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隊從未進行過大規模的登陸作戰,歷史裡記載的,唯有解放一江山島算是登陸作戰。當年解放金門的戰鬥,解放軍慘白,損失慘重,就是因爲不熟悉登陸作戰,吃了大虧。多年以來,中國軍隊爲了備戰臺海進行了很多次的登陸作戰演習。而東南沿海的部隊更是每年都有進行登陸作戰演練,規模常常保持在師旅級別。可以說,即使中國軍隊從未有過大規模的登陸作戰經驗,但是經過數十年以來的近乎殘酷的實戰演練,已經具備了打一場大規模的登陸作戰的條件。
說到登陸作戰,首先想到的是海軍陸戰隊。毫不客氣地說,海軍陸戰隊就是爲了登陸作戰而生,在中國也不例外。成爲獨立軍種之後,中國海軍陸戰隊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力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強。發展到現在,經過動員補充之後,海軍陸戰隊擁有5個陸戰旅、8個直升機團、3個固定翼攻擊機團,近10萬人。裝備各式裝甲車輛八百多輛,各式直升機三百多架,強-15“勇者”短距起飛攻擊機一百餘架,各式軍車一千多輛。這樣的實力隨便拉出一個國家的全部軍事力量都比不上。
海軍陸戰隊的番號從第1旅排到第5旅(第164旅改編爲第2旅),值得一提的是海軍陸戰隊的起家部隊——陸戰第1旅。除了第164旅改編而成的第2旅,其餘三個旅的組建骨幹基本上從第1旅中抽調出去的。所以陸戰第1旅是當之無愧的起家本錢部隊。大整編之後,海軍陸戰隊成爲獨立軍種,第1旅便接受了大規模的整編,搖身變成了多任務部隊。戰爭爆發前,該部隊就多次派出有力部隊執行了國際維和、護航等任務。在盟軍的大偷襲中,海軍陸戰隊第1旅損失最大,有一個營成建制傷亡。經過這段時間的補充恢復,從陸軍兩棲部隊中挑選精兵強將進行補充,很快就恢復了戰鬥力水平。
中國遠征軍現在的部署是,地面部隊方面,江浙一帶集中了陸軍第41軍,第42軍,第31軍三個在衛國戰爭中表現出色的集團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第3旅、第4旅、第5旅,將近二十萬大軍。在韓國釜山一帶秘密擺放了海軍陸戰隊第1旅和第2旅,萬餘精兵。空軍空降第15軍則在武漢周邊完成了集結,隨時準備進行空降作戰,新組建的空降第16軍作爲預備隊。地面作戰部隊方面,中國遠征軍擁有二十三萬部隊。
空中力量方面,空軍在接管的韓國美軍基地放置了兩個航空聯隊近三百架戰機,陸軍航空兵也在那裡放了三個攻擊機團近百架固定翼攻擊機。海軍航空兵安岸基部隊則加強了江浙一帶的戰機數量,艦載機部隊大約三百架艦載戰鬥機會隨着三艘新型水面航母“新遼寧”號、“江蘇”號、“臺灣”號出征。海軍陸戰隊百架固定翼攻擊機會搭載在“白起”級兩棲攻擊艦上,支援登陸作戰。空中力量方面,中國遠征軍集中了一千架先進戰機。
海軍方面,海軍非常的重視這次登陸日本作戰。海軍不同於陸軍和空軍。陸空軍還得留下足夠的力量防備周邊國家,以防不測。周邊除了日本,其他國家的海軍力量都很弱小,實力加起來不及南海艦隊的一個艦艇支隊。加上幾乎全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中國海軍名聲在外,量那些宵小也不敢不自量力。所以,這回海軍放開了手腳,留下必要的戰艦,把所有能夠動騰的艦艇都列入了遠征軍的序列。
登陸作戰海軍是主角中的主角,奪取制海權、制空權,輸送登陸部隊,重要性就無需多言。在描述海軍參與登陸日本作戰的力量之前,就得先了解一下中國海軍的真實實力。
之前的盟軍大偷襲中,中國海軍的表現讓世人詫異,南海艦隊除了幾艘主力艦艇逃過一劫,其餘幾乎被擊沉。隨着戰爭的發展,以“南海”號潛水航母的出現爲標誌,世人頓時恍然大悟,原來中國海軍一直襬在公衆面前的只不過是一些破爛,真正厲害的傢伙深藏不露。強大的美國太平洋艦隊居然在半個月之內,被中國海軍幾乎全殲。美國海軍彷彿一夜之間失去了半截身軀,十二艘航母沒了七艘。這個時候大家才真正的認識到,中國海軍的實力,究竟到了什麼程度。關鍵在於,中國海軍的損失微乎其微……
隨着“南海”號潛水航母的出現,越來越多的先進戰艦曝光出來。水面戰艦方面,六艘040級“揚威”級核動力多能巡洋艦出現,排水量達到一萬八千噸,二十一艘最新型的041級“超勇”級萬噸多用途驅逐艦代替了老舊的052D。這些新型戰艦是海軍水面航母戰鬥羣的主要組成部分。護衛艦方面基本形成了以054家族爲主的系統,裝備了054家族中的最新改型,共計五十九艘。裝備了“珠峰”級五萬噸級兩棲攻擊艦五艘,071級船塢登陸艦七艘,“風聲”級萬噸高速運輸艦十八艘,以及其餘輔助艦艇共計五十餘艘。
水下方面,所有的核動力潛艇和常規動力潛艇全部被更新換代。包括多達三十艘095型“戰國”級攻擊核潛艇,六艘096型“春秋”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二十艘改進型“元”級AIP常規動力潛艇,三十艘新型“唐”級多能常規動力潛艇,再加上八艘代表着最先進技術水平的“戰術”級核動力多能偵察潛艇,海軍擁有共計九十四艘先進潛艇,規模甚至基本與水面戰艦部隊持平。這與中國海軍重視潛艇部隊發展的因素有關,總所周知傳統以來中國潛艇部隊是一個很強悍的存在。
綜上所述,中國海軍擁有包括一艘潛水航母在內的四艘大型航空母艦,六艘巡洋艦,二十一艘驅逐艦,五十九艘護衛艦,九十四艘各型潛艇,加上三艘攻擊艦,七艘船塢登陸艦,十八艘萬噸運輸艦和五十餘艘其餘輔助艦艇,中國海軍的主力戰艦艦艇數量達到了兩百六十艘。雖然與戰敗前的美國海軍相比尚有差距,但是放眼當今世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的海軍擁有這樣實力。而且,艦艇的技術含量也不是能夠比較的。單單是一艘“南海”號潛水航母就讓整個美國太平洋艦隊聞風喪膽了。
擁有這樣的實力,海軍又怎能不好好地牛氣十足地配合陸軍打一場漂亮的登陸日本戰役呢?
在中國遠征軍緊鑼密鼓地準備着登陸日本的時候,爲了打好這一仗,海軍特意把遠在大洋那邊遊弋的“南海”號潛水航母調了回來。經過重新補給,“南海”號潛水航母大搖大擺地進入了日本近海。見識過了這艘怪物的厲害的日本海軍各種主力艦艇紛紛龜縮港口,不敢動彈。起初,日本海軍還派出了潛艇企圖偷襲“南海”號,在損失了幾艘之後,再也不敢有任何動作。接着又派反潛飛機圍攻,目標都沒見到,要麼被前來護駕的空軍戰機擊落,要麼就是被“南海”號的無人艦載機遠遠地擊落在遠處空域。於是,日本海軍再也不敢有任何動作。而“南海”號只是遊弋着,封鎖着,等待遠征軍司令部下達統一進行的命令。
隨着時間的推移,中國遠征軍晝夜不停的準備工作逐漸落實,各單位的報告彙總到998號指揮艦上的遠征軍聯合指揮中心。那裡燈火通明,從各個部門抽調而來的精英軍官們忙碌着把每一個單位編成作戰單元,統和協調,根據作戰計劃形成書面報告送遞最高指揮官李槍中將那裡。然後根據李槍中將以及他的參謀團隊的分析決策,通過軍隊聯合指揮系統下達到各個作戰單元。
隨着各個部隊的完成最後一個準備動作,中國軍隊遠征日本登陸作戰慢慢拉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