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面精解:從基金指數月線圖看,當該指數處於各大中長期均線之下運行時,市場處於熊市;而當各大均線處於多頭髮散時,大牛行情就出現在眼前。
在基金投資的既有規律中,有幾點值得密切關注:
在發行蕭條時期進場
基金行業內有句格言:好發難做,難發好做。其中的道理是,當基金髮行市場進入蕭條期時,投資者不妨小心進場。通常來說,出現上述局面往往意味着A股市場已經處於十分低迷的狀態,導致投資者因爲無法從基金投資者那裡獲得贏利,從而不參與新基金的認購。但在這時候,大盤可能面臨着變盤的局面。反過來看,當基金髮行處於狂熱期時,比如基金開戶數屢創新高時,投資者就要小心,大盤可能會面臨着反覆。
強勢基金分紅是變盤先兆
第二節 跟隨“聰明的錢”賺錢(2)
2007年市場出現大變盤的先兆固然有很多,但其中有個線索不容忽視,即不少強勢基金推出了大比例分紅,其中不僅包括整個封閉型基金羣體,還包括開放型基金的翹楚。一般情況下,基金經理往往很重視自身的資產規模,不到萬不得已時是不會推出大比例分紅方案的,其道理也非常簡單:基金是通過規模管理費來養活自己的。儘管目前基金投資可以採取分紅轉投資的方式,但有經驗的投資者都知道,當一隻長期運作穩健的基金在大盤處於高位時推出分紅措施,往往意味着基金經理認爲這時候的市場估值已經偏高,進而採取了減倉動作。這裡還要補充的是,在當時情況下,基金公司可以採取“淨值歸一”的措施,在短期內迅速擴大基金規模,並以低廉價格迎接新的投資者,從而造成大盤和個股行情因爲基金的減倉動作而大幅度波動,給投資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波動。
連續2~3個季度持續增倉某個板塊或者個股
當股指連續下跌時,基金對具體板塊和個股採取連續增倉動作,往往意味着個股的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掘。投資者不妨關注。在2009年初,被基金反覆增持的地產、銀行、採掘板塊表現出色,而在2008年行情中,帶有明顯防禦特性的醫藥、消費等板塊表現相對強勢。
大勢不佳基金業績也會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目前偏股方向的基金有股票倉位底限,因此,當大盤產生類似2009年的單邊下跌行情後,基金淨值也會同步下跌。在2008年的行情中,基金和基金之間往往比較的是其股票倉位高低,而非選股能力。
牛市第一波往往由指數型基金髮動
從歷史情況看,牛市第一波行情往往由指數型基金搶先發動,其道理在於,指數型基金往往保持較高的倉位比例,因此,當指數出現系統性上漲機會時,指數型基金能夠最先受益。需要提醒的是,目前非指數型偏股基金的資產配置往往是各大指數型基金所瞄準的各大成份股,因此,當系統性機會產生之後,非指數型基金通常能緊緊跟隨指數型基金出現上漲。
關注明星基金最近兩個季度的動作
目前公募基金的水平高低分層已經非常明顯,其中不乏由多年征戰的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產品。在這種局面下,近兩個季度裡明星基金經理的動向十分值得參考。一般情況下,能最先把握行情運行走向的往往是那些“聰明的錢”。當明星基金經理出現一致性的買入或者賣出動作時,投資者就應該適時進入或者退出市場。當然,投資者自身對於大盤所處的高位區和低位區也需要有所把握。
封閉型基金折價率是關鍵
在目前的基金市場上,封閉型基金一直有着特殊的魅力,除了在牛市背景下所具備的“封轉開”的套利機會之外,封閉型基金的折價率高低也是判斷行情走向的關鍵。通常意義上說,當大盤處於牛市或者震盪市時,封閉型基金羣體如果出現大面積折價30%的情況,往往意味着短期機會的到來。根據歷史統計數據,在2007年“5·30”大跌時,封閉型基金的折價率達到了40%。這意味着行情將很快有所反覆。2009年,上證綜指在經歷了8月初的調整後,封閉型基金再度出現大批折價30%的情況,這爲之後的指數反彈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底氣”。
需要清醒地認識大類資產配置方向
2008年大獲全勝的基金是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作爲固定收益類產品,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同樣能爲投資者贏得超額收益。這也可以反映出,在大類資產的選擇和配置方面,投資者需要對基本面有清醒的認識。
QFII(合格的境外機構投資者)
作爲A股市場價值投資的堅定倡導者,QFII類投資者在一個時間段裡往往成爲國內機構的領先者,這也是管理層引入此類機構的初衷。比如,在寶鋼股份、招商銀行等大型藍籌股上市之後,一批堅定的QFII類投資者一直把藍籌羣體作爲持有和關注的對象,其中包括瑞銀等強勢機構。其實,就數量來說,QFII羣體在整個A股市場所佔的比例較少,因此,理論上並不能成爲推動行情發展的主要力量,但在價值投資氛圍並不十分濃厚的A股市場上,QFII類機構往往扮演了政策先行者的角色,並在數輪行情的抄底、逃頂中屢次得手,成功發現並發動一輪輪趨勢。
從手法上看,QFII往往採取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對具體的公司和行業進行研究,採取價值投資的“左側交易”。在對行情高點和低點的判斷上,QFII常有非常深厚的領先功底,對政策面的把握也較成熟。不過,由美國次貸問題而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後,QFII對A股市場的控制能力逐漸下降,從而轉變了以往在市場上具備主導權的形象。但該羣體的選股能力還是相當值得重視。隨着國內機構投資者力量的壯大,QFII對國內A股市場的影響力相對減弱。此外,這類機構不太關注流通盤的大小,而只看重個股價值,這與傳統的在中小流通市值股上“做莊”的手法有很大的區別。比如,當寶鋼股份跌至歷史低位時,該公司的分紅率都達到了5%~8%,這時候佈局其中,往往能令QFII類價值投資者獲得豐厚的回報。
社保資金
社保資金往往是反向投資的集大成者,往往以先知先覺的面貌出現在A1股市場上。作爲長線機構的當然代表,社保基金【注①】的運作是放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之下進行的。在具體操作時,社保基金往往通過招標吸納各大基金公司參與操作,但自身還是保留了一定的發言權。從A股市場的情況看,社保基金的入場往往是管理層開始干預市場的重要標誌。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社保基金進場之後,大盤有時並沒有完全止跌,社保基金也可能處於“被套”狀態,市場真正見底還是通過市場自身的力量來完成。可見,社保基金往往是採取了價值投資者慣用的“左側交易”形式,而非追漲殺跌型的趨勢投資方法,這與其他機構投資者有着非常明顯的區別。
【注①:社保基金被國家和地方的相關管理部門按照規範許可的操作程序而進行投資增值的活動,即轉化爲投資資金,也稱爲“社保基金”。—編者注】
從歷史上看,社保基金“逃頂”的能力也非同一般。比如,在大盤於2007年摸高6124點之前,社保基金已經開始全線撤退,其主要理由是市場處於高估狀態。應該相信,在社保基金的操盤手隊伍中有相當一部分操盤手具備了“國家隊”的素質,他們對宏觀經濟走向的精確把握,是其總能領先市場的重要理由。
在選股方面,社保基金通常會出其不意地選擇反轉型行業,而這些行業往往是前期被密集宏觀調控的行業。這種反向投資的思路也值得重點參考。
第二節 跟隨“聰明的錢”賺錢(3)
尤其值得思考的是,從上證綜指進入新世紀的情況看,社保基金往往具有“主動吃套”的特點,當這類主力進入市場之後,市場的空頭趨勢往往仍會延續,它們並不能從戰術上改變市場原有運行方向,最多是減緩市場快速下跌的態勢,但之後它們往往是先人一步提前佈局。較爲典型的一個例子是,當上證綜指在2005~2007年大牛市上漲之後,社保基金在市場趨勢尚未很明顯的時候提前出局,這與巴菲特提前撤出中國石油H股何其相似;但當上證綜指進入了從6124點至1664點的下跌週期末期之時,又是社保基金開始提前佈局,搶先一步進入當時被極度看弱的地產股方向。可見,價值投資者與趨勢投資者的分野在於,前者往往根據市場本身的估值水平採取一致性策略,相比之下,有明顯指數增強傾向的基金羣體往往扮演了發動趨勢和強化趨勢的角色。
保險公司
作爲目前基金市場上的最大買家,保險公司的動向一直是各大機構關注的重點。除了基金交易外,保險公司也有能力自主投資股票。從手法上來說,保險公司在對申購和贖回基金的時機選擇判斷上有着過人之處,對大盤估值水平高低嗅覺靈敏。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選擇那些長期穩定的明星基金外,指數型基金往往成爲這些機構投資者的重要選擇對象。不過,相對於其他類型的投資者來說,保險公司做趨勢的特點較爲明顯,該羣體在對股票投資方面,也有典型的逆勢傾向,這可能與這類羣體的日常運作習慣與其他操盤機構有很大區別有關。
這裡提供一個角度,保險公司在申購基金時往往借道指數型基金,以期後者能夠快速佈局,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相對而言,被保險公司這種大型機構投資者看中的指數型基金非常值得關注。
財務公司及信託公司
從一定程度上說,有資格成立財務公司和信託公司並具備相關牌照的機構都是標準的大型國企。在目前的制度安排下,這些財務公司的動向往往代表了“國字號”機構對市場的認同態度。從A股歷史上看,在曾經的大牛市的不同階段,都有着大型財務公司的“國字號”機構在其中呼風喚雨。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國字號”機構往往有着普通機構無法擁有的政策優勢和信息管道,研究他們的動作對理解政策面動向有着極爲深刻的意義。
從目前情況看,隨着風險管理的加強,財務公司的日常經營越來越穩健,通常以行情趨勢的追隨者而不是行情趨勢的發動者的身份出現在市場上。目前大多數財務公司是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的主要股東,並往往參股基金公司,這使得財務公司這類機構投資者更加能夠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市場。比如,作爲目前基金產品的主要機構買家之一,財務公司往往立足於安全性選擇穩健型基金,看重投研能力的長期穩定性,而不追求短期的業績收益;但普通投資者往往追求的是產品的短期業績,並以此決定各自的投資策略。相比之下,財務公司這些長線的機構買家,能夠在近20年的市場沉浮中屹立不倒,是有其客觀和主觀原因的。
證券公司自營機構
在經歷了2001~2005年的大熊市之後,目前國內證券公司的自營部門與以往相比發生了天翻地覆般的變化,然而,其強悍風格一如既往。事實上,無論從歷史上哪個“章節”看,證券公司都是A股歷史上的當然代表,申銀、萬國、君安、中經開、南方、華夏……這些老牌機構都一度在市場上顯赫一時。從歷史上的表現看,這些機構嗅覺極爲靈敏,能夠不約而同地在上證綜指的關鍵點位發動行情,併成功製造趨勢,創造了一輪又一輪的神話故事。但也正因爲如此,在若干年後,當證券公司完成了各自的歷史使命之後,不少巨型機構黯然退出歷史舞臺,而資產管理的重任也逐漸由專職機構擔負,比如基金、QFII等。事實上,證券公司是公募基金公司的發起人,而後者正是A股市場實力最爲強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
一般情況下,出於資產規模、運作機制等因素的考慮,共同基金是難以做到抄底和逃頂的。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個股價值投資自然也成爲這類長線做多機構的必修課。但對於那些相對靈活的非共同基金的機構投資者來說,除了具備相當的公司投研能力外,對於市場運行狀態的“嗅覺”也要靈敏。
相比於共同基金的“流水化”操作流程,券商自營部門的僱員並不多,這也許與券商相對重視效率有關。一般而言,券商自營部門追求“絕對收益”,有年度結賬壓力,在各種類型的市場階段中採取多種策略,在更多的時候強調“以靜制動”……甚至在熊市裡也能創造兩位數年收益率。他們提倡的是,如果一隻股票沒有30%的上漲空間,就不要勉強自己去做這隻股票。他們的投研團隊更傾向於精研個股,即採取“自下而上”的策略,而非跟隨指數運行方向以及波動幅度的“自上而下”的策略。但在基金行業內,採取“自上而下”策略的往往較多。
陽光私募基金