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襄陽城雄據漢水中游,楚莊王時便在此設立襄邑(縣)。---瀏覽器上輸入-WwW.69Ζ看最新更新---它北臨漢江,與樊城相望,三面周長十三裡的護城河,護城河最寬處達250米,僅在東北角和西北角二處狹窄地帶可以進出,南面的護城河有一條大木橋可以通過。只見楚將懷英右手一揮,大聲的說:“萬箭齊發”!頓時,前面的一萬楚軍萬箭齊發,快到江岸的魏、韓軍士被這突如其來的萬箭齊發,來不及拿起盾牌,隨紛紛中箭落水,二萬楚軍弓箭手輪流放箭。
剎那間,漢江水面兵船上的魏、韓聯軍便被射殺近萬名。公孫衍、韓當見狀,隨一面急令軍士舉起盾牌,拿起弓箭,與楚軍對射,一面令軍隊沿江而下,在張灣村渡江,繞到上州、錢營村過江。這樣一來,公孫衍、韓當的十二萬聯軍雖然能對襄陽城實行了四面包圍,但卻繞了個大彎,給楚軍在襄陽城作周密的佈防贏得了時間,又因這襄陽城三面是護城河、一面是漢江,且有五萬楚軍把守,公孫衍、韓當想從東北角、西北角的二處狹窄地帶和南面的護河大橋上,在短時間內攻進去,確實還真的不容易。
這時,鄭王后的立於襄陽城內的昭明臺,對公孫衍、韓當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隨之手拿令箭說:“樊離聽令!命你爲將軍,率荊門的一萬楚兵把守城南的護河大橋,記住!不可貪戰,不可殺過橋去,要設法拖延時間,等待援軍到來。只要率軍守住大橋,把敵軍堵截在橋頭對面,便是大功一件”。樊離說:“末將領命,定不負王后厚望”。王后接着說:“懷英聽令!命你爲大將,率二萬都城衛軍守護東北角通道,不可戀戰、貪戰,不可殺出城外,我料公孫衍必率大軍攻這而來,公孫衍乃魏國名將,你可誘其單打獨鬥,拖延時間,只要把魏軍堵截在城外,便是大功一件”。
懷英說:“末將領命!決不負王后所望”。 鄭王后接着說:“七千都城衛軍和三千荊門楚兵把守襄陽城內的漢江河岸,多備弓箭,嚴防魏、韓軍隊從江面攻上岸來。餘下的一萬都城衛軍,隨我把守西北角的通道,我料韓當必率軍攻此而來。襄陽城內居民,適齡男女皆在城內助戰,不得驚慌,做好備戰後勤工作”。說罷,隨移駕西北角的夫人城。
這時,鄂州侯的三萬楚軍步兵已到胡集鎮,聞訊王后已在襄陽,魏、韓軍隊已渡過漢江,圍困襄陽,隨令全軍跑步前進,但胡集鎮離襄樊還有一百一十里路,步兵得走九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奉命從宜昌向襄樊進發的唐蔑三萬步兵已出遠安縣,從隨州開來的三萬楚兵民勇已出均川鎮,正朝襄陽迅速跑來,而唐蔑的一萬騎兵也已從秭歸,疾速地向襄樊奔來。由此看來,荊漢的各地援兵趕到襄陽起碼得八、九個小時以後,這就意味着王后在襄陽的五萬楚軍須面對魏、韓十三萬軍隊的四面圍攻,連續與敵作戰並堅持九個小時,援兵才能趕到。
其實,在這之前,鄭王后已環視周圍地勢,心裡早已盤算過:十三萬魏、韓聯軍在過江搶岸時被楚軍突如其來的萬箭齊發,至少被射殺一萬兵,現在漢江水面乃有二萬魏軍準備過江搶岸,說明在張灣鎮渡江,繞到上州、錢家營過江的公孫衍、韓當各有五萬軍隊。由於襄陽城東北角的通道有600米寬,且後面有大片平坦開闊地,便於大軍進攻和大隊人馬屯兵,但通道口只有600米寬,以一對二沒問題,西北角有100多米寬的通道口,後面雖是開闊的平坦地帶,但通道口很窄,大軍無用武之地,以一對三沒問題,南面只有一道四米來寬的護河大橋,馬車雖然能夠通過,但大軍無用武之地,要守住並不難。
鄭王后盤算過後,隨將戰鬥力較弱的一萬荊門兵勇放在南面橋頭,配以千軍勇將樊離鎮守,將戰鬥力很強的二萬衛軍放在西北角,由武功最好的將領懷英率領對付公孫衍,自己親帥一萬衛軍對付韓國名將韓當的三萬韓兵,將七千衛軍配以三千兵勇守護四里長的襄陽城的漢江河岸,並接應東西兩角。由於襄陽城的特殊地勢,鄭王后完全有信心憑着三萬七千名衛軍,一萬三千名楚民兵勇,在襄陽城內抵抗公孫衍、韓當的十二萬聯軍。不僅如此,襄陽城內,有楚民助戰,送飯送水,搬運武器、石頭,幫助打擊敵兵,楚軍沒有後勤之憂,全部可以走上戰場,而公孫衍、韓當則不同,十二萬軍隊要吃飯喝水,戰馬需要餵養草料,軍隊要安扎營帳,這些都需要人力和物力才能完成,這就決定魏、韓聯軍在城外能夠投入戰鬥的也就只有九萬兵。因此,鄭王后更有信心和把握,即算沒有援兵的到來,也能和公孫衍、韓當的軍隊對峙三天,最終將其打退。
二個小時過後,公孫衍率着一萬是魏軍騎兵、四萬魏軍步兵,到了襄陽城東面的平坦開闊地,一看,便傻了,只有東北角一處通道口可以進入襄陽城,大隊人馬根本不能展開同時作戰。因此,公孫衍只好將軍隊駐紮在洪廟村至熊家埂一帶。韓當則率着五千騎兵、四萬五千步兵到了襄陽城南面,韓當看到只有一道大木橋可以進入襄陽城,而橋對面又有一萬楚軍把守,隨令二萬韓軍攻過護城河大橋,自己則率五千騎兵,二萬五千步兵繞着護城河到了襄陽城的西北角,一看也是呆了,這個西北角只有一百米寬的通道口,韓軍的大部隊根本不能展開作戰,同時加入戰鬥,而南面又只有四米來寬的木橋可以通過,這樣的攻戰,實是在打雙方的耐力而已。但公孫衍、韓當見楚軍軍隊數量少,又無騎兵,隨氣勢洶洶地,連軍營都還沒紮下,便下令東北角、西北角、南面大橋的三處軍隊同時發起進攻。
正當公孫衍率五萬魏軍從東北角(現襄陽公園)進攻,韓當率三萬韓軍從西北角(現夫人城)進攻,襄陽城北面的漢江有三萬魏軍企圖搶灘上岸,南面的二萬韓軍企圖搶過護城河大橋。王后見狀,隨命衛軍步兵統領樊離(樊噲的曾祖父)爲將軍,率荊門新募的一萬兵勇鎮守南面護河橋,對抗城南的二萬韓軍;令七千衛軍和荊門新募的三千兵勇守漢江南岸,對抗漢江的三萬魏軍;令懷英率二萬衛軍把守東北角600米寬通道,對抗公孫衍的五萬魏軍;王后自己則率一萬衛軍鎮守西北角(現夫人城)的100多米寬的通道,對抗韓當的三萬韓軍。先說北面漢江的三萬魏軍,由於一開始遭受楚軍突如其來的萬箭齊發,至此已剩二萬兵了。雙方對射結果,楚軍也倒下了一千兵,基本上是未經戰鬥的新募兵勇。儘管魏軍已經搶灘靠岸,但始終沒法攻上襄陽城岸。
這襄陽城瀕臨漢江河岸雖長有四里,到了魏軍搶灘靠岸時,卻依然還有七千楚軍衛兵和二千兵勇把守,楚軍每隔二米站一人,九千人成九排依次錯開。而七層七千衛兵的戰鬥力的確非同小可。這魏軍雖有二萬之衆,可怎麼也攻不上這四里長的襄陽城岸,雙方激戰了近四個個小時,魏軍死亡一萬人,楚軍也有二千五百兵勇和二千衛兵陣亡,基本上成一比二,這時,楚軍只剩五千衛兵和五百兵勇,魏軍卻還有一萬兵,但想攻上岸來,除非楚軍都戰死。魏軍見攻不上城岸,隨沿江往東走,在襄陽城外登岸與公孫衍會合。楚軍見狀,只留五百兵勇看守漢江,五千衛軍隨迅速加入到東北角楚將懷英的戰列。
楚軍衛軍步兵統領樊離(樊噲的曾祖父)得令,隨率荊門新募的一萬兵勇守護襄陽城南面的護河大橋,這護河大橋寬四米多,長六十多米,可通三駕馬車。二萬韓軍至此正想過橋,只見樊離勒馬橫刀,立於護城河北岸橋頭。這樊離生得五大四粗,生性耿直,身高米,使一把虎頭長刀,力大非常,刀法也很純熟,雖然只是衛軍步兵統領,但在都城衛軍中,武功僅次小將懷英,今年二十二歲,也是一名千軍勇將,王后見其虎背熊腰,相貌魁武,知其武功不俗,隨提升任命其爲將軍,率軍守護南面的城河大橋。
樊離大喝一聲:“樊城樊離在此,誰敢過橋來。韓軍中二名偏將,左邊一名使鋼槊,右邊一名使長刀,雙雙舞動兵器,來戰樊離,韓軍在後蜂擁而來。樊離一見,縱馬揮刀,直取二名韓將,雙方戰於橋中。只聽噹!噹!二聲,這是刀碰刀、刀碰槊的聲音。樊離僅僅左右二刀,便打得二名韓將雙手發麻、身體踉蹌。二名韓將知道不敵,正想勒馬回逃,樊離已一刀劈來,右邊的韓將急舉刀格擋,噹的一聲!火光四射,這名韓將連人帶馬,向後踉蹌,雙手虎口崩裂,長刀落地。樊離長刀一揮,這名韓將在橋上避無可避、逃無可逃,頭顱被劈出一丈多遠,掉落在護城河底。另一名韓將見狀,嚇得勒轉馬頭就逃,無奈,後面的韓軍已涌上來,逃不了。樊離大吼一聲:“哪裡走”!隨催馬過來,一刀劈去,這名韓將求生的本能急舉槊格擋。噹的一聲,鋼槊被打落地方,刀勁乘勢劈下,正劈中這名韓將的右肩,一刀而下,被劈爲兩半,一命嗚呼!正涌過來的韓軍見狀,都嚇得臉如土灰,隨止步不敢過來。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