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的死爲整個宛城之戰的戰事畫下了休止符,而真正的戰事完全結束則要等到第二天的正午時分,出去追擊的趙軍陸續歸營之時。
在事後的統計之中,趙國在這一戰裡斬首和俘虜了大約九萬到十萬的秦楚聯軍士兵,只有三萬左右的殘兵敗將最終逃出生天避免了當階下囚的結局。
秦國武安君白起和楚國令尹景陽都沒有出現在被殺死或者被俘虜的名單上。
但趙何對此其實並不在意,因爲那對於現在的他來說都已經完全是小事了。
在擊潰了秦楚聯軍的當天晚上,趙何就率軍進入了宛城之中。
這座戰國時代最大的鐵礦儲藏地、手工業冶煉基地正式落入了趙國手中。
由於在決戰之前秦國一直在全力恢復着宛城的冶鐵業,因此趙軍還俘虜了大量的秦、楚工匠,屬於意外之喜。
宛城的陷落基本上也宣告着這片楚國人稱爲方城,秦國人稱爲南陽郡的土地正式易主,在短短三十年內被第四個國家趙國所掌控。
如果說之前秦國和楚國的疆域連起來大約是一個長方形的“口”,那麼現在就變成了“凹”的形狀,這中間空缺出來的一塊就是剛剛被趙國拿下的南陽郡。
趙何只需要再往南進入到江漢平原,也就是楚國舊郢都所在地,便能夠將秦楚兩國完全切割開來,變成兩支孤軍。
在找來了一名被俘的秦國公族將軍,命他和三百名秦軍俘虜帶着秦王遺體迴歸成都之後,趙何就召開了一次新的作戰會議。
大局已定,但整個天下還有超過三分之一的領土尚未被趙國拿下,收尾的工作還長着呢。
宛城令官邸大堂之中,安心了睡了一個大覺的趙何精神奕奕,環視一圈在場衆將。
幾乎所有人都是喜氣洋洋,也有一些人眉宇之中帶着幾分悲傷神情,想來是有同袍或者親人戰死沙場,但整個的氣氛還是非常不錯的。
趙何笑道:“二三子昨日殺夠了嗎?”
廉頗立刻叫了起來:“大王,殺不夠,再讓臣領兵去壽春或者巴蜀,好好的殺他一通吧!”
廉頗一開口,其他衆將也是不甘示弱,一時間大堂之中充斥着請戰之聲。
趙何笑着做了一個下壓的手勢,先讓大堂安靜下來,然後道:“好了好了,不用吵了,一個個都有份。”
趙何走到地圖面前,指了韓國的位置道:“這裡是陽翟城,也是韓國人最後的根據地。樂乘已經帶着五萬兵馬圍攻陽翟了,不過還不算太保險。沈敬何在?”
將軍沈敬應聲出列:“大王,臣在此!”
趙何道:“寡人給你三萬兵馬,你率兵去和樂乘會合。抵達之後樂乘爲主將你爲副將,負責攻滅韓國!”
沈敬高聲應諾。
其他將軍看着沈敬的目光之中不免有幾分羨慕,這可是滅亡一個諸侯國的副將啊,平時都是廉頗趙奢這種級別的將軍才能出任的,沈敬這小子也算是撈着大好處了。
趙何稍微停了一下,將手指移動到了東南方向:“這裡是壽春。如今楚國雖然已經敗了,但是楚國絕大部分的地盤都尚未被寡人掌控,所以寡人準備率領十二萬兵馬進攻楚國東部,先把壽春打下來,然後再逐一平定吳越等地。趙奢,你來給寡人當副將。”
趙奢同樣出列領命。
廉頗有些坐不住了,但卻又不敢貿然開口,捉耳撓腮的很是不好過。
趙何看了廉頗一眼,笑道:“廉頗,寡人給你五萬兵馬,你負責向南繼續進攻江漢平原。先把舊郢都給寡人拿下來,然後視情況要麼南下直接進攻黔中郡,要麼逆流而上進入巴蜀之中,由你廉頗自行見機行事!”
廉頗大喜過望,立刻站了起來,高聲道:“請大王放心,臣一定保證完成任務!”
趙何笑道:“寡人在這裡還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根據被俘虜的秦國宛城令的口供,樂毅大將軍已經擊敗了秦國相邦魏冉進入到了漢中,按照時間來推算的話,如今整個漢中應該也都已經在我大趙的掌控之中了。”
衆將聞言頓時精神又是一振。
廉頗突然出聲道:“大王,若是如此的話,說不定今年就有希望一舉解決秦楚韓三個國家了。”
衆人先是愕然,隨後仔細一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秦國只剩下巴蜀和黔中,樂毅和廉頗兩支兵馬一南一北隱約已經形成合圍。
韓國的陽翟都被樂乘包圍了,沈敬也馬上帶去一支援兵。
楚國更是即將引來趙何的親征。
如今只不過是夏天,距離冬天到來還有將近半年的時間。
這半年的時間若是利用得好的話,確實是有希望一舉而蕩平其他三國的。
趙何笑了笑,道:“如果可以的話自然是好的,但若是不行也不要緊。如今天下大勢在我,寡人希望你們出兵的時候心裡想的首先要是一個穩字。穩穩的拿下一座座城池,穩穩的把勝利和土地給寡人帶回來就行了。寡人可以忍受一場漫長而無聊的勝利,但絕對不能允許因爲輕敵而導致的小小失敗,明白了嗎?”
趙何的目光在衆人之中晃了一圈,最後落在了廉頗身上。
廉頗一個激靈,立刻站了起來,高聲吼道:“臣明白了!”
都安排完畢之後,趙何也不急於進軍,而是先讓全軍休整五天時間。
這個時候樂毅的戰報也已經送到,如同趙何之前所料那般,整個漢中已經完全被樂毅所佔領了。
但樂毅率軍追擊魏冉之時,於葭萌關之中遭遇了秦軍的阻擊,由於葭萌關易守難攻一時間急切難下,如今還處於戰事的僵局之中。
趙何寫了一封回信,表揚了一番樂毅攻取漢中的功績,並且將自己的安排也在心中告知了樂毅,希望樂毅能夠再接再厲突破葭萌關,爲趙國拿下巴蜀。
五天後休整正式宣告結束,三路兵馬同時從宛城出發,朝着不同的方向進軍。
統一的腳步,在華夏的大地上越發急促的行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