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軍全軍渡過黃河,趕到蘭考後,在蘭考休息了三天。全軍一連三天中午都大擺酒宴,讓將士們恢復行軍的疲勞。
全軍將士們都在休息的這幾天裡,張獻忠、景大山和吳剛三人,差不多都在地圖前面。
以前,全軍大事,自有王自用頂着,張獻忠本人大不了發表些看法,日常軍務,只消考慮他的第八大營。
但是,現在不行了,自己掌軍了,無形中就有了一種責任和壓力,而掌管全軍,幹一番大事業,也是他學成武功後就萌生出了的潛意識,再後來,就成了他壓在心底的人生目標。如今夢想成真了,也許換了別人,會欣喜若狂,忘乎所以的,但張獻忠卻在心想事成、精神倍增的同時,自覺不自覺地如履薄冰一般地行事了。
這一次向東行動,並非張獻忠的本意,更不是他和衆將領討論過後的一致意見,而是因爲,先是隨王自用北上和闖軍會師,但突然遇到了王自用病故,他剛掌軍,偏又逢上闖軍、特別是李自成要想吃掉王家軍這種局勢,雖然巧妙地擺脫了被吞併,但在那種狀況下,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聽從李自成的安排,向東推進。
如今已經渡過了黃河,但這蘭考離卞梁府太近,不是久留之地,必須離卞梁遠一點兒再說,那麼,下一步真要按照李自成的安排來行動嗎?
“不,既然王將軍把王家軍託付給了我們,那麼,我們現在就要自作主張了,豈能任憑闖軍來驅使呢?”
張獻忠心裡想着的,但嘴上沒有說出來的話,由景大山和吳剛說出來了,於是三人就開始謀劃着王家軍下一步的行動方向了。
他們三人商量出了一個大致方案後,就準備召開一個全軍大營將領的商討會。
這就是張獻忠在用人方面,爲什麼會比李自成強很多的原因之一。
李自成這人,雖然也與衆將士稱兄道弟,但他的疑心卻有點兒重,表面上雖然沒有表露出來,內心卻是既要用人,又總是不放心,這就犯了用人不疑的忌諱。在做決策方面,李自成自恃不僅武功蓋世,而且熟讀了孫子兵法,雖然對治國理政方面一竅不通,卻以爲懂得孫子兵法就能打天下坐天下了,所以自視甚高,凡事習慣自己做主,有時還聽不進下屬說三道四,誰說多了他就會反感,只有他自己拿不準主意時,纔會聽取下屬的意見,他的這些稟賦,在他接過了高迎祥的闖軍大旗後,就表現無遺了。
而這張獻忠,恰好因爲不太讀得進書,純粹憑着自己的天性行事,歪打誤撞,竟然就切合了用兵之道和用人之道,雖然他對治國理政比白癡的李自成還要白癡,但卻一心一意要建功立業。
怎麼建功立業?以前還很模糊,但在遊覽了諸葛祠後,心裡就明確了,就是要做一個當世劉備,要建立一個屬於他張獻忠的蜀國,只不過還沒有功夫去想國號什麼的。
王家軍全軍,十八個大營,已有三百六十來個大隊了,現在開討論會,張獻忠就沒法再把大隊小隊的將校都召集來了,所以,就只召集了大營的主副將領前來中軍開商談會。
如今,張獻忠都掌管全軍了,以後的故事,大半都是全軍的故事,不像以前,大半都是第八營的故事了,所以,應該讓所有大營的將領都出來亮亮相了。
下面,我們就按照大營的順序,來讓中軍守禦大隊和十八個大營的主副將領們,全都出來走兩步,讓讀者朋友先認識認識,往後聽故事,心裡能有個底兒。
中軍守禦大隊的主將,叫林寒山,副將叫張同生,兩人都比王自用小一兩歲,也就是四十上下的人。這兩人,都是王自用和王嘉胤的同門師兄弟,也都是練的六合功,不過只練有八層,但林寒山還會掏心拳,張同生會旋風腿,兩人爲人都很忠厚,林寒山的口才和智謀,略優於副將張同生。
第一大營的主將叫汪兆麟,在主將、副將、參將三人中,論兄弟時排行老二,他是王嘉胤的表弟,會八卦功和陰陽腿,是最早協助王嘉胤拉隊伍的將領。副將叫沈夢麒,會月神功,因年齡稍長,排行老大,功力僅略遜於六合功,基本上是不相上下。參將樑思玉,會乾坤劍,也是習的頂尖內功,而且足智多謀,是做參將的最佳人選,他在三人中年齡最小,排行老三。這沈夢麒和樑思玉,是汪兆麟在明軍的投誠將領中選拔的。
第二大營的主將叫溫一霸,是第三大營主將溫三虎的兄長,兩兄弟都練的是鬥牛功,而且兩兄弟還都會草上飛輕功,而兩兄弟都是王嘉胤和王自用曾經的綠林朋友,自然就成了早期將領了。溫一霸後來從投誠明軍中選了一個叫戚維國的總旗尉來做他的副將,讓這個身懷紫氣劍內功而在明軍中鬱郁不得志的頂級高手感戴不盡,自然兩人都以兄弟相稱,戚維國比溫一霸小兩歲,自然就是排行老二了。
第三大營的主將溫三虎,出身和資歷,和他親哥溫一霸一樣,他的副將,是王嘉胤從投誠明軍中挑選出來推薦給他的,這人叫錢仲蓀,不僅會日月劍和步陣刀,肚裡還頗有點兒墨水兒,也難怪王嘉胤能夠器重,推薦給溫一霸,來彌補溫一霸的直率和莽撞。錢仲蓀比溫一霸大兩歲,兩人排行,他就是兄長了。
第四大營的主將樑大奎,是第五大營的主將樑二魁的親哥,會鬥牛功,兩弟兄曾經都是黑龍寨混天龍手下的四大護法之一,隨混天龍參加了義軍,成了“開國元勳”。他的副將曾經也是他的同僚,即四大護法之一,叫甑山虎,這人不僅蠻力巨大,還會八卦功,是和個內外兼修的高手,但也是生性豪爽莽撞,所以二人刻意從投誠明軍種挑選了一個既會太極功,又頗有文墨的參將,這人叫章子琦,比樑大奎和甑山虎都要小兩三歲,三人的排行順序,正好吻合三人的職務順序。
第五大營的主將樑二魁,是第四大營的主將樑大奎的親弟,習的是伏虎功,心智方面,勝過他的親哥,但這梁氏兄弟,武功就夠高的了,卻還會鐵布衫護體氣功!樑二魁在他的同僚中排行老大,他從投誠明軍中選拔的副將陳祖壽,會六合功,排行老二,參將叫蘇護,會八卦掌和草上飛輕功,還拋得一手柳葉飛刀,蘇護足智多謀,因在三人中最年輕,自然是排行老三了。
第六大營主將叫嚴錫命,是王嘉胤早期志同道合的過命朋友,會降龍功,他的副將樑漢彪,也是從後來投誠明軍將領中挑選的,這人比嚴錫命小一兩歲,此人生性沉穩,爲人忠厚,習了一身月神功,還會神風刀法,武功甚至比嚴錫命還略高一籌。
第七大營主將王國麟,是王自用與王嘉胤合兵以前,最早的兩個大營的主將之一,分別會四象功和旋風腿。他也是後來陸續有了投誠明軍後,選了一個副將,這人叫李長庚,會三陽功和掏心拳,也是個頂尖厲害角色,他比王國麟要小三四歲,自然就以小弟自居了。
第八大營,就不用再介紹了吧。從第九大營起,全都是在有了投誠降軍後,陸續擴大建制之時,從投誠明軍的千戶副將參將、百戶尉甚至總旗尉中選拔出來的了。
第九大營主將戚家麒,武功了得,習的是混元功,副將叫程鵬,會九層北冥神功,是義軍中少有的會陰毒功夫的將領。
第十大營主將嶽輝,會九宮圖,算是頂尖內功高手了,副將叫顧老五,會八卦功和天蠶衣,是義軍當中少有的會護體氣功的將領之一。
第十一大營主將朱耀祖,會太極功和陰陽腿,副將曾蔭祖,會三才功,且智謀過人,文武功底都比主將朱耀祖高,但因是後來投誠了義軍才被選拔出來做副將的,所以他絲毫沒有因功夫和本領而看不起朱耀祖,這兩個“祖”,還相處得非常好,配合得十分默契。
第十二大營主將魯成軍會八卦功,擅長關家刀,馬戰功夫長於步戰功夫,副將鄒二寶,習的卻是火龍刀和金剛掌。
第十三大營主將蒲勇軍,會金剛功和子龍槍,他的副將戚仲謀,是這些將領中最年長的了,已有四十五歲,會七傷功和霸王拳。
第十四大營主將傅榮廷會六合功,他的副將叫黃真,會華山紫霞功和紫氣劍。
第十五大營主將辛慎,會四象功,副將是夏侯虢,會乾坤劍,因特善使鏢,又有神鏢俠的稱號。
第十六大營主將景尚嶽會七星功,副將胡守誠,會柳葉功和二指禪,還擅長柳葉刀,也是個馬戰驍將。
第十七大營主將曹樹人,會伏虎功,他的副將是孫子武,一手巨靈刀,使得出神入化,還會雷神拳,是衆將領中唯一的一個力能舉鼎的外家高手。
第十八大營主將秦東嶽會三陽功,副將周學瑜,文能賦詩,武會九宮圖,可算是文武雙全的頂尖高手了!
以上這些將領,在一六三二年間,最年長的四十五六歲,最年輕的三十六七歲,而那些大隊將領和小隊校尉,最年輕的還有三十一二歲的,可見,義軍的年齡構成,實在可謂是年少氣壯了!
正因爲這些來自明軍的將領,武功普遍很高,這就說明,明軍的素質和實力,決不可小視!要是明軍也有咱義軍這麼強的凝聚力,咱義軍哪裡還能成得了氣候?雖然天大地大,那也不見得就能有咱義軍的立腳之地!所以張獻忠自從王家軍在陽城遇伏後,就要儘量避免與官兵正面交戰,而且要儘量採用特戰方式,雖不自餒,但卻決不輕敵。
大營將領們都到齊了後,雜役立即就過來給將領們沏上熱茶,然後,張獻忠說:“衆位兄長,我們到蘭考後,不覺已有三天了,今天,請衆位兄弟到此相商,我們王家軍的行動方向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