亡一個,就算不直接滅國,也是名存實亡,有類蔡國。

倘若再擴大一點範圍,濟泗流域的國家,搞不好都要被打爛。

至於極國、曹國之流,前者應該是要徹底從政治上清楚,後者,大概就是看曹國人願意掏多少錢來保命。

國祚存續的可能性,比宋國、魯國還要低得多。

時代變了。

這是皇氏老夫子的判斷,和楚國人的崛起完全不同,楚國的崛起過程,完全就是複製周天子發家的過程。

如今的楚國,空有“郡縣”之名,然則“封建”之實。

就是個晚發育了幾百年的低配周邦。

可是漢子國不同,完全不同,其區分不僅僅是文字書寫,也不僅僅是官職名稱,而是全面的不同凡響。

老皇善不覺得自己有必要去阻撓這種極爲清晰的大勢,差距太大,完全不在一個層級上。

從皇氏的角度來說,國君是宋橐蜚還是戴舉,亦或是李解,沒有任何區別。

除非皇氏想要做國君,爲了國祚存續,不得不奮發向上。

他讓皇氏子弟去看去問,也不過是稍稍地讓他們提前接受新型霸主的誕生。

甚至,可能不會是天下霸主,而是天下共主!

受老皇善信任的一些皇氏子弟,在準備迎接戴舉登位的同時,也派出了人手,前往傅城。

畢竟,把公主南子送往漢君李解那裡,也是需要護送隊伍的,他們皇氏,揹負這樣的屈辱罵名,完全沒有問題。

先行抵達傅城之後,因爲無聊而快要長毛的李董,突然聽說宋國護送公主的先遣隊到了,頓時來了精神。

“這個皇氏,什麼來頭?”

李董搓着手,尋思着就這兩天了,那個什麼宋國的絕色美人,就該送過來聊個天什麼的。

之前還以爲宋國人會坐地起價呢,沒想到這個宋國的皇氏,很上路嘛。

如此大方,這就贏得了李董的好感。

沒辦法,李董的快樂,來得就是這麼簡單粗暴。

“君上,這支皇氏,源自鄭國,乃是鄭氏之後,姬姓之家。”

“鄭宋兩家不是不對付嗎?”

“君上,晉楚尚且通婚,何況鄭宋?”

“說的也是哈。”

揹着手來回踱步的李解,此時心情極爲愉悅,於是又問,“他們早早地過來見我,是要幹啥?”

“無非是留個後路。”

“嗯,不錯,很好。這樣,安排一下,允許他們皇氏採購‘大紅01’,還有……漆器,就這兩樣吧。”

“是!”

雖說不是初來乍到,但皇氏的人到了傅城之後,還是被傅城的變化給驚到了。

“這是逼陽城?”

“不錯。”

“當年前來逼陽,城池窄小,如今溝渠縱橫,房屋如林,往來車馬舟船,比當年多了何止十倍!”

“當年便是在此地,戴氏精銳,盡數爲守軍所滅。”

很平靜地說起了一些往事,第二次逼陽戰爭的時候,形勢和現在可是大不相同。

當時的逼陽國國君逼陽子,把所有的一切,都壓在了李解身上。

到後來逼陽子妘豹很爽快地就宣佈併入吳國,也不是因爲畏懼老妖怪勾陳,而是給李解一個面子。

反正在妘豹看來,逼陽國改成傅城之後,早晚也是由李解來管。

事實證明,妘豹猜測不錯。

皇氏子弟看着車水馬龍,心情也是相當的激動,如此一個家門口的大城市,放在宋國,已經完全可以當做首都來用。

就這樣的底蘊實力,宋國拿頭來跟漢子國爭。

親自來了一趟傅城,皇氏的子弟們,這才真正地認識到和漢子國的國力差距之大,已經不可想象。

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皇氏有傅城這樣一塊地盤,還管什麼國君、大相,自己就能裂土開國,而且還不怕打。

就傅城的規模,讓宋軍先攻個十天半個月,損失一條河溝都算他們輸。

正感慨着呢,卻聽使廨外傳來動靜,有人進來通稟:“兩位君子,漢使前來!”

“啊?!”

一臉懵逼的皇氏子弟都是有點慌,什麼情況,他們纔剛到啊。

第三十八章 嫮澤第三章 炫富344 和藹可親的微笑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懷568 穩得住780 要果斷!第一百五十二章 掏錢拿地641 都很鬱悶第一百九十六章 頭鐵宋國264 學習第三十九章 隔牆叫罵467 越想越氣791 我要全部拉滿!681 戰術欺詐第二十一章 事成第二十一章 事成494 幹就完事兒了438 人生處處有驚喜505 詭異的平衡599 這肯定是體制問題706 看在日月的份上480 不見延陵客390 由他去吧今天這章晚點更新,有返工車輛過來。第一百零五章 陳妖第四十六章 訓話582 衛人借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前赴261 來個桃子627 宋國機會很大724 如果魯國解體202 吉人忠臣465 校場受辱713 “楚起”勸齊侯748 都在努力第六十七章 驚人之舉650 要的就是這種效果359 戰爭野狗(爲水友“~主公~”加更4/5)第三十六章 無德442 嬴瑩的疑惑第一百十一章 不能回家第十二章 持節出使第六十七章 驚人之舉383 形勢變化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力增長781 漢軍出征400 一條擦汗的毛巾495 不一樣的公主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破局577 暗中觀察508 說服的原因485 行百里者半九十第一百零七章 不能忍第四十八章 有搞頭300 友人帳591 又一次加班445 “獫狁”入周557 李小白有大氣運374 八字一封信467 越想越氣329 我要批評你254 中士田有功763 皇氏南臺變南宮830 有賭必定輸664 五陰幣431 富庶鄭國354 學習吳王好榜樣780 要果斷!585 着眼未來271 自己人才有資格捱打586 苦難纔是主流599 這肯定是體制問題654 但是我選擇拒絕454 今天國君不在家264 學習569 崗亭制度第四十四章 擼啊擼374 八字一封信266 決心滅國328 誠意滿滿第一百三十三章 關懷391 宛丘城內心事多第二十九章 安置493 要啥妹妹?725 就是個數學問題第五十八章 佞臣052 有賭未必輸207 破薛524 融合586 苦難纔是主流700 現實和理想的差距377 會稽來信(爲水友“孤泣心”加更)302 硬挺518 秦國機緣600 這是在製造體制問題625 攻克郢都?543 圍獵530 比霸道總裁還霸道390 由他去吧第一百九十七章 要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