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8章 秦軍來襲(二)

就在衆人驚疑不定之中,秦軍的鐵騎已經逼近了漢軍的陣列,而迎接他們的,首先是一陣石雨。

漢軍陣列中的四十輛霹靂車分爲兩批,輪流開動,首先向秦軍展開打擊。雖然霹靂車是以牛筋的扭力爲動力投射石塊,投射的力量要比一般的投石機小得多,但這時漢軍使用都是拳頭大小的小石塊,一次可以投射六七塊這樣的小石塊,因此還是能夠將石塊投射出百步左右,而且一次齊發,可以投射出一百五十塊左右的石塊。

儘管秦軍的騎軍都裝配有盾牌,但騎兵的盾牌都是小圓盾,面對看漫天落下的石雨,並不能擋住多少,因此還是有不少士兵被石塊擊中。

雖然投射的石塊並不大,但從高空落下,力道也不小,無論是砸中人馬,就算是不被砸死,但也會被打得頭破血流,筋斷骨拆,既使是砸中頭盔,也會震得人眼冒金星,頭昏腦脹,自然坐不穩馬背,跌落下來。而戰馬被擊中之後,也會馬上倒地,把馬背上的騎士摔落下來。

一連幾輪石雨之後,秦軍的人馬被砸落倒地的己多達百騎,有人只直接被石塊砸下座馬,有人是座馬被砸中倒地,摔落倒地,還有人是被前面倒地的人馬絆倒,而且秦軍整齊的衝鋒陣形也有些散亂了。

雖然秦軍的騎軍訓練了近兩年的時間,但在這個時代,騎軍還是一個新興的兵種,除了高原這個穿越者之外,其他人都缺少運用騎軍的經驗,而能夠參照的僅僅只是高原運用過的騎軍戰術,但由於這個信息傳遞基本靠吼的時代,而且秦漢之間也從來沒有關係好過,因此秦軍能夠得到的參照信息十分有限,僅僅只能知道一個大概方向,細節只能靠自己慢慢的摸索,自然還存在的相當大的不足。這並不是靠訓練或是演習能夠得知的。

由其是在騎軍衝鋒的時間,橫排自然是要保持密集的隊形,以加強衝擊的力度,但在縱行的隊伍之間,一定要保持必要的距離,否則前排的戰馬跌倒,後排的戰馬就沒有閃躲的空間了。這一點和步軍的衝鋒大不相同。

但秦軍顯然是經驗不足,縱行隊伍之間的距離過於接近,有的騎軍幾乎就追到了前排的馬尾,因此前排的騎軍倒地,後排的騎軍根本就沒有避讓閃躲的空間,有時一匹馬跌倒,會連續絆倒後面三四匹戰馬,而有的戰馬爲了躲讓前面倒地的戰馬而及時止步,但卻被自己身後收不住步的同伴撞倒,結果一時秦軍的人馬接二連三的倒地,很快就超過了三百匹。

不過還是有大量秦軍再的漢軍的陣列逼近,而漢軍的箭剿車也使用車載的弩槍向秦軍展開打擊。

雖然箭剿車載的弩槍威力遠不如牀弩,但卻不在一般的弩箭之下,因此四十輛箭剿車上的弩槍一起發射,頓時又射倒了十餘名秦軍人馬。

不過儘管秦軍己經損失了三四百騎人馬,但畢競是軍紀嚴明,而且悍勇好戰,其他的騎兵依然向漢軍的防線衝擊不停,很快就將距離打近到了五十步以內,而這個距離已是霹靂車的死角。

但這時霹靂車、箭剿車的連射弩開始發威,本來霹靂車上是不裝配連射弩的,但高原考慮到,如果霹靂車只能投射石塊,功能過於單一了,而且一但敵軍推近到五十步以內,霹靂車的作用就不大了,因此高原要求給每輛霹靂車也配裝一張連射弩,使霹靂車在中距離也能發揮作用。

儘管連射弩的發射的速度比一般弓箭快三倍,但射程只有三十餘步,在一般的戰鬥當中,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實戰價值,因此最多隻能發射一二發,敵軍就可以衝到近前了,但把連射弩安置在這種全封閉的戰車上,卻可以充份發揮連射弩射速快的優勢,結果箭雨一陣一陣的射向秦軍,頓時給秦軍造成了更大的傷亡。

雖然有不少秦兵也在馬背上開弓放箭,但秦兵射出的箭矢難以穿透戰車正面的厚木板,因此對漢軍根本不能造成什麼傷害。

雖然有不少秦軍冒着箭雨衝到了戰車近前,掄動手中的長槍長戟,向戰車上猛刺猛砍,但傷不了戰車分毫,卻不斷被從戰車的箭孔中射中的弩箭射倒。

而這時依託着戰車進行防守的漢軍也揮動着長槍,向秦軍的騎軍發動攻擊,儘管漢軍只有一千餘人,而且都是步兵,但陣型密集,加上秦軍的騎軍被戰車所阻,無法衝起來,威力自然大減,因此被漢軍一陣長槍猛刺,又頓時傷亡了不少。

戰鬥纔剛剛開始,秦軍的傷亡就己經接近千人,也讓在後陣指揮的王章看得目瞪口呆,想不到騎軍的衝擊,對漢軍的防線一點作動都沒有,這和秦軍平素訓練的結果竟是大相庭徑,在秦軍平素的訓練中,一般的步兵是無法擋住騎軍的衝鋒。

雖然這時秦軍的騎軍還不斷的向漢軍的防線發動進攻,但漢軍卻牢牢的守住了防線,亳不退讓,而且這時在祭臺上的漢軍弓箭手也紛紛開弓放箭,協助臺前的同伴,抵擋秦軍的進攻,將秦軍殺得人仰馬翻,死傷無數。

王章雖然悍勇善戰,但也並不是魯莽之輩,見秦軍的騎軍久攻不下,而且傷亡慘重,也知道不可再強攻下去,必須要進行重新調整,因此只好下令,讓騎軍都撤回來。結果秦軍的騎軍頓時如潮水一般撤了回去,只留下一地的人馬屍身。

其實這一次攻防戰鬥的時間並不長,總計還不到半個小時,但秦軍的傷亡己經超過了千人,而漢軍的防線卻牢不可破,這讓王章的信心大爲降底,看這樣子,用騎軍來強攻漢軍的防線,顯然不是一個好辦法,只能徒増傷亡,那麼下一步怎麼辦,是改用步兵去沖擊漢軍的防線?還是轉攻其他的方向?

如果用步兵去攻擊漢軍的防線,結果未必能比騎軍強多少,因爲王章看得出來,漢軍這種以戰車爲依託組成的防線,堅固異常,不僅能防騎軍,同樣也能抵禦步軍的進攻,除非是自己帶來了投石機一類的重型武器,能夠先將漢軍的戰車擊毀。而在其他的方向上,齊楚兩軍也釆用同樣的方式佈置防線,冒然攺變進攻的方向,恐怕也不會取得什麼好城果,而且一但轉攻其他方向,如果漢軍從自己的背後殺上來又怎麼辦呢?王章雖然是身經百戰的大將,但並不是一個很強決斷能力的人,因此一時也左右爲難,不知應該怎樣決定纔好。

不過王章也知道,這個時候自己決不能夠猶豫不決,必須要儘快的做出決定來。

――――――――分割線―――――――――分割線――――――――秦軍撤退之後,在祭臺的最高層上,立刻響起了一陣歡呼聲,不過歡呼的基本都是齊楚兩國的君臣士兵,而漢國的官員基本都沒有什麼反應,這也讓齊王建和楚王負芻覺得十分奇怪,怎麼秦軍退了他們並不高興呢?

這時高原從臺階上登上了祭臺,齊王建和楚王負芻趕忙迎了上去,楚王負芻一臉喜色,道:“漢王,秦軍己經退了。”

高原向臺下看了一眼,這時漢軍的士兵正在整頓自己的防線,把一些倒在戰車附近的秦軍人馬屍體搬開,準備防禦秦軍的下一次進攻,笑道:“那不過是秦軍主動撤退,我想秦軍會馬上再向我們發動進攻,而且這一次恐怕會從齊楚兩軍的防線進攻,因此我們不可大意。”

齊王建和楚王負芻聽了,頓時又緊張了起來,因爲剛纔秦軍騎軍密集進攻造成的聲勢給他們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像,雖然漢軍抵禦住了秦軍的進攻,但自己國家的軍隊能不能夠做得到,兩人心裡可都沒有底,因此齊王建立刻又問道:“哪麼怎麼辦?”

高原笑道:“齊王、楚王儘管放心吧,剛纔我己經在齊楚兩軍中佈置好了防線,應該能夠底擋一陣。”

如果剛纔秦軍的進攻首先從齊楚兩國的防線發起,高原還真有些擔心,因爲齊楚兩國的防線並沒有完全佈置好,很難抵擋得住秦軍的騎軍衝擊,而等秦軍向漢軍的防線發動進攻開始之後,高原反到是鬆了一口氣,根本就沒有再看下去,而是立刻趕到齊楚兩軍去佈置。

至於秦軍的進攻,高原一點都不擔心,一來是他對漢軍的戰鬥力有相當的信心,如果連秦軍的第一輪進攻都抵擋不住,還談什麼合縱伐秦呢?二來高原對於騎軍的運用,要比秦軍懂得深刻得多,拿輕騎兵去衝擊己經佈置好的防線,根本就是一個錯誤。

當然,就算是秦軍首先進攻齊楚兩國的防線,高原也並不是沒有應對之策,那怕是臺下的防線被攻破,還可以退到高臺上駐守,而且高原手裡還有五百騎軍,隨時可以出擊,另外還可以出動漢軍,攻擊秦軍的側翼。

因此高原和田克臧、項棟來到齊楚兩軍的防線,親自佈陣,並且給齊楚兩軍的將士鼓氣,又教導中層軍官防守秦軍騎軍的戰術。這時高原的用兵之名,早己經傳遍天下,不僅僅是能和李牧白起相比肩,就算是比起孫武吳起,也不呈多讓,而能夠得到高原的鼓勵和指點,齊楚兩軍的士兵們自然十分激動,士氣也得到一些提高。

第366章 滎口之戰(一)第68章 辯論(中)第153章 迴歸第92章 密謀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372章 入城(上)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424章 渡過鴻溝(下)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651章 遊說匈奴(二)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54章 苦戰(下)第755章 迴歸(三)第40章 公子扶蘇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948章 崑崙弟子(三)第390章 滎口攻防戰(五)第691章 接位第39章 攻趙方略第903章 長街之戰(十二)第959章 最後一戰(三)第750章 離別第485章 齊國來使第196章 連盟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451章 船隊到達(下)第643章 啓程(下)第483章 燕國請臣(下)第120章 奇兵突現(上)第931章 定都(三)第819章 行刺(一)第621章 退軍(三)第833章 分進合擊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32章 趙都邯鄲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494章 閱軍(九)第605章 秦軍回援(二)第339章 營救(三)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502章 潛入咸陽(七)第740章 內鬨(上)第557章 代軍出動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81章 正式決裂(上)第900章 長街之戰(九)第728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95章 突襲第145章 蚩尤的力量第662章 入城風波(四)第7章 ,羣英會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904章 長街之戰(十三)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566章 會戰(八)第302章 齊國異士上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487章 閱軍(二)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863章 漢秦結盟(三)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443章 蕃勇軍突圍(下)第955章 對陣蚩尤(上)第180章 邯鄲的消息第625章 邯鄲來使第908章 邯鄲戰局(上)第451章 船隊到達(下)第326章 館驛之夜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545章 佈置(下)第413章 刀法初成(下)第187章 地方豪強(下)第388章 滎口攻防戰(三)第433章 大梁攻防(四)第356章 伐魏決議第278章 離開的和留下的第925章 挑戰(三)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385章 滎口防線第54章 苦戰(下)第682章 鬥獸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654章 遊說匈奴(五)第612章 撤軍與追擊(六)第745章 大破匈奴(三)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274章 告辭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949章 咸陽官制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